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图书馆是政法院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支撑,而藏书建设则是图书馆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政法院校图书馆要根据本校学科结构和藏书建设的一般性规律,重视法学类书刊的收录整理,认真开展剔旧入新工作,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建设网上图书馆和电子数据库,建设出具有独特风姿的藏书包装系统。
【关键词】政法院校 图书馆 藏书包装 藏书建设
政法院校是培养具有坚定政治立场和掌握扎实专业技能的政法人才的基地,图书馆则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第二课堂教育教学的作用。藏书建设是图书馆开展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藏书建设的水平不仅关乎图书馆教育和情报职能的发挥程度,还影响着学校的教学质量。政法院校的图书馆必须根据学校的办学宗旨和自身的性质定位,在藏书包装建设方面多下功夫,形成自己别具一格的特色风范。
1 彰显特色,建设具有特色的藏书包装系统
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学校的教职员工和学生,其根本任务就是收集和提供各类文献资料,满足师生的学习成长需求。为此,图书馆要从政法院校的学科规划、专业特点、教学安排、科研水平等要素出发,合理规划藏书结构,科学设计包装系统,大量收集法学学科的书刊资料,尽量保证法律文献收录的完整性、系统性、连续性和针对性,充分体现本馆藏书系统的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同时,图书馆又要根据自己信息资料平台的职能定位,在彰显特色、突出重点的同时,按照兼顾一般、扩大范围的原则,认真收录其他学科的专业书籍和科普文献,建立起基础充实、特色鲜明的藏书体系,尽可能满足各类读者的文化需求。
以笔者所在的甘肃政法学院而言,图书馆在经过多年的收藏积淀以后,馆藏书目相当丰富,在藏书包装建设方面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法商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收集的法学和管理学方面的著作与工具书十分齐全,囊括了刑法、商法、民法、经济管理、公共管理等学科的文献典籍。二是不仅收集了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专著和工具书,还收录了一些省市与外国的法规汇编材料。三是能够及时收集反映法学学术前沿成果和相关信息资料的期刊。四是牢固树立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意识,收集了思想政治教育和政治理论学习方面的书籍资料。五是收集了以法学和管理题材为主体的文艺作品,丰富全校师生的课余精神文化生活。
在图书馆藏书包装建设工作当中,采编人员对藏书结构体系的设计和藏书包装系统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说是万千责任在一身。[1]因此,图书馆必须重视采编人员的配置和选任事宜。一般而言,胜任采编工作的人员不仅要有图书管理相关的专业知识,要有敏锐而深刻的观察分析能力,还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充分的使命感,熟悉馆藏书目和建设方向,掌握师生的阅读诉求和书刊的发行动态,这样才能在浩如烟海的出版物中正确定位本馆所需的文献资料,才能打造和而不同的藏书包装特点,才能形成藏书包装系统的特色气质。
2 重视期刊,做好专业资料的包装和收录
较之书籍,期刊的信息更为广泛,内容更为新颖,数据更加及时,在藏书包装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同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和校园文化活动有着直接关联。尤其是学术性的期刊,能够反映专业发展动态、学科前沿信息、理论研究热点,具有丰富的情报研究价值。
政法院校图书馆在藏书包装建设方面,不仅要重视期刊的收录,还要以法学类期刊为重点,广泛采购法学专业期刊和各政法院校的学报,订购国内外法学重要会议的期刊论文集,并与国内相关法院、检察院、政法院校进行经常性的信息交流,交换简报和总结等有关学术性资料,使本校教师能及时了解我国政法工作的发展趋势和法学理论的前沿动态,从而学以致用,及时将相关理论和知识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进而提高教学实效和教育质量。据笔者掌握的信息,甘肃政法学院图书馆相当重视期刊收录工作,订购了各种期刊约500种,其中法学方面的专业刊物就达100多种,还专门设立了期刊阅览室,供全校师生查阅资料。同时,我校图书馆对过刊予以装订存档,统一管理,以便读者能够方便地查阅文献,更好地利用资源,提高期刊的使用率,这些措施得到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3 剔旧入新,保持藏书包装建设的前瞻性
