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渴望》是一部容易让人错过的作品,波澜不惊的情节,小小少年的微妙心思,对当下被奇绝题材与技巧叙事调养了口味的受众来说,是太家常的一道小菜。然而很多作品的阅读体验并非即时生成,是需要沉淀才可能发酵出别样味道的。初初读完,少年阿淘徘徊于文具店货架间的身影在脑海里挥之不去,在充斥着励志、清新、花样青春的大众阅读环境里,《渴望》那么不讨喜地存在着,灰头土脸,却发出幽幽的光来。
《渴望》放置案头期间,正值我重温台湾导演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这是一部改编自台湾青少年真实杀人事件的电影,故事里的一切都似乎蒙了层灰,失望和绝望的情绪笼罩在20世纪60年代台湾的上空。电影讲述了十五六岁少年的友情和爱情,他们的迷茫与暴力、渴望与失望。主人公小四的脸与《渴望》中阿淘那早熟的神情重叠在一起。
《渴望》的故事虛化了时代背景,寒门母子的形象被放置在现代城市的任意街角里,表达着任何一个贫富差异明显的社会里的底层心相。《渴望》书写着少年狂奔之前的岁月,是青春愤怒能量喷薄而出前的沉默积蓄。小说结尾出走的阿龙,更仿佛是加入黑道社团企图以肉身搏击命运的少年前传。
青春是个太泛滥的题材,少年心其实是个最不好写的东西——已在岁月里面目全非的成人,哪里还全须全尾地保留那份真,只能勉强虚构出种种虚妄的青春镜像。
《渴望》闪烁着真诚的微光。作者从最微小处入手,写了一个细小得几乎微不足道的文具偷窃事件。一个冬末时节里,贫寒少年阿淘经历了偷笔、和母亲争吵、与好友分别等一系列事情。冬日也象征了少年的心境,亦是底层青春的温度。在欲望骚动里挣扎着,也在这个冬天以微妙的速度成长着。然而阿淘离长大却还很遥远,他甚至才刚开始踏上叛逆之路,还有那么多我们都曾走过、挨过的坎坷在前面等着他。站在成年人位置的我们,在故事里俯瞰着这个男孩磕磕绊绊的心路历程,有共鸣,亦有心疼。
作者陈霖把这个提炼自记忆深海的故事、以质朴天然的语言书写出来,准确而细腻地写出了一个贫寒少年的物欲渴望。然而他更渴望的是来自母亲的理解与关心,作者以少年人的视角写出了在缺乏父爱与物质基础的家庭里,母子关系所陷入的僵局。
《渴望》是陈霖的处女作,作为热爱写作,在业余时间爬格子的爱好者,他正处在一个写作者珍贵而又短促的“钻石懵懂期”。即在尚未经历大量理性的技巧训练之前,凭借着天赋、直觉和经历,写出粗糙却真诚的故事。这大概是所有作家都曾经历过的。有人在钻石初绽之后又大放光彩,有人则在刹那璀璨后便杳无声息,这其中原因复杂。但无论怎样,钻石之光可谓“天赐”,是集体无意识赠送每个写作者的礼物,来便来、去便去。而后来的光则是自己给的,谁也夺不走的。
希望陈霖成为前者。
也希望这篇冬日少年偷笔事件的小说,成为陈霖写作生涯里小而美的开端。
责任编辑 杜 凡
《渴望》放置案头期间,正值我重温台湾导演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这是一部改编自台湾青少年真实杀人事件的电影,故事里的一切都似乎蒙了层灰,失望和绝望的情绪笼罩在20世纪60年代台湾的上空。电影讲述了十五六岁少年的友情和爱情,他们的迷茫与暴力、渴望与失望。主人公小四的脸与《渴望》中阿淘那早熟的神情重叠在一起。
《渴望》的故事虛化了时代背景,寒门母子的形象被放置在现代城市的任意街角里,表达着任何一个贫富差异明显的社会里的底层心相。《渴望》书写着少年狂奔之前的岁月,是青春愤怒能量喷薄而出前的沉默积蓄。小说结尾出走的阿龙,更仿佛是加入黑道社团企图以肉身搏击命运的少年前传。
青春是个太泛滥的题材,少年心其实是个最不好写的东西——已在岁月里面目全非的成人,哪里还全须全尾地保留那份真,只能勉强虚构出种种虚妄的青春镜像。
《渴望》闪烁着真诚的微光。作者从最微小处入手,写了一个细小得几乎微不足道的文具偷窃事件。一个冬末时节里,贫寒少年阿淘经历了偷笔、和母亲争吵、与好友分别等一系列事情。冬日也象征了少年的心境,亦是底层青春的温度。在欲望骚动里挣扎着,也在这个冬天以微妙的速度成长着。然而阿淘离长大却还很遥远,他甚至才刚开始踏上叛逆之路,还有那么多我们都曾走过、挨过的坎坷在前面等着他。站在成年人位置的我们,在故事里俯瞰着这个男孩磕磕绊绊的心路历程,有共鸣,亦有心疼。
作者陈霖把这个提炼自记忆深海的故事、以质朴天然的语言书写出来,准确而细腻地写出了一个贫寒少年的物欲渴望。然而他更渴望的是来自母亲的理解与关心,作者以少年人的视角写出了在缺乏父爱与物质基础的家庭里,母子关系所陷入的僵局。
《渴望》是陈霖的处女作,作为热爱写作,在业余时间爬格子的爱好者,他正处在一个写作者珍贵而又短促的“钻石懵懂期”。即在尚未经历大量理性的技巧训练之前,凭借着天赋、直觉和经历,写出粗糙却真诚的故事。这大概是所有作家都曾经历过的。有人在钻石初绽之后又大放光彩,有人则在刹那璀璨后便杳无声息,这其中原因复杂。但无论怎样,钻石之光可谓“天赐”,是集体无意识赠送每个写作者的礼物,来便来、去便去。而后来的光则是自己给的,谁也夺不走的。
希望陈霖成为前者。
也希望这篇冬日少年偷笔事件的小说,成为陈霖写作生涯里小而美的开端。
责任编辑 杜 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