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其质量直接影响义务教育质量,影响着孩子的终身幸福。目前,学前教育阶段仍然是我国各级教育中普及率最低的阶段,尤其是农村学前教育问题更加严重。本文针对这一现象对部分农村学前儿童教育现状作一番调查,就目前农村学前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作必要的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农村学前教育 教育现状 教育问题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其质量直接影响义务教育质量,影响着孩子的终身幸福。目前,学前教育阶段仍然是我国各级教育中普及率最低的阶段,尤其是农村学前教育问题更加严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劳务输出成为农民经济收入的一大渠道。随着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农村学前教育问题成为一大难题。因此,积极研究和探讨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区域性发展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也是我们基层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农村学前教育的现状调查
发展农村学前幼儿教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解决农村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受教育问题的重要举措,是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
由于农村经济条件的相对落后,大量农民工进入到条件相对优越的城市打工,在消费比较昂贵的大城市农民工没有条件带子女去那儿享受优越的教育资源,只能留在原地,成为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形成给教育带来极大地的挑战,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1)农村学前教育的硬件设施问题
历年来,我国农村学前教育主要依附于村办小学开设的学前班,因此,学前教育的软硬件设施主要看所在小学的具体情况,比如操场、厕所、教室、桌椅板凳、文体设施器材、校园环境资源等幼儿都与小学生共用,整个校园很难找到学前教育的氛围。由于教室和师资紧缺,大小班的幼儿放在一起进行复试教学。可以说,从条件设施与教育教学效果等方面同标准化幼儿园相比,有着巨大的差别。
2)师资配备及其培训、考核问题
农村各小学学前班教师配备都是从小学教师中选配,几乎没有专业的幼儿教师。学前班教师大多是由老、弱、病、残、不够稳定的、代课的教师担任,有些学校是由一位或两位老师一包到底,教学时间和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至于对幼儿教师的培训,几乎是空白。对幼儿教师的工作业绩一般不做考核,而是取中间或中下值作为考核成绩,因此,教师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责任心不够强,这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了学前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使幼儿得不到科学合理的教育。
3)学前儿童家庭生活环境情况
学前儿童大都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监护人多数是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近亲属。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多数处于中下游,成绩优秀的较少。从调查看,大多数孩子性格内心、孤僻、倔强、与人交往少。留守儿童渴望父母的关怀与社会的关注,希望多与父母进行心灵的沟通交流,有的因父母不在家而感到遭受歧视、孤独无助、悲观寂寞。
(1)隔代教育力不从心。從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教育占多半以上,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有的忙于农活维持生活,无时间监护孩子;有的体弱多病无能力监护孩子;有的同时照看几个孙辈无精力监护孩子。
(2)家庭学校沟通不够。由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很少甚至从不主动与孩子的老师联系或参加家长会,缺乏与学校的沟通,也不过问孩子在学校的行为及学习情况,加之学校老师缺少对孩子的家访,有的孩子抓住这个空档,在学校欺骗老师,在家里又蒙骗监护人,双方无法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能实现有效对接。
(3)家庭教育工作不到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是一个薄弱环节。部分留守儿童监护人尤其是祖辈监护人,不注重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使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
二、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与研究
按年龄阶段(学段)划分,《学前教育法》覆盖0~6岁幼儿教育,从而以法律的形式对我国学前教育的举办、管理、发展做出规定,并且要高度重视农村的幼儿教育。
1)利用政策和资金两大杠杆来调节城镇和农村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问题。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城镇幼儿园建设可以引入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大量吸引社会资本加入,建立满足不同层次需要的特色幼儿园,但农村幼儿园必须全面依靠政府建立和完善。
建立幼儿培养体系,培养大量合格的幼师。各地市人社局的培训机构和教育局的继续教育机构在短期内也应加强幼儿教师资和保育员的培训工作。同时,对幼师和保育专业毕业的学生在入岗就业上给予政策性的支持。
2)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机构保教人员的待遇。首先是提高工资待遇,平均工资水平应高于当地社会工资标准,并逐年不断提高,要有最低工资保障和劳动保障,法定节假日应享受带薪假,要进一步完善三险一金等方面的一系列法规,做到幼儿教师与小学教师同待遇。
3)加大家庭教育支持力度,优化农村学前儿童学习成长环境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留守儿童监护网络。对无人照看和学习、安全得不到保障的学前儿童到学校由结对老师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近期将利用营养餐资金对学生食堂、宿舍进行改造,为学前儿童创造更加优美的成长环境。
(1)切实执行规定政策,确保学前儿童就近入学。学校尽力接收留守儿童入学,并按片区内学生对待,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努力为留守儿童接受同等教育创造条件。
(2)加强沟通交流,形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力。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互动网络,对所有学前儿童逐个建立学习、生活档案,摸清留守儿童的家庭地址,定期召开留守学生及其监护人座谈会,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及时通报学生在校学习表现情况,让监护人及时了解留守儿童在校情况,并及时向学校反映回家后的思想状况和行为习惯,使学校和监护人能有效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
(3)学校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学校在学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引导留守儿童外出务工父母和监护人改变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真正承担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使社会真正和谐。
三、结语
我国是农业大国,在农村,学前教育的幼儿毛入园率低下,且留守儿童的形成给学前教育带来极大地的挑战,因此发展农村学前教育至关重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缩小城乡差距任务艰巨,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创新发展思维,才能逐渐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网,2012.11
