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幼儿环保行为习惯养成的途径

来源 :教育·教学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lltt_step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适切的环境创设,积极开发和利用环境因素对幼儿成长发展的巨大教育潜力,为幼儿活动提供探索的“支架”,探寻有效培养中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幼儿环保;创设环境;习惯养成;研究
  在当前幼儿教育中,幼儿环保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薄弱环节,在幼儿中存在着一些不良行为,这些行为很大程度上与家长、老师的引导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家长的环保意识淡薄,浪费资源、损害公物的行为司空见惯;另一方面,教师的环保教育措施不力,很多时候对幼儿的环保行为教育停留于说教,忽略幼儿相应环保行为的实践,没有让幼儿从意识上真正理解和接受,并转化为自身的自觉行动。综上所述,学校开展“创设适切环境,促进中班幼儿环保行为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希望通过本课题研究,可以弥补以上缺陷,并对教师的实践工作具有一定指导借鉴意义。学校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已经初步显现出它的效果和价值。虽然环境教育的效应不容易评估,特别是思想和行为的转变在短时间内不一定见到成效,但幼儿园在以下几方面还是收获了成功。
  培养幼儿环保行为习惯
  从局部环境到整体环境的转变 说到幼儿园环保环境,不再局限于某个班级或者角落,而是呈现出从入园到楼梯,从教室到走廊,从吊饰到地面,从户外到室内,每个蕴含環保教育契机的角落都被充分挖掘出来,形成了一个有点有面的整体环境。每层楼面的走廊都着重体现学习活动中挖掘出的环保内容,让幼儿在步入幼儿园的每一眼中都能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从平面环境到立体环境的转变 环境创设由平面到立体,不仅能为幼儿提供动态发展的学习环境,而且也能让幼儿在环境布置中充分地与环境产生共鸣和交流。在创设主题墙面时,我们充分利用墙面与吊顶、墙面与地面的三维空间,立体地呈现主题活动中的环保内容,并根据幼儿发展需求提供大量的废旧材料,让幼儿进行操作、表现,并不断地将幼儿的作品呈现其中。一方面,幼儿通过自己的实践感知废旧材料新用途,感受到自身的点滴行为对周围环境带来变化;另一方面,幼儿设计制作的作品不断呈现在立体环境中,使得环境内涵逐步丰富,加深幼儿对环保知识的了解。
  从单一环境到多元环境的转变 现在走入我园,呈现出的环境不再是幼儿绘画的几幅图片,而是出现了亲子作品、宣传海报、绘画图片、手工制作。实物出示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内容上也不再局限于节约用水、爱护树木,而是将自然中和生活中的环保要求都尽可能地通过环境呈现出来,体现出内容的丰富性与多元性,为幼儿良好环保行为的形成起到了很好的暗示和提醒作用。
  提高幼儿环保意识
  幼儿环保行为呈现出更多的主动性。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我们发现幼儿在环保行为方面有了明显的变化,即从原来由老师的督促提醒到现在的主动表现,甚至能够去督促身边的人。走路时,孩子们尽可能地轻轻走路、不讲话,当个别孩子声音太大时,总有同伴“嘘”的声音在提醒。吃饭时,孩子挑出自己不喜欢吃的菜时,同伴会善意地告诉他,“样样东西都要吃,浪费粮食很可惜”。看到教室的桌椅不整齐了,会有人主动帮忙摆放好。绘画时,总是会先选择一面已经用过的纸张。更有家长告诉我们,在家总是提醒大人少开灯,离开房间随手关灯。从家长的反馈中,我们感受到了孩子的变化,孩子自身在亲力亲为的时候,还在影响着大人的行为变化,表明孩子的环保意识有了很大提高,呈现出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内化的质变。
  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教师自身环保意识的提高 无论在用水用电用纸上,还是在日常行为习惯中都很自觉注意环保。平时幼儿园不提倡使用一次性物品;班级垃圾箱都是使用自己制作可更换清洗的垃圾布袋,以便于今后废物再利用。
  教师实施环保教育能力的提高 在创设环境的过程中,教师善于挖掘主题背景下的环保元素,整合生活、游戏、运动等内容,结合环保节日,将环保元素通过多种形式呈现出来。一方面,拓宽了教师自身对环保内涵的理解,提升了教师利用环境教育素材的能力;另一方面,体现了教师对日常生活中的环境教育契机的敏感度,能够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对幼儿实施环保教育。
  环保课程虽然以幼儿为教育对象,但通过幼儿,家长的参与意识也增强了。借助于环境创设,既拉动了家长的参与,也提高了家长的环保素养。当然,在环境创设过程中,还缺乏有效的环境评价。如何保障教师创设的环境是适合孩子发展的环境呢?我们应关注孩子是否与环境的互动,环境是否随着主题的进展及时变更调整,环境是否让孩子有选择、是否有利于孩子经验的整合获得,材料的提供是否有利于多种语言的表达等,让环境成为真正促进孩子发展的“无声老师”。在环境创设过程中,幼儿教师还应该超越教室的局限,以学校为中心,向家庭、社会延伸。通过家庭参与、社区的合作可以发挥环境教育的作用,让孩子监督家长,让家长带动孩子,让孩子参与社区活动,让社区活动感染孩子,在多方位、多途径的合作互动中,进一步促进幼儿环保行为习惯的养成。
  参考文献
  [1]蒋舰.让“环保意识”在幼儿心田徜徉[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19).
