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jue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需要老师和学生相互配合,在教学中要明白学生是课堂主体,老师是领路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把“主问题”引入教学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观念,教师通过“主问题”设计和开展,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培养数学的逻辑性、思维性、空间感,有利于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老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通过“主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关键词:主问题;有效学习;发展思维;应用
   在教学中要注重狠抓落实教学观念,对学生进行有效引领,进而促进学生对数学的有效学习。但是,现实中的教学课堂问题很多,不能有效带动学生进行数学学习,反而让学生觉得数学成为一种负担,这阻碍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因此,教师要运用“主问题”这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主问题”有主导功能,在课堂上由主要的问题带领学生进行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
   一、“主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一)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以“主问题”进行教学,符合这一教学观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为标准,不断鼓励、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让学生自主分析、解决问题。小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提高时,学习的兴趣和效率也会大大提高,进而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創新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主问题”可以是老师精心设计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发现的问题、提出的问题,在进一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对知识能力的掌握,以“主问题”为导向,代替零碎的无效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动脑,寻求方法,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在思考与合作中,提高创新能力。在提高学习质量的同时也掌握了数学学习的方法,为今后学习数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一节课的“主问题”,要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特点,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不断发现数学和现实生活中的联系,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进而让学生能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
   二、“主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不够创新
   小学数学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习惯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缺乏创新精神,没有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这样老套的教学方法中,“主问题”得不到良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下降,提不起学习的兴趣,甚至有的学生出现厌倦数学课的思想。“主问题”教学的理念在于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不得不承认学校进行应试教育还是占很大比重的,这虽然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但很多时候,学生只学习到了数学知识的表面,却不知道数学的本质。
   (二)教学目标不够广泛
   教学目标不够广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往往只注重数学题的讲解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的提升。在这样的教学目标中,学生虽然能掌握解题的方法,但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数学素养没有有效提高。
   (三)“主问题”的把握不明确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很多教师知道了要以学生为主体,也明确一节课中的问题有多么重要。爱因斯坦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这里,我想说,提出“主问题”是课堂的基石,很多老师的课堂问题非常细碎、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得出老师想要的答案,不能把握住“主问题”,这样的模式导致学生的思维扩张度不够,更谈不上创新。
   三、“主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设计“主问题”,促进数学思考
   “主问题”要有利于引发学生进行主动思考,要与学生的年龄、思维、认知相符。这就要求教师掌握教学内容和教学重难点,这样,才能使“主问题”起到带领作用。另外,“主问题”应当有明显的张力,不仅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上,还要指明未来的学习方向。“主问题”的设计能否有一定的价值,能否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是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主问题”要有比较广泛的思维模式框架,具有比较强的思考价值。因此,“主问题”的设计,不仅要贴近数学知识,还要衔接新旧知识,指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样才能体现“主问题”的优势。例如,教师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点设计问题:现有24根2分米长的小棒,想要围成正方形,你认为有多少种围法?所围成的正方形中,哪种面积最大?这就是“主问题”,这样可以推动学生进行思考,促进小组成员的交流研讨。在“主问题”下还能有多种问题:如果周长相等,哪种正方形的面积最小?利用这些小棒围成长方形,是否存在这一规律?当然这些问题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思考提出,让学生学会提问题,有利于学习数学。
   (二)以“主问题”导学,提高学习能力
   “主问题”是教学的核心,这需要教师用心进行教学设计,“主问题”能够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考空间。以“主问题”进行数学导学,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措施。另外,“主问题”能促进学生进行多种角度的探索,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学习“圆”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认识圆的特征,然后再引出“主问题”,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有所提高,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提出“主问题”的问题1:现实生活中,汽车轮胎随处可见,但为什么这些轮胎都是圆形的不是方的?这一问题提出,立刻引起学生的思考,有的学生认为圆形的车轮可以省力,也有学生认为圆形的车轮可以平稳,不易颠簸。接着,再提出问题2:利用本课学到的知识你能否验证你的观点?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的再次思考,对数学进行细致学习。因为每个学生看到的角度不一样,所以观点也不尽相同。利用这种形式的教学,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三)对“主问题”延伸,发展数学思维
   “主问题”是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在“主问题”的引领下,学生能主动地进行数学学习,自己解决问题。教师还应当对主问题进行延伸。对“主问题”进行延伸,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知识联系在一起,将数学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有效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例如,在教“2的倍数特征”这一课时,教师要利用“主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比如,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在“主问题”的引领下,学生展开了思考和探索,当学生有了一个基本的结论后,教师对“主问题”进行延伸:2的倍数一定是偶数吗?数学教学要对“主问题”进行延伸,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数学学习提供学习方向。
   (四)将“主问题”优化,指明学习方向
   数学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问题,充分发挥问题的主要作用,提升教学效果。在“主问题”引导下,很多问题随之而来,要引导学生把知识点相连,为教学指出方向。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课时,教师通过“主问题”为学生指明方向。
   第一次上課:
   师:你们已经知道了三角形的哪些知识?
   生1:三角形是由三条边围成的平面图形。
   生2:三角形有三个顶点、三条边、三个角。
   生3:如果按角分的话,三角形可以分成三大类,有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生4:还可以按边分,有一般的三角形和特殊的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三个角都相等,等腰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
   生5:等边三角形三边相等,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
   (出示正方形或长方形)只要将正方形或长方形怎样处理,就可以得出直角三角形?
