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纪录片的导演们具有唯一有利的条件来实验应用他们的声带。使用连续的,描绘性的解说词——不论写得多么美丽——从而放弃这一机会,就是浪费了现代电影主要的,然而仅是部分勘探的资产之一——想象的音响。
关键词:纪录影片 想像 音响
纪录电影的摄制越来越趋向于作为直接宣传的电影,主办者通常坚持要有明确的“要旨”。不幸的是,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导演趋向于依靠解说词来传达他们影片的要旨。画面形象的作用仅仅是图解或阐明一定的概念,如果这些概念是通过画面比解说词更能显示清楚的话。结果,充其量影片不过是一种用悦目的图画来说明的宣传品,或者是设计新颖的、带图画的商业小册子。可是,从一种审美观点来看,这些影片是没有什么价值的——正像在某些情况下,我们也许有意要使它们这样。巴兹尔·赖特用他的声带对他摄制的形象只给以间接的说明,而不是对他的图象进一步加上一种真实感;真实的音响并不是他想要达到的目的。在我们研究过的《锡兰之歌》中所摘取的短短的录音里,很少使用实际的音响。
应用说明性的音响例子,可以在帕尔·芳伦兹的《开垦平原的犁》中看到。一个考察1914-1918年大战期间美国农业情况的影片段落,表现出一系列有农民们在田里操作的镜头。衬托这个情景的是军队进行曲、军人行军的步伐声、炮声以及似乎是在检阅场上作的讲解词。当然,这一方面暗示着,当士兵们在前线作战的同时,稳定的、正常的农活也在继续进行着。但是它包含着另一种意义的弦外之音:这组镜头暗示战争时期的农业也带有一种部队的紧迫感和有控制的规律。这些情绪不是直接由解说词表达出来的;音响与画面的节奏和内容之间的对比本身所提供的说明,就表达了这种预期的效果。
虽然在故事影片里,类似的试验比较少见,应用类似那些曾经描述过的方法作解说性的音响,已经成为纪录影片的摄制手法中最显著的特色之一。三十年代英国纪录影片的导演们非常重视在影片中声带的运用,使其更富于感染力。就音响的富有想像力的应用来说,他们遵循的法则比起他们制片厂的同事们来更大胆得多。部分理由或许是出于单纯的需要。往往由于经济上的原因,不可能把音响设备在乡下搬来搬去——即使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样做比较合适。而且,正如罗沙指出的那样:“广播车是庞大笨重的家伙。它们引人注意,影响所拍素材原有的性质,并破坏了纪录片摄制者试图在他自己与拍摄对象之间建立的亲近感。”因此,在很多情况下,纪录片的制作者还没有出现过直接录下真实音响那个能诱惑人的想法。
广泛试验解说性音响,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理由,那就是摄制纪录影片本身的性质。纪录片通常需要连续的而不是断断续续的视觉,因为实际上是把互不联系的画面剪辑成为一个连续的段落。在这类情况下,真实音响的应用不仅会出现技术上不可克服的困难,而且也起不了什么有意的作用。
另一方面,不少的段落通过运用较简单的视觉连续性,常常可以从真实的音响里取得巨大的效果。在一部涉及人的情况、企图唤起观众感情上共鸣的影片里,创造一种情绪仍然是重要难题之一。在故事影片里,类似的困难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倚靠导演指导演员们的语言和动作的才能。当然,这是个完全不同的问题。纪录片的导演一般说来所处理的并不是戏剧化的事件。因此,必须以另外的方法来表达情绪。正是在这点上,真实的音响具有最大的价值。同步的和不同步的音响都能发生作用。
当然,使一部影片配上适当效果的技巧,在一定程度上倚赖于找到一种声带,它能和出现在银幕上的画面或动作有效地配合起来,并把两者安排得严丝合缝,使它们显得是同时发生的。但是在使用这种方法的时候,一种更有趣的启示却是:不是靠在银幕上显示的事物发生的声音,而可能是靠在附近——在镜头范围以外——的事物发生的声音来达到某种效果。例如,在处理曼彻斯特清晨一条空旷的街道时,我们可以使用运货马车走在用碎石铺砌的马路上特有的得得马蹄声。如何运用这样的技巧使银幕上很沉闷的镜头具有生气,是相当不寻常的。
