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工程造价管理是一个涉及到多方面的系统工程,造价的高低并不是对某一个具体环节严格控制的结果,每个环节的漏洞都将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工程造价的控制过程是对工程全过程每个环节的问题发现,及采取相应的全过程控制措施的系统工程。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造价管理;问题;措施
一、建设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1.只注重施工阶段造价管理。忽视全过程、全寿命造价管理。目前,造价控制大多还停留在编制标的和工程结算审核方面,很少关注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对造价控制的重要性。更有甚者,一些造价管理人员存在着“造价管理就是施工图预算管理”的错误理念。实际工作中,更是把施工阶段作为造价控制的重点,缺乏全过程、全寿命造价管理的理念和实践。
2.只注重建造成本控制,忽视工期成本、质量成本、安全成本与环境成本的管理。项目实施过程中,决策者往往把建设工程的管理目标割裂开来分别确定。比如,为了降低造价而不顾进度、质量目标;或为了压缩工期而不考虑赶工费用的增加等。而实质上,建设工程的目标管理属于系统工程。目标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关系,管理目标必须通过综合优化后再行确定。
3.只注重业主或施工方的造价管理,忽视建设过程其他参与方的造价控制。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到若干个参与方,如果各方思想不统一。各自为政,降低造价就是一句空话。比如,设计单位不进行设计优化,不进行限额设计,则业主和施工单位再努力也无济于事;又比如监理方控制工程变更、索赔不严格。造价增加是必然的。
4.只注重结算审计。忽视事前和事中控制。结算审计属于事后控制。由于结算审计在竣工后进行,工程项目已经既成事实。无法更改,造价管理人员只能根据竣工的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书面签证记录来审核,即使某些地方不合理,也无法通过合理化建议来为业主节约投资,事后的结算审计发挥的作用受到了限制。由于无法事先做好预测和计划来影响建设项目各实施阶段的决策。从而造成工程造价的失控和心中无数
5.只注重造价管理人员、财务人员的控制。忽视工程技术人员对造价的管理。目前,项目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工程技术人员的经济观念淡薄,采用新技术、新成果以降低造价的观念不强:主要工艺设计保守,从而导致投资浪费。而造价管理人员、财务人员普遍未能参与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工作,只是事后复核,纯粹从工程经济、概预算规则方面加以控制。这样,由于你做你的,我算我的,很难收到良好的控制效果。
二、规范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措施
1.树立全寿命造价管理理念,指导建设工程投资决策以及设计方案选择。建设工程全寿命造价是指建设工程初始建造成本和建成后的日常使用成本之和。全寿命造价控制的理念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综合考虑系统效率和寿命周期造价,选出费用效率最高的建设方案:系统效率在既定的情况下,使得全寿命造价最低。欲实现这两个目标。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权衡:(1)系统效率和寿命周期造价的权衡;(2)建造成本和使用成本的权衡;(3)建造成本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权衡;(4)使用成本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权衡;(5)建设周期与建造成本的权衡。
2.实施全方位造价管理。建立完善的协同工作机制。按主体划分,建设工程参与者有:业主方、工程项目总承包方、设计方、施工方、供货方。尽管各方的地位、利益、角度等有所不同,但造价控制是各方共同的责任。借鉴partnering模式,建立工程建设参与各方相对固定的合作关系.并用partner-ing协议统一各方造价控制的共同目标,建立协调机制。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3.树立“全员”造价管理理念。建立工程造价一体化管理机制。随着建设程序的展开,工程造价呈现出七种表现形式:分别为投资估算(决策阶段)、设计总概算(初步设计阶段)、修正总概算(技术设计阶段)、施工图预算(施工图设计阶段)、合同价(招投标阶段)、结算价(施工阶段)、实际造价(竣工验收阶段和保修阶段)。由于各阶段_的参与者不同,加之各阶段之间工作交叉较少,基本上属于分段管理。所以。后一阶段很难对前一阶段的造价控制工作施加影响。各阶段的参与者由于关心造价的程度不同,与造价高低利害关系不同。很少会从全过程、全寿命角度考虑造价的节约问题造价的分段管理,缺乏统一管理思路以及阶段之间的相互制约作用,对造价管理极为不利。为此。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树立建设过程“全员”造价管理的理念,并对各参与者提出具体要求,比如,要求下一阶段实际造价不得超过上一阶段所确定的造价限额.同时上一阶段确定造价限额时应充分考虑下一阶段的实际情况,打足投资.避免目标失控。其二,建立不同阶段之间造价协调、互动、反馈机制,对造价实行动态控制其三,委托一家造价管理中介机构对项目建设全过程、全寿命造价进行统一管理。
