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给读者很大触动,掩卷沉思,这触动读者感情的地方,一在小说背景,那个大众迷狂的特殊历史时期,和在很多小说中作用相似,对于这个背景的描绘对于其他任何年代的读者都是新鲜怪异而极具冲击力的;二则在主人公许三观形象的塑造,一个优点缺点分明的多彩的许三观,读者为他的遭际感谓世事维艰,为他的善举感动,同时又因他的缺陷心中大骂意识局限。余华在小说的德文版序言中说,他想写一部小说:一个“血头”集聚千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地“行军”异地的医院去集体卖血,然后他写出了《许三观卖血记》,然后他又坦陈,许三观只是熙熙攘攘千人队伍中的一个。
一、“大众迷狂”中的生存经验
许三观的故事时代背景是新中国建国后的一段特殊时期。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从遥远的西方为中国请来了“德先生”和“赛先生”。赛先生便是指科学和科学精神。然而这赛先生是新兴的舶来品,在中国根基尚浅,而中国自己本土医药文化与西方走的道路不通,而且因为长期被视为封建社会的余孽,消灭的剩下没有多少了。教育的缺失、知识的匮乏使得人们在那个颠簸动荡的年代依靠着原始朴素的认识生活,便显出一种群体迷狂特征。苏格兰学者查尔斯·麦基的金融学著作《大癫狂: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全民疯狂》讲述的法国的密西西比计划、荷兰的郁金香狂潮、英国的南海泡沫、谎言骗子与近代预言家以及疯狂的十字军东征等一系列全民性的疯狂行为。盲目、癫狂、投机、无知、愚昧和阴谋充斥这些故事。而在许三观身上和他生活的那一片城市以及那个缺少知识的时代,同样因为因为而形成相似的“迷狂”——众人被没有根据、缺少验证的“经验”、直觉左右,错以谬误为真理。
《许三观卖血记》当中,许三观在年轻时最初由与爷爷同村的根龙和阿方带着去卖血,到知天命之际带着撑船谋生的来喜、来顺兄弟卖血的经历,是由卖血的“被引领者”成为“卖血引领者”。这种成长并非来自赛先生指导,而是一位位甚至一代代卖血者卖血经验的总结与传承。阿方对许三观说:“我们早晨什么都没吃,就喝了几碗水,现在又喝了几碗,到了城里还得再喝几碗,一直要喝到肚子又涨又疼,牙根一阵阵发酸……这水喝多了,人身上的血也会跟着多起来,谁会浸到血里去的……”阿方、根龙他们认为水浸到血里,人身上的血就多了。当医院的“李血头”问他们喝了几碗水时,他们说只有三、四碗,可见他们认为卖血前喝水是站了医院的便宜的。而且这便宜不占就是吃亏。正因为如此,徐三观便有了为大儿子“一乐”挡方铁匠儿子医药费去卖血,在卖血前忘了喝水时的委屈感。许三观到老都铭记阿方根龙他们的教诲,出门卖血时都会在口袋里插上一口碗,喝河里的水,上面的水和下面的水脏,因此要喝中间的水,而且城里的河水被污染过,是不能喝的。许三观对来喜兄弟说:“卖血以前要多喝水,水喝多了身上的血就淡了,血淡了,你们想想,血是不是就多了?”并没有权威的医学知识向他们证明这个问题的对错。他们依据着生活的经验,也对卖血的“前辈”的经验信任有加。仿佛人的血管和暖瓶是相似的物件,向里面倒水,总是倒一点多一点。而且这一经验是成系统的、完备的,不惧怕所有的缺陷,哪里少一块补上就行。喝水多少成了区别年轻年老的证据,许三观对来喜兄弟说:“我都能喝八碗,我都快五十了,你们两个人的年龄加起来还不到我的年龄,你们还喝不了八碗?”来顺对来喜说:“他都能喝八碗,我们还不喝他个九碗十碗的?”喝水的经验却在于“最多只能喝八碗,再一多,你们的尿肚子就会破掉……”这一番言论并非无根之谈,倒霉的阿方就因为撑破了膀胱败掉了身体。