在摄制《倾听不列颠》时,汉弗菜·詹宁斯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重新创造战时伦敦的气氛,主要是通过与当时有联系的特殊的音响来表现。他非常出色地做到这一点,不仅证明了他的技巧高超,而且也证实了真实音响的巨大感情力量。要把《倾听不列颠》的声带作一个详细的分析几乎是不可能的。首先,音响效果太复杂了,并且,为了取得效果,完全依靠于音响本身确切的音质。其次,音响对于观众所激起的情绪上的效果不如画面那样直接。因此不那么容易描绘出来。正如肯·卡梅伦指出的: “音响对情绪的效果主要有赖于联想而不是音响本身。例如:高射炮及空中炮弹的声音,对芝加哥的观众来说,可能就是它们本身所代表的声音,而并不另外意味着什么。可是对于在整个战争时期住在伦敦的观众来说,这些声音会使人联想起一些不比寻常的事物。”因此,如果读者打算确切地了解詹宁斯如何取得他的效果的話,那就应当去看一下《倾听不列颠》这部影片。
为了达到表现所预期的速度与节奏,故事影片的导演变换各种合适的速度来指导场景,从而做到他所指导的节奏也在剪辑中得到加强。在一部纪录片中,个别的镜头——通常是非生物的镜头——往往没有它们自己内在的节奏,使剪辑者能够施展才能,镜头只有在剪辑时才具有一种节奏上的价值。我们已经从《商船上的海员》的摘录中看到,一个平静的海洋的镜头如何能毫不费力地被安插在一个快速骚动的场景之中。音响——不论是真实的或解说性的——能够控制原来静止的镜头的速度与节奏,并在这个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出名的例子,它只用解说性的音响。
《夜间邮车》是一部想象的纪录片,它表明夜间邮车是如何从伦敦到苏格兰北部运送邮件的。摘录是从表现邮车经过苏格兰整个旅程的一个段落中引来的。是该影片唯一在开拍之前还没有完整地写出来的一部分。在拍摄的最初阶段已经一致认为这样做是有必要的,但是它的具体形式却是在全部片子其他部分已经初步剪辑完毕后才逐渐形成的。有一些镜头是在当地推测性地拍摄的,但是有一些额外的镜头必须在音响指导奥登的诗被大家同意之后才去补拍。总的说来,可以这样讲,剪辑的速度以及绝大部分画面的排列,取决于事先的文字和音乐的结构。虽然这是一种颇为危险的声明,因为整个工作牵涉到瓦特·奥登、麦克诺顿、布雷顿、卡瓦坎提和我自己共同反复磋商,通力合作的结果。或者最好这样讲,整个段落是音乐的声带、讲解词的声带和画面材料同时进行的集体努力的结果。
我们之所以选《夜间邮车》中的这一段作分析,是因为它几乎使用了录音者所能办到的全部音响设计。它显示了在某个声带里,为了达到一种完备的音响效果,可能必须遇到的复杂的程度。而且,令人感兴趣的是可以看出,在这个例子中,整段节奏的变化受音响的控制,说明这个段落的意义,此处节奏的控制是使画面产生电影感的决定性因素。
以上所采用步骤的顺序——根据声带剪辑视觉形象——当然是同一般做法相反。在此处,它有一些明显的有利条件:这一段首先要建立一种节奏。这样,先录下声带,就比较容易最终解决视觉的连续性问题。这并不是说,这种方法就一定比较常规的方法高明。每个问题以及每位导演必须根据各个具体情况的特点选择他的工作程序。但是,在剪辑这类想象的纪录影片时,在画面以前先构成声带是完全合理的,这个事实表明音响在这里已经不仅仅是影片的一个附加物:两者都具有同等的和相辅相成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纪录片蓝皮书: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作者:何苏六,黄衍华,韩飞,李宁,赵曦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06月