4.协调、平衡建设工程管理目标。确定合理造价。费用、工期、质量、安全、环境等项目管理目标,既对立,又统一,应实现目标的集成管理。具体思路如下:(1)优化施工方案。编制施工方案时,首先要认真研究分析招标文件的有关具体规定,并通过详细的施工现场调查对施工方案进行完善。使施工方案具有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既要注意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又要注意施工方案与投标报价相结合。既具有先进性,又具备经济上的合理性。可将质量、进度、安全、现场标准化管理、环保、风险等作为施工方案功能的综合评价指标,将报价作为成本。用价值工程模型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2)施工进度优化。在正常报价情况下,施工进度应为定额工期;如果业主要求压缩工期,则应追偿赶工费用。无论哪种情况。都应进行工期一成本优化具体讲:当工期为正常工期时。施工直接成本最低。随着工期的压缩,直接成本增加:而间接成本随着工期的压缩降低。另外,在招标文件中,常常设立工期奖罚条款,当实际工期短于要求工期时,可获得奖励(奖金)。否则,应受到处罚(罚款)。综合考虑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工期奖罚三个因素,可得出成本最低的工期。即最低成本日程。(3)质量目标优化。优化思路为:质量成本包括控制成本(鉴定成本和预防成本)和故障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控制成本越高,质量水平越高;质量水平越低,故障成本越高。质量成本最低时的质量水平即为最合适的质量水平(根据同类工程核算资料,当控制成本与故障成本大致相等时所对应的质量水平)。
5.注重事前、事中控制。使得造价控制动态化。工程项目全过程、全寿命实施的前期以及各阶段初期,应做好造价决策工作以及造价目标和计划的编制工作,实施过程中应及时跟踪并收集资料,随时进行实际状况(实际造价)和计划状态(计划造价)的对比,发现偏差后及时纠正。可用“S”曲线、香蕉曲线以及实际进度前锋线等方法加以控制。
6.加大项目实施全过程控制力度。切实降低工程造价。建设工程全过程包括决策、设计、施工、竣工验收、保修等阶段,而全寿命包括建设全过程和生产期(营运期)。由于生产期造价(成本)影响因素多,造价控制工作复杂,截至目前。全寿命造价控制只是一种理念,与实际应用尚有一段距离。所以,在目前情况下.对建设全过程的造价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投资决策阶段:应主要做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与投资估算的编制工作,尽可能准确地计算出可能发生的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的费用。做好经济评价工作,主动发挥“经济参谋”的作用,合理预测投资估算中的各种动态因素的变化,尽量打足投资不留活口。让决策层事先了解完成该项目需要的资金规模、估算投入、产出、经济效益等,为决策层的投资决策服务。(2)设计阶段:决策完成之后,对造价影响最大的是设计阶段设计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优化设计方案,控制总概算、施工图预算。可采用的方法有:执行设计标准;采用标准设计;设计方案竞选;设计招标;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评价;价值工程;限额设计等,通过这些方法,选出质优价廉的设计方案。(3)招投标阶段: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其一,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在编制招标文件前,应组织设计、建设、标底编制等相关单位对施工图进行认真会审。施工图中存在的设计问题在招投标前应尽快解决,避免发生设计变更引起工程造价的增加。其二,做好招标文件的编制工作,尽量不留或少留活口:严格界定风险范围以及责任承担者。其三,实行工程量清單计价,合理低报价中标的策略。其四。做好合同谈判与施工合同条款的签订工作,避免由于合同未明确或不严密等原因造成的造价失控或扯皮现象。(4)施工阶段:施工阶段是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时间跨度最长、变化最多的阶段,对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来说,也是最困难、最复杂的工作阶段。为此,应做好以下工作:其一,及时进行价款结算,避免由于违约造成的违约金以及利息等所引起的造价增加。其二,严把工程变更关其三,严格现场签证管理以及变更程序。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要加强现场施工管理,督促施工方按图施工,严格控制变更洽商、材料代用、现场签证、额外用工及各种预算外费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等相关单位明确统一的工程变更审核程序及审签人,并强调在实际操作中严格按约定办理。其四,加强合同管理。合同管理对造价控制起重要作用造价管理人员应在充分理解和熟悉合同条款的基础上,一方面利用合同条款随时解决工程造价方面的纠纷:另一方面.要提醒业主全面履约,避免索赔的发生。另外,如施工方不履行合同,业主可向施工方提出索赔。(5)竣工验收阶段和保修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和保修阶段应主要做好以下工作:其一,压缩工程收尾时间,及时进行竣工验收,降低后期间接费用其二,及时办理竣工结算,避免不必要的诉讼以及利息等费用的发生。其三,实行保修责任制,控制保修费用。其四,保修期满,及时退还保修金,防止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造价管理;问题;措施
