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校中层干部的执行力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学校的绩效管理水平。作者主要就目前中层干部在执行力上存在的问题和如何提高中层干部的执行力等阐述了看法。
关键词: 中层干部 执行力 提高途径
中层干部是学校管理的中坚力量,是学校管理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是校长与教职工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信息通道。学校要发展,形成特色,打造品牌,首要问题是抓好学校班子建设,增强学校中层干部的执行力,调动和发挥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美国麦卡锡公司出版的《改革领导人》一书中指出:一个组织能够持续发展和改革并不断取得新的业绩,关键不在于高层管理者,而在于学校是否拥有一批懂业务、能经营、会管理、善沟通、愿拼搏、踏踏实实、公道正派、廉洁勤政、求真务实的中层管理者,对学校的愿景、战略决策、组织方案有力执行。这说明了学校中层领导的执行力是学校形成特色、塑造品牌的关键。
我校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初中学校,办学时间短,教育教学基础设施差,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却在几年教学评估中脱颖而出,深受上级主管部门的好评和兄弟学校的关注,纷纷来校参观、学习和交流。究其原因,这些成绩的取得可以说是:赢在中层,赢在执行。
一、中层干部执行力不强的主要表现
就一个学校来说,校长是各项工作方针的决策者,起着决定大局的主导作用,学校中层干部是校长路线决策的具体实践者和执行者,校长的所有思路、决策都通过学校中层干部的具体操作实现。中层干部作为学校承上启下的中坚力量,其执行力直接决定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发展潜力,决定学校的兴衰荣辱。在中层干部成长中,我们发现有的中层干部存在执行力不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角色和定位不清。一些教师担任中层干部后,往往不能很好地进行角色转换,调整好角色定位,经常把一线教育教学者和中层管理者两种角色混在一起,相互干扰。
2.执行思想淡薄。在执行过程中不能持续跟进,表现在:对政策的执行虎头蛇尾;干工作抓落实,缺乏一竿子插到底的精神。工作往往前紧后松,跟进不力,抓了一阵子,未见多大成效,就偃旗息鼓,最后不了了之。
3.协调联动不够。学校的计划和决策往往具有综合性,执行计划决策需要各处室通力合作、协调联动。但是,有的中层干部不善协调,只是单枪匹马、各自为战,结果孤掌难鸣,无法完成任务,出力不讨好。
4.执行标准降低。工作中有的中层干部信奉“对上对下能交代就行”的信念,对自己的要求不高、不严,降低要求,缺乏“争优创先”的精神和干劲,遇到难题总是拖延、退缩,绕着困难走,缺乏责任自己挑起的意识。
二、如何提高中层干部的执行力
学校中层干部的管理及使用是一项复杂的综合工程,只有真正增强了中层干部的执行力,才能有效保证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为学生成才、教师立业、学校发展服务。提高中层干部的执行力,需要校级领导给予引领和示范,给予鼓励和鞭策,同时要充分信任,积极关怀,大胆放手,这样才能发挥他们工作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否则他们就会缩手缩脚。我认为,要提高中层干部的执行力,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帮助中层干部明确职责。校长要给中层干部做好职责分工,搞清自己的定位,做到工作上不掉队,职责上不越位。使其清楚自己服务的对象,避免人浮于事,相互推诿,降低工作责任心和有效性,使中层干部在自己的岗位上有事可做,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主管工作的有效性;使中层干部从杂乱无章的工作怪圈里解放出来,在做好管理工作的同时不忘研究教学,不忘专业成长,不为管理所困扰,做到教学、管理两不误。
如教务处与教务主任在学校工作中的基本定位是教育、教学、教研指导和引导。政教处和政教主任在学校工作中的基本定位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力军,是学生德育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是学校宣传工作的主力军。
2.加强中层干部的思想引领。知识的丰富是提高领导能力、工作能力的基础。中层干部必须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尽可能挤出时间学习,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努力掌握新的理论,争取做一个知识型、学者型的中层干部。一要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学习先进典型,端正工作思想,坚持正确的工作方向。二要不断学习与自己工作相关的知识,不断丰富自己的业务理论,创新工作方法,尤其要重视管理科学知识、理论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三要认真重视人文科学知识的学习,学习行为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因为管理的根本是管人,必须以人为本,只有懂得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工作创造性,才能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四要注意学习工作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学习与研究工作相结合,形成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的模式,不断推进工作。五要不定期组织交流谈心,强化思想;开展班子活动,让中层干部释放内心,交流思想,体验合作,凝聚团队精神,从而发现优点进行激励,发现缺点进行矫正。校长要洞察事向,注意树立身边的先进典型,用优秀的事迹感染人,营造“争先创优”的良好环境。
