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江西科技学院为例,进行大学语文抽样问卷调查。分析当前语文教学现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开创性提出生态教学方法。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调查分析报告;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9-0036-01
2013年10月,江西科技学院思政部语文教研室为配合《大学语文》教学,在校园进行了一次抽样问卷调查。本次调查的对象是本校该学期开设《大学语文》的学生,采取随机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共发出问卷326份,收回306份,收回94%。
调查问卷主要涉及到的是大学语文的地位、授课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教师人格魅力等情况。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分析调查现状
1.大学语文的认同度。
根据调查可见,大学生对大学语文课基本上是认可的,而且态度相当积极。喜欢或者比较喜欢大学语文课有90%以上的学生,不喜欢的不到10%;认为开设大学语文课是必要的或者非常必要的有80%的人,认为无所谓的占10%;认为大学语文课对提高人文修养和人文素质有帮助占84%,认为没帮助的占10%,还有不到4%的人说不清楚。对于每周开设两节语文课,74%的学生认为合适,23%认为少了,其他认为无所谓。
调查结果显示,本校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开设是认同和支持的。通过学习提高了自身的人文素质,增强了传统文化的认识。学生认为开设语文课是很有必要的。
2.大学语文教材认可度。
据调查分析,《大学语文》重点应该是实用性和文学性,而对其工具性的赞同只有8%,而52%的认为是实用性,略重于占43%文学性。师生对现用的教材认可度较高。这本教材是本校教师借鉴其他教材的基础上,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系统、详尽调研后进行编写的,对教材的“满意”的占84.7%,根本不满意的占9%。编者对其他教材深入研究,适应时代的发展,针对学生国文基础、应用写作基础等进行变化。能够引导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对传统文学的重视。
3.教学评价体系不科学。
高校生对一贯以来以期末考试衡量学生的最终成绩是很反感的。重点应该还要重视过程的学习,对其过程进行考评,这样使学生学习能有连贯性、科学性、逻辑性。《大学语文》学习考核两种方式:平时+考试;平时+考查。两种方式各占48%和52%,说明学生对这两种方法都认可。其实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实用,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有所获。只不过在学习考核方面可以进一步探讨,更适合学生的方式方法。更加科学,系统的方法学习母语,培养对语文的浓厚兴趣。
4.师资力量薄弱。
根据调查,学生对本校大学语文教师的师资力量不是很满意。语文教师往往是年纪轻,学历最低,职称最低,自我评价也最低。一方面教师缺少教学经验,教学效果有待于提高。另一方面学生学不到东西,因而对“大学语文”失掉了兴趣。学生认为作为职业院校不应该只重视专业技能的教学,而忽视人文方面的教育。甚至有些学生不会写最基本的实验报告,写的文章错字病句很多,这让人担忧。因此学院不能忽视大学语文教学,更不能无视其师资力量,否则会恶性循环。人才的培养那将是残缺的。
5.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手段单一。
在问卷调查和课堂调查发现,目前仍有不少教师教学方法陈旧,依然是“一言堂”、“填鸭式教学”。现实大学语文仅仅表现为事先制定的、静态的传统教学方法等等,剥离了学生活生生的“生活经验”,失去了语文课程无限生成的可能性,阻断了课程本应有的连续性,丧失了学生学习主动性,造成了语文课程长期呆板机械、发展滞后的结果。调查数据来看:42%的学生认为《大学语文》的老师上得刻板,部分学生强烈要求进行语文教学改革。
二、对策初探
1.加强对大学语文的重视,寻求合适的定位。
从这次调查,我们可以了解到学生是认可大学语文,但学校并没有足够的重视。课时的保障、师资力量的建设都值得我们去努力。作为传统文学的载体,大学生要传承本民族的文化。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还能培育良好的人文素质,再者可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表达的技能,社会沟通交际的能力。当今高校不可忽视大学语文的教育,而需加强重视的力度,保证课时,经费等政策支持。相关人员要加强宣传,引起学生对本课程的重视,提高它的份量。
2.增强师资力量。
