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施自主管理的策略,首先应是让学生有机会自主,教师应从时间安排、空间设置、材料提供等方面为自主管理提供机会。
关键词:自我选择;自我参与;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自主活动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长期研究证明,意识成长是一种自主性成长,是基于其内心心理活动的成长。成长的动机、力量、意志、情感都来自于其自身的学习和积累,自主性活动贯穿于儿童成长和思维发展的始终。后现代教育思想更是重视个人选择和参与,崇尚创造性、差异性、多样性、复杂性、不确定性和建构性。推崇班级管理中的学生自主等特征,它不可避免地冲击着传统的班级管理,与教师的理念发生激烈的碰撞。我在进行班级管理时主张“四自一主”让孩子自己走,我的做法与策略有如下几点。
一、自我选择
1.时间机会——作息时间安排呈块状结构。在日常活动中,一日活动的作息安排会对学生的自主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和制约。我会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活动现场状态和个体情绪,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灵活把握,以体现活动的连续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对于一日活动的作息,我们利用图表、相片,制作成作息安排表形象地张贴在教室的墙壁上,引导学生的作息安排。一日活动中我们安排一些时间段让学生自主安排,自主穿插一些松散的自由游戏或体育活动,这样不仅顺应及个别学生可能出现的身体和情绪状况,同时也使他们在调节自己的活动过程中逐步形成时间概念,制订学习活动计划,自主安排自己的活动。
2.空间机会——班级的空间环境呈现开放性和多功能性。班级的活动室、游戏室、走廊及可以利用的空间都设置了活动区,活动区域始终呈开放状态并提供多种类别的材料,便于学生随时进区活动。班级环境也被最大限度地利用起来,每个区角都呈现多纬度的功能。如美工区一会儿是美术习作的专用场地,一会儿又安排了儿童的分组教学和活动区域,中午又成了学生们午餐的餐厅。此外,活动区域也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内容,集探索、操作、合作、游戏、自由活动等多功能为一体,大大利用和优化了班级的空间资源,拓展了个别化自主活动的内涵。
3.材料机会——情感性、丰富性、层次性、动态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倡导以学生的积极情绪去推动认知学习,这是因为快乐的情绪和记忆对学生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们在创设的活动环境中,应尽量提供喜欢的玩具和材料,以便于学生主动选择和参与游戏。材料还应注意丰富性和层次性,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充分选择的需要。
二、自主参与,自主活动
《纲要》强调教育内容的建构性和过程性,把知识视为动态变化的主动建构的过程,是个积极的、有创造力的建构主体,他们的学习活动是由内在意图启动的。为了引发学习主体的活动意图,我们在提供学习内容时应首先考虑为学生提供具有经验背景、能唤起情感共鸣、符合身心发展需要的、具有适度挑战性的内容,以引导知识的建构过程和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三、自我管理
1.环境引导——营造浸润式的环境。浸润式的环境,就是充满文化氛围的环境,它能悄无声息地诱导着思维,发挥着润物无声的作用;影响道德知识的建立、规则的制订物化等注入养成教育的内容。师生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把“老师让我这样做”内化成“我想这样做”。
教师高尚的人格也是浸润式的环境因素之一,是健全人格养成的榜样力量。教师要成为可以师从的表率,必须不断提高师德认识、培养师德情感、坚定师德信念、铸造师德意志、养成师德习惯,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以德治身,将自己的伦理原则与受教育者的伦理紧密结合起来,智慧地把教育内容渗透在游戏、谈天、生活之中,在一种和谐、自然的气氛中让学生不知不觉的接受教育。
2.参与规则制订——规则行为自律。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何保障学习的基本进程,保障在活动中的基本权利,制约不符合活动要求的行为,教师应在尊重个性的基础上,营造一种自由民主的气氛,引导发挥主体性,并以讨论、制订班级规则为依托,走向规则行为的自律。从表述上看,既有提示性的规则,又有禁止性的规则,说明对自己的行为应当怎样做是十分清楚的。我们发现只要我们注重提供机会和条件,就完全有能力来自己制订规则。
随着独立意识和自主意识的进一步增强,学生也经常会发生一些争执。因此,我们注意应多为学生提供自由交往的空间,让他们在相互的碰撞、冲突中进一步发展协商、交换、合作等能力,让学生在自由的交往中,体验规则的公正和互惠。我就这样让学生在明确规则的基础上,机智地将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协商和碰撞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并在每一次的争执中,获得有益的经验,不断督促强化他们积极的行为。
四、自我评价
学生的发展潜力很大,可塑性强,但认识问题能力有限,自我评价能力较低,对自己的评价难以把握。这就好比照镜子,学生从“镜子”里照出了自己美好的形象,就会增强自信和自尊;反之就会自卑,做出消极的自我暗示和评价。因此,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
在社会化的过程中,由于某种行为经常受到他人的认可或排斥,就会认可或拒绝这种行为,久而久之,学生会产生一种内在的行为标准,更喜欢做自己认为是对的、会被他人接受的行为,而不愿做自己认为是不对的、会被他人拒绝的行为。这种评价标准主要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形成的,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有意识地、全面地观察了解,及时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多给学生提供自我评价的机会,如活动区玩完后、绘画之后或做操之后,都可以问问学生:“你玩得怎么样?”“你画得好吗?”“今天做操你表现怎样?”等问题,以后可以进一步提问:“你画画得哪儿好?怎么好?哪儿不好?怎样改就好了?”“你在活动区中的游戏玩得好吗?为什么?”逐步引导学生向细致的评价发展,使他们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不断肯定自己的积极行为,让学生接受积极的行为评价标准。
