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说,你常常听着或读着一个故事两分钟后就忍不住想问:“这个故事在说什么?”你期待说故事的人用最快速的方式把故事说出来,甚至帮你指出故事里的道理。
我想告诉你:很多故事是无法用三言两语就说出来的。有几个情节很关键,有几段对话很精彩,主角的某个遭遇是转折点,有一些段落会勾出想象或回忆,或者引出了心得——可是,这些都只是这个故事可以告诉你的东西,并不是那个故事本身。
举个例子来说,最近有一本新书《希望的孩子》,这是一本回忆录,描述一个在收容所长大的男孩,母亲罹患精神疾病,行为怪异而几乎已经记不得他了。但男孩带着仅有的对于母爱的回忆,在黑暗的收容环境下和寄养家庭里长大,用功向上,进入法学院念书,最后成为优秀的律师,专门办理儿童福利的诉讼。
你问:这样一个故事想说什么呢?
它说的是,一段辛苦的童年如何把一个少年打造成一个坚毅的年轻人。它说的是,母爱即使是残缺的,也能成为一个孩子成长的力量。
你问:它有没有什么有意义的主题呢?
哦,它会让人看到少年收容所的黑暗面,看到寄养家庭的问题;它会让人站在儿童的角度,思索“家庭/母爱”的意义,而不是用成人的角度,只想着如何解决社会问题。
你又问:那么读者可以从这故事里面得到什么呢?
永远不放弃希望(书名不就叫做“希望的孩子”)。逆境可以塑造生命的深度。(书里有一些励志的成分。)……喔,还有,读这种真人实事的故事,可以让人养成同情心啊,朋友。(但我猜你可能会说,“同情心也可以藉由别的方式培养。”)
……
你提出的问题很重要。身为一位书籍编辑,我很清楚,假如无法用短短几句话勾勒出一本书的轮廓和它的价值,就很难让人马上觉得它是重要的。但是我得说,为了回答这些重要的问题、快速让别人知道那故事是重要的,有时真令人感到沮丧。
我好想再跟你说一次:那些说明了这个故事“是什么”的话语,都只是这个故事可以告诉你的东西,并不是这个故事本身!
有一段马可波罗与忽必烈大汗的对话是这样的:
马可波罗描述一座桥,一块石头一块石头地讲。
“到底是哪一块石头在支撑桥梁呢?”忽必烈大汗问。
“这座桥不是由哪一块石头支撑起来的。”马可波罗回答:“而是由所有石块所形成的桥拱支撑的。”
忽必烈大汗不语,沉思了一会儿后说:“那么为什么你要对我讲述这些石头呢?我关心的是桥拱。”
马可波罗回答:“没有石头就没有桥拱呀。”
(《看不见的城市》,卡尔维诺)
一个故事不仅仅是“它说了什么”,还包含了它“如何把故事说出来”。每一个故事都有开头、有中间、有结尾。即使是同一件事,若用了不同的开头、中间与结尾,所说出来的故事就会不一样。
故事里会有这个,有那个;有现在,有后来;有“因为”和“所以”,有“不过、然而、尽管如此、却还是”;有“结果”或者“终于”。这些细节,像是一块又一块的石头,而它们共同形成了桥拱。
假如你从《希望的孩子》的开头读起,你会读到一位律师回到美国南方一处收容机构,为了一桩儿童福利案件而来此与当事人见面。那地方几十年没有改变,苍白而冷肃。然后你见到了事主少年,他“双眼无神而冷漠”。然后一段文字突然跳出来:“我想起自己小时候,见到新律师或新社工,见到一个又一个前来探望我、声称要照顾我、承诺要多了解我、答应要留下来陪我的陌生人。”这时你应该会跟我一样心头一惊:这位作者安德鲁·布里吉用这种方式,到了这个段落才告诉读者他也是在收容所长大的。
往下读,你慢慢懂了:这个安德鲁·布里吉不想随便对待自己的故事。他并不破题就说他也是在收容所长大的人;他不肯在写下那些挨骂挨饿挨打的往事之后就说自己可怜;他不肯在写下那些对于母亲的或快乐或伤心的回忆画面之后就说自己被遗弃。那样写会很直接,但那样写就太容易了——太容易的事物往往比较轻,可是他的人生是这么的重。他如此珍惜自己的故事,他当作只有一次机会述说它,所以他要好好儿讲,用他的方式,把一块一块带着伤痕的石头堆起来,成为一座痕迹累累却弧度美好的桥拱。
希望你会继续往下读,一直读到某一页——你会知道石头已经堆起来了,因为你感觉到了一种重量——就像这本书的责任编辑跟我说的,在经过了修改文字的阶段之后,她“越来越能感觉到这本书的情感重量”。
一点一滴累积细节,最终才能具有情感的重量。对于一个故事来说,叙述的过程就是它的内容。下次说故事的时候,让我们学习安德鲁·布里吉:不要轻易就喊痛。
我想告诉你:很多故事是无法用三言两语就说出来的。有几个情节很关键,有几段对话很精彩,主角的某个遭遇是转折点,有一些段落会勾出想象或回忆,或者引出了心得——可是,这些都只是这个故事可以告诉你的东西,并不是那个故事本身。
举个例子来说,最近有一本新书《希望的孩子》,这是一本回忆录,描述一个在收容所长大的男孩,母亲罹患精神疾病,行为怪异而几乎已经记不得他了。但男孩带着仅有的对于母爱的回忆,在黑暗的收容环境下和寄养家庭里长大,用功向上,进入法学院念书,最后成为优秀的律师,专门办理儿童福利的诉讼。
你问:这样一个故事想说什么呢?
