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中的仿拟辞格,是指根据表达的需要,在特定的语境中仿照现成的词、短语、句子甚至篇章,临时仿造出来的新的词、短语、句子或篇章。
仿拟可分为仿词、仿句、仿篇三种类型。
1.仿词
仿词是在特定的语境中,仿照现成的词、短语,临时仿造出来的新的词。
下列句中画横线处是仿词,句后括号内的是供仿照的现成的词。
△南海——主权在我,寸“水”必争《南海——主权在我,寸“水”必争》(“寸土必争”)
△西方的舆论及政治环境的确变成了“旁观者轻”,一些政客嘴巴越张越大。《“旁观者轻”得有,但千万别太多》(“旁观者清”)
△我看乒乓球比赛,向来对“窝里斗”不感兴趣,我最喜欢看中国运动员与“敌”斗,尤其喜欢看“敌我”双方实力相当,竞争激烈,胜负难分的惊险场面,这不单是为了大饱眼福,更是为了大饱心福——我认为只有在强大的“敌人”面前方显出英雄本色。《无“敌”不英雄》(“大饱眼福”)
仿词有助于揭示被表达对象的内涵,使语言表达或诙谐幽默,或讽刺嘲弄,或抽象概括,或通俗活泼,信手仿来,皆有韵味。
2.仿句
根据表达的需要,仿照现成的句子,临时仿造出新的句子,这种修辞方法叫做仿句。
现成的句子,我们称之为本体;仿造出来的新的句子我们称之为仿体。本体可以是古今名句,也可以是俗语。
古人的名篇,也运用仿句。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仿南北朝诗人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林逋在《山园小梅》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则暗引了前人“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句而情趣顿生,意境横出。这样的仿用,可以激发语言创新的灵感,促使仿写者写出更有感染力的语言。
仿句有独特的修辞作用:一是增加语言的幽默风趣感;二是对于反面事物和不良现象,具有讽刺和嘲弄作用;三是可以加强语势,引起读者想象,便于人们从与本体的对比和映衬中,加深对仿句内含意义的认识和理解。
运用仿句,要严守原句的“模式”,即在字数上仿体必须和本体的字数相等。如:(下面例句均选自历届高考优秀作文。句中画横线的为仿体,句后括号里的是本体。)
△考试如此多“焦”,引无数考生竞折腰。现在,考试总不被学生们当成好事,其实,用心去感悟它,还真受益匪浅呢。《考试原来可以更美》(毛泽东《沁园春·雪》:“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室外,雨一直下;室内,气氛不算融洽。要将历史测验进行到底,用我的诗来形容:古今多少事,都付考试中。《考试原来可以更美》 (《三国演义》开篇诗:“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但在基本格式不变的前提下,仿体偶尔也有增减字的情况。
增字,如:
△问世间私欲为何物,直叫人邪心四起,沟壑百出。《欲望——心的隔离区》(元好问《摸鱼儿》:“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减字,如:
△呜呼,安得诚信千万家,华夏子孙俱欢颜!朋友,“假如由你垫资代买的500万元彩票在你手里,你会怎么做?”相信你已不再犹豫不决,也不再受着良心的煎熬,请拿出勇气来做一个有良知的人吧!《诚信,拷问着我们的良知》(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呜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高考作文中,越来越多的考生运用仿句,来彰显文采。
[高考满分作文精彩语段赏鉴]
△鲁迅先生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而我要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世俗的冷暖,敢于正视人心的沙漠。”《秋实》
△生活就是一篇散文,何必拘泥于小节,两手不管家务事,一心只取西域经。《校园新词汇》(俗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嗟乎,芸芸众生,诚信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况乱世之中,众皆忙于生计,而曾子因其妻一言为小儿杀未长成之豕,实是诚信之辈,人中之杰哉!《瘦豕与佛》 (《五人墓碑记》:“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巨奖诚可贵,诚信价更高。朋友,请别弃了它,生命因诚信而精彩而辉煌!《巨奖诚可贵,诚信价更高》(《为了忘却的记念》:(彼得斐译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大地既为万物之逆旅,光阴也不过是百代之过客,所以李白才会问一句“泛生若梦,为欢几何?”《运河随想》(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相信“风沙渡”的主人不会是一个平庸的、世俗的商人吧?如果不是一个来自黄土高原的汉子,也必是腹藏诗书但不得不囿于世俗的文人。否则,怎会有如此豪情、如此透着古韵气息的招牌?《拒绝平庸》