世间万物,新旧交替,生生不息,这是亘古不易的客观规律。对于图书馆而言,藏书收录工作永无止境,没有一劳永逸可言。只有不断收录和补充新出版的图书,藏书才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旺盛的生命力;只有不断剔除版本陈旧或内容落后的旧书,藏书建设才能健康而有序地推进。图书馆必须在入新和剔旧这一对矛盾当中寻找平衡支点,既要通过剔旧工作来减轻馆舍空间压力,为收录新书创造条件,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又要合理控制剔旧的数量和入新的频率,维持藏书总量的平稳。[2]以甘肃政法学院而言,图书馆规模并不太大,藏书包装建设就不能盲目地追求数量取胜,不能走求大求全的藏书建设模式,而是立足校情馆情,充分利用有限的场地资源,走出一条质量取胜的建设道路,不求全而求精,不求量而求质,通过提高藏书的总体质量水平来弥补数量方面的不足。
图书馆要加强藏书质量建设,就必须经常性地剔除旧书,清理出一定的藏书空间,将更加新颖适用的图书补充进来,充实馆藏。通常来说,符合剔旧要求的图书包括以下三种类型:一是数量偏多而又长期压架的复本。政法院校图书馆中教学教辅类图书复本数量较多,但有些复本使用效率并不高,读者借阅并不多,将其全部放置书架,就会造成馆舍空间的紧张。对于这类图书,就需要根据师生的阅览情况,保留基本够用的复本数量,而将其余复本一概剔除。二是破损严重又影响流通的书刊。图书是一种消耗品,在流通使用过程当中,随着读者的长期翻阅,纸张印字都会逐渐损耗,到了无法修补或影响阅览之时,就应该果断淘汰,完成其历史使命。三是出版发行年份已然久远的书刊。著作类图书的有效使用年限一般为10至20年,期刊的使用年限常常是3至5年。政法院校要根据书刊的有效使用年限和自己的学科建设重心,除将法学专业类图书适当延展保存年限外,对于一般学科的书刊都应根据时间,及时地剔旧入新。
4 与时俱进,及时收集现代化的包装信息载体
按照人们的惯性思维方式,我们过去总习惯于将图书馆收录的各种实体文献资料称为图书馆藏,又由于图书所占比重最大,故又简略地称之为图书馆藏书。然而,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兴起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印刷型实体文献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电子出版物的数量不断增加,各种声像资料层出不穷。在当今信息爆发的时代,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就使非书资料日益成为人们学习知识和获取信息的便捷途径。
“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面临这种变革和挑战,图书馆就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藏书结构和包装特色,不仅要继续加强印刷型文献的收录工作,还要积极考虑声像型、电子型文献资料的开发利用。[3]特别是电子读物的发展大有方兴未艾之势,在文献家族中的比重也越来越重要,其丰富的内容体系和快捷的阅览方式尤为年轻人所看重,已成为现代图书馆藏书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都分。近年来,甘肃政法学院图书馆紧跟时代潮流和图书发展趋势,在做好实体文献资料收录工作之时,大力建设“书香政法学院”、森途IT在线等网络学习平台,开通中国知网数据库、优阅外文原版电子书、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资源数据库、银符考试模拟题库应用系统等电子阅览室,基本形成了实体文献、移动平台、电子图书相结合的藏书结构,有效提高了图书馆的教育实力和教育地位。
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启动,政法院校图书馆藏书包装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为此,图书馆必须根据本校学科特色和藏书建设的一般原则,认真做好书刊收录工作,及时完成剔旧入新任务,并以前瞻性的视野积极打造电子图书平台,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藏书包装系统。
参考文献
[1]卢坚东.浅谈公安院校图书馆的藏书建设[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2).