关键词:自我选择;自我参与;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自主活动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长期研究证明,意识成长是一种自主性成长,是基于其内心心理活动的成长。成长的动机、力量、意志、情感都来自于其自身的学习和积累,自主性活动贯穿于儿童成长和思维发展的始终。后现代教育思想更是重视个人选择和参与,崇尚创造性、差异性、多样性、复杂性、不确定性和建构性。推崇班级管理中的学生自主等特征,它不可避免地冲击着传统的班级管理,与教师的理念发生激烈的碰撞。我在进行班级管理时主张“四自一主”让孩子自己走,我的做法与策略有如下几点。
一、自我选择
1.时间机会——作息时间安排呈块状结构。在日常活动中,一日活动的作息安排会对学生的自主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和制约。我会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活动现场状态和个体情绪,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灵活把握,以体现活动的连续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对于一日活动的作息,我们利用图表、相片,制作成作息安排表形象地张贴在教室的墙壁上,引导学生的作息安排。一日活动中我们安排一些时间段让学生自主安排,自主穿插一些松散的自由游戏或体育活动,这样不仅顺应及个别学生可能出现的身体和情绪状况,同时也使他们在调节自己的活动过程中逐步形成时间概念,制订学习活动计划,自主安排自己的活动。
2.空间机会——班级的空间环境呈现开放性和多功能性。班级的活动室、游戏室、走廊及可以利用的空间都设置了活动区,活动区域始终呈开放状态并提供多种类别的材料,便于学生随时进区活动。班级环境也被最大限度地利用起来,每个区角都呈现多纬度的功能。如美工区一会儿是美术习作的专用场地,一会儿又安排了儿童的分组教学和活动区域,中午又成了学生们午餐的餐厅。此外,活动区域也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内容,集探索、操作、合作、游戏、自由活动等多功能为一体,大大利用和优化了班级的空间资源,拓展了个别化自主活动的内涵。
3.材料机会——情感性、丰富性、层次性、动态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倡导以学生的积极情绪去推动认知学习,这是因为快乐的情绪和记忆对学生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们在创设的活动环境中,应尽量提供喜欢的玩具和材料,以便于学生主动选择和参与游戏。材料还应注意丰富性和层次性,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充分选择的需要。
二、自主参与,自主活动
《纲要》强调教育内容的建构性和过程性,把知识视为动态变化的主动建构的过程,是个积极的、有创造力的建构主体,他们的学习活动是由内在意图启动的。为了引发学习主体的活动意图,我们在提供学习内容时应首先考虑为学生提供具有经验背景、能唤起情感共鸣、符合身心发展需要的、具有适度挑战性的内容,以引导知识的建构过程和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三、自我管理
1.环境引导——营造浸润式的环境。浸润式的环境,就是充满文化氛围的环境,它能悄无声息地诱导着思维,发挥着润物无声的作用;影响道德知识的建立、规则的制订物化等注入养成教育的内容。师生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把“老师让我这样做”内化成“我想这样做”。
教师高尚的人格也是浸润式的环境因素之一,是健全人格养成的榜样力量。教师要成为可以师从的表率,必须不断提高师德认识、培养师德情感、坚定师德信念、铸造师德意志、养成师德习惯,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以德治身,将自己的伦理原则与受教育者的伦理紧密结合起来,智慧地把教育内容渗透在游戏、谈天、生活之中,在一种和谐、自然的气氛中让学生不知不觉的接受教育。
2.参与规则制订——规则行为自律。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何保障学习的基本进程,保障在活动中的基本权利,制约不符合活动要求的行为,教师应在尊重个性的基础上,营造一种自由民主的气氛,引导发挥主体性,并以讨论、制订班级规则为依托,走向规则行为的自律。从表述上看,既有提示性的规则,又有禁止性的规则,说明对自己的行为应当怎样做是十分清楚的。我们发现只要我们注重提供机会和条件,就完全有能力来自己制订规则。
随着独立意识和自主意识的进一步增强,学生也经常会发生一些争执。因此,我们注意应多为学生提供自由交往的空间,让他们在相互的碰撞、冲突中进一步发展协商、交换、合作等能力,让学生在自由的交往中,体验规则的公正和互惠。我就这样让学生在明确规则的基础上,机智地将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协商和碰撞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并在每一次的争执中,获得有益的经验,不断督促强化他们积极的行为。
四、自我评价
学生的发展潜力很大,可塑性强,但认识问题能力有限,自我评价能力较低,对自己的评价难以把握。这就好比照镜子,学生从“镜子”里照出了自己美好的形象,就会增强自信和自尊;反之就会自卑,做出消极的自我暗示和评价。因此,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
在社会化的过程中,由于某种行为经常受到他人的认可或排斥,就会认可或拒绝这种行为,久而久之,学生会产生一种内在的行为标准,更喜欢做自己认为是对的、会被他人接受的行为,而不愿做自己认为是不对的、会被他人拒绝的行为。这种评价标准主要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形成的,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有意识地、全面地观察了解,及时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多给学生提供自我评价的机会,如活动区玩完后、绘画之后或做操之后,都可以问问学生:“你玩得怎么样?”“你画得好吗?”“今天做操你表现怎样?”等问题,以后可以进一步提问:“你画画得哪儿好?怎么好?哪儿不好?怎样改就好了?”“你在活动区中的游戏玩得好吗?为什么?”逐步引导学生向细致的评价发展,使他们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不断肯定自己的积极行为,让学生接受积极的行为评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