2、《电影电视配音艺术》 作者:田园曲,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08月
关键词:纪录影片 想像 音响
纪录电影的摄制越来越趋向于作为直接宣传的电影,主办者通常坚持要有明确的“要旨”。不幸的是,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导演趋向于依靠解说词来传达他们影片的要旨。画面形象的作用仅仅是图解或阐明一定的概念,如果这些概念是通过画面比解说词更能显示清楚的话。结果,充其量影片不过是一种用悦目的图画来说明的宣传品,或者是设计新颖的、带图画的商业小册子。可是,从一种审美观点来看,这些影片是没有什么价值的——正像在某些情况下,我们也许有意要使它们这样。巴兹尔·赖特用他的声带对他摄制的形象只给以间接的说明,而不是对他的图象进一步加上一种真实感;真实的音响并不是他想要达到的目的。在我们研究过的《锡兰之歌》中所摘取的短短的录音里,很少使用实际的音响。
应用说明性的音响例子,可以在帕尔·芳伦兹的《开垦平原的犁》中看到。一个考察1914-1918年大战期间美国农业情况的影片段落,表现出一系列有农民们在田里操作的镜头。衬托这个情景的是军队进行曲、军人行军的步伐声、炮声以及似乎是在检阅场上作的讲解词。当然,这一方面暗示着,当士兵们在前线作战的同时,稳定的、正常的农活也在继续进行着。但是它包含着另一种意义的弦外之音:这组镜头暗示战争时期的农业也带有一种部队的紧迫感和有控制的规律。这些情绪不是直接由解说词表达出来的;音响与画面的节奏和内容之间的对比本身所提供的说明,就表达了这种预期的效果。
虽然在故事影片里,类似的试验比较少见,应用类似那些曾经描述过的方法作解说性的音响,已经成为纪录影片的摄制手法中最显著的特色之一。三十年代英国纪录影片的导演们非常重视在影片中声带的运用,使其更富于感染力。就音响的富有想像力的应用来说,他们遵循的法则比起他们制片厂的同事们来更大胆得多。部分理由或许是出于单纯的需要。往往由于经济上的原因,不可能把音响设备在乡下搬来搬去——即使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样做比较合适。而且,正如罗沙指出的那样:“广播车是庞大笨重的家伙。它们引人注意,影响所拍素材原有的性质,并破坏了纪录片摄制者试图在他自己与拍摄对象之间建立的亲近感。”因此,在很多情况下,纪录片的制作者还没有出现过直接录下真实音响那个能诱惑人的想法。
广泛试验解说性音响,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理由,那就是摄制纪录影片本身的性质。纪录片通常需要连续的而不是断断续续的视觉,因为实际上是把互不联系的画面剪辑成为一个连续的段落。在这类情况下,真实音响的应用不仅会出现技术上不可克服的困难,而且也起不了什么有意的作用。
另一方面,不少的段落通过运用较简单的视觉连续性,常常可以从真实的音响里取得巨大的效果。在一部涉及人的情况、企图唤起观众感情上共鸣的影片里,创造一种情绪仍然是重要难题之一。在故事影片里,类似的困难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倚靠导演指导演员们的语言和动作的才能。当然,这是个完全不同的问题。纪录片的导演一般说来所处理的并不是戏剧化的事件。因此,必须以另外的方法来表达情绪。正是在这点上,真实的音响具有最大的价值。同步的和不同步的音响都能发生作用。
当然,使一部影片配上适当效果的技巧,在一定程度上倚赖于找到一种声带,它能和出现在银幕上的画面或动作有效地配合起来,并把两者安排得严丝合缝,使它们显得是同时发生的。但是在使用这种方法的时候,一种更有趣的启示却是:不是靠在银幕上显示的事物发生的声音,而可能是靠在附近——在镜头范围以外——的事物发生的声音来达到某种效果。例如,在处理曼彻斯特清晨一条空旷的街道时,我们可以使用运货马车走在用碎石铺砌的马路上特有的得得马蹄声。如何运用这样的技巧使银幕上很沉闷的镜头具有生气,是相当不寻常的。