本校没有相关院系,大学语文一直是公共课程,也未得到领导的认可与重视。处于边缘化状态。师资力量薄弱,研究生只占30%,讲师占39%,助教占50%,副教授占6%,正教授5%。高学历、高职称的所占比例小,没有达到要求的数字。再者,作为大学语文教师,必须有全面的知识。如艺术、哲学、历史等,甚至可以说语文教师是“全才”或者“杂家”,要具有百科知识,要有专业知识。只有了广博的知识,才能触类旁通,才能将课讲的活泼生动,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其二,大学语文教师还必须有高尚的人格,有了人格魅力,能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第三、大学语文教师要加强学习、严谨治学、与时俱进。
3.与时俱进,转变教学模式。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爆炸的时代。教师不仅要掌握教学内容,而要学习新的教学辅助知识。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计算机技术的推广,多媒体教学、电子版教材信息量的增大,老师们更是可以采取视听结合,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通过各种科学的教学方法,势必能大大促进学生“感知、理解、运用、巩固”,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据调查:86%学生喜欢生动幽默、知识渊博的教师。另外,学生希望在课堂上演讲、讨论、辩论、团体竞赛、甚至允许学生自己当小老师等多种教学手段的出现。本人就此提出生态教学理念:借用自然环境中的生态概念,把语文课堂看成是一生态系统。设想通过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去重建师生关系,重新认识师生的角色与定位,转变师生的教学方式,实现师生和谐统一发展。针对当前调查的问题,我们认真研究,开创性提出新的教学理念,意识到和谐课堂、生态教学的重要作用。我们力求构建一种主体化的、生活化的、动态化的、过程化的语文课堂,并以此促进语文的可持续发展。这对于我们语文教师是一次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李景强:《“大学语文”的尴尬根源和改革出路》,《中华读书报》,2003-8-21
[2]黄金海:《〈大学语文〉遭遇历史性尴尬现象透视》福建行政学院 第十届全国大语术年会论文 2004年11月19日
[3]罗毅:《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与人文素质教育》广东湛江海洋大学文学院 罗毅 第十届全国大语学术年会论文 2004年11月19日
[4]邢宇皓《大学语文的未来何去何从:尴尬的大学语文》[N]《光明日报》 2005年9月
[5]轶名《阻碍大学语文发展的“瓶颈”问题》 [J].语文学刊(高教版),2006(7).
[6]莫恒全《大学语文》教学必须全面反思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10月。
作者简介:全秀(1978-) 江西金溪人江西科技学院思政部讲师。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调查分析报告;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9-0036-01
2013年10月,江西科技学院思政部语文教研室为配合《大学语文》教学,在校园进行了一次抽样问卷调查。本次调查的对象是本校该学期开设《大学语文》的学生,采取随机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共发出问卷326份,收回306份,收回94%。
调查问卷主要涉及到的是大学语文的地位、授课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教师人格魅力等情况。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分析调查现状
1.大学语文的认同度。
根据调查可见,大学生对大学语文课基本上是认可的,而且态度相当积极。喜欢或者比较喜欢大学语文课有90%以上的学生,不喜欢的不到10%;认为开设大学语文课是必要的或者非常必要的有80%的人,认为无所谓的占10%;认为大学语文课对提高人文修养和人文素质有帮助占84%,认为没帮助的占10%,还有不到4%的人说不清楚。对于每周开设两节语文课,74%的学生认为合适,23%认为少了,其他认为无所谓。
调查结果显示,本校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开设是认同和支持的。通过学习提高了自身的人文素质,增强了传统文化的认识。学生认为开设语文课是很有必要的。
2.大学语文教材认可度。
据调查分析,《大学语文》重点应该是实用性和文学性,而对其工具性的赞同只有8%,而52%的认为是实用性,略重于占43%文学性。师生对现用的教材认可度较高。这本教材是本校教师借鉴其他教材的基础上,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系统、详尽调研后进行编写的,对教材的“满意”的占84.7%,根本不满意的占9%。编者对其他教材深入研究,适应时代的发展,针对学生国文基础、应用写作基础等进行变化。能够引导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对传统文学的重视。
3.教学评价体系不科学。