3.加强学校执行文化建设。执行文化是学校综合素质的体现,其表现为所有成员共同遵守规则时体现出来的行为方式。首先,重视学校文化建设。办学思想、管理理念、人格魅力和学校文化是浸润中层干部的阳光雨露。一位优秀的校长要能营造爱校敬业、民主平等、求真务实的学校管理文化,能带领一个执行力高的中层团队,持续促进中层干部的成长,打造学校富有生命力的管理团队。学校领导要在提高学校执行文化上身先示范。其次,重视规范制度建设,如我校制定的《东田中学学校管理手册》,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一些基本的具体要求,组织学习,产生文化认同,引导大家共同遵守。最后,加强学校管理系统的建设,如校长室——政教处——年段组——班主任,校长室——教务处——教研组长——教师,保证信息畅通,令行禁止,体现处处有人管,事事有人做。 4.加强中层干部的工作指导。校长的地位决定了其思考问题、做出决策都应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特点,中层干部的主要职责是有效执行决策。但是由于中层干部所处位置的局限性,其对决策的理解往往容易出现片面性,因此,校长必须加强对中层干部的工作指导,使其思想认识和工作方向统一到全局决策上。首先要详细介绍决策的形成过程及执行决策应达到的要求,提高其执行决策的自觉性;其次要向中层干部说明实施决策过程中各个部门的目标和责任,并明确奖罚措施;再次要深入基层,帮助中层干部拟制执行决策的具体方案;最后要帮助中层干部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棘手问题,寻找突破口。
当然,加强工作指导,绝不是包揽中层干部的具体工作,只限对其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我校对中层干部提出了“四勤”、“八个一”的工作要求,引导中层干部做好本职工作,让校长和中层干部直接深入一线,和群众打成一片,使管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真正做到时时有人管,事事有人管,处处有人管。
5.加强中层干部的学习培训。没有学习力就没有竞争力。首先,要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学习不仅是个人成长进步的需要,更是事业发展的需要。教育工作责任重大,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政治素质不过硬,业务知识不精通,就难以担当教育工作的重任。其次,要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学习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发展之基。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最后,注重对中层干部的培训。培训是最大、最有效的投入,是提高中层干部能力和水平的必由之路,为此学校经常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通过专家引领和同行交流为他们注入源头活水,让中层干部努力学习、消化、吸收现代管理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更新知识库;让中层干部开阔眼界,拓宽视野,不做“井底之蛙”;使中层干部在不断培训中逐步增长见识,培养能力,提高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真正做到“能文善武”,教学上有风格,管理上有个性。
6.通过“轮岗”提高管理水平。通过中层管理干部的轮岗,加深对他人工作的理解,加强对学校全面工作的了解,促进中层干部的专业成长。要把学校中层干部培养成什么样子?我认为,就是要将其培养成“准”校长:校长在时,他能独当一面;校长不在时,他在自己主管的工作中能够充当校长的角色,而不需要“空降兵”。在实践中发现,中层管理干部轮岗还有一个意外的副产品,那就是随着中层管理干部素质的提高,校长自己的专业也得到了发展。因为在学校中,“准校长”越来越多,校长有了更多的交流对象,营造了互动交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管理文化,促进了校长的专业成长。
从学校角度来说,中层干部轮岗还可以提高学校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比如,学校的某位中层干部突然要离开,而他主管的工作不能停下,必须有合适的人迅速顶上。这可以帮助中层管理干部开发自己的潜能,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IBM总裁鲁·郭士纳曾说:“一个成功的企业和管理者应该具备三个基本特征,既明确的业务核心、卓越的执行力及优秀的领导力。”在致力于构建“教育教学优质化、常规管理精细化、学校发展特色化”的山区学校办学特色时,在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要突破管理中的瓶颈,必须提高中层干部的执行力,才能真正提高学校的执行能力,学校才能逐渐发展和壮大。
参考文献:
[1]郑杰.忠告中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程凤春主编.学校管理的50个典型案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黄家骅主编.教育力与领导力.厦门大学出版社.