在摄制《倾听不列颠》时,汉弗菜·詹宁斯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重新创造战时伦敦的气氛,主要是通过与当时有联系的特殊的音响来表现。他非常出色地做到这一点,不仅证明了他的技巧高超,而且也证实了真实音响的巨大感情力量。要把《倾听不列颠》的声带作一个详细的分析几乎是不可能的。首先,音响效果太复杂了,并且,为了取得效果,完全依靠于音响本身确切的音质。其次,音响对于观众所激起的情绪上的效果不如画面那样直接。因此不那么容易描绘出来。正如肯·卡梅伦指出的: “音响对情绪的效果主要有赖于联想而不是音响本身。例如:高射炮及空中炮弹的声音,对芝加哥的观众来说,可能就是它们本身所代表的声音,而并不另外意味着什么。可是对于在整个战争时期住在伦敦的观众来说,这些声音会使人联想起一些不比寻常的事物。”因此,如果读者打算确切地了解詹宁斯如何取得他的效果的話,那就应当去看一下《倾听不列颠》这部影片。
为了达到表现所预期的速度与节奏,故事影片的导演变换各种合适的速度来指导场景,从而做到他所指导的节奏也在剪辑中得到加强。在一部纪录片中,个别的镜头——通常是非生物的镜头——往往没有它们自己内在的节奏,使剪辑者能够施展才能,镜头只有在剪辑时才具有一种节奏上的价值。我们已经从《商船上的海员》的摘录中看到,一个平静的海洋的镜头如何能毫不费力地被安插在一个快速骚动的场景之中。音响——不论是真实的或解说性的——能够控制原来静止的镜头的速度与节奏,并在这个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出名的例子,它只用解说性的音响。
《夜间邮车》是一部想象的纪录片,它表明夜间邮车是如何从伦敦到苏格兰北部运送邮件的。摘录是从表现邮车经过苏格兰整个旅程的一个段落中引来的。是该影片唯一在开拍之前还没有完整地写出来的一部分。在拍摄的最初阶段已经一致认为这样做是有必要的,但是它的具体形式却是在全部片子其他部分已经初步剪辑完毕后才逐渐形成的。有一些镜头是在当地推测性地拍摄的,但是有一些额外的镜头必须在音响指导奥登的诗被大家同意之后才去补拍。总的说来,可以这样讲,剪辑的速度以及绝大部分画面的排列,取决于事先的文字和音乐的结构。虽然这是一种颇为危险的声明,因为整个工作牵涉到瓦特·奥登、麦克诺顿、布雷顿、卡瓦坎提和我自己共同反复磋商,通力合作的结果。或者最好这样讲,整个段落是音乐的声带、讲解词的声带和画面材料同时进行的集体努力的结果。
我们之所以选《夜间邮车》中的这一段作分析,是因为它几乎使用了录音者所能办到的全部音响设计。它显示了在某个声带里,为了达到一种完备的音响效果,可能必须遇到的复杂的程度。而且,令人感兴趣的是可以看出,在这个例子中,整段节奏的变化受音响的控制,说明这个段落的意义,此处节奏的控制是使画面产生电影感的决定性因素。
以上所采用步骤的顺序——根据声带剪辑视觉形象——当然是同一般做法相反。在此处,它有一些明显的有利条件:这一段首先要建立一种节奏。这样,先录下声带,就比较容易最终解决视觉的连续性问题。这并不是说,这种方法就一定比较常规的方法高明。每个问题以及每位导演必须根据各个具体情况的特点选择他的工作程序。但是,在剪辑这类想象的纪录影片时,在画面以前先构成声带是完全合理的,这个事实表明音响在这里已经不仅仅是影片的一个附加物:两者都具有同等的和相辅相成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纪录片蓝皮书: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作者:何苏六,黄衍华,韩飞,李宁,赵曦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06月
2、《电影电视配音艺术》 作者:田园曲,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0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