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千年前那个纷争的年代,出现了儒家学说。从此,它就成為漫漫历史长河中的一轮明月,引领着中华文明的方向。它为无数迷惘的心灵拨开阴霾,为无数无依的灵魂解除痛苦。它更使无数人从平凡中脱颖,在困惑中扎根,于迷途中定位。它不断的鼓舞着仁人志士担当社会道义,推动历史的车轮。
两千年后的今天,我们回眸之间,钦佩油然而生。
如今,儒家经典作为新时代学生的读本,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下面我就儒家经典教学过程中的一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首先,正确认识儒家经典对学生的重要意义。
儒家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强调的是修身正心的人生,是积极有为的人生;是集仁(恻隐之心)、义(羞恶之心)、礼(恭敬之心)、智(是非之心)、信(坦诚之心)为一胸的人生。通过认真反思,克己修身,除去尘垢,就可以使原本是善的人性和仁心大放光彩。儒家教育的首要和终极目的为“立德”,即提升人格修养。而新语文课标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致力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为今后继续、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其次,走近学生,关注学生的思想情感需求,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
2009年11月26日发生在上海的研究生杨元元自杀事件震动了全国,央视焦点访谈也为此展开了辩论,其中一个嘉宾的观点让我感受颇深,他说一个人应该在18岁时就要使自己社会化,不仅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而且要为家庭承担一定的责任。有了这种责任感,就会懂得去珍惜。18 岁左右,不正是高中阶段吗?而我们的学生在这个阶段的状态又是怎样的呢?
是的,我们经常会在休息室,办公室里埋怨如今学生学习能力的下降,自我素养的缺失,人生方向的模糊,更有甚者自暴自弃,自甘堕落。他们的浮躁与叛逆令人担忧。那我们该怎样去面对他们,引导他们呢?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和学生多交流,多沟通,平等交往,以心换心。其实儒家经典《论语》中表现的孔子与其弟子的关系为我们作出了表率。
例如《论语》篇中有:" 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在这一则里我们看到子路直率的表达自己对老师的不满,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老师为取信于弟子而连连发誓的窘态。“我所做的如果不符合礼的话, 就让上天厌弃我吧,就让上天厌弃我吧。”师徒之间如朋友。
再如: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孔子在弟子伯牛染重病时前去探望,悲痛的感慨“这样好的人却得了这样的重病!这样好的人却得了这样的重病!”师徒之间如亲人。无怪乎在别人诋毁孔子的时候,他的弟子会反驳说“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弟子极力维护自己老师的尊严。我们也常说:“亲其师,信其道。”如果我们能和学生如朋友,如亲人。那么我们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就会减少许多障碍。也就在前不久,我受邀加入了所带班的学生QQ群,在这里我又有了和学生交流的一个平台,同时也看到了他们因学习压力而感到困惑,因陷入情感的漩涡而感到迷茫,因学习没有动力而感到空虚,无聊,自责,抱怨。这些困顿的心灵,他们需要的正是精神的支撑,心灵的净化。了解了这些,在开展儒家经典的教学活动中,我始终坚守致力于提高学生思想素质,道德修养,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的发展方向,注意联系实际,随时发现问题,及时疏导模糊认识,重视积累熏陶,引领学生感悟,升华学生情感。就这一段时间的学习,优秀学生的目光更高远了,学困生的自卑自弃也在一点点的淡化。
第三,结合选修课的特点,教学理念以“读,思,悟”为主。