冬天河水极冷,年轻的来喜兄弟喝不下去,于是,喝水正式成了一门学问:来喜兄弟坐在石阶上,看着许三观先把盐倒在手掌上,然后手掌往张开的嘴里一拍,把盐全拍进了嘴里,他的嘴巴一动一动的,嘴里吃咸了,他就舀起一碗水,也是一口喝干净。他连喝了两碗河水以后,放下碗,又把盐倒在手掌上,然后拍进嘴里。就这样,许三观吃一次盐,喝两碗水,中间都没有哆嗦一下,也不去抹掉挂在嘴边的水珠。当他将第八碗水喝下去后,他才伸手去抹了抹嘴,然后双手抱住自己的肩膀,身体猛烈地抖了几下,接着他连着打了几个嗝,打完嗝,他又连着打了三个喷嚏……这一段文字是许三观作为前辈向后背传经的动作,拍盐、动嘴、一口饮尽,喝两碗吃一盐、连续八碗“一气喝成”。不管是没有哆嗦一下还是身不由己的哆嗦,不管是抹嘴或者不抹嘴,乃至喝完水后打的三个饱嗝和每一个喷嚏,都是“师者”的动作,卖血者的课本。因此,许三观的动作之中是带着自豪感和责任感的,无论还能不能喝下下一碗,都要完美展现前辈的动作,给后辈做出最佳的示范,八碗,一碗不能多,也一碗也不能少。
除了喝水之外,卖血之前要“时常想着”血头,卖血之后要上館子吃炒猪肝,喝黄酒,而且要对饭店伙计喊出“黄酒给我温一温”都被“徐三观们”纳入了“教学”内容。这种教学已经突破了卖血的领域,而触及到了那个年代穷人应对生活时需要考虑的方方面面。
二、一个多彩的徐三观
法国《尼斯晨报》评论说:“余華不愧是一位伟大的小说家,他所塑造的人物向世界展示了艰难时期人的尊严以及求生的欲望。”顺着这个角度去看许三观,我们首先看到一位身处艰难岁月里不曾懈怠的为家庭、为生活、为生存而奔劳卖血的平凡小人物。这个小人物从小死了父亲,母亲抛下他随军官而去,他为了生存只身出城去乡下找爷爷,在爷爷和四叔的照料下长大成人。这个小人物第一次跟随两个同乡去医院卖血,挣了三十五元钱,不知道怎么花,并看这卖血得来的钱重于卖汗得来的钱而决心要将钱花在自己身上。这个小人物自己拎着黄酒和香烟去找丈人给自己说媒,滔滔不绝的讲明利害,娶回了自己看上的老婆。这个小人物为了生活六次卖血,卖血的同伴阿方、根龙以及许三观自身的遭遇显出卖血人的艰难生活和穷苦命运。围绕卖血展开的故事是这个小人物的悲喜,是特殊时代中许许多多穷苦人民的生活的写照:琐碎与庸常,欢喜与悲忧,辛酸与无奈,应有尽有。与余华的另一部享誉斐然的小说《活着》相似,对于许三观而言,活着便是意义,成功就是熬过饥饿的日子,挨过所有艰难的日子,就是有朝一日不必再去卖血。按这个标准计算,许三观挺过来了,他成功了,读者也为他吃上三盘爆炒猪肝,喝黄酒,却不是也不必去卖血而感动了。
美国《西雅图时报》评论到:“虽然《活着》具有史诗般的气魄,但《许三观卖血记》的故事更为复杂。许三观和许玉兰在贫乏之中结成了一种类似身份认同的网络关系。许三观忍受着,几乎被生活抽干最后一滴血。”从与许玉兰以及三个孩子的关系来考量许三观的形象,我们看到的是更为复杂的一个丈夫和父亲的形象。他只身成功给自己做媒,说服老丈人把女儿嫁给自己,体现出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可以说基本上贯穿了许三观一生——他也曾为接踵而来的天灾人祸而悲叹心伤,当他发现自己被何小勇戴了绿帽子的时候,他甚至一整天躺在躺椅上休息;当方铁匠派人来抄家的时候,他不想为一乐闯的祸买单。但还是他许三观最后卖血挡了方铁匠儿子的医药费,还是他许三观在众人面前用刀子划破脸认一乐为自己的亲儿子。这个许三观就是在挨,挨过所有难挨的日子、难挨的事,当缺钱的时候便去卖血。作者余华在处理许三观与一乐的感情变化时可谓匠心独运,在这个地方也更多的体现出许三观的性格特点。一乐从小喜欢跟父亲待在一块,这也构成以后当许三观发现一乐并非自己亲生儿时对待一乐并无太大变化的感情基础,虽说不等于没变化,但除了不愿意将卖血的钱请钱小勇的骨肉吃面条以外,仍然待一乐如初。然后就有了一乐离家出走的事,最后还是他许三观带一乐去吃面条才息事宁人。这当中刻画了许三观的本分道义,但更加体现了父子之间的浓浓亲情。