   生:把正方形或长方形沿对角线对折,就能得到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教师操作演示)
   师:现在知道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了?
   生:180°。
   师:为什么?
   生:因为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现在把正方形平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所以每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师:我们已经知道,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那么,钝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呢?我们怎么研究呢?
   直角三角形内角和的情形最简单,教师引导学生从正方形可以分割成等腰直角三角形,长方形可以分割成任意直角三角形的直观演示中,直接获得了“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的结论。这一结论的得出,为后面学习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既提供了条件又形成了思维定式。有学生会认为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小于180°”、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大于180°”,显而易见,学生的两种猜想都是错误的,但又是合情的。
   第二次上课:(每位学生课前准备好)
   师:三角形有三个角,这三个角都是三角形的内角。关于三角形的角,你有哪些认识?
   生1:我知道三角形根据角的特点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生2:三角形中最少有2个锐角、最多有3个锐角。
   ……
   师:今天你还想研究关于角的哪些知识?
   生: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多少?
   师: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呢?
   第二次上课的“主问题”,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学生提出来的,提升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学生知道学习的重点。开放的问题,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将“主问题”进行优化,可以更好地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充分发挥“主问题”的价值。
   综上所述,“主问题”应该贯穿于数学课堂教学的始末。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并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完善知识结构体系。因此,老师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主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刘婧.“主问题”在小学上学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数学参考,2020(35):43-44.
   [2]李锣.数学教学中“主问题”的应用[J].小学数学参考,2020(17):33-34.
   [3]窦琼珍.小学数学“主问题”教学设计、运用与延展[J].数学教学通讯,2019(25):21-23.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语文学习中尤其应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通过阅读让学生识字、感悟文章、积累好词好句。阅读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基本功。小学低年级的文章篇幅较短,比较容易理解,主要注重让学生会认、会读、会写生字。通过对小学生语文阅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有效提高学生课外阅读水平的策略,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扩展阅读;策略   一、在教学中通过课前预习进行课外阅读扩展训
摘 要:奥尔夫教学法由德国作曲家、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和他的同事古尼德·基特曼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开发。人们常常把这个一方法简称为“奥尔夫方法”。这种方法鼓励学生从他们的思想和创造力中发展自己的作品。在一个有顺序的音乐教育计划中,奥尔夫方法强调节奏在儿童早期音乐经验中的重要性,并且通过运动、舞蹈、唱歌、有节奏的说话和乐器演奏来培养。   关键词:奥尔夫;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课堂教育   奥尔
摘 要:为了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能力,可以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采用引导发现法,以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和探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积极主动地融入小学数学概念学习活动之中,全面深入地把握小学数学概念内容,培养数感和符号意识,增强数学应用创新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引导发现法   由于传统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存在活动形式化、情境单一、学生能力不足等问题,为此要在小学
摘 要:在小学体育中,立定跳远一直是衡量学生体育素质的重要项目之一,一些城市将立定跳远项目加入中考之中,由此可见,立定跳远项目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在小学阶段,立定跳远项目作为学生最基础的体育运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基础运动能力,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促进小学生全方面发展。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小学体育;立定跳远;运用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将游戏教学法渗透在立定跳远项目之中,可以有效
摘 要: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小学体育教学的目标逐渐转变为发展思维、强健体魄,更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当前教育形势下,小学体育作为“德智体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积极创新。教师需要结合教学目标和任务,通过创新教育方式,借助体育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更贴近体育、亲近生活。   关键词:体育游戏;小学体育;教学;影响分析   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快速发育的阶段,但是还未发育成熟,所以,小学阶段的体育教
摘 要:由于偶然性和波动性,学情会呈现出动态变化的趋势,所以课堂教学也是不可预知的。在小学英语阅读课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实际的动态变化,不断研究不同类别及其价值;不仅要充分尊重弹性预判,还要顺应可变思维,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教学的方向,实时改变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动态学情;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学情与每个人及其教育活动的改变息息相关,包含很多复杂的内容,这也决定了它
摘 要:新课改更加注重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以素质教育为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这样才能切实提升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并使其逐步养成勤学善思、注重实践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应当在转变教学观念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调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另一方面,推行分层式教学模式,让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核心素养   善于动手、勤于思考、乐于探索是
摘 要:当前,教育改革的力度越来越大,并在近些年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尤其是隨着素质教育的贯彻落实,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出小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出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提问教学法的实际应用策略进行多角度阐述,希望对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提问教学法;小学;数学;策略   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想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需要激发出他
摘 要: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的目标、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借助音乐、图片、多媒体、语言等多种教学手段,再现课文中的背景、情境,营造与课文相符的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以及强烈的真实感、亲切感,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学习之中,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语文;情境创设;实践;探索   一、导入环节,创设情境激趣   导入环节创设情境可以说是大多数教师都在运用的
摘 要: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工作的重要輔助工具,在教育教学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辅助,如转变课堂组织形式、构建丰富情境、进行资源的拓展、实现多元化教学等,全面促进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新课改   一、借助信息技术创设课堂情境   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能够全面创设课堂情境,辅助小学语文教育。小学生好奇心强,专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