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归纳,准确解读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YE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牧的《阿房宫赋》一文,有两个问句:“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就我见到的材料来说,从与语文教科书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到各种版本的《古文观止》的译注之类,对所引问句的翻译大体是一样的。这里且举几种看看。
  ①与教科书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2003年版):长桥横卧在水面上,没有云彩,哪里来的龙?(两层)通道跨跃天空,没雨过初晴,哪来的虹?
  ②《古文观止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人们惊讶:长长的桥横卧水上,没有风起云涌哪来的龙?高高的复道横贯空中,没有雨过新晴哪来的虹?
  ③《袖珍古代经典诵读》(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版):长桥横卧在水面,没有云彩怎么出了游龙?复道高架在空中,尚未雨过天晴哪里来的彩虹?
  ④《历代名賦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长桥横跨在清波之上,没见云起,哪里来的游龙?复道凌架于高空,不是雨后初霁,哪里来的彩虹?
  这些翻译都是不恰切的。我们认为,翻译时原来的语句顺序须作必要的调整。怎么调整?依”未云何龙?一长桥卧波。不霁何虹?一一复道行空。”这样的顺序来翻译。(所谓调整顺序,是就我们的理解和翻译而言;而不是要求古人于”写作时”,而不是认为原文有语序不当的毛病故需要调整。)
  那么,我们理解时,翻译时,为什么需要调整语序?这就是因为,只有作这样的调整,才能真实地反映出当时的人们见到阿房宫、见到阿房宫的”长桥”和”复道”时的猜测和惊讶:未云,何龙?(哦,原来是)长桥卧波。不霁,何虹?哦,原来是)复道行空。只有作这样的调整,才有比喻的必要,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比喻的作用。如果当时的人们一搭眼就看出那是长桥,那是复道,固然也可以惊讶,然而,还有猜测的必要吗?而没有了猜测的必要,也就没有了先比喻的必要(注意,我说的是没有”先”比喻的必要;认出、说出是长桥是复道之后,再比喻,当然也是可以的,但后比喻和先比喻的效果大不一样。)
  现在,回过头来再说原文何以要那样写。既然就人的认识过程来说,就情感变化的顺序来说,就修辞手段的创设来说,都应该采取先问后答的语序,那么,原文为什么那样写呢?为什么依情依理该先说的却后说,该后说的偏先说呢?我的看法是:完全是出于押韵的需要。
  因为这是赋。赋,是一种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文体,是讲究用韵的。这里将语序颠倒一下,为的是押上韵:这里的”龙”“虹”,还有后面的”东”“融”,都是押尾韵。为了音韵和谐,于是作了语序上的调整。
  为了押韵,为了收得音韵和谐的效果而将语序或词序改变一下,这样的情形在古代诗文中特别是在诗歌中是屡见不鲜的。如辛弃疾词《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江晚正愁余”是”江晚余正愁”的倒装。为什么要倒装?为了让”余”和”鸪”押上韵(“余”和“鸿’’,在现代不押韵;在古代,前者属“鱼”韵,后者属“虞”韵,二韵相通)。
  又如王维诗《山居秋瞑》: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蓬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第三联(颈联)就有个倒装的问题。”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意思是:听见竹林中的喧闹声,知道这是洗衣的少女结伴归来;看见池塘里的莲花摇动,知道那是打鱼的船儿摇过来了。这两句诗是”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的倒装。倒装后,第一确保了上联最后一字为仄声,下联最后一字为平声;第二确保诗押[ou]韵。
  其实,说倒装,说颠倒语序、词序,也不必舍近求远,在本文中就可以举出别的例子。如“髙低冥迷,不知西东”,“西东”就是“东西”。将“东西”颠倒成“西东”,也是为了押韵:“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亦是为了押韵。再如“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戌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里的“不敢言而敢怒”是“敢怒而不敢言”的倒装,也是为了押韵。
  所有这些,翻译时都应做语序的调整,才能准确反映本意。这是我们“立足归纳,准确解读”的结果。
  教材中的《屈原列传》有这样一句话:“上官大夫……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很多人认为“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之“曰”为衍文,我们认为是没有道理的。
  事实上,古文中有很多类似的表达:
  《史记·三王世家》:“陛下固辞弗许,家皇子为列侯。臣青翟等窃与列侯臣寿成等二十七人议,皆曰以为尊卑失序。”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及绛侯免相之国,国人上书告以为反,征系清室。”
  《汉书·何武传》:“莽故大司马,辞位辟丁、傅,众庶称以为贤。”
  《说文·亚部》:“亚,丑也。象人局背之形。贾侍中说以为次第也。”
  此外尚有“传以为、争以为、谏以为、谋以为、讥以为、对以为、建以为、按以为、计以为、奏以为、上疏以为、疑以为”等多种说法。
  事实上,这是古文中常用一种“动词(表言语行为的动词) 以为”的形式,以称引、转述他人的言语,意思也大致相当于动词 以为(“以为”当“认为”讲〕。
  因此,“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中的“曰”不是衍文。
  综上所述,理解文言文中一些不好把握的句子,不要轻易下结论;而应立足归纳,通过比较研究,准确解读。
其他文献
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重要补充条款,《京都议定书》的履约机制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分析了《京都议定书》的履约三机制,即联合履行(JI)、清洁发展机制(CDM)和排放贸易(ET)。
马克思认为,如果不仅从国家和民族自身去考察,而且从其相互间的交往中去考察,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式包括:内源式发展,即“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主要依赖国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保证教育质量,提高教学绩效的关键。高三语文复习要运用课改理念,结合学生实际制定出适宜自己班级的优化课堂教学的措施,确保课堂教学优化的探讨和实施,以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就此谈几点看法,跟同行交流。  将学生研究和教材研究结合起来 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是教师吃透教材,了解学情,以学定教。因此,要改变过去侧重教材研究的思想观念,加强对学生的研究。一是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研究,包括学习状态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作者宋祁因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而名扬词坛,被世人称作红杏尚书。如果说这一句是画面上的点睛之笔,还不如说是词人心中绽开的感情花朵。“闹”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的众多和纷繁,而且,它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难怪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而诗歌的阅读目的就是为了领悟诗歌所蕴涵的思想感情。而领悟感情则必须体悟诗歌所创设的意境。因此,
本文介绍了黑龙江省蒙古族妇女的服饰文化,认为黑龙江省蒙古族妇女的服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反映了黑龙江省蒙古族的思想意识、社会历史和经济发展水平.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在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期间出血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抗凝治疗患者发生出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期刊
近代以来,我国一直面临着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即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课题.在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程中,中共发挥了具有决定意义的历史作用,体现在:先是领导人民革命,
本文从人口及分布、民族意识,民族关系,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论述了我国杂散居民族的特点,指出了做好杂散居民族工作的重要意义。
【摘 要】本文针对目前课堂教学的通病,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就自主探究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务必转变自己的角色,做好课堂教学的导演;少一些权威霸道,多一些民主宽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灵活应用自主探究;有始有终,客观评价学生自主探究的结果。  【关键词】课堂教学 转变角色 课堂设计 自主探究     目前的课堂教学普遍采用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但是能真正做到高效利用课堂时间,正确
预付卡是指发卡机构以特定载体和形式发行的、可在发卡机构之外购买商品或服务的预付价值,您手中的购物卡、公交卡等都属于预付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