一、建设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1.只注重施工阶段造价管理。忽视全过程、全寿命造价管理。目前,造价控制大多还停留在编制标的和工程结算审核方面,很少关注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对造价控制的重要性。更有甚者,一些造价管理人员存在着“造价管理就是施工图预算管理”的错误理念。实际工作中,更是把施工阶段作为造价控制的重点,缺乏全过程、全寿命造价管理的理念和实践。
2.只注重建造成本控制,忽视工期成本、质量成本、安全成本与环境成本的管理。项目实施过程中,决策者往往把建设工程的管理目标割裂开来分别确定。比如,为了降低造价而不顾进度、质量目标;或为了压缩工期而不考虑赶工费用的增加等。而实质上,建设工程的目标管理属于系统工程。目标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关系,管理目标必须通过综合优化后再行确定。
3.只注重业主或施工方的造价管理,忽视建设过程其他参与方的造价控制。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到若干个参与方,如果各方思想不统一。各自为政,降低造价就是一句空话。比如,设计单位不进行设计优化,不进行限额设计,则业主和施工单位再努力也无济于事;又比如监理方控制工程变更、索赔不严格。造价增加是必然的。
4.只注重结算审计。忽视事前和事中控制。结算审计属于事后控制。由于结算审计在竣工后进行,工程项目已经既成事实。无法更改,造价管理人员只能根据竣工的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书面签证记录来审核,即使某些地方不合理,也无法通过合理化建议来为业主节约投资,事后的结算审计发挥的作用受到了限制。由于无法事先做好预测和计划来影响建设项目各实施阶段的决策。从而造成工程造价的失控和心中无数
5.只注重造价管理人员、财务人员的控制。忽视工程技术人员对造价的管理。目前,项目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工程技术人员的经济观念淡薄,采用新技术、新成果以降低造价的观念不强:主要工艺设计保守,从而导致投资浪费。而造价管理人员、财务人员普遍未能参与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工作,只是事后复核,纯粹从工程经济、概预算规则方面加以控制。这样,由于你做你的,我算我的,很难收到良好的控制效果。
二、规范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措施
1.树立全寿命造价管理理念,指导建设工程投资决策以及设计方案选择。建设工程全寿命造价是指建设工程初始建造成本和建成后的日常使用成本之和。全寿命造价控制的理念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综合考虑系统效率和寿命周期造价,选出费用效率最高的建设方案:系统效率在既定的情况下,使得全寿命造价最低。欲实现这两个目标。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权衡:(1)系统效率和寿命周期造价的权衡;(2)建造成本和使用成本的权衡;(3)建造成本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权衡;(4)使用成本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权衡;(5)建设周期与建造成本的权衡。
2.实施全方位造价管理。建立完善的协同工作机制。按主体划分,建设工程参与者有:业主方、工程项目总承包方、设计方、施工方、供货方。尽管各方的地位、利益、角度等有所不同,但造价控制是各方共同的责任。借鉴partnering模式,建立工程建设参与各方相对固定的合作关系.并用partner-ing协议统一各方造价控制的共同目标,建立协调机制。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3.树立“全员”造价管理理念。建立工程造价一体化管理机制。随着建设程序的展开,工程造价呈现出七种表现形式:分别为投资估算(决策阶段)、设计总概算(初步设计阶段)、修正总概算(技术设计阶段)、施工图预算(施工图设计阶段)、合同价(招投标阶段)、结算价(施工阶段)、实际造价(竣工验收阶段和保修阶段)。由于各阶段_的参与者不同,加之各阶段之间工作交叉较少,基本上属于分段管理。所以。后一阶段很难对前一阶段的造价控制工作施加影响。各阶段的参与者由于关心造价的程度不同,与造价高低利害关系不同。很少会从全过程、全寿命角度考虑造价的节约问题造价的分段管理,缺乏统一管理思路以及阶段之间的相互制约作用,对造价管理极为不利。为此。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树立建设过程“全员”造价管理的理念,并对各参与者提出具体要求,比如,要求下一阶段实际造价不得超过上一阶段所确定的造价限额.同时上一阶段确定造价限额时应充分考虑下一阶段的实际情况,打足投资.避免目标失控。其二,建立不同阶段之间造价协调、互动、反馈机制,对造价实行动态控制其三,委托一家造价管理中介机构对项目建设全过程、全寿命造价进行统一管理。