[4][美]彼得·德鲁克.有效的管理者.
关键词: 中层干部 执行力 提高途径
中层干部是学校管理的中坚力量,是学校管理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是校长与教职工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信息通道。学校要发展,形成特色,打造品牌,首要问题是抓好学校班子建设,增强学校中层干部的执行力,调动和发挥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美国麦卡锡公司出版的《改革领导人》一书中指出:一个组织能够持续发展和改革并不断取得新的业绩,关键不在于高层管理者,而在于学校是否拥有一批懂业务、能经营、会管理、善沟通、愿拼搏、踏踏实实、公道正派、廉洁勤政、求真务实的中层管理者,对学校的愿景、战略决策、组织方案有力执行。这说明了学校中层领导的执行力是学校形成特色、塑造品牌的关键。
我校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初中学校,办学时间短,教育教学基础设施差,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却在几年教学评估中脱颖而出,深受上级主管部门的好评和兄弟学校的关注,纷纷来校参观、学习和交流。究其原因,这些成绩的取得可以说是:赢在中层,赢在执行。
一、中层干部执行力不强的主要表现
就一个学校来说,校长是各项工作方针的决策者,起着决定大局的主导作用,学校中层干部是校长路线决策的具体实践者和执行者,校长的所有思路、决策都通过学校中层干部的具体操作实现。中层干部作为学校承上启下的中坚力量,其执行力直接决定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发展潜力,决定学校的兴衰荣辱。在中层干部成长中,我们发现有的中层干部存在执行力不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角色和定位不清。一些教师担任中层干部后,往往不能很好地进行角色转换,调整好角色定位,经常把一线教育教学者和中层管理者两种角色混在一起,相互干扰。
2.执行思想淡薄。在执行过程中不能持续跟进,表现在:对政策的执行虎头蛇尾;干工作抓落实,缺乏一竿子插到底的精神。工作往往前紧后松,跟进不力,抓了一阵子,未见多大成效,就偃旗息鼓,最后不了了之。
3.协调联动不够。学校的计划和决策往往具有综合性,执行计划决策需要各处室通力合作、协调联动。但是,有的中层干部不善协调,只是单枪匹马、各自为战,结果孤掌难鸣,无法完成任务,出力不讨好。
4.执行标准降低。工作中有的中层干部信奉“对上对下能交代就行”的信念,对自己的要求不高、不严,降低要求,缺乏“争优创先”的精神和干劲,遇到难题总是拖延、退缩,绕着困难走,缺乏责任自己挑起的意识。
二、如何提高中层干部的执行力
学校中层干部的管理及使用是一项复杂的综合工程,只有真正增强了中层干部的执行力,才能有效保证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为学生成才、教师立业、学校发展服务。提高中层干部的执行力,需要校级领导给予引领和示范,给予鼓励和鞭策,同时要充分信任,积极关怀,大胆放手,这样才能发挥他们工作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否则他们就会缩手缩脚。我认为,要提高中层干部的执行力,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帮助中层干部明确职责。校长要给中层干部做好职责分工,搞清自己的定位,做到工作上不掉队,职责上不越位。使其清楚自己服务的对象,避免人浮于事,相互推诿,降低工作责任心和有效性,使中层干部在自己的岗位上有事可做,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主管工作的有效性;使中层干部从杂乱无章的工作怪圈里解放出来,在做好管理工作的同时不忘研究教学,不忘专业成长,不为管理所困扰,做到教学、管理两不误。
如教务处与教务主任在学校工作中的基本定位是教育、教学、教研指导和引导。政教处和政教主任在学校工作中的基本定位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力军,是学生德育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是学校宣传工作的主力军。
2.加强中层干部的思想引领。知识的丰富是提高领导能力、工作能力的基础。中层干部必须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尽可能挤出时间学习,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努力掌握新的理论,争取做一个知识型、学者型的中层干部。一要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学习先进典型,端正工作思想,坚持正确的工作方向。二要不断学习与自己工作相关的知识,不断丰富自己的业务理论,创新工作方法,尤其要重视管理科学知识、理论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三要认真重视人文科学知识的学习,学习行为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因为管理的根本是管人,必须以人为本,只有懂得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工作创造性,才能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四要注意学习工作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学习与研究工作相结合,形成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的模式,不断推进工作。五要不定期组织交流谈心,强化思想;开展班子活动,让中层干部释放内心,交流思想,体验合作,凝聚团队精神,从而发现优点进行激励,发现缺点进行矫正。校长要洞察事向,注意树立身边的先进典型,用优秀的事迹感染人,营造“争先创优”的良好环境。
