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x
编者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科技创新的“国家队”,代表了国家科技创新的最高水平,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中坚力量。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引导科技创新重点突破,是新时代实现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而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目前,我国高水平创新人才不足,特别是科技领军人才缺乏。人才评价制度不够合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名目繁多的评审评价让科技工作者应接不暇,人才“帽子”满天飞,人才管理制度还不适应科技创新要求、不符合科技创新规律。高校对市场需求不够敏感,学科分类不够科学也影响创新人才的培养困难重重。
如何破除“四唯”为科研人员减负?怎样加大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怎样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使他们能够潜心科研?4月,受中共中央委托,民进中央主席蔡达峰、常务副主席刘新成率调研组,分别赴安徽、上海,围绕“加强科研队伍建设,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供人才保障”开展重点考察调研。而在此之前,民进中央调研组已经在北京开展了预调研,召开了6场座谈会,民进29个省级组织及相关的专门委员会也开展了同步调研。
从近年来递出亮丽“创新名片”的合肥,到正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蚌埠,再到引才引智工作亮点频出的上海,从传统的科研重镇、大院大所,到行驶在快车道的高新技术企业,调研组访实情、捞“干货”、议对策,力图为科研队伍建设贡献民进力量。
引进与培养并重
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一张安静的书桌,为青年才俊提供没有天花板的创新舞台,为优秀人才成长提供肥沃的土壤和广袤的发展空间。
这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褚家如心中的美好愿景。为达到这一目标,他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直在努力。
不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市政府也在引育并举打造人才智力引擎,精准施策引进人才,搭建载体培养人才,用项目集群吸引人才,近年来,创建14个国家和省级留学人员创业园,563家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协同推进省突出贡献人才、百千万国家级人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选、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等高层次人才评选项目,目前已累计发放4亿多元,成功吸引创业留学人才483人,培养博士后人才6003人。
为紧扣需求激励人才,合肥市还适当提高高校院所绩效工资总量调控水平,对特殊人才探索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或者项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和办法。同时还支持和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科研人员进行兼职创新、离岗创业,充分发挥人才资源的作用。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能否开动创新的马力并加强协同?
“我们深刻认识到,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决定了事业发展的高度和深度,决定了产品和技术的国际化水平。”
“我们非常重视人才联合培养,目前已和中科大、清华、哈工大、复旦等国内外高校建立了联合实验室,在基础研究和技术成果转化链条中已经开始发挥重要作用。”
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在科大讯飞,在中国建材集团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企业负责人谈感受、讲经验、说困难。
走进位于蚌埠市的安徽丰原集团产品展厅内,由聚乙烯生产的服饰、餐盒、地板等产品让调研组成员赞叹不已。而生产原料聚乙烯,则是从秸秆等材料中提取出来的。不久前,这个企业还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官方指定供应商,为赛事提供无塑就餐用品。
近年来,该公司通过加强员工培训,设立考核激励机制,使得优秀员工脱颖而出,进入人才骨干储备库重点培养。在薪酬和激励上大胆改革,拿出30%的股权激励调动骨干员工积极性,使得在公司发展的同时,员工能够享受到经营成果和发展机会。同时,通过加大与科研院所及高校的产学研合作,联合培养了一定数量的硕士、博士研究生。
“希望能出台更多鼓励企业和高校联合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政策,同时,希望考虑设置人才引进专项政策,绘制基于全球主要领域和行业专业人才的实验室地图,鼓励高校和企业通过岗位双聘形式引进高层次人才。”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无论用何种方式方法,无论是怎样的体系结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一定要汇聚起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具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这是调研组成员的共识。
激发活力是关键
“加强科研队伍建设,我觉得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研究如何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如何激发他们的活力,如何让他们全身心投入科学研究,在这方面,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说。
座谈会上,相关部门及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负责人也主要围绕这一问题畅所欲言。
“我们通过推进科技项目申报材料精简,科研经费拨付流程优化,减少科技项目检查审计,实行审计、督察、检查结果互认,全力减轻科研人员负担。”合肥市有关单位负责人说,要推动政策更好落实落地,加快构建科技创新容错机制,营造勇于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
“我们希望解决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在医疗、教育、就业、家庭等方面予以帮助,使他们心无旁骛地开展科研生产和科研任务。”中国建材集团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负责人在座谈时说。
当前,“四不唯”在评审操作中难度较大,如人才评价、职称评定中,论文、承担国家和省级项目、获奖情况等,仍然是评审专家判断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在一些限额申报的项目中,年轻人往往不占优势。调研组认为,激发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关键是加快科技体制改革,破除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探索建立科研人才分类评价机制,对重点人才项目申报,不以职称、论文、学历、头衔等为必要评价指标,突出品德评价和能力、贡献、业绩评价,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價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同时,在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立项中,刚性规定年轻科技人员承担实施的比例。