它说的是,一段辛苦的童年如何把一个少年打造成一个坚毅的年轻人。它说的是,母爱即使是残缺的,也能成为一个孩子成长的力量。
你问:它有没有什么有意义的主题呢?
哦,它会让人看到少年收容所的黑暗面,看到寄养家庭的问题;它会让人站在儿童的角度,思索“家庭/母爱”的意义,而不是用成人的角度,只想着如何解决社会问题。
你又问:那么读者可以从这故事里面得到什么呢?
永远不放弃希望(书名不就叫做“希望的孩子”)。逆境可以塑造生命的深度。(书里有一些励志的成分。)……喔,还有,读这种真人实事的故事,可以让人养成同情心啊,朋友。(但我猜你可能会说,“同情心也可以藉由别的方式培养。”)
……
你提出的问题很重要。身为一位书籍编辑,我很清楚,假如无法用短短几句话勾勒出一本书的轮廓和它的价值,就很难让人马上觉得它是重要的。但是我得说,为了回答这些重要的问题、快速让别人知道那故事是重要的,有时真令人感到沮丧。
我好想再跟你说一次:那些说明了这个故事“是什么”的话语,都只是这个故事可以告诉你的东西,并不是这个故事本身!
有一段马可波罗与忽必烈大汗的对话是这样的:
马可波罗描述一座桥,一块石头一块石头地讲。
“到底是哪一块石头在支撑桥梁呢?”忽必烈大汗问。
“这座桥不是由哪一块石头支撑起来的。”马可波罗回答:“而是由所有石块所形成的桥拱支撑的。”
忽必烈大汗不语,沉思了一会儿后说:“那么为什么你要对我讲述这些石头呢?我关心的是桥拱。”
马可波罗回答:“没有石头就没有桥拱呀。”
(《看不见的城市》,卡尔维诺)
一个故事不仅仅是“它说了什么”,还包含了它“如何把故事说出来”。每一个故事都有开头、有中间、有结尾。即使是同一件事,若用了不同的开头、中间与结尾,所说出来的故事就会不一样。
故事里会有这个,有那个;有现在,有后来;有“因为”和“所以”,有“不过、然而、尽管如此、却还是”;有“结果”或者“终于”。这些细节,像是一块又一块的石头,而它们共同形成了桥拱。
假如你从《希望的孩子》的开头读起,你会读到一位律师回到美国南方一处收容机构,为了一桩儿童福利案件而来此与当事人见面。那地方几十年没有改变,苍白而冷肃。然后你见到了事主少年,他“双眼无神而冷漠”。然后一段文字突然跳出来:“我想起自己小时候,见到新律师或新社工,见到一个又一个前来探望我、声称要照顾我、承诺要多了解我、答应要留下来陪我的陌生人。”这时你应该会跟我一样心头一惊:这位作者安德鲁·布里吉用这种方式,到了这个段落才告诉读者他也是在收容所长大的。
往下读,你慢慢懂了:这个安德鲁·布里吉不想随便对待自己的故事。他并不破题就说他也是在收容所长大的人;他不肯在写下那些挨骂挨饿挨打的往事之后就说自己可怜;他不肯在写下那些对于母亲的或快乐或伤心的回忆画面之后就说自己被遗弃。那样写会很直接,但那样写就太容易了——太容易的事物往往比较轻,可是他的人生是这么的重。他如此珍惜自己的故事,他当作只有一次机会述说它,所以他要好好儿讲,用他的方式,把一块一块带着伤痕的石头堆起来,成为一座痕迹累累却弧度美好的桥拱。
希望你会继续往下读,一直读到某一页——你会知道石头已经堆起来了,因为你感觉到了一种重量——就像这本书的责任编辑跟我说的,在经过了修改文字的阶段之后,她“越来越能感觉到这本书的情感重量”。
一点一滴累积细节,最终才能具有情感的重量。对于一个故事来说,叙述的过程就是它的内容。下次说故事的时候,让我们学习安德鲁·布里吉:不要轻易就喊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