许三观是一个多彩的人物形象,他善良、本分、道义,却又不乏一个农民通常难以避免的低俗气息。正因为如此,这小说才彻头彻尾地感动了它的读者。
一、“大众迷狂”中的生存经验
许三观的故事时代背景是新中国建国后的一段特殊时期。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从遥远的西方为中国请来了“德先生”和“赛先生”。赛先生便是指科学和科学精神。然而这赛先生是新兴的舶来品,在中国根基尚浅,而中国自己本土医药文化与西方走的道路不通,而且因为长期被视为封建社会的余孽,消灭的剩下没有多少了。教育的缺失、知识的匮乏使得人们在那个颠簸动荡的年代依靠着原始朴素的认识生活,便显出一种群体迷狂特征。苏格兰学者查尔斯·麦基的金融学著作《大癫狂: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全民疯狂》讲述的法国的密西西比计划、荷兰的郁金香狂潮、英国的南海泡沫、谎言骗子与近代预言家以及疯狂的十字军东征等一系列全民性的疯狂行为。盲目、癫狂、投机、无知、愚昧和阴谋充斥这些故事。而在许三观身上和他生活的那一片城市以及那个缺少知识的时代,同样因为因为而形成相似的“迷狂”——众人被没有根据、缺少验证的“经验”、直觉左右,错以谬误为真理。
《许三观卖血记》当中,许三观在年轻时最初由与爷爷同村的根龙和阿方带着去卖血,到知天命之际带着撑船谋生的来喜、来顺兄弟卖血的经历,是由卖血的“被引领者”成为“卖血引领者”。这种成长并非来自赛先生指导,而是一位位甚至一代代卖血者卖血经验的总结与传承。阿方对许三观说:“我们早晨什么都没吃,就喝了几碗水,现在又喝了几碗,到了城里还得再喝几碗,一直要喝到肚子又涨又疼,牙根一阵阵发酸……这水喝多了,人身上的血也会跟着多起来,谁会浸到血里去的……”阿方、根龙他们认为水浸到血里,人身上的血就多了。当医院的“李血头”问他们喝了几碗水时,他们说只有三、四碗,可见他们认为卖血前喝水是站了医院的便宜的。而且这便宜不占就是吃亏。正因为如此,徐三观便有了为大儿子“一乐”挡方铁匠儿子医药费去卖血,在卖血前忘了喝水时的委屈感。许三观到老都铭记阿方根龙他们的教诲,出门卖血时都会在口袋里插上一口碗,喝河里的水,上面的水和下面的水脏,因此要喝中间的水,而且城里的河水被污染过,是不能喝的。许三观对来喜兄弟说:“卖血以前要多喝水,水喝多了身上的血就淡了,血淡了,你们想想,血是不是就多了?”并没有权威的医学知识向他们证明这个问题的对错。他们依据着生活的经验,也对卖血的“前辈”的经验信任有加。仿佛人的血管和暖瓶是相似的物件,向里面倒水,总是倒一点多一点。而且这一经验是成系统的、完备的,不惧怕所有的缺陷,哪里少一块补上就行。喝水多少成了区别年轻年老的证据,许三观对来喜兄弟说:“我都能喝八碗,我都快五十了,你们两个人的年龄加起来还不到我的年龄,你们还喝不了八碗?”来顺对来喜说:“他都能喝八碗,我们还不喝他个九碗十碗的?”喝水的经验却在于“最多只能喝八碗,再一多,你们的尿肚子就会破掉……”这一番言论并非无根之谈,倒霉的阿方就因为撑破了膀胱败掉了身体。冬天河水极冷,年轻的来喜兄弟喝不下去,于是,喝水正式成了一门学问:来喜兄弟坐在石阶上,看着许三观先把盐倒在手掌上,然后手掌往张开的嘴里一拍,把盐全拍进了嘴里,他的嘴巴一动一动的,嘴里吃咸了,他就舀起一碗水,也是一口喝干净。他连喝了两碗河水以后,放下碗,又把盐倒在手掌上,然后拍进嘴里。就这样,许三观吃一次盐,喝两碗水,中间都没有哆嗦一下,也不去抹掉挂在嘴边的水珠。