  [2]李金凤.幼儿环保意识和行为的培养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2016(3).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高新区城北幼儿园)
其他文献
乳头管狭窄和闭锁是奶牛常见乳房疾病,轻则影响挤奶使产奶量下降,重则产奶停止。以前我们采取治疗乳房炎的常规疗法,效果都不好。2005年后我们采用手术方法治愈8例,治愈率达90%左
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许多传世之作,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了许多哲理。打开灿烂的中国文学文章,只见篇篇美文,字字珠玑,净化了多少心灵,成就了多少奇迹,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蕴含的“家国情怀”就在这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中。上海市杨浦区教师进修学院实验小学在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结合学校读书活动的办学特
新编的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熟悉教材内容本身,而且要善于挖掘情感因素,营造情感的氛围,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教材内容中所要展现的知识内涵。情感因素,大致分为显性情感因素和隐形情感因素,下面,笔者就显性情感因素与隐形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应用作一些探讨。  显性情感因素  显性情感因素,就是指通过教材中直观呈现出的形式多样的例题、色彩丰富的主题图、灵动活泼的小精灵等使人能
在重视素质教育、重视传统文化的社会大环境中,一些中小学把灯谜传统文化引进校园,在兴趣盎然的氛围中,提升了学生的语文水平,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从个别学校的尝试,到更多学校的跟进,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把灯谜文化和教学引进到课堂中。  从地方文化到校本课程  河北省保定市有深厚的灯谜文化传统。从2008年起,保定七中在校园中引进了灯谜讲座和展示、猜谜。2010年,保定七中校长吕金起带队参加了新加坡中
抗战时期,中国军队武器落后,军火奇缺。然而,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是人而不是武器,我抗日军民团结一心,以弱搏强,不畏武装到牙齿的日军,充分发挥智慧和创造力,因利就便,用最简陋的武器对抗装备精良的日本侵略军,用血与火谱写了悲壮而传奇的抗战史。  平型关战斗中埋铡刀割破日军汽车轮胎  铡刀是切草、树枝、秸秆、玉米秆或其他植物类茎根东西的器具,在底槽上安刀,刀的一头固定,另一头有把,可以上下活动,北方农村家
雏鹅腺病毒感染是30日龄内雏鹅易于发生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该病发病急、死亡率高,以小肠黏膜的出血和凝固性栓塞物阻塞肠腔为病理学特征。目前,该病在我国多数地区均有发生,笔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微创切口进行体外循环手术日益增多,被广泛接受。胸腔镜下行先天性房缺纠治术是继开胸手术后的又一重大突破。本术式难度大,创伤小,减少病人术后疼痛,并发
传统课堂交流,容易受到教室空间、班级人数和学生数学逻辑思维水平参差不齐的限制,使得生生交流范围受限,思辨不够,后进生跟不上班级平均思考速度,优生得不到更快发展,师生交
【摘 要】 东江抗日根据地的减租减息运动,不仅有着重要的经济和政治意义,而且透出深深的文化意蕴。这段历史所饱含的文化意蕴,主要体现在遵循群众史观、彰显创新精神、构筑契约伦理等方面。  【关键词】减租减息;文化意蕴;群众史观  减租减息政策,是我们党在抗日战争时期采取的土地政策,它改变了土地革命时期没收地主土地的做法,转而采取减少地租和借贷利息的方式,目的在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东江抗日根据地遵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