△我必去“风沙渡”。酒菜已不重要。小酌后,与老板相视而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拒绝平庸》(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年年岁岁考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又是一年高考时,高考,它远比任何一个节日都更加具有现实意义。《高考,生活中不能承受之重》(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我们读“却道天凉好个秋”,领会高楼远眺的旷阔。明月楼高偏独倚,秋花不惨淡,秋夜也不漫长。凉如水,人初静,思索时光的奥妙。《时间在流逝》(范仲淹《苏幕遮》:“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借用孟子的一句话:天将降大任于中国,必先苦其国民,劳其筋骨,阻其道路,以增益其所不能,中华方能巍然崛起,雄于世界。《崛起的中国》(《孟子二章》:“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以曾益其所不能。”) △遗憾,既然无法摆脱,我们只有“既来之,则品之”。《生活有了遗憾,才显得美丽》(《论语·季氏》:“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时维六月,序属仲夏。《大同世界,焉能忘本》(王勃《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然其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士运论》(王勃《滕王阁序》: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山峦隐约,波光迷离,帆影点点,浪花层层,真是春涛与松涛齐鸣,湖水共长天一色。人们陶醉在“春酒”里。《雨中太湖》(王勃《滕王阁序》:“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呜呼!闲书草草,幸承恩于盛世;抛砖引玉,是所望于群英。《大同世界,焉能忘本》(王勃《滕王阁序》:“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
△善是一种信仰。风萧萧兮江水寒,英雄落魄兮生存难。一个落魄的男子,在一条寂寞的江边,从一位老妇人手中接过一碗饭。《上善若水》(荆轲《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景不醉人人自醉,凝视着流光徘徊、宛如水银的河面,我在遥想着这条与扬州同兴衰的大运河。……当隋炀帝为天下诛,身死江都时,它没有被废弃,反而成了一条连结南北的丝带,造福了百姓。鉴真东渡始于此,马可波罗入元始于此,扬州八怪吃它的水长大,朱自清更是念念不忘“我是扬州人”……繁华事散逐香尘,苒苒物华已休;惟有运河水,无语长流。《运河随想》(柳永《八声甘州》:“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杜牧《金谷园》:“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去年今日此地中,人面稻花相映笑。人面不知何处去,稻花依旧笑秋风。”依然是这一片花海,依然是那熟悉的感觉。那年,稻花正开得浓烈,父亲却躺在我和母亲的怀抱里走了……带着他的希望、他的朴实、他的清静自然、他的欢乐走了……今日,我站在这一片稻花田里,那清香的稻花散发着我对父亲的无尽思念,那稻花中也寄托着父亲对我的永久期盼!《又是稻花飘香时》(崔护《访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惟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人性之诚信,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巨大的诱惑面前,你诚信了吗》(苏轼《前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如果从学校里出来的都是同一个标准下打造出来的一模一样的学生,面孔不同气质无异,那不是教书育人而是制造机器。人不轻狂枉少年,不拘一格降学生。《不拘一格降学生》(龚自珍《己亥杂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我却要说,拒绝平庸。《拒绝平庸》(《屈原列传》:“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试看今日之中国,哪里没有锁在笼中的鹰?《放飞孩子》(骆宾王《代徐敬业传檄天下文》:“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项王项王奈若何!