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教材 纵横有度 系统规划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man9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材是承载知识的载体,是课程改革理念的文本体现。对教材的理解、使用,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教师只有深入钻研、解读教材,才有可能上好课,才有可能把教材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引领学生顺利地到达“目的地”。
  [关键词]数学教材 解读 原因 对策 分类 问题 整理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9-022
  前段时间,我有幸听了两位教师的汇报课,内容为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分类与整理”,这使得我对解读教材有了一些感悟。
  一、问题分析与思考
  1.杨老师的课
  第一天,先听杨老师教学“分类”一课。课始,杨老师以分水果的情境引入课题:“将同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然后杨老师第一次让学生分动物,可以按大小分,也可以按种类分,并引导学生得出“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得到不同的结果”的结论;第二次让学生分图形,可以按颜色分,也可以按形状分;第三次让学生把人来分类,如按高矮、性别等方面来分。在练习中,杨老师设计了帮小动物找家、整理书包等问题。听完课,我产生了熟悉感。
  课后,我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杨老师这节课与一年级上册“分一分”中的内容有诸多相同之处,因为一年级上册“分一分”中也有帮小动物找家、整理书包等问题。
  2.刘老师的课
  第二天,接着听刘老师教学“数的分类”一课(本单元的第二课时)。课始,刘老师先引导学生回顾什么是分类,再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继续学习‘数的分类’。”接着,刘老师让学生先对一些数进行分类,可以按单双数分,也可以按位数分,然后得出结论: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之后,刘老师继续带领学生把这些数按另外的标准分类,如可以按超过10、没有超过10或大于6、小于6等来分,再次强调分类标准对分类结果的影响。练习中,刘老师不仅让学生把羊按大小、颜色分类,还对橡皮、课本、教室里的人等进行分类。听完课,我感觉还在昨天的课堂上,只是换了上课的教师而已,因为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与环节和第一课时是那么的相似。
  于是,我不禁反思:“学生今天学习后跟昨天学习后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新的收获呢?”
  二、查找原因和对策
  课后,和两位教师讨论,杨老师对一年级上册“分一分”的内容已记不太清楚了,刘老师则说“第二课时与第一课时相比,分的不是具体的物品而是数,更抽象一些”。因此,两位教师的教学归结起来,最根本的原因是教师忽视了对教材的解读,即使解读了也不深入。正是因为两位教师解读教材不到位,从而导致教学出现了偏差,使整个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我们常说把握教材,创造性地使用好教材,使课堂教学更高效。那么,怎样才能真正地做到这一点呢?我认为对教材的解读,应当纵横有度、系统规划。
  1.纵向——分析梳理
  同一单元不同课时的教学,就像在疏通管道一样,将所有管道连接起来,水流就会畅通无阻地向前,否则就会产生堵塞。“分类与整理”这一单元的知识目标是通过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或数据进行分类,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之间的关系。虽然这两节课的教学都是按照“创设问题情境——探索分类方法——呈现分类结果——体验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不同”的顺序来安排的,但这两个课时还是有区别的。第一课时是给定标准将图形分类,学生也可以自己选定标准把图形分类,教师应引导学生经历分类、整理的过程,使学生从中体会到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而第二课时则是学生自己确定标准后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在此过程中,重点感悟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体会只是一种感受,当人有了感受,并且对感受产生深度的觉察,才是感悟。从这点上来说,这两个课时教学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
  教材是教师上课的主要教学资源,在课程标准的引领下,教师一定要吃透教材,弄清“本节课要教什么”“本节课的重、难点和教学关键是什么”“教材中蕴含了哪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本节课教材中的情境图、学习材料有什么编排意图”“学生要掌握的知识在教材中是怎样体现的”等问题。教师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处理教材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此,每一节课,教师首先要了解教材的整体结构及前后联系,再去明确例题的地位和作用、编排意图等,还要弄清习题与例题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真正读懂教材。
  2.横向——形成网络
  仅仅着眼于一个单元的教学还不行,还应当把一个年级上下学期的内容串联起来,形成网络,因为水只有往多方向流动才会更有活力。如一年级上册有关分类的内容安排在第三单元“分一分·认识图形”中,教参把这个内容划归到了“图形与几何”的领域内,旨在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入手,第一次学习按照一种标准对图形进行分类。这里的分类,主要是让学生获得数学活动经验,能更好地认识图形。又如,一年级下册有关分类的内容安排在第八单元的“分类与整理”中,教参把这个内容划归到了“统计与概率”领域内,旨在让学生确定多种标准对事物或数据进行分类。这里的分类,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分类的方法与策略,为后续学习统计分类做好准备,使学生在学习中积累分类整理的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这两册教材中分类内容的起点、标准不同,设置的目的自然是不一样的。
  要做一个成熟而优秀的教师,必须通晓教材的结构,明了知识的来龙去脉及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基础和重点是什么、它又能为后续哪些知识的学习做铺垫等。教师不能为教而教,必须正确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规划——建立系统
  网络构建后就可以规划,升级成系统,系统的功能会更强大。一年级中的分类内容教材都创设了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分类与生活密切相关,体会分类的价值,经历和体验由具体到抽象、由表面到本质特征的过程。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收集与整理”的知识目标中仍然有“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者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的设置,但分类的重点是在第一次分类后再一次细分,加深了难度。同时,把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作为单元的教学难点,这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统计知识的基础。这里,对后面各册教材中关于统计的内容不再赘述。
