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我们面对属于田野的农村的孩子进行了室外音乐课的模式的研究。在室外上音乐课可以充分利用农村优越的自然环境,弥补教学条件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表现歌曲的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室外音乐课;弥补不足;激发兴趣;表现歌曲;利于创新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对音乐课程资源要进行充分的开发和利用。面对属于田野的农村孩子,我认为让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在美丽的大自然的怀抱中,他们才能放开歌喉,感受到在教室里不能体味到的清新空气与无拘无束的自由。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因势利导,变被动为主动,把音乐课堂搬到美丽清新的大自然中去。
一架手风琴,十几只竖笛,一群活泼开朗的孩子,在大自然的拥抱里,呼吸着新鲜纯净的空气,随便找个空地(或树下,或草坪),上音乐课。在这种美好的环境下,学生们热情高涨,无比高兴,唱得声情并茂,忘情之处竟手舞足蹈起来,很短的时间,学生们很轻松地学会了一首新歌,不仅完成了学习目标,也让学生们更加喜欢音乐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
第一次尝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因此,我们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与实践,并发现在农村小学中,开展室外音乐教学,具有较大的可行性,优点颇多。
第一,室外音乐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农村优越的自然环境,弥补教学设备贫乏等不足之处。
农村小学大部分建在野外村头,自然环境优越。这里的一切景物,与多媒体手段构造的影像相比,更加真实和有感染力,莺歌燕舞,泉水叮咚,依山傍水,置身于如此美好的大自然中,不仅让学生身心愉悦,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天籁之音,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大树妈妈》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感受大树妈妈的爱,我将学生带到大树下,让学生坐在大树阴中感受大树妈妈给我们带来的阴凉,让他们想象大树妈妈对小鸟的爱、对小鸟的关心。这时反复聆听歌曲、教学歌词,学生在亲身感受中就很快地熟悉了旋律和记住了歌词,并且掌握了歌曲的情绪,能够用轻柔的声音表现大树妈妈。这样的一片绿阴带给学生的爱和感受是所有的精美的课件没法带来的。
第二,室外音乐教学以大自然为学习课堂,可以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增强学习兴趣。
以往的音乐教学,学生处在一个相对封闭、单调的学习环境中,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教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让学生对音乐的学习渐渐失去了兴趣。室外音乐教学,学生处在一个宽松、美丽的自然环境中,大自然的美好风光、愉悦的心情、老师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在让学生在学习歌曲的同时,放松身心,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回对音乐课的热情,增强其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如:在教学三年级第一单元“春天的歌”时,因为本单元所选的曲目都是具有清新、优美的特点,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在教学中我将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新的组合分别为:找春天、唱春天、演春天三个课时。在教学中将学生带出教室,走进春天,在找春天时带领学生坐在红花绿草中请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能感受到春天的来临,说一说春天来临时的心情。然后播放《嘀哩嘀哩》歌曲,学生在和煦的阳光中,轻柔的春风中,不由自主地融入到歌曲声中,跟着歌曲轻声地哼唱,交流着歌曲的情绪,在教师的引导中加入各种动作、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最后学生还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跟着音乐动一动,丰富对春天的想象和音乐的感受。整个过程学生学得兴趣昂然、积极主动并充满热情。
第三,室外音乐教学将音乐融入自然,有利于学生自然、完美地表现歌曲。
没有感情的音乐是空洞的音乐,蕴含感情的音乐,才是最能打动人、感染人的音乐。所以,只有雕琢歌曲时先动情,运声之前先酝情,才可做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小学音乐教材所选曲目均按进度体现了季节特点,如二年级下册教材第二单元中《请你唱个歌吧》《春晓》《藤儿长长牵着瓜》,在学唱这些歌曲时,如果学生是身处于自然之中,面对的是硕果累累或生机盎然的田野,更容易理解歌曲要表达的主题,便会“情动于中”,自然要“咏歌之”。
第四,室外音乐教学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素质教育最关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那么在室外音乐教学中,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记得有一次在室外上音乐课时,学生在学唱歌曲《草原赞歌》歌词中:“天上闪烁的星星多呀,星星多,不如我们草原的羊儿多……”激发了学生的灵感,学生随口唱道:“天上闪烁的星星多呀,星星多,不如我们池塘的鱼儿多。”同时也激发了其他学生创作的灵感,这是在室内上音乐课无法收到的效果。
第五,室外音乐教学可以将音乐在美育中的作用落实到实处,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其审美能力。
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都是最生动的教材,对她们最好的表现形式就是歌唱,通过讴歌大自然,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学生做到从内心深处歌咏自然,证明学生审美能力不断提高,也说明他们学会了热爱生活,从热爱生活逐步升华为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这便是美育的功能。
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热爱地球妈妈》这首歌曲时将学生带到清澈的小河边、金色的稻田边,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所看见的美景,这时教师将已准备的如“土地沙漠化”“绿地被毁坏”“污水乱排放”等一些环境被毁坏的图片给学生看,让学生与眼前的美景进行对比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然后以情带声、声请并茂地学唱歌曲。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不由自主地把握好力度,发出急切的呼唤、深情的期盼,将“保护大自然,善待世间万物,拯救地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一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
以上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摸索,希望我们更多的音乐教师能有着更开阔的视野,能够充分地对身边的各种资源进行更深更广泛的挖掘,为学生快乐地学习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邓芳.素质教育重在创新[J].文教资料,2010,(4).
[2]胡艳玲.谈新课改下的低年级音乐教学[J].中国体卫艺教育,2010,(1).
[3]张珊珊.快乐的音乐课[J].新课程(教师),2010,(1).
