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川,著名作家,土家族,生于1960年10月。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已出版小说集4部,其中《梦魇》获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11年当选为中国作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现为重庆作家协会主席。
矗立在赛马场中央的方尖碑,尽管不再完整,但它证明了人类的智慧和力量,在战火频仍和地震灾害中仍能屹立至今,本身就是一个奇迹……蓝色清真寺四面的玻璃窗映照着阳光,使其蓝色尤其鲜艳。这就是其得名的缘由……圣索菲亚大教堂曾经是东正教的精神堡垒,后被改为清真寺,但在一堂之内,两种文明的交融呈现出神奇的和谐之美。
这是一个漫长的秋夜。凌晨1时许从首都机场出发,飞行9个多小时抵达伊斯坦布尔,依然是夜幕沉沉。这座跨越欧亚两大洲的城市还处在黎明前的酣睡中,连街灯也似乎睡眼朦胧,光晕昏黄散漫,无精打采。
迎接我们的是一位叫齐蕾尔的土耳其女士,矮胖矮胖的,一副善良平和的模样,汉语也说得比较自然。她带我们登上一辆面包车,没多久便到了下榻的宾馆。站在宾馆门外,渐渐地,曙色徐露,可以俯瞰波光潋滟的金角湾,还能听见海鸥的鸣叫。路边也有了行人,而且越来越多,一个个步履匆匆,精精神神,似乎新的一天让他们充满期待,振奋不已。看着这些深目隆眉、衣着随意的人,眼拙的我分辨不出土耳其人和其他欧洲人有什么不同,只是看见金角湾对面城区里高耸的清真寺宣礼塔,以及偶有路过的一袭黑纱只露出眼睛的妇女,才意识到已经置身于一个穆斯林国家。
赛马场:拜占庭的中心
对于伊斯坦布尔,此前也并非完全陌生。几年前读了土耳其作家帕慕克的回忆录《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便留下了破败而忧伤的印象。当实地游历一番之后,才发现作者太偏爱倾圮的废墟和铺着鹅卵石的陋巷。或许,忧伤源于他的内心。帝国的式微、不同文明交汇冲突的迷失和困惑,如同一层阴翳浮游在眼睛里,于是目光所至,不可避免地带着一种阴郁晦暗的色调。我们初来乍到,我们参观的地方,多是土耳其人引以为自豪的名胜,在帕慕克的书中却涉及甚少,感受也就自然大不相同。
赛马场曾经是拜占庭时期城市的中心,是皇家举行盛大庆典的地方。现在看来,这场地并不阔大,也不过一个标准足球场大小。私下想,如果骏马撒腿奔驰,还没舒展开就得减速转弯,不免有些憋屈。但不容你多想,矗立在赛马场中央的方尖碑立即将你的目光吸引过去。碑高19.59米,据说是在公元前1500年用整块巨石打造的,原来竖立在古埃及的一座神庙前,公元4世纪辗转迁运于此。青铜基座饰有表现宫廷庆典场面的大理石浮雕,碑体四面镌刻着古埃及象形文字,字体清晰规整,神秘而又冷峻。不过,这座方尖碑已残,专家认定文字残缺,想来在运输途中碑体下部已遭损毁,还有顶端的松球状饰物,在公元9世纪的一次地震中滚落下来,从此消失无踪。尽管不再完整,它依然无与伦比,证明了人类的智慧和力量,更何况在战火频仍和地震灾害中屹立至今,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如果说纪念碑都有着某种通常的样式的话,那么同样在赛马场中轴线上的另一座纪念碑就让我们大为诧异了。一个坑状的地方围着铁栅栏。凑近一看,坑中立着一根螺旋状的铜柱,绿锈斑斑,顶部已经断裂。听了齐蕾尔的介绍,才知道这并不起眼的什物也是一件宝贝,叫做“蛇柱”,表现的是纠缠的蛇体,但3个蛇头在漫长的岁月中早已不知去向。它是公元前5世纪希腊城邦战胜入侵的波斯人后用缴获的兵器熔铸而成的胜利纪念碑,在君士坦丁一世大帝时期迁移至伊斯坦布尔。它不仅是胜利和荣耀的见证,在古人的心中还是驱邪的灵物,可以保护人们免受蜈蚣、蝎子和毒蛇的侵袭。至于是否真有这样的魔力,想来当地人也未必清楚。