[2]刘玉梅.紧扣包装特色,加强图书馆藏书建设[J].株洲工学院学报,1995(2).
[3]马自卫,王晓玲.校园图书馆网络化建设[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1995(2).
【关键词】政法院校 图书馆 藏书包装 藏书建设
政法院校是培养具有坚定政治立场和掌握扎实专业技能的政法人才的基地,图书馆则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第二课堂教育教学的作用。藏书建设是图书馆开展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藏书建设的水平不仅关乎图书馆教育和情报职能的发挥程度,还影响着学校的教学质量。政法院校的图书馆必须根据学校的办学宗旨和自身的性质定位,在藏书包装建设方面多下功夫,形成自己别具一格的特色风范。
1 彰显特色,建设具有特色的藏书包装系统
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学校的教职员工和学生,其根本任务就是收集和提供各类文献资料,满足师生的学习成长需求。为此,图书馆要从政法院校的学科规划、专业特点、教学安排、科研水平等要素出发,合理规划藏书结构,科学设计包装系统,大量收集法学学科的书刊资料,尽量保证法律文献收录的完整性、系统性、连续性和针对性,充分体现本馆藏书系统的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同时,图书馆又要根据自己信息资料平台的职能定位,在彰显特色、突出重点的同时,按照兼顾一般、扩大范围的原则,认真收录其他学科的专业书籍和科普文献,建立起基础充实、特色鲜明的藏书体系,尽可能满足各类读者的文化需求。
以笔者所在的甘肃政法学院而言,图书馆在经过多年的收藏积淀以后,馆藏书目相当丰富,在藏书包装建设方面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法商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收集的法学和管理学方面的著作与工具书十分齐全,囊括了刑法、商法、民法、经济管理、公共管理等学科的文献典籍。二是不仅收集了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专著和工具书,还收录了一些省市与外国的法规汇编材料。三是能够及时收集反映法学学术前沿成果和相关信息资料的期刊。四是牢固树立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意识,收集了思想政治教育和政治理论学习方面的书籍资料。五是收集了以法学和管理题材为主体的文艺作品,丰富全校师生的课余精神文化生活。
在图书馆藏书包装建设工作当中,采编人员对藏书结构体系的设计和藏书包装系统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说是万千责任在一身。[1]因此,图书馆必须重视采编人员的配置和选任事宜。一般而言,胜任采编工作的人员不仅要有图书管理相关的专业知识,要有敏锐而深刻的观察分析能力,还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充分的使命感,熟悉馆藏书目和建设方向,掌握师生的阅读诉求和书刊的发行动态,这样才能在浩如烟海的出版物中正确定位本馆所需的文献资料,才能打造和而不同的藏书包装特点,才能形成藏书包装系统的特色气质。
2 重视期刊,做好专业资料的包装和收录
较之书籍,期刊的信息更为广泛,内容更为新颖,数据更加及时,在藏书包装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同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和校园文化活动有着直接关联。尤其是学术性的期刊,能够反映专业发展动态、学科前沿信息、理论研究热点,具有丰富的情报研究价值。
政法院校图书馆在藏书包装建设方面,不仅要重视期刊的收录,还要以法学类期刊为重点,广泛采购法学专业期刊和各政法院校的学报,订购国内外法学重要会议的期刊论文集,并与国内相关法院、检察院、政法院校进行经常性的信息交流,交换简报和总结等有关学术性资料,使本校教师能及时了解我国政法工作的发展趋势和法学理论的前沿动态,从而学以致用,及时将相关理论和知识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进而提高教学实效和教育质量。据笔者掌握的信息,甘肃政法学院图书馆相当重视期刊收录工作,订购了各种期刊约500种,其中法学方面的专业刊物就达100多种,还专门设立了期刊阅览室,供全校师生查阅资料。同时,我校图书馆对过刊予以装订存档,统一管理,以便读者能够方便地查阅文献,更好地利用资源,提高期刊的使用率,这些措施得到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3 剔旧入新,保持藏书包装建设的前瞻性