《项王项王奈若何》(《项羽《垓下歌》:“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他们(指文天祥、林则徐等)的豪言壮语、英勇事迹激励着一代代成长中的青年,他们的选择已在我们的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他们的举动真是惊天地、泣鬼神;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心灵的选择》(屈原《涉江》:“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三国鼎立的年代,诸葛亮辅刘备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心灵的选择》(《三国演义》第一回:“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旧上海霓虹漫漶,灯红酒绿,她(张爱玲)便如莲一般,中通径直,不蔓不枝;不轻易见客,只隐匿在寂静的公寓里,听几曲曼妙歌声,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这也是一种极致人生》(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苏子在赤壁泛舟游玩,哀人生之须臾,叹仕途之不顺。《这也是一种成功》(苏轼《前赤壁赋》:“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夜渐深,雨渐停。七八个星天外,凭栏处,人散去,一钩新月天如水,惹得一颗诗心不安地跳动。我写下一首诗,记载这一天的快乐,纪念这一场雨的多情。《那年,那天》(谢逸《千秋岁》:“人散后,一钩淡月天如水。”)
△这粥真的太稠啦,可以当米饭吃了。我不由“长太息以掩涕兮,哀吾粥之多稠”。为了饱眼福,不得不再饱一饱口腹了。电视里韦小宝正打得惬意,我却已经撑得难受了。《丫头不识粥滋味》(屈原《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父亲在一旁却看破了玄机,不禁拊掌大笑,随口填词四句:“丫头不知粥滋味,爱喝稠粥,爱喝稠粥,为看电视强喝‘粥’。”《丫头不识粥滋味》(辛弃疾《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稼轩词也是改得的?我大笑,当即回敬:“老爸尝尽粥滋味,欲喝还休,欲喝还休,却道‘做得好稠粥’!”《丫头不识粥滋味》(辛弃疾《丑奴儿》:“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要想在作文中用好仿句,平日就要多背诵古今名篇,多收集名言俗语。这样,考场上才能左右逢源,信手拈来,自然、准确、恰当地运用仿句来掀起情感的波澜。
3.仿篇
仿篇,是指模仿现成文章的表达方式与表现风格,将其中的具体内容换新,从而临时仿造出来的一个“新篇”。这类篇章往往比较短小,多是名家名篇。其中比较多见的是模仿词牌和歌词。如:
△才不在高,有官则名;学不在深,有权则灵。这个衙门,惟我独尊。前有吹鼓手,后有马屁精;谈笑有心腹,往来无小兵。可以搞特权,兴帮亲。无批评之刺耳,有颂扬之雷鸣。青云直上天,随风显精神。群众曰:臭哉此翁。(本篇仿刘禹锡《陋室铭》,讽刺鞭笞贪官污吏。)
△位不在高,廉洁则名。权不在大,为公则灵。斯是公仆,服务于民。脚步迈基层,民情入脑深。谈笑有百姓,往来无私情。可以明实况,察真情;无谎报之乱耳,无偏颇之爱心。兰考焦裕禄,赢得万民钦。众人云:公仆精神。(本篇仿刘禹锡《陋室铭》,歌颂受人民爱戴的公仆官员。)
△昨晚挑灯夜读,早起不知去路,试问走读生,为何精神抖擞。知否、知否,我等日渐消瘦。(本篇仿《如梦令》,讽刺为追求升学率,置学生休息健康于不顾的补课现象。)
△学校考试无数,学生应考有术。深夜抄答案,误被父母擒住。好苦,好苦,明日考试没谱。(本篇仿《如梦令》,对学校重视应试教育出现的陷学生于无边“考海”的怪现象进行委婉地批评。)
[强化训练]
1.认真阅读下面的文句,根据文意,按句后括号里提供的本体,在句中横线上填写仿句。
(1)有人曾开玩笑地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话虽不无道理,但思量起来,成绩确实太受人重视了。《第一名和最后一名》(金钱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2)“小不点”,可爱的“小不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班的“小不点”》(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根据画横线的仿句,在句后括号里填写仿句的本体。
(1)今天,土地沉痛而又悲哀的声音奏出了一曲《悲怆》。土之不存,人将焉附!面对未来,我们不仅梦想青山绿水,更祈人心清洁纯净,在有了正确的环保意识之后,我们应行动起来,否则,前方没有天堂。《我们的土地》
( )
(2)无论是董永卖身葬父,还是黄香扇枕温衾,无不闪烁着中华传统美德的光芒。孝,这个被追问了千年的问题,我们有责任把它传递下去。天下孝悌,匹夫有责。站在21世纪的我们,每个人是否都做到了呢?《传递是一种责任》