学习经典的第一要诀就是要多读、常读、反复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所以一定要反复读。人的生命有限,而熟读一些有高度价值的书,可以直探人性本源,较轻便地吸取到人生的智慧,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较迅速的启迪自己的理性的目标。这是每一个学生必修的常课,更是每个从事教育者应做的合理规划。第二是“思”。“思”更为关键。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化,在思中学,在学后思。特别是儒家经典,它不可能只让你简单的把握几个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它需要学生在思考中学习,成长和提升。第三是“悟”。主要是把对经典的学习和作文训练结合起来以达到提高综合素质的目标。学习的最终目的还是在于运用。在悟写的活动中使学生进一步明辨是非,领悟做人的道理。
最后,教学过程切近现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说实话,记得刚开始要教儒家经典时,自己心里也曾发怵。先贤圣人的话固然深刻,能开启人的心智。可全书的文言形式怎样才能使这些时尚而又叛逆的学生接受,又保有兴趣呢?于是我想到百家讲坛于丹教授讲的《论语》心得,就下载下来反复看。于丹教授那丰厚的文化、渊博的学识、精美的语言、燃烧的激情、敏捷的思维令人钦佩。特别是她对文本解读的方式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她舍弃学究式的解读,力避枯燥的讲解,而是用一种情境再现的方式,用口语化的表达方法,化难为易,深入浅出,把千古圣贤思想的精髓准确无误的传达给观众。
其中有这样一个例子。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论语》中这段话,于丹教授作了这样的阐述:
大家知道,孔子有一个学生叫子路,他很率性,对于勇敢的事情老是特别在乎。
孔夫子曾经调侃说:“假如有一天我的大道在这个世界推行不了了,我就要自己泛舟江海去了。到那时还能跟随我的,大概就是子路吧。”子路听到这个话非常得意。结果老师后面还有一句话,说:“我之所以这么说,就是因为子路这个人除了勇敢,别的什么都没有。‘好勇’是子路的特点,但他的勇敢又缺少点内涵。”
看到这里,我不得不佩服她独到的解读方式。把握文意不即不离,恰到好处。既不离开原文但又不过分拘泥于原文。用时尚的话语,把文章的意思交待得明明白白;用拉家常的通俗语言,把人物的神态说活了。使我们很自然的走进了孔子丰富的内心世界。而这样的解读也正符合了语文新课标对选修课的要求,我茅塞顿开。所以针对儒家经典的教学,我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字字落实、句句翻译”的“八字方针”顽固地统治文言文教学课堂的模式,对于文言文的文字、文章、文化三个层面的丰富资源全面开发,不只满足于第一层面的文字开发。将学生从死扣字词中解脱出来,重视他们思想情感的感悟。
为了能使学生更深刻的去感悟儒家经典的魅力,我将于丹《论语》心得搬上了课堂,也让学生去感受大师的魅力,拓展自己的见识。于丹《论语》心得使学生受益匪浅,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学习儒家经典,弘扬民族文化,提升个人修养。最后我借蜚声教坛的教育家魏书生的话激励自己:我能为这个世界多教育出一个好人,或者让某人多一点真善美的品质,那就是一种贡献,一种幸福。
两千年后的今天,我们回眸之间,钦佩油然而生。
如今,儒家经典作为新时代学生的读本,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下面我就儒家经典教学过程中的一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首先,正确认识儒家经典对学生的重要意义。
儒家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强调的是修身正心的人生,是积极有为的人生;是集仁(恻隐之心)、义(羞恶之心)、礼(恭敬之心)、智(是非之心)、信(坦诚之心)为一胸的人生。通过认真反思,克己修身,除去尘垢,就可以使原本是善的人性和仁心大放光彩。儒家教育的首要和终极目的为“立德”,即提升人格修养。而新语文课标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致力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为今后继续、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其次,走近学生,关注学生的思想情感需求,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
2009年11月26日发生在上海的研究生杨元元自杀事件震动了全国,央视焦点访谈也为此展开了辩论,其中一个嘉宾的观点让我感受颇深,他说一个人应该在18岁时就要使自己社会化,不仅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而且要为家庭承担一定的责任。有了这种责任感,就会懂得去珍惜。18 岁左右,不正是高中阶段吗?而我们的学生在这个阶段的状态又是怎样的呢?