2姚伟山《充分发挥农村学校在学前儿童教育中的重要作用》2013.06.12
【关键词】农村学前教育 教育现状 教育问题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其质量直接影响义务教育质量,影响着孩子的终身幸福。目前,学前教育阶段仍然是我国各级教育中普及率最低的阶段,尤其是农村学前教育问题更加严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劳务输出成为农民经济收入的一大渠道。随着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农村学前教育问题成为一大难题。因此,积极研究和探讨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区域性发展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也是我们基层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农村学前教育的现状调查
发展农村学前幼儿教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解决农村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受教育问题的重要举措,是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
由于农村经济条件的相对落后,大量农民工进入到条件相对优越的城市打工,在消费比较昂贵的大城市农民工没有条件带子女去那儿享受优越的教育资源,只能留在原地,成为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形成给教育带来极大地的挑战,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1)农村学前教育的硬件设施问题
历年来,我国农村学前教育主要依附于村办小学开设的学前班,因此,学前教育的软硬件设施主要看所在小学的具体情况,比如操场、厕所、教室、桌椅板凳、文体设施器材、校园环境资源等幼儿都与小学生共用,整个校园很难找到学前教育的氛围。由于教室和师资紧缺,大小班的幼儿放在一起进行复试教学。可以说,从条件设施与教育教学效果等方面同标准化幼儿园相比,有着巨大的差别。
2)师资配备及其培训、考核问题
农村各小学学前班教师配备都是从小学教师中选配,几乎没有专业的幼儿教师。学前班教师大多是由老、弱、病、残、不够稳定的、代课的教师担任,有些学校是由一位或两位老师一包到底,教学时间和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至于对幼儿教师的培训,几乎是空白。对幼儿教师的工作业绩一般不做考核,而是取中间或中下值作为考核成绩,因此,教师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责任心不够强,这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了学前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使幼儿得不到科学合理的教育。
3)学前儿童家庭生活环境情况
学前儿童大都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监护人多数是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近亲属。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多数处于中下游,成绩优秀的较少。从调查看,大多数孩子性格内心、孤僻、倔强、与人交往少。留守儿童渴望父母的关怀与社会的关注,希望多与父母进行心灵的沟通交流,有的因父母不在家而感到遭受歧视、孤独无助、悲观寂寞。
(1)隔代教育力不从心。從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教育占多半以上,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有的忙于农活维持生活,无时间监护孩子;有的体弱多病无能力监护孩子;有的同时照看几个孙辈无精力监护孩子。
(2)家庭学校沟通不够。由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很少甚至从不主动与孩子的老师联系或参加家长会,缺乏与学校的沟通,也不过问孩子在学校的行为及学习情况,加之学校老师缺少对孩子的家访,有的孩子抓住这个空档,在学校欺骗老师,在家里又蒙骗监护人,双方无法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能实现有效对接。
(3)家庭教育工作不到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是一个薄弱环节。部分留守儿童监护人尤其是祖辈监护人,不注重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使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
二、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与研究
按年龄阶段(学段)划分,《学前教育法》覆盖0~6岁幼儿教育,从而以法律的形式对我国学前教育的举办、管理、发展做出规定,并且要高度重视农村的幼儿教育。
1)利用政策和资金两大杠杆来调节城镇和农村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问题。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城镇幼儿园建设可以引入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大量吸引社会资本加入,建立满足不同层次需要的特色幼儿园,但农村幼儿园必须全面依靠政府建立和完善。
建立幼儿培养体系,培养大量合格的幼师。各地市人社局的培训机构和教育局的继续教育机构在短期内也应加强幼儿教师资和保育员的培训工作。同时,对幼师和保育专业毕业的学生在入岗就业上给予政策性的支持。
2)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机构保教人员的待遇。首先是提高工资待遇,平均工资水平应高于当地社会工资标准,并逐年不断提高,要有最低工资保障和劳动保障,法定节假日应享受带薪假,要进一步完善三险一金等方面的一系列法规,做到幼儿教师与小学教师同待遇。
3)加大家庭教育支持力度,优化农村学前儿童学习成长环境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留守儿童监护网络。对无人照看和学习、安全得不到保障的学前儿童到学校由结对老师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近期将利用营养餐资金对学生食堂、宿舍进行改造,为学前儿童创造更加优美的成长环境。
(1)切实执行规定政策,确保学前儿童就近入学。学校尽力接收留守儿童入学,并按片区内学生对待,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努力为留守儿童接受同等教育创造条件。
(2)加强沟通交流,形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力。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互动网络,对所有学前儿童逐个建立学习、生活档案,摸清留守儿童的家庭地址,定期召开留守学生及其监护人座谈会,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及时通报学生在校学习表现情况,让监护人及时了解留守儿童在校情况,并及时向学校反映回家后的思想状况和行为习惯,使学校和监护人能有效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
(3)学校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学校在学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引导留守儿童外出务工父母和监护人改变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真正承担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使社会真正和谐。
三、结语
我国是农业大国,在农村,学前教育的幼儿毛入园率低下,且留守儿童的形成给学前教育带来极大地的挑战,因此发展农村学前教育至关重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缩小城乡差距任务艰巨,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创新发展思维,才能逐渐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网,2012.11
2姚伟山《充分发挥农村学校在学前儿童教育中的重要作用》2013.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