高校生对一贯以来以期末考试衡量学生的最终成绩是很反感的。重点应该还要重视过程的学习,对其过程进行考评,这样使学生学习能有连贯性、科学性、逻辑性。《大学语文》学习考核两种方式:平时+考试;平时+考查。两种方式各占48%和52%,说明学生对这两种方法都认可。其实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实用,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有所获。只不过在学习考核方面可以进一步探讨,更适合学生的方式方法。更加科学,系统的方法学习母语,培养对语文的浓厚兴趣。
4.师资力量薄弱。
根据调查,学生对本校大学语文教师的师资力量不是很满意。语文教师往往是年纪轻,学历最低,职称最低,自我评价也最低。一方面教师缺少教学经验,教学效果有待于提高。另一方面学生学不到东西,因而对“大学语文”失掉了兴趣。学生认为作为职业院校不应该只重视专业技能的教学,而忽视人文方面的教育。甚至有些学生不会写最基本的实验报告,写的文章错字病句很多,这让人担忧。因此学院不能忽视大学语文教学,更不能无视其师资力量,否则会恶性循环。人才的培养那将是残缺的。
5.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手段单一。
在问卷调查和课堂调查发现,目前仍有不少教师教学方法陈旧,依然是“一言堂”、“填鸭式教学”。现实大学语文仅仅表现为事先制定的、静态的传统教学方法等等,剥离了学生活生生的“生活经验”,失去了语文课程无限生成的可能性,阻断了课程本应有的连续性,丧失了学生学习主动性,造成了语文课程长期呆板机械、发展滞后的结果。调查数据来看:42%的学生认为《大学语文》的老师上得刻板,部分学生强烈要求进行语文教学改革。
二、对策初探
1.加强对大学语文的重视,寻求合适的定位。
从这次调查,我们可以了解到学生是认可大学语文,但学校并没有足够的重视。课时的保障、师资力量的建设都值得我们去努力。作为传统文学的载体,大学生要传承本民族的文化。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还能培育良好的人文素质,再者可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表达的技能,社会沟通交际的能力。当今高校不可忽视大学语文的教育,而需加强重视的力度,保证课时,经费等政策支持。相关人员要加强宣传,引起学生对本课程的重视,提高它的份量。
2.增强师资力量。
本校没有相关院系,大学语文一直是公共课程,也未得到领导的认可与重视。处于边缘化状态。师资力量薄弱,研究生只占30%,讲师占39%,助教占50%,副教授占6%,正教授5%。高学历、高职称的所占比例小,没有达到要求的数字。再者,作为大学语文教师,必须有全面的知识。如艺术、哲学、历史等,甚至可以说语文教师是“全才”或者“杂家”,要具有百科知识,要有专业知识。只有了广博的知识,才能触类旁通,才能将课讲的活泼生动,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其二,大学语文教师还必须有高尚的人格,有了人格魅力,能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第三、大学语文教师要加强学习、严谨治学、与时俱进。
3.与时俱进,转变教学模式。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爆炸的时代。教师不仅要掌握教学内容,而要学习新的教学辅助知识。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计算机技术的推广,多媒体教学、电子版教材信息量的增大,老师们更是可以采取视听结合,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通过各种科学的教学方法,势必能大大促进学生“感知、理解、运用、巩固”,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据调查:86%学生喜欢生动幽默、知识渊博的教师。另外,学生希望在课堂上演讲、讨论、辩论、团体竞赛、甚至允许学生自己当小老师等多种教学手段的出现。本人就此提出生态教学理念:借用自然环境中的生态概念,把语文课堂看成是一生态系统。设想通过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去重建师生关系,重新认识师生的角色与定位,转变师生的教学方式,实现师生和谐统一发展。针对当前调查的问题,我们认真研究,开创性提出新的教学理念,意识到和谐课堂、生态教学的重要作用。我们力求构建一种主体化的、生活化的、动态化的、过程化的语文课堂,并以此促进语文的可持续发展。这对于我们语文教师是一次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李景强:《“大学语文”的尴尬根源和改革出路》,《中华读书报》,2003-8-21
[2]黄金海:《〈大学语文〉遭遇历史性尴尬现象透视》福建行政学院 第十届全国大语术年会论文 2004年11月19日
[3]罗毅:《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与人文素质教育》广东湛江海洋大学文学院 罗毅 第十届全国大语学术年会论文 2004年11月19日
[4]邢宇皓《大学语文的未来何去何从:尴尬的大学语文》[N]《光明日报》 2005年9月
[5]轶名《阻碍大学语文发展的“瓶颈”问题》 [J].语文学刊(高教版),2006(7).
[6]莫恒全《大学语文》教学必须全面反思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10月。
作者简介:全秀(1978-) 江西金溪人江西科技学院思政部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