当他将第八碗水喝下去后,他才伸手去抹了抹嘴,然后双手抱住自己的肩膀,身体猛烈地抖了几下,接着他连着打了几个嗝,打完嗝,他又连着打了三个喷嚏……这一段文字是许三观作为前辈向后背传经的动作,拍盐、动嘴、一口饮尽,喝两碗吃一盐、连续八碗“一气喝成”。不管是没有哆嗦一下还是身不由己的哆嗦,不管是抹嘴或者不抹嘴,乃至喝完水后打的三个饱嗝和每一个喷嚏,都是“师者”的动作,卖血者的课本。因此,许三观的动作之中是带着自豪感和责任感的,无论还能不能喝下下一碗,都要完美展现前辈的动作,给后辈做出最佳的示范,八碗,一碗不能多,也一碗也不能少。
除了喝水之外,卖血之前要“时常想着”血头,卖血之后要上館子吃炒猪肝,喝黄酒,而且要对饭店伙计喊出“黄酒给我温一温”都被“徐三观们”纳入了“教学”内容。这种教学已经突破了卖血的领域,而触及到了那个年代穷人应对生活时需要考虑的方方面面。
二、一个多彩的徐三观
法国《尼斯晨报》评论说:“余華不愧是一位伟大的小说家,他所塑造的人物向世界展示了艰难时期人的尊严以及求生的欲望。”顺着这个角度去看许三观,我们首先看到一位身处艰难岁月里不曾懈怠的为家庭、为生活、为生存而奔劳卖血的平凡小人物。这个小人物从小死了父亲,母亲抛下他随军官而去,他为了生存只身出城去乡下找爷爷,在爷爷和四叔的照料下长大成人。这个小人物第一次跟随两个同乡去医院卖血,挣了三十五元钱,不知道怎么花,并看这卖血得来的钱重于卖汗得来的钱而决心要将钱花在自己身上。这个小人物自己拎着黄酒和香烟去找丈人给自己说媒,滔滔不绝的讲明利害,娶回了自己看上的老婆。这个小人物为了生活六次卖血,卖血的同伴阿方、根龙以及许三观自身的遭遇显出卖血人的艰难生活和穷苦命运。围绕卖血展开的故事是这个小人物的悲喜,是特殊时代中许许多多穷苦人民的生活的写照:琐碎与庸常,欢喜与悲忧,辛酸与无奈,应有尽有。与余华的另一部享誉斐然的小说《活着》相似,对于许三观而言,活着便是意义,成功就是熬过饥饿的日子,挨过所有艰难的日子,就是有朝一日不必再去卖血。按这个标准计算,许三观挺过来了,他成功了,读者也为他吃上三盘爆炒猪肝,喝黄酒,却不是也不必去卖血而感动了。
美国《西雅图时报》评论到:“虽然《活着》具有史诗般的气魄,但《许三观卖血记》的故事更为复杂。许三观和许玉兰在贫乏之中结成了一种类似身份认同的网络关系。许三观忍受着,几乎被生活抽干最后一滴血。”从与许玉兰以及三个孩子的关系来考量许三观的形象,我们看到的是更为复杂的一个丈夫和父亲的形象。他只身成功给自己做媒,说服老丈人把女儿嫁给自己,体现出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可以说基本上贯穿了许三观一生——他也曾为接踵而来的天灾人祸而悲叹心伤,当他发现自己被何小勇戴了绿帽子的时候,他甚至一整天躺在躺椅上休息;当方铁匠派人来抄家的时候,他不想为一乐闯的祸买单。但还是他许三观最后卖血挡了方铁匠儿子的医药费,还是他许三观在众人面前用刀子划破脸认一乐为自己的亲儿子。这个许三观就是在挨,挨过所有难挨的日子、难挨的事,当缺钱的时候便去卖血。作者余华在处理许三观与一乐的感情变化时可谓匠心独运,在这个地方也更多的体现出许三观的性格特点。一乐从小喜欢跟父亲待在一块,这也构成以后当许三观发现一乐并非自己亲生儿时对待一乐并无太大变化的感情基础,虽说不等于没变化,但除了不愿意将卖血的钱请钱小勇的骨肉吃面条以外,仍然待一乐如初。然后就有了一乐离家出走的事,最后还是他许三观带一乐去吃面条才息事宁人。这当中刻画了许三观的本分道义,但更加体现了父子之间的浓浓亲情。
许三观是一个多彩的人物形象,他善良、本分、道义,却又不乏一个农民通常难以避免的低俗气息。正因为如此,这小说才彻头彻尾地感动了它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