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常常被各种高深的流派、高大上的课型、眼花缭乱的方法迷惑了思维,晃花了眼睛,当真正面对一篇课文的时候反而无所适从。实际上,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上,只要把握语文课程的最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抓住语文的基本素养“听说读写”,做到“三个一”,就能把阅读课上简单了。阅读课教学的“三个一”是指抓住“一个朗读点”,找准“一个训练点”,寻找“一个拓展点”。每一篇课文的教学设计都这样去思考,教师能准确地找到教学的突破口,让语文课堂简单高效。
抓住一个“朗读点”,培养学生语感
朗读是语文学习最佳也是最有效的途径。有人会说,一篇课文,难道只朗读一个地方就够了吗?当然不是。读熟全文肯定是指导朗读的基础,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品味文章,训练学生的语感,就需要在长文中找到一个朗读点,通过对这个点的逐层理解,向外辐射,从而达到体会全文思想情感的目的。
比如学习课文《圆明园的毁灭》,我们可以抓住“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一句去品读。总之,只要用心去感悟,每一篇课文都能找到最能代表文章主题或情感的句子,以这样的句子为抓手,抽丝剥茧,由浅入深,就能把朗读做扎实,把情感悟深刻,把语感养出来。
找准一个“训练点”,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贯彻落实课标精神,就应该把落脚点放在语言文字运用上,如果每堂课都能找准一个“训练点”,引导学生抓住“训练点”进行听说读写,学生的语文能力就能逐步提高。
如何找准一篇课文的“训练点”呢?无非还是抓准四个字——听说读写。从学生的原有生长点出发,从每组课文的单元培养目标出发,围绕“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来确定课堂教学的重难点,那就是本堂课的语用切入点。
新的统编版语文教材每单元的“语文园地”中增加了“字词句(词句段)运用”,明确指出各单元的语文能力训练点。如二年级语文园地三“字词句运用”中,要求学生“读一读,想一想,用加点的词语说一句话”,这个训练点是要求学生学会用“一边……一边……”造句。结合这个要求,教师在教学《曹冲称象》和《一封信》时,就可以在课堂上抓住这个训练点,要求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语文能力培养目标,不单体现在每单元的“语文园地”里,新版统编教材匠心独具,能力培养要求随处可见。比如很多一年级教师敏锐地抓住了“口语交际”传递的信息,在进行《小猴子下山》《棉花姑娘》等课文的教学中,继续强化训练,要求学生掌握并巩固复述故事的基本方法。关于写话的训练在高段尤为重要,因此除了“语文园地”中会出现写话训练以外,很多課后练习里也会对“写”的能力提出要求。
寻找一个“拓展点”,开阔学生语文视野
语文教材是教学的载体,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我们应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明确教学目标,以教材为圆心,寻找一个“拓展点”,开阔学生的语文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节课的时间有限,容量有限,学生的接受度有限,但是可引申、可拓展的点那么多,贪多求全必然不可取,那么围绕教学目标,抓住一个“拓展点”就显得尤为重要。“拓展点”的选择可以是基于文章主题。除此之外,教师完全可以拓展相似主题的文章,加深学生对同类文章写作方法的认识。“拓展点”还可以基于文章的内容、作者、体裁、原著、写作方法、写作背景等进行选择,如学习《祖父的园子》就必须了解萧红这位作家,甚至去读一读《呼兰河传》……
总之,教师不能被教材牵制,也不能摈弃教材放任自流,深入研究教材,了解教学对象,有的放矢,做好阅读教学“三个一”,坚持“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才能让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扎实。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观澜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王妍妍
抓住一个“朗读点”,培养学生语感
朗读是语文学习最佳也是最有效的途径。有人会说,一篇课文,难道只朗读一个地方就够了吗?当然不是。读熟全文肯定是指导朗读的基础,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品味文章,训练学生的语感,就需要在长文中找到一个朗读点,通过对这个点的逐层理解,向外辐射,从而达到体会全文思想情感的目的。
比如学习课文《圆明园的毁灭》,我们可以抓住“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一句去品读。总之,只要用心去感悟,每一篇课文都能找到最能代表文章主题或情感的句子,以这样的句子为抓手,抽丝剥茧,由浅入深,就能把朗读做扎实,把情感悟深刻,把语感养出来。
找准一个“训练点”,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贯彻落实课标精神,就应该把落脚点放在语言文字运用上,如果每堂课都能找准一个“训练点”,引导学生抓住“训练点”进行听说读写,学生的语文能力就能逐步提高。
如何找准一篇课文的“训练点”呢?无非还是抓准四个字——听说读写。从学生的原有生长点出发,从每组课文的单元培养目标出发,围绕“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来确定课堂教学的重难点,那就是本堂课的语用切入点。
新的统编版语文教材每单元的“语文园地”中增加了“字词句(词句段)运用”,明确指出各单元的语文能力训练点。如二年级语文园地三“字词句运用”中,要求学生“读一读,想一想,用加点的词语说一句话”,这个训练点是要求学生学会用“一边……一边……”造句。结合这个要求,教师在教学《曹冲称象》和《一封信》时,就可以在课堂上抓住这个训练点,要求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语文能力培养目标,不单体现在每单元的“语文园地”里,新版统编教材匠心独具,能力培养要求随处可见。比如很多一年级教师敏锐地抓住了“口语交际”传递的信息,在进行《小猴子下山》《棉花姑娘》等课文的教学中,继续强化训练,要求学生掌握并巩固复述故事的基本方法。关于写话的训练在高段尤为重要,因此除了“语文园地”中会出现写话训练以外,很多課后练习里也会对“写”的能力提出要求。
寻找一个“拓展点”,开阔学生语文视野
语文教材是教学的载体,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我们应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明确教学目标,以教材为圆心,寻找一个“拓展点”,开阔学生的语文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节课的时间有限,容量有限,学生的接受度有限,但是可引申、可拓展的点那么多,贪多求全必然不可取,那么围绕教学目标,抓住一个“拓展点”就显得尤为重要。“拓展点”的选择可以是基于文章主题。除此之外,教师完全可以拓展相似主题的文章,加深学生对同类文章写作方法的认识。“拓展点”还可以基于文章的内容、作者、体裁、原著、写作方法、写作背景等进行选择,如学习《祖父的园子》就必须了解萧红这位作家,甚至去读一读《呼兰河传》……
总之,教师不能被教材牵制,也不能摈弃教材放任自流,深入研究教材,了解教学对象,有的放矢,做好阅读教学“三个一”,坚持“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才能让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扎实。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观澜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王妍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