  数学学科的系统性强、结构严谨,教材内容编排呈螺旋上升的趋势,且同一个内容往往分在不同的学段呈现,每个阶段有着不同的编排意图。因此,每位教师都应当通读全部数学教材,并整理成一个知识结构图。教师自己整理的知识结构图会在解读教材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利于在不同的知识板块或同一知识板块(年段不同)的对比中,形成数学知识的教学系统,使得数学教学环环相扣。因此,教师对每一知识的教学不能只着眼于眼前,而应该有所深化,遵循数学知识的发展逻辑,才能带领学生形成完整而清晰的知识结构。
  总之,解读教材是每一位教师必下工夫的事情,也是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读懂教材是使用教材、有效教学的基础,教师只有系统规划,课外多下工夫,课内才能游刃有余。一节有内涵、有深度的数学课,必定建立在认真解读教材的基础之上。正如数学教育专家周玉仁教授所说:“教材是课标理念的载体,是课堂教学的依据,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只有对教材进行正确的解读,才有可能上好课,才有可能把教材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引领学生顺利地到达“目的地”。
  (责编 杜 华)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1.通过李奶奶身上的37处伤痕,让学生初步了解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  2.让惨痛的历史事实震撼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强国之心。  3.收集、整合资料,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史实资料,让学生了解南京大屠杀事件,激发学生的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收集、体验等多种途径,让学生切身感受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带来的伤害。  教学准备  课前
[摘 要]英语是学生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学好英语是学生和教师共同努力的方向。英语教学中,学好单词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通过层次性的活动开展教学,帮助学生掌握、运用所学单词,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英语;层次性活动;单词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0-0035-01  在英
一、境况  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我带三年级(5)班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这个班的学生全部来自边远山村,最令我伤脑筋的是作文教学。要知道,以前带班我自以为最拿手的就是作文教学,总觉得在这一块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如今,最轻松的活儿变成了最吃力的工作,心理上确实有落差。但是我愿意在这种反差中接受新的挑战,因此,我对这个班的作文教学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究,希望通过实践得出的经验给更多的边远山村学校的作文
笔者所在的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对学生学业的评价采用的是“等第制”,即对学生的作业、考试等实行“优、良、及格”三个等第的评价。当然,所有的学生都很希望每一次学业的评价都能得到“优”,这样也会激励他们更进一步,而“良”却不是那么受欢迎的。然而,正是这一个不那么受欢迎的“良”,却使得一名暂时后进的学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也让笔者对教学评价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难看的字。笔者所带的班级有位名叫张玉(化名)
班主任的教育活动就是一种心灵与心灵交流的艺术活动。我们教育的学生是有思想、有头脑的人,我们的教育过程不仅仅是一种呆板地传授知识的活动,更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心灵交流与融合的过程。我们在实施这项艺术活动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做解读学生心灵密码的钥匙,用这把钥匙打开他们的心门,迅速捕捉孩子们求新求异的目光,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渴求,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地遨游。  雨果说:“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
[摘 要]在现实生活中,中班的幼儿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急于探索,而家长对中班幼儿的看护有所松懈。因此,中班的幼儿走丢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甄选《汤姆走丢了》绘本,利用绘本中贴近幼儿生活的情节,寓教于情,将安全教育渗透在阅读活动中。  [关键词]幼儿 阅读 安全教育 中班 走丢  [中图分类号] G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6-088  一、设计意图与教
《苗岭的早晨》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陈刚先生根据同名口笛独奏曲改编而成的一首小提琴独奏曲,其素材取自贵州黔东南苗族“飞歌”的音调。作曲家保留了原曲中苗族飞歌的音乐语言,同时吸收民族乐器的演奏技法,结合小提琴的抒情特性进行创作。乐曲以明朗清新的旋律,描绘了山寨春意盎然的秀丽图景,以明快热烈的苗族歌舞和劳动节奏表现了苗族人民的愉悦心情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如何让学生感受苗族音乐文化的风格特点,在多种艺术实践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管理的主体,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以学生为本位,尊重、理解与信任学生,让学生的精神生命在班级这个平台上舒展开来,使班级成为师生心灵成长的共同体。但事实并非如此,在班级管理中,以成人为本位的现象很多,有的班主任急功近利,一味地追求效率,包办代替学生的工作,采取“保姆式”、“专制式”等方式管理学生,出现了种种超越班主任权限的现象,给学生的心灵造成了不小的创伤。本文通过讨论和探索,试
[摘 要]语篇包含的语言知识和信息非常丰富,是学生英语表达能力训练的重要载体,在英语教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教师要重视小学阶段的英语语篇教学,精心组织,步步引导,环环相扣,让学生顺利完成语篇阅读,从中习得英语知识和技能,增强自身的语感,提高学习能力。  [关键词]准备;实践;反思;英语语篇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3-
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更是班主任智慧的结晶。我从走上工作岗位以来,就没有离开过班主任工作。在班级管理、学生的思想教育等工作中,我深深感到,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学生的思想品德更被看中。在担任班主任期间,要想管理好班集体,要做的就是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做到以勤治班。因此,我以我的“四到”——“耳到、眼到、嘴到、心到”来促进班级管理。  一、耳到——组建得力的班干部队伍  曾经做过班主任工作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