( )
仿拟可分为仿词、仿句、仿篇三种类型。
1.仿词
仿词是在特定的语境中,仿照现成的词、短语,临时仿造出来的新的词。
下列句中画横线处是仿词,句后括号内的是供仿照的现成的词。
△南海——主权在我,寸“水”必争《南海——主权在我,寸“水”必争》(“寸土必争”)
△西方的舆论及政治环境的确变成了“旁观者轻”,一些政客嘴巴越张越大。《“旁观者轻”得有,但千万别太多》(“旁观者清”)
△我看乒乓球比赛,向来对“窝里斗”不感兴趣,我最喜欢看中国运动员与“敌”斗,尤其喜欢看“敌我”双方实力相当,竞争激烈,胜负难分的惊险场面,这不单是为了大饱眼福,更是为了大饱心福——我认为只有在强大的“敌人”面前方显出英雄本色。《无“敌”不英雄》(“大饱眼福”)
仿词有助于揭示被表达对象的内涵,使语言表达或诙谐幽默,或讽刺嘲弄,或抽象概括,或通俗活泼,信手仿来,皆有韵味。
2.仿句
根据表达的需要,仿照现成的句子,临时仿造出新的句子,这种修辞方法叫做仿句。
现成的句子,我们称之为本体;仿造出来的新的句子我们称之为仿体。本体可以是古今名句,也可以是俗语。
古人的名篇,也运用仿句。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仿南北朝诗人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林逋在《山园小梅》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则暗引了前人“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句而情趣顿生,意境横出。这样的仿用,可以激发语言创新的灵感,促使仿写者写出更有感染力的语言。
仿句有独特的修辞作用:一是增加语言的幽默风趣感;二是对于反面事物和不良现象,具有讽刺和嘲弄作用;三是可以加强语势,引起读者想象,便于人们从与本体的对比和映衬中,加深对仿句内含意义的认识和理解。
运用仿句,要严守原句的“模式”,即在字数上仿体必须和本体的字数相等。如:(下面例句均选自历届高考优秀作文。句中画横线的为仿体,句后括号里的是本体。)
△考试如此多“焦”,引无数考生竞折腰。现在,考试总不被学生们当成好事,其实,用心去感悟它,还真受益匪浅呢。《考试原来可以更美》(毛泽东《沁园春·雪》:“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室外,雨一直下;室内,气氛不算融洽。要将历史测验进行到底,用我的诗来形容:古今多少事,都付考试中。《考试原来可以更美》 (《三国演义》开篇诗:“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但在基本格式不变的前提下,仿体偶尔也有增减字的情况。
增字,如:
△问世间私欲为何物,直叫人邪心四起,沟壑百出。《欲望——心的隔离区》(元好问《摸鱼儿》:“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减字,如:
△呜呼,安得诚信千万家,华夏子孙俱欢颜!朋友,“假如由你垫资代买的500万元彩票在你手里,你会怎么做?”相信你已不再犹豫不决,也不再受着良心的煎熬,请拿出勇气来做一个有良知的人吧!《诚信,拷问着我们的良知》(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呜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高考作文中,越来越多的考生运用仿句,来彰显文采。
[高考满分作文精彩语段赏鉴]
△鲁迅先生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而我要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世俗的冷暖,敢于正视人心的沙漠。”《秋实》
△生活就是一篇散文,何必拘泥于小节,两手不管家务事,一心只取西域经。《校园新词汇》(俗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嗟乎,芸芸众生,诚信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况乱世之中,众皆忙于生计,而曾子因其妻一言为小儿杀未长成之豕,实是诚信之辈,人中之杰哉!《瘦豕与佛》 (《五人墓碑记》:“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巨奖诚可贵,诚信价更高。朋友,请别弃了它,生命因诚信而精彩而辉煌!《巨奖诚可贵,诚信价更高》(《为了忘却的记念》:(彼得斐译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大地既为万物之逆旅,光阴也不过是百代之过客,所以李白才会问一句“泛生若梦,为欢几何?”《运河随想》(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相信“风沙渡”的主人不会是一个平庸的、世俗的商人吧?如果不是一个来自黄土高原的汉子,也必是腹藏诗书但不得不囿于世俗的文人。否则,怎会有如此豪情、如此透着古韵气息的招牌?《拒绝平庸》
