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语文学习;情感;兴趣;心灵;表达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06—0107—0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因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人的思维、情感、语言是产生文字的先决条件。尽管文字从产生起就具有了记事功能,但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看,“诗言志”“文以载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更是成为人们忧国忧民,表达心声情感的载体。可见,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让学生去学习语文,会使学习会变得更有趣味,会获得更多的感悟,心灵会得到更进一步的陶冶。
一、激发情感,提高学习兴趣
语文教师首先自己要有激情,对每篇课文投入浓厚的兴趣,准确把握情感主线,同时又要注重细小的情感环节,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语文教师满腔热情地投入教学,是激发学生情感兴趣的前提。以朗读为例,不是所有的语文教师都像播音员一样,朗读规范准确,但每个教师都有其独特的情感表现。因为陪伴学生的是经常同他们用情感交流的老师,所以老师用自己的情感去朗读,才能感染到学生,从而收到一种独到的教学效果。
注重细节也是激发兴趣的条件。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唯见长江天际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让同学们想想生活中去送自己的父母的情景:车已经走了,消失在马路的尽头了,你还在远望,远望……这是为什么?这是依依惜别,是不舍。已经看不到人了,看到长江天际流了,还在看。又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看了几个山弯了,还在看,实在看不到了,又看雪地上的马蹄印,那是何等的不舍,與前诗有异曲同工之妙。“仍恋家乡水,万里送行舟。”舟下是家乡的水,一直陪伴着自己。实际是割舍不下的家乡。是文学,也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场景。
二、丰富情感,陶冶学生心灵
用情感去理解人物形象,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情感,也能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升华。当年去日本学医的鲁迅,准备医治国人的病痛,却发现中国人的病痛不在肉体而在灵魂。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以救国救民为担当的青年,一个思想敏锐的青年。日俄战争在中国土地上,而给侵略者引路的是中国人;当中国人被杀掉,围观欢呼的更是中国人。事实不但刺痛了鲁迅,更是刺痛了每一位学生。落后的中国,麻木的国人。呐喊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多次被贬他乡的苏轼,是什么样的心情?是湖光山色,是闲适,是豁达。娓娓道来的是“庭下如积水空明”的月色;“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慷慨激昂。而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迈的政治理想,激励着多少仁人志士,为振兴中华民族而抛头颅,洒热血。
徜徉在人物的心理,把握了人物的情感,就有了呼之欲出的表达。在潜移默化中,品味到语文的魅力,提高了文化素养和高尚的人格。
三、情感共鸣,提高表达能力
用能够与学生情感产生共鸣的事例为引导,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此,教师可以展示图片:大雪纷飞的路边,木车上前面放着一堆白菜,后面是一个用破旧的大人衣服紧紧包裹着的小女孩,只露出一张稚嫩通红的小脸。这张图片出现在大屏幕上,让学生先观察,然后发表自己的看法。一石激起千层浪,群情激奋。诉说出每个人对个人、家庭、社会多方面的认识,深刻而不失同情。再如,青藏高原的建设者在冻土层下的水坑中,虽然穿着棉衣,但多半身深入泥浆,粘满泥浆的脸上,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依然带着坚毅和自信。什么是担当?什么是奉献?在思考和对话中不断深化,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也在拓展。学生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在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语文教学只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精神滋养,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才会使我们的语文课上处处有情感的绿洲,学生的情感也必将会结出累累硕果,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编辑:马德佳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06—0107—0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因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人的思维、情感、语言是产生文字的先决条件。尽管文字从产生起就具有了记事功能,但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看,“诗言志”“文以载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更是成为人们忧国忧民,表达心声情感的载体。可见,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让学生去学习语文,会使学习会变得更有趣味,会获得更多的感悟,心灵会得到更进一步的陶冶。
一、激发情感,提高学习兴趣
语文教师首先自己要有激情,对每篇课文投入浓厚的兴趣,准确把握情感主线,同时又要注重细小的情感环节,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语文教师满腔热情地投入教学,是激发学生情感兴趣的前提。以朗读为例,不是所有的语文教师都像播音员一样,朗读规范准确,但每个教师都有其独特的情感表现。因为陪伴学生的是经常同他们用情感交流的老师,所以老师用自己的情感去朗读,才能感染到学生,从而收到一种独到的教学效果。
注重细节也是激发兴趣的条件。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唯见长江天际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让同学们想想生活中去送自己的父母的情景:车已经走了,消失在马路的尽头了,你还在远望,远望……这是为什么?这是依依惜别,是不舍。已经看不到人了,看到长江天际流了,还在看。又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看了几个山弯了,还在看,实在看不到了,又看雪地上的马蹄印,那是何等的不舍,與前诗有异曲同工之妙。“仍恋家乡水,万里送行舟。”舟下是家乡的水,一直陪伴着自己。实际是割舍不下的家乡。是文学,也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场景。
二、丰富情感,陶冶学生心灵
用情感去理解人物形象,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情感,也能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升华。当年去日本学医的鲁迅,准备医治国人的病痛,却发现中国人的病痛不在肉体而在灵魂。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以救国救民为担当的青年,一个思想敏锐的青年。日俄战争在中国土地上,而给侵略者引路的是中国人;当中国人被杀掉,围观欢呼的更是中国人。事实不但刺痛了鲁迅,更是刺痛了每一位学生。落后的中国,麻木的国人。呐喊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多次被贬他乡的苏轼,是什么样的心情?是湖光山色,是闲适,是豁达。娓娓道来的是“庭下如积水空明”的月色;“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慷慨激昂。而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迈的政治理想,激励着多少仁人志士,为振兴中华民族而抛头颅,洒热血。
徜徉在人物的心理,把握了人物的情感,就有了呼之欲出的表达。在潜移默化中,品味到语文的魅力,提高了文化素养和高尚的人格。
三、情感共鸣,提高表达能力
用能够与学生情感产生共鸣的事例为引导,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此,教师可以展示图片:大雪纷飞的路边,木车上前面放着一堆白菜,后面是一个用破旧的大人衣服紧紧包裹着的小女孩,只露出一张稚嫩通红的小脸。这张图片出现在大屏幕上,让学生先观察,然后发表自己的看法。一石激起千层浪,群情激奋。诉说出每个人对个人、家庭、社会多方面的认识,深刻而不失同情。再如,青藏高原的建设者在冻土层下的水坑中,虽然穿着棉衣,但多半身深入泥浆,粘满泥浆的脸上,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依然带着坚毅和自信。什么是担当?什么是奉献?在思考和对话中不断深化,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也在拓展。学生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在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语文教学只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精神滋养,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才会使我们的语文课上处处有情感的绿洲,学生的情感也必将会结出累累硕果,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编辑: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