还有一座高高的墙柱挺立在赛马场边,也是纪念碑,最初建造的年代已不可考,只知道君士坦丁七世曾经重建,也有上千年的历史。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千疮百孔的石砌墙体,还残留着零星的金属铆钉,原有的青铜浮雕早被入侵的拉丁人拆下来铸成了钱币。
走进蓝色清真寺
赛马场四周名胜密集,整个区域就是一个没有边界的巨型博物馆。我们逗留一会,穿过一个古老的门洞,便到了著名的蓝色清真寺了。
按规定,非礼拜时间是允许游人进入清真寺的。还在门外,就看见廊柱下靠墙有一条水沟,壁上安装了一排水龙头,正对着间距整齐的大理石坐磴,想来是供穆斯林礼拜前洗濯之用。由是观之,相对于其他宗教,穆斯林的规矩更多也更虔敬。
这天参观蓝色清真寺的游人比较多,大家排队依次进入。在过道上必须摘帽、脱鞋,寺里备有塑料袋,方便参观者自己拎着鞋进出。
这是我平生第一次进入清真寺,立即为其高高的穹顶、阔大的空间所震撼。穆斯林不崇拜偶像,所以寺内空空荡荡,只有朝向麦加的方向有一长方形的木制标识。四壁用瓷砖装饰,图案比较繁复。壁上挂着一些黑底金字的木牌,文字曲里弯拐,有如汉字的狂草。瓷砖多用蓝色,四面的彩色玻璃窗映照着阳光,其蓝色尤其鲜艳。这就是清真寺得名的缘由。主持建造这座清真寺的苏丹为什么偏爱这海洋的颜色,是为了与濒临的博斯普鲁斯海峡相映衬,还是表达征服者的欢欣和浩荡的胸怀?我不得而知,只是感慨土耳其人的强悍祖先从亚洲内陆一路杀出,为他们争得了这一片让人垂涎的蓝天碧海。因为这蓝色的浸润,寺内弥散着某种清越飞扬的气氛。我们踏着软绵绵的地毯徜徉其间,自有一种轻盈飘逸的感觉,仿佛已渐离尘嚣。
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和谐之美
圣索菲亚大教堂似乎更能彰显伊斯坦布尔的特色。它曾经是东正教世界的精神堡垒,在基督徒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地位,拜占庭的每位皇帝都在这里加冕登基。但随着土耳其铁骑的横冲直闯,帝国轰然崩溃。据说当年攻占了伊斯坦布尔之后,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纵容部下劫掠三日才缓辔入城,径直来到圣索菲亚大教堂。面对匍匐在地下的大牧首和众多避难于教堂的基督徒,苏丹突然动了恻隐之心,赦免所有的人,并允许保持基督教信仰。然而,这一仁慈之举丝毫没有融化甚至减弱他的执着和坚硬。他欣赏大教堂的宏丽,自然就想到“为我所用”,于是下令把它改建成清真寺,第一座宣礼塔不久之后便在教堂外高高地矗立起来。
一进入门廊,抬头便能看见大厅门楣上方基督教题材的马赛克壁画,色彩有些晦暗,一些地方甚至漶漫不清。大厅金色穹顶上,也有一幅圣母圣婴像。我不知道这些与穆斯林信仰相悖的画像是一直就这样保留着,还是曾经被覆盖,但不管怎样,几百乃至上千年前的艺术品能为今人所欣赏,真是善莫大焉。当然,既然改作了清真寺,必有其标志性的象征。所以圣母圣婴像下面增建了朝向麦加的壁龛,雕刻精致,在灯光的映照下流金溢彩。大厅的四壁还悬挂着几块醒目的盾形木牌,上书阿拉伯花体字,另一种宗教氛围油然而生。壁龛一侧,还有为苏丹建造的专用祷告室——一间几根大理石柱子支撑的木质阁楼,金色的灯光透过雕花围屏,皇家的威仪气派显露无遗。不可思议的是,在一堂之内,两种文明的交融并不显得唐突生硬,反而交相辉映,自有一种神奇的和谐之美,犹如广袤的原野上,山峦河流以及树木花草共同编织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壮丽画卷。