3.加强学校执行文化建设。执行文化是学校综合素质的体现,其表现为所有成员共同遵守规则时体现出来的行为方式。首先,重视学校文化建设。办学思想、管理理念、人格魅力和学校文化是浸润中层干部的阳光雨露。一位优秀的校长要能营造爱校敬业、民主平等、求真务实的学校管理文化,能带领一个执行力高的中层团队,持续促进中层干部的成长,打造学校富有生命力的管理团队。学校领导要在提高学校执行文化上身先示范。其次,重视规范制度建设,如我校制定的《东田中学学校管理手册》,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一些基本的具体要求,组织学习,产生文化认同,引导大家共同遵守。最后,加强学校管理系统的建设,如校长室——政教处——年段组——班主任,校长室——教务处——教研组长——教师,保证信息畅通,令行禁止,体现处处有人管,事事有人做。 4.加强中层干部的工作指导。校长的地位决定了其思考问题、做出决策都应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特点,中层干部的主要职责是有效执行决策。但是由于中层干部所处位置的局限性,其对决策的理解往往容易出现片面性,因此,校长必须加强对中层干部的工作指导,使其思想认识和工作方向统一到全局决策上。首先要详细介绍决策的形成过程及执行决策应达到的要求,提高其执行决策的自觉性;其次要向中层干部说明实施决策过程中各个部门的目标和责任,并明确奖罚措施;再次要深入基层,帮助中层干部拟制执行决策的具体方案;最后要帮助中层干部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棘手问题,寻找突破口。
当然,加强工作指导,绝不是包揽中层干部的具体工作,只限对其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我校对中层干部提出了“四勤”、“八个一”的工作要求,引导中层干部做好本职工作,让校长和中层干部直接深入一线,和群众打成一片,使管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真正做到时时有人管,事事有人管,处处有人管。
5.加强中层干部的学习培训。没有学习力就没有竞争力。首先,要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学习不仅是个人成长进步的需要,更是事业发展的需要。教育工作责任重大,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政治素质不过硬,业务知识不精通,就难以担当教育工作的重任。其次,要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学习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发展之基。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最后,注重对中层干部的培训。培训是最大、最有效的投入,是提高中层干部能力和水平的必由之路,为此学校经常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通过专家引领和同行交流为他们注入源头活水,让中层干部努力学习、消化、吸收现代管理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更新知识库;让中层干部开阔眼界,拓宽视野,不做“井底之蛙”;使中层干部在不断培训中逐步增长见识,培养能力,提高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真正做到“能文善武”,教学上有风格,管理上有个性。
6.通过“轮岗”提高管理水平。通过中层管理干部的轮岗,加深对他人工作的理解,加强对学校全面工作的了解,促进中层干部的专业成长。要把学校中层干部培养成什么样子?我认为,就是要将其培养成“准”校长:校长在时,他能独当一面;校长不在时,他在自己主管的工作中能够充当校长的角色,而不需要“空降兵”。在实践中发现,中层管理干部轮岗还有一个意外的副产品,那就是随着中层管理干部素质的提高,校长自己的专业也得到了发展。因为在学校中,“准校长”越来越多,校长有了更多的交流对象,营造了互动交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管理文化,促进了校长的专业成长。
从学校角度来说,中层干部轮岗还可以提高学校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比如,学校的某位中层干部突然要离开,而他主管的工作不能停下,必须有合适的人迅速顶上。这可以帮助中层管理干部开发自己的潜能,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IBM总裁鲁·郭士纳曾说:“一个成功的企业和管理者应该具备三个基本特征,既明确的业务核心、卓越的执行力及优秀的领导力。”在致力于构建“教育教学优质化、常规管理精细化、学校发展特色化”的山区学校办学特色时,在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要突破管理中的瓶颈,必须提高中层干部的执行力,才能真正提高学校的执行能力,学校才能逐渐发展和壮大。
参考文献:
[1]郑杰.忠告中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程凤春主编.学校管理的50个典型案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黄家骅主编.教育力与领导力.厦门大学出版社.
[4][美]彼得·德鲁克.有效的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