[4]赵婵昱.音乐欣赏教学点滴谈[J].考试(教研版),2010,(2).
关键词:室外音乐课;弥补不足;激发兴趣;表现歌曲;利于创新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对音乐课程资源要进行充分的开发和利用。面对属于田野的农村孩子,我认为让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在美丽的大自然的怀抱中,他们才能放开歌喉,感受到在教室里不能体味到的清新空气与无拘无束的自由。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因势利导,变被动为主动,把音乐课堂搬到美丽清新的大自然中去。
一架手风琴,十几只竖笛,一群活泼开朗的孩子,在大自然的拥抱里,呼吸着新鲜纯净的空气,随便找个空地(或树下,或草坪),上音乐课。在这种美好的环境下,学生们热情高涨,无比高兴,唱得声情并茂,忘情之处竟手舞足蹈起来,很短的时间,学生们很轻松地学会了一首新歌,不仅完成了学习目标,也让学生们更加喜欢音乐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
第一次尝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因此,我们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与实践,并发现在农村小学中,开展室外音乐教学,具有较大的可行性,优点颇多。
第一,室外音乐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农村优越的自然环境,弥补教学设备贫乏等不足之处。
农村小学大部分建在野外村头,自然环境优越。这里的一切景物,与多媒体手段构造的影像相比,更加真实和有感染力,莺歌燕舞,泉水叮咚,依山傍水,置身于如此美好的大自然中,不仅让学生身心愉悦,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天籁之音,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大树妈妈》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感受大树妈妈的爱,我将学生带到大树下,让学生坐在大树阴中感受大树妈妈给我们带来的阴凉,让他们想象大树妈妈对小鸟的爱、对小鸟的关心。这时反复聆听歌曲、教学歌词,学生在亲身感受中就很快地熟悉了旋律和记住了歌词,并且掌握了歌曲的情绪,能够用轻柔的声音表现大树妈妈。这样的一片绿阴带给学生的爱和感受是所有的精美的课件没法带来的。
第二,室外音乐教学以大自然为学习课堂,可以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增强学习兴趣。
以往的音乐教学,学生处在一个相对封闭、单调的学习环境中,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教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让学生对音乐的学习渐渐失去了兴趣。室外音乐教学,学生处在一个宽松、美丽的自然环境中,大自然的美好风光、愉悦的心情、老师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在让学生在学习歌曲的同时,放松身心,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回对音乐课的热情,增强其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如:在教学三年级第一单元“春天的歌”时,因为本单元所选的曲目都是具有清新、优美的特点,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在教学中我将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新的组合分别为:找春天、唱春天、演春天三个课时。在教学中将学生带出教室,走进春天,在找春天时带领学生坐在红花绿草中请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能感受到春天的来临,说一说春天来临时的心情。然后播放《嘀哩嘀哩》歌曲,学生在和煦的阳光中,轻柔的春风中,不由自主地融入到歌曲声中,跟着歌曲轻声地哼唱,交流着歌曲的情绪,在教师的引导中加入各种动作、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最后学生还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跟着音乐动一动,丰富对春天的想象和音乐的感受。整个过程学生学得兴趣昂然、积极主动并充满热情。
第三,室外音乐教学将音乐融入自然,有利于学生自然、完美地表现歌曲。
没有感情的音乐是空洞的音乐,蕴含感情的音乐,才是最能打动人、感染人的音乐。所以,只有雕琢歌曲时先动情,运声之前先酝情,才可做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小学音乐教材所选曲目均按进度体现了季节特点,如二年级下册教材第二单元中《请你唱个歌吧》《春晓》《藤儿长长牵着瓜》,在学唱这些歌曲时,如果学生是身处于自然之中,面对的是硕果累累或生机盎然的田野,更容易理解歌曲要表达的主题,便会“情动于中”,自然要“咏歌之”。
第四,室外音乐教学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素质教育最关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那么在室外音乐教学中,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记得有一次在室外上音乐课时,学生在学唱歌曲《草原赞歌》歌词中:“天上闪烁的星星多呀,星星多,不如我们草原的羊儿多……”激发了学生的灵感,学生随口唱道:“天上闪烁的星星多呀,星星多,不如我们池塘的鱼儿多。”同时也激发了其他学生创作的灵感,这是在室内上音乐课无法收到的效果。
第五,室外音乐教学可以将音乐在美育中的作用落实到实处,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其审美能力。
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都是最生动的教材,对她们最好的表现形式就是歌唱,通过讴歌大自然,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学生做到从内心深处歌咏自然,证明学生审美能力不断提高,也说明他们学会了热爱生活,从热爱生活逐步升华为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这便是美育的功能。
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热爱地球妈妈》这首歌曲时将学生带到清澈的小河边、金色的稻田边,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所看见的美景,这时教师将已准备的如“土地沙漠化”“绿地被毁坏”“污水乱排放”等一些环境被毁坏的图片给学生看,让学生与眼前的美景进行对比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然后以情带声、声请并茂地学唱歌曲。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不由自主地把握好力度,发出急切的呼唤、深情的期盼,将“保护大自然,善待世间万物,拯救地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一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
以上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摸索,希望我们更多的音乐教师能有着更开阔的视野,能够充分地对身边的各种资源进行更深更广泛的挖掘,为学生快乐地学习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邓芳.素质教育重在创新[J].文教资料,2010,(4).
[2]胡艳玲.谈新课改下的低年级音乐教学[J].中国体卫艺教育,2010,(1).
[3]张珊珊.快乐的音乐课[J].新课程(教师),2010,(1).
[4]赵婵昱.音乐欣赏教学点滴谈[J].考试(教研版),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