世间万物,新旧交替,生生不息,这是亘古不易的客观规律。对于图书馆而言,藏书收录工作永无止境,没有一劳永逸可言。只有不断收录和补充新出版的图书,藏书才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旺盛的生命力;只有不断剔除版本陈旧或内容落后的旧书,藏书建设才能健康而有序地推进。图书馆必须在入新和剔旧这一对矛盾当中寻找平衡支点,既要通过剔旧工作来减轻馆舍空间压力,为收录新书创造条件,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又要合理控制剔旧的数量和入新的频率,维持藏书总量的平稳。[2]以甘肃政法学院而言,图书馆规模并不太大,藏书包装建设就不能盲目地追求数量取胜,不能走求大求全的藏书建设模式,而是立足校情馆情,充分利用有限的场地资源,走出一条质量取胜的建设道路,不求全而求精,不求量而求质,通过提高藏书的总体质量水平来弥补数量方面的不足。
图书馆要加强藏书质量建设,就必须经常性地剔除旧书,清理出一定的藏书空间,将更加新颖适用的图书补充进来,充实馆藏。通常来说,符合剔旧要求的图书包括以下三种类型:一是数量偏多而又长期压架的复本。政法院校图书馆中教学教辅类图书复本数量较多,但有些复本使用效率并不高,读者借阅并不多,将其全部放置书架,就会造成馆舍空间的紧张。对于这类图书,就需要根据师生的阅览情况,保留基本够用的复本数量,而将其余复本一概剔除。二是破损严重又影响流通的书刊。图书是一种消耗品,在流通使用过程当中,随着读者的长期翻阅,纸张印字都会逐渐损耗,到了无法修补或影响阅览之时,就应该果断淘汰,完成其历史使命。三是出版发行年份已然久远的书刊。著作类图书的有效使用年限一般为10至20年,期刊的使用年限常常是3至5年。政法院校要根据书刊的有效使用年限和自己的学科建设重心,除将法学专业类图书适当延展保存年限外,对于一般学科的书刊都应根据时间,及时地剔旧入新。
4 与时俱进,及时收集现代化的包装信息载体
按照人们的惯性思维方式,我们过去总习惯于将图书馆收录的各种实体文献资料称为图书馆藏,又由于图书所占比重最大,故又简略地称之为图书馆藏书。然而,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兴起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印刷型实体文献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电子出版物的数量不断增加,各种声像资料层出不穷。在当今信息爆发的时代,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就使非书资料日益成为人们学习知识和获取信息的便捷途径。
“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面临这种变革和挑战,图书馆就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藏书结构和包装特色,不仅要继续加强印刷型文献的收录工作,还要积极考虑声像型、电子型文献资料的开发利用。[3]特别是电子读物的发展大有方兴未艾之势,在文献家族中的比重也越来越重要,其丰富的内容体系和快捷的阅览方式尤为年轻人所看重,已成为现代图书馆藏书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都分。近年来,甘肃政法学院图书馆紧跟时代潮流和图书发展趋势,在做好实体文献资料收录工作之时,大力建设“书香政法学院”、森途IT在线等网络学习平台,开通中国知网数据库、优阅外文原版电子书、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资源数据库、银符考试模拟题库应用系统等电子阅览室,基本形成了实体文献、移动平台、电子图书相结合的藏书结构,有效提高了图书馆的教育实力和教育地位。
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启动,政法院校图书馆藏书包装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为此,图书馆必须根据本校学科特色和藏书建设的一般原则,认真做好书刊收录工作,及时完成剔旧入新任务,并以前瞻性的视野积极打造电子图书平台,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藏书包装系统。
参考文献
[1]卢坚东.浅谈公安院校图书馆的藏书建设[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2).
[2]刘玉梅.紧扣包装特色,加强图书馆藏书建设[J].株洲工学院学报,1995(2).
[3]马自卫,王晓玲.校园图书馆网络化建设[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19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