△我必去“风沙渡”。酒菜已不重要。小酌后,与老板相视而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拒绝平庸》(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年年岁岁考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又是一年高考时,高考,它远比任何一个节日都更加具有现实意义。《高考,生活中不能承受之重》(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我们读“却道天凉好个秋”,领会高楼远眺的旷阔。明月楼高偏独倚,秋花不惨淡,秋夜也不漫长。凉如水,人初静,思索时光的奥妙。《时间在流逝》(范仲淹《苏幕遮》:“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借用孟子的一句话:天将降大任于中国,必先苦其国民,劳其筋骨,阻其道路,以增益其所不能,中华方能巍然崛起,雄于世界。《崛起的中国》(《孟子二章》:“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以曾益其所不能。”) △遗憾,既然无法摆脱,我们只有“既来之,则品之”。《生活有了遗憾,才显得美丽》(《论语·季氏》:“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时维六月,序属仲夏。《大同世界,焉能忘本》(王勃《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然其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士运论》(王勃《滕王阁序》: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山峦隐约,波光迷离,帆影点点,浪花层层,真是春涛与松涛齐鸣,湖水共长天一色。人们陶醉在“春酒”里。《雨中太湖》(王勃《滕王阁序》:“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呜呼!闲书草草,幸承恩于盛世;抛砖引玉,是所望于群英。《大同世界,焉能忘本》(王勃《滕王阁序》:“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
△善是一种信仰。风萧萧兮江水寒,英雄落魄兮生存难。一个落魄的男子,在一条寂寞的江边,从一位老妇人手中接过一碗饭。《上善若水》(荆轲《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景不醉人人自醉,凝视着流光徘徊、宛如水银的河面,我在遥想着这条与扬州同兴衰的大运河。……当隋炀帝为天下诛,身死江都时,它没有被废弃,反而成了一条连结南北的丝带,造福了百姓。鉴真东渡始于此,马可波罗入元始于此,扬州八怪吃它的水长大,朱自清更是念念不忘“我是扬州人”……繁华事散逐香尘,苒苒物华已休;惟有运河水,无语长流。《运河随想》(柳永《八声甘州》:“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杜牧《金谷园》:“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去年今日此地中,人面稻花相映笑。人面不知何处去,稻花依旧笑秋风。”依然是这一片花海,依然是那熟悉的感觉。那年,稻花正开得浓烈,父亲却躺在我和母亲的怀抱里走了……带着他的希望、他的朴实、他的清静自然、他的欢乐走了……今日,我站在这一片稻花田里,那清香的稻花散发着我对父亲的无尽思念,那稻花中也寄托着父亲对我的永久期盼!《又是稻花飘香时》(崔护《访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惟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人性之诚信,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巨大的诱惑面前,你诚信了吗》(苏轼《前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如果从学校里出来的都是同一个标准下打造出来的一模一样的学生,面孔不同气质无异,那不是教书育人而是制造机器。人不轻狂枉少年,不拘一格降学生。《不拘一格降学生》(龚自珍《己亥杂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我却要说,拒绝平庸。《拒绝平庸》(《屈原列传》:“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试看今日之中国,哪里没有锁在笼中的鹰?《放飞孩子》(骆宾王《代徐敬业传檄天下文》:“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项王项王奈若何!