是的,我们经常会在休息室,办公室里埋怨如今学生学习能力的下降,自我素养的缺失,人生方向的模糊,更有甚者自暴自弃,自甘堕落。他们的浮躁与叛逆令人担忧。那我们该怎样去面对他们,引导他们呢?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和学生多交流,多沟通,平等交往,以心换心。其实儒家经典《论语》中表现的孔子与其弟子的关系为我们作出了表率。
例如《论语》篇中有:" 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在这一则里我们看到子路直率的表达自己对老师的不满,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老师为取信于弟子而连连发誓的窘态。“我所做的如果不符合礼的话, 就让上天厌弃我吧,就让上天厌弃我吧。”师徒之间如朋友。
再如: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孔子在弟子伯牛染重病时前去探望,悲痛的感慨“这样好的人却得了这样的重病!这样好的人却得了这样的重病!”师徒之间如亲人。无怪乎在别人诋毁孔子的时候,他的弟子会反驳说“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弟子极力维护自己老师的尊严。我们也常说:“亲其师,信其道。”如果我们能和学生如朋友,如亲人。那么我们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就会减少许多障碍。也就在前不久,我受邀加入了所带班的学生QQ群,在这里我又有了和学生交流的一个平台,同时也看到了他们因学习压力而感到困惑,因陷入情感的漩涡而感到迷茫,因学习没有动力而感到空虚,无聊,自责,抱怨。这些困顿的心灵,他们需要的正是精神的支撑,心灵的净化。了解了这些,在开展儒家经典的教学活动中,我始终坚守致力于提高学生思想素质,道德修养,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的发展方向,注意联系实际,随时发现问题,及时疏导模糊认识,重视积累熏陶,引领学生感悟,升华学生情感。就这一段时间的学习,优秀学生的目光更高远了,学困生的自卑自弃也在一点点的淡化。
第三,结合选修课的特点,教学理念以“读,思,悟”为主。
学习经典的第一要诀就是要多读、常读、反复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所以一定要反复读。人的生命有限,而熟读一些有高度价值的书,可以直探人性本源,较轻便地吸取到人生的智慧,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较迅速的启迪自己的理性的目标。这是每一个学生必修的常课,更是每个从事教育者应做的合理规划。第二是“思”。“思”更为关键。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化,在思中学,在学后思。特别是儒家经典,它不可能只让你简单的把握几个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它需要学生在思考中学习,成长和提升。第三是“悟”。主要是把对经典的学习和作文训练结合起来以达到提高综合素质的目标。学习的最终目的还是在于运用。在悟写的活动中使学生进一步明辨是非,领悟做人的道理。
最后,教学过程切近现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说实话,记得刚开始要教儒家经典时,自己心里也曾发怵。先贤圣人的话固然深刻,能开启人的心智。可全书的文言形式怎样才能使这些时尚而又叛逆的学生接受,又保有兴趣呢?于是我想到百家讲坛于丹教授讲的《论语》心得,就下载下来反复看。于丹教授那丰厚的文化、渊博的学识、精美的语言、燃烧的激情、敏捷的思维令人钦佩。特别是她对文本解读的方式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她舍弃学究式的解读,力避枯燥的讲解,而是用一种情境再现的方式,用口语化的表达方法,化难为易,深入浅出,把千古圣贤思想的精髓准确无误的传达给观众。
其中有这样一个例子。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论语》中这段话,于丹教授作了这样的阐述:
大家知道,孔子有一个学生叫子路,他很率性,对于勇敢的事情老是特别在乎。
孔夫子曾经调侃说:“假如有一天我的大道在这个世界推行不了了,我就要自己泛舟江海去了。到那时还能跟随我的,大概就是子路吧。”子路听到这个话非常得意。结果老师后面还有一句话,说:“我之所以这么说,就是因为子路这个人除了勇敢,别的什么都没有。‘好勇’是子路的特点,但他的勇敢又缺少点内涵。”
看到这里,我不得不佩服她独到的解读方式。把握文意不即不离,恰到好处。既不离开原文但又不过分拘泥于原文。用时尚的话语,把文章的意思交待得明明白白;用拉家常的通俗语言,把人物的神态说活了。使我们很自然的走进了孔子丰富的内心世界。而这样的解读也正符合了语文新课标对选修课的要求,我茅塞顿开。所以针对儒家经典的教学,我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字字落实、句句翻译”的“八字方针”顽固地统治文言文教学课堂的模式,对于文言文的文字、文章、文化三个层面的丰富资源全面开发,不只满足于第一层面的文字开发。将学生从死扣字词中解脱出来,重视他们思想情感的感悟。
为了能使学生更深刻的去感悟儒家经典的魅力,我将于丹《论语》心得搬上了课堂,也让学生去感受大师的魅力,拓展自己的见识。于丹《论语》心得使学生受益匪浅,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学习儒家经典,弘扬民族文化,提升个人修养。最后我借蜚声教坛的教育家魏书生的话激励自己:我能为这个世界多教育出一个好人,或者让某人多一点真善美的品质,那就是一种贡献,一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