矗立在赛马场中央的方尖碑,尽管不再完整,但它证明了人类的智慧和力量,在战火频仍和地震灾害中仍能屹立至今,本身就是一个奇迹……蓝色清真寺四面的玻璃窗映照着阳光,使其蓝色尤其鲜艳。这就是其得名的缘由……圣索菲亚大教堂曾经是东正教的精神堡垒,后被改为清真寺,但在一堂之内,两种文明的交融呈现出神奇的和谐之美。
这是一个漫长的秋夜。凌晨1时许从首都机场出发,飞行9个多小时抵达伊斯坦布尔,依然是夜幕沉沉。这座跨越欧亚两大洲的城市还处在黎明前的酣睡中,连街灯也似乎睡眼朦胧,光晕昏黄散漫,无精打采。
迎接我们的是一位叫齐蕾尔的土耳其女士,矮胖矮胖的,一副善良平和的模样,汉语也说得比较自然。她带我们登上一辆面包车,没多久便到了下榻的宾馆。站在宾馆门外,渐渐地,曙色徐露,可以俯瞰波光潋滟的金角湾,还能听见海鸥的鸣叫。路边也有了行人,而且越来越多,一个个步履匆匆,精精神神,似乎新的一天让他们充满期待,振奋不已。看着这些深目隆眉、衣着随意的人,眼拙的我分辨不出土耳其人和其他欧洲人有什么不同,只是看见金角湾对面城区里高耸的清真寺宣礼塔,以及偶有路过的一袭黑纱只露出眼睛的妇女,才意识到已经置身于一个穆斯林国家。
赛马场:拜占庭的中心
对于伊斯坦布尔,此前也并非完全陌生。几年前读了土耳其作家帕慕克的回忆录《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便留下了破败而忧伤的印象。当实地游历一番之后,才发现作者太偏爱倾圮的废墟和铺着鹅卵石的陋巷。或许,忧伤源于他的内心。帝国的式微、不同文明交汇冲突的迷失和困惑,如同一层阴翳浮游在眼睛里,于是目光所至,不可避免地带着一种阴郁晦暗的色调。我们初来乍到,我们参观的地方,多是土耳其人引以为自豪的名胜,在帕慕克的书中却涉及甚少,感受也就自然大不相同。
赛马场曾经是拜占庭时期城市的中心,是皇家举行盛大庆典的地方。现在看来,这场地并不阔大,也不过一个标准足球场大小。私下想,如果骏马撒腿奔驰,还没舒展开就得减速转弯,不免有些憋屈。但不容你多想,矗立在赛马场中央的方尖碑立即将你的目光吸引过去。碑高19.59米,据说是在公元前1500年用整块巨石打造的,原来竖立在古埃及的一座神庙前,公元4世纪辗转迁运于此。青铜基座饰有表现宫廷庆典场面的大理石浮雕,碑体四面镌刻着古埃及象形文字,字体清晰规整,神秘而又冷峻。不过,这座方尖碑已残,专家认定文字残缺,想来在运输途中碑体下部已遭损毁,还有顶端的松球状饰物,在公元9世纪的一次地震中滚落下来,从此消失无踪。尽管不再完整,它依然无与伦比,证明了人类的智慧和力量,更何况在战火频仍和地震灾害中屹立至今,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如果说纪念碑都有着某种通常的样式的话,那么同样在赛马场中轴线上的另一座纪念碑就让我们大为诧异了。一个坑状的地方围着铁栅栏。凑近一看,坑中立着一根螺旋状的铜柱,绿锈斑斑,顶部已经断裂。听了齐蕾尔的介绍,才知道这并不起眼的什物也是一件宝贝,叫做“蛇柱”,表现的是纠缠的蛇体,但3个蛇头在漫长的岁月中早已不知去向。它是公元前5世纪希腊城邦战胜入侵的波斯人后用缴获的兵器熔铸而成的胜利纪念碑,在君士坦丁一世大帝时期迁移至伊斯坦布尔。它不仅是胜利和荣耀的见证,在古人的心中还是驱邪的灵物,可以保护人们免受蜈蚣、蝎子和毒蛇的侵袭。至于是否真有这样的魔力,想来当地人也未必清楚。