4.协调、平衡建设工程管理目标。确定合理造价。费用、工期、质量、安全、环境等项目管理目标,既对立,又统一,应实现目标的集成管理。具体思路如下:(1)优化施工方案。编制施工方案时,首先要认真研究分析招标文件的有关具体规定,并通过详细的施工现场调查对施工方案进行完善。使施工方案具有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既要注意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又要注意施工方案与投标报价相结合。既具有先进性,又具备经济上的合理性。可将质量、进度、安全、现场标准化管理、环保、风险等作为施工方案功能的综合评价指标,将报价作为成本。用价值工程模型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2)施工进度优化。在正常报价情况下,施工进度应为定额工期;如果业主要求压缩工期,则应追偿赶工费用。无论哪种情况。都应进行工期一成本优化具体讲:当工期为正常工期时。施工直接成本最低。随着工期的压缩,直接成本增加:而间接成本随着工期的压缩降低。另外,在招标文件中,常常设立工期奖罚条款,当实际工期短于要求工期时,可获得奖励(奖金)。否则,应受到处罚(罚款)。综合考虑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工期奖罚三个因素,可得出成本最低的工期。即最低成本日程。(3)质量目标优化。优化思路为:质量成本包括控制成本(鉴定成本和预防成本)和故障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控制成本越高,质量水平越高;质量水平越低,故障成本越高。质量成本最低时的质量水平即为最合适的质量水平(根据同类工程核算资料,当控制成本与故障成本大致相等时所对应的质量水平)。
5.注重事前、事中控制。使得造价控制动态化。工程项目全过程、全寿命实施的前期以及各阶段初期,应做好造价决策工作以及造价目标和计划的编制工作,实施过程中应及时跟踪并收集资料,随时进行实际状况(实际造价)和计划状态(计划造价)的对比,发现偏差后及时纠正。可用“S”曲线、香蕉曲线以及实际进度前锋线等方法加以控制。
6.加大项目实施全过程控制力度。切实降低工程造价。建设工程全过程包括决策、设计、施工、竣工验收、保修等阶段,而全寿命包括建设全过程和生产期(营运期)。由于生产期造价(成本)影响因素多,造价控制工作复杂,截至目前。全寿命造价控制只是一种理念,与实际应用尚有一段距离。所以,在目前情况下.对建设全过程的造价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投资决策阶段:应主要做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与投资估算的编制工作,尽可能准确地计算出可能发生的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的费用。做好经济评价工作,主动发挥“经济参谋”的作用,合理预测投资估算中的各种动态因素的变化,尽量打足投资不留活口。让决策层事先了解完成该项目需要的资金规模、估算投入、产出、经济效益等,为决策层的投资决策服务。(2)设计阶段:决策完成之后,对造价影响最大的是设计阶段设计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优化设计方案,控制总概算、施工图预算。可采用的方法有:执行设计标准;采用标准设计;设计方案竞选;设计招标;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评价;价值工程;限额设计等,通过这些方法,选出质优价廉的设计方案。(3)招投标阶段: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其一,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在编制招标文件前,应组织设计、建设、标底编制等相关单位对施工图进行认真会审。施工图中存在的设计问题在招投标前应尽快解决,避免发生设计变更引起工程造价的增加。其二,做好招标文件的编制工作,尽量不留或少留活口:严格界定风险范围以及责任承担者。其三,实行工程量清單计价,合理低报价中标的策略。其四。做好合同谈判与施工合同条款的签订工作,避免由于合同未明确或不严密等原因造成的造价失控或扯皮现象。(4)施工阶段:施工阶段是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时间跨度最长、变化最多的阶段,对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来说,也是最困难、最复杂的工作阶段。为此,应做好以下工作:其一,及时进行价款结算,避免由于违约造成的违约金以及利息等所引起的造价增加。其二,严把工程变更关其三,严格现场签证管理以及变更程序。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要加强现场施工管理,督促施工方按图施工,严格控制变更洽商、材料代用、现场签证、额外用工及各种预算外费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等相关单位明确统一的工程变更审核程序及审签人,并强调在实际操作中严格按约定办理。其四,加强合同管理。合同管理对造价控制起重要作用造价管理人员应在充分理解和熟悉合同条款的基础上,一方面利用合同条款随时解决工程造价方面的纠纷:另一方面.要提醒业主全面履约,避免索赔的发生。另外,如施工方不履行合同,业主可向施工方提出索赔。(5)竣工验收阶段和保修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和保修阶段应主要做好以下工作:其一,压缩工程收尾时间,及时进行竣工验收,降低后期间接费用其二,及时办理竣工结算,避免不必要的诉讼以及利息等费用的发生。其三,实行保修责任制,控制保修费用。其四,保修期满,及时退还保修金,防止纠纷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