《项王项王奈若何》(《项羽《垓下歌》:“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他们(指文天祥、林则徐等)的豪言壮语、英勇事迹激励着一代代成长中的青年,他们的选择已在我们的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他们的举动真是惊天地、泣鬼神;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心灵的选择》(屈原《涉江》:“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三国鼎立的年代,诸葛亮辅刘备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心灵的选择》(《三国演义》第一回:“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旧上海霓虹漫漶,灯红酒绿,她(张爱玲)便如莲一般,中通径直,不蔓不枝;不轻易见客,只隐匿在寂静的公寓里,听几曲曼妙歌声,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这也是一种极致人生》(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苏子在赤壁泛舟游玩,哀人生之须臾,叹仕途之不顺。《这也是一种成功》(苏轼《前赤壁赋》:“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夜渐深,雨渐停。七八个星天外,凭栏处,人散去,一钩新月天如水,惹得一颗诗心不安地跳动。我写下一首诗,记载这一天的快乐,纪念这一场雨的多情。《那年,那天》(谢逸《千秋岁》:“人散后,一钩淡月天如水。”)
△这粥真的太稠啦,可以当米饭吃了。我不由“长太息以掩涕兮,哀吾粥之多稠”。为了饱眼福,不得不再饱一饱口腹了。电视里韦小宝正打得惬意,我却已经撑得难受了。《丫头不识粥滋味》(屈原《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父亲在一旁却看破了玄机,不禁拊掌大笑,随口填词四句:“丫头不知粥滋味,爱喝稠粥,爱喝稠粥,为看电视强喝‘粥’。”《丫头不识粥滋味》(辛弃疾《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稼轩词也是改得的?我大笑,当即回敬:“老爸尝尽粥滋味,欲喝还休,欲喝还休,却道‘做得好稠粥’!”《丫头不识粥滋味》(辛弃疾《丑奴儿》:“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要想在作文中用好仿句,平日就要多背诵古今名篇,多收集名言俗语。这样,考场上才能左右逢源,信手拈来,自然、准确、恰当地运用仿句来掀起情感的波澜。
3.仿篇
仿篇,是指模仿现成文章的表达方式与表现风格,将其中的具体内容换新,从而临时仿造出来的一个“新篇”。这类篇章往往比较短小,多是名家名篇。其中比较多见的是模仿词牌和歌词。如:
△才不在高,有官则名;学不在深,有权则灵。这个衙门,惟我独尊。前有吹鼓手,后有马屁精;谈笑有心腹,往来无小兵。可以搞特权,兴帮亲。无批评之刺耳,有颂扬之雷鸣。青云直上天,随风显精神。群众曰:臭哉此翁。(本篇仿刘禹锡《陋室铭》,讽刺鞭笞贪官污吏。)
△位不在高,廉洁则名。权不在大,为公则灵。斯是公仆,服务于民。脚步迈基层,民情入脑深。谈笑有百姓,往来无私情。可以明实况,察真情;无谎报之乱耳,无偏颇之爱心。兰考焦裕禄,赢得万民钦。众人云:公仆精神。(本篇仿刘禹锡《陋室铭》,歌颂受人民爱戴的公仆官员。)
△昨晚挑灯夜读,早起不知去路,试问走读生,为何精神抖擞。知否、知否,我等日渐消瘦。(本篇仿《如梦令》,讽刺为追求升学率,置学生休息健康于不顾的补课现象。)
△学校考试无数,学生应考有术。深夜抄答案,误被父母擒住。好苦,好苦,明日考试没谱。(本篇仿《如梦令》,对学校重视应试教育出现的陷学生于无边“考海”的怪现象进行委婉地批评。)
[强化训练]
1.认真阅读下面的文句,根据文意,按句后括号里提供的本体,在句中横线上填写仿句。
(1)有人曾开玩笑地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话虽不无道理,但思量起来,成绩确实太受人重视了。《第一名和最后一名》(金钱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2)“小不点”,可爱的“小不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班的“小不点”》(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根据画横线的仿句,在句后括号里填写仿句的本体。
(1)今天,土地沉痛而又悲哀的声音奏出了一曲《悲怆》。土之不存,人将焉附!面对未来,我们不仅梦想青山绿水,更祈人心清洁纯净,在有了正确的环保意识之后,我们应行动起来,否则,前方没有天堂。《我们的土地》
( )
(2)无论是董永卖身葬父,还是黄香扇枕温衾,无不闪烁着中华传统美德的光芒。孝,这个被追问了千年的问题,我们有责任把它传递下去。天下孝悌,匹夫有责。站在21世纪的我们,每个人是否都做到了呢?《传递是一种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