还有一座高高的墙柱挺立在赛马场边,也是纪念碑,最初建造的年代已不可考,只知道君士坦丁七世曾经重建,也有上千年的历史。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千疮百孔的石砌墙体,还残留着零星的金属铆钉,原有的青铜浮雕早被入侵的拉丁人拆下来铸成了钱币。
走进蓝色清真寺
赛马场四周名胜密集,整个区域就是一个没有边界的巨型博物馆。我们逗留一会,穿过一个古老的门洞,便到了著名的蓝色清真寺了。
按规定,非礼拜时间是允许游人进入清真寺的。还在门外,就看见廊柱下靠墙有一条水沟,壁上安装了一排水龙头,正对着间距整齐的大理石坐磴,想来是供穆斯林礼拜前洗濯之用。由是观之,相对于其他宗教,穆斯林的规矩更多也更虔敬。
这天参观蓝色清真寺的游人比较多,大家排队依次进入。在过道上必须摘帽、脱鞋,寺里备有塑料袋,方便参观者自己拎着鞋进出。
这是我平生第一次进入清真寺,立即为其高高的穹顶、阔大的空间所震撼。穆斯林不崇拜偶像,所以寺内空空荡荡,只有朝向麦加的方向有一长方形的木制标识。四壁用瓷砖装饰,图案比较繁复。壁上挂着一些黑底金字的木牌,文字曲里弯拐,有如汉字的狂草。瓷砖多用蓝色,四面的彩色玻璃窗映照着阳光,其蓝色尤其鲜艳。这就是清真寺得名的缘由。主持建造这座清真寺的苏丹为什么偏爱这海洋的颜色,是为了与濒临的博斯普鲁斯海峡相映衬,还是表达征服者的欢欣和浩荡的胸怀?我不得而知,只是感慨土耳其人的强悍祖先从亚洲内陆一路杀出,为他们争得了这一片让人垂涎的蓝天碧海。因为这蓝色的浸润,寺内弥散着某种清越飞扬的气氛。我们踏着软绵绵的地毯徜徉其间,自有一种轻盈飘逸的感觉,仿佛已渐离尘嚣。
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和谐之美
圣索菲亚大教堂似乎更能彰显伊斯坦布尔的特色。它曾经是东正教世界的精神堡垒,在基督徒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地位,拜占庭的每位皇帝都在这里加冕登基。但随着土耳其铁骑的横冲直闯,帝国轰然崩溃。据说当年攻占了伊斯坦布尔之后,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纵容部下劫掠三日才缓辔入城,径直来到圣索菲亚大教堂。面对匍匐在地下的大牧首和众多避难于教堂的基督徒,苏丹突然动了恻隐之心,赦免所有的人,并允许保持基督教信仰。然而,这一仁慈之举丝毫没有融化甚至减弱他的执着和坚硬。他欣赏大教堂的宏丽,自然就想到“为我所用”,于是下令把它改建成清真寺,第一座宣礼塔不久之后便在教堂外高高地矗立起来。
一进入门廊,抬头便能看见大厅门楣上方基督教题材的马赛克壁画,色彩有些晦暗,一些地方甚至漶漫不清。大厅金色穹顶上,也有一幅圣母圣婴像。我不知道这些与穆斯林信仰相悖的画像是一直就这样保留着,还是曾经被覆盖,但不管怎样,几百乃至上千年前的艺术品能为今人所欣赏,真是善莫大焉。当然,既然改作了清真寺,必有其标志性的象征。所以圣母圣婴像下面增建了朝向麦加的壁龛,雕刻精致,在灯光的映照下流金溢彩。大厅的四壁还悬挂着几块醒目的盾形木牌,上书阿拉伯花体字,另一种宗教氛围油然而生。壁龛一侧,还有为苏丹建造的专用祷告室——一间几根大理石柱子支撑的木质阁楼,金色的灯光透过雕花围屏,皇家的威仪气派显露无遗。不可思议的是,在一堂之内,两种文明的交融并不显得唐突生硬,反而交相辉映,自有一种神奇的和谐之美,犹如广袤的原野上,山峦河流以及树木花草共同编织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壮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