让真正从事创新活动的人才有充分的机会,还需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待遇保障。 在这方面,有关企业负责人介绍说,“我们公司按照国际人才管理标准,在人才的选用留育等各个环节都制定了详细的管理制度和评价激励制度,并在组织和经费上给予重点保障,不管是在研究、培训、进修、子女家属还是知识产权专利的申请等方面都不惜重金,让科技人才的创新行为能够得到很好的保障”。
形成支持创新的单位文化,在科技研究领域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营造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浓厚氛围也很重要。安徽省在这方面已经开始积极实践——设立全国首座以创新为主题的场馆——安徽创新馆;合肥市拟将每年9月20日设立为“全市科技创新日”,在这一天集中发布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表彰一批科技人才、组织一批科技转化对接活动、开展一批科普活动;启动科普条例立法,出台科技创新条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依法保护创新创造。
只有为科技人才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才能更好地驱动科技创新发展。这也是调研组成员的共识。
夯实基础研究科研力量
4月16日下午,调研组一行来到复旦大学逸夫楼,认真倾听师生们的意见建议。大家不时埋头记录,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交流提问。“下大力气做好基础研究,重视基础研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根本性作用。”复旦大学校方负责人说,要看到应用和技术领域也有大量的基础研究问题,同育人紧密地结合起来,真正实现科教融合。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我们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归根结底是基础理论研究没有跟上。我国基础研究人才队伍也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制约着基础研究的发展。
调研组建议加快解决包括高校在内的基础研究骨干单位普遍存在的研究生结构和博士生优质生源不足的问题,同时高度重视辅助基础研究的中青年技术人员队伍建设。
合肥市在推动基础研究发展方面有着自己的经验。他们着力在打造原始创新平台,聚焦基础前沿,全面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上下功夫,加快构建创新体系,保障合肥国家实验室首批挂牌。
“我们还优化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项目遴选机制,揭榜挂帅,强化科研力量体系建设,优化学科布局和研发布局,支持新兴学科、冷门学科和薄弱学科发展,建设了一批基础学科研究中心,打造基础研究体系化战略和科研力量。”合肥市有关单位负责人表示。
在中科院上海分院召开的座谈会上,调研组详细询问了研究人员的平均薪资水平及如何解决基础研究经费来源不足的问题,大家都提到要提高项目经费的提取比例。
最根本的促发展办法还是要持续加大投入力度。调研组认为,首先是国家财政要动起来,加强对基础研究的长期稳定支持,强化“从0到1”的原创导向,鼓励高校深度参与国家实验室、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支持高校在国家重大创新领域、基础学科、新兴交叉学科等新建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时,要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以适当形式加大支持,鼓勵社会以捐赠和建立基金等方式多渠道投入,扩大资金来源,形成持续稳定投入机制。
编者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科技创新的“国家队”,代表了国家科技创新的最高水平,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中坚力量。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引导科技创新重点突破,是新时代实现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而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目前,我国高水平创新人才不足,特别是科技领军人才缺乏。人才评价制度不够合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名目繁多的评审评价让科技工作者应接不暇,人才“帽子”满天飞,人才管理制度还不适应科技创新要求、不符合科技创新规律。高校对市场需求不够敏感,学科分类不够科学也影响创新人才的培养困难重重。
如何破除“四唯”为科研人员减负?怎样加大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怎样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使他们能够潜心科研?4月,受中共中央委托,民进中央主席蔡达峰、常务副主席刘新成率调研组,分别赴安徽、上海,围绕“加强科研队伍建设,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供人才保障”开展重点考察调研。而在此之前,民进中央调研组已经在北京开展了预调研,召开了6场座谈会,民进29个省级组织及相关的专门委员会也开展了同步调研。
从近年来递出亮丽“创新名片”的合肥,到正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蚌埠,再到引才引智工作亮点频出的上海,从传统的科研重镇、大院大所,到行驶在快车道的高新技术企业,调研组访实情、捞“干货”、议对策,力图为科研队伍建设贡献民进力量。
引进与培养并重
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一张安静的书桌,为青年才俊提供没有天花板的创新舞台,为优秀人才成长提供肥沃的土壤和广袤的发展空间。
这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褚家如心中的美好愿景。为达到这一目标,他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直在努力。
不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市政府也在引育并举打造人才智力引擎,精准施策引进人才,搭建载体培养人才,用项目集群吸引人才,近年来,创建14个国家和省级留学人员创业园,563家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协同推进省突出贡献人才、百千万国家级人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选、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等高层次人才评选项目,目前已累计发放4亿多元,成功吸引创业留学人才483人,培养博士后人才6003人。
为紧扣需求激励人才,合肥市还适当提高高校院所绩效工资总量调控水平,对特殊人才探索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或者项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和办法。同时还支持和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科研人员进行兼职创新、离岗创业,充分发挥人才资源的作用。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能否开动创新的马力并加强协同?
“我们深刻认识到,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决定了事业发展的高度和深度,决定了产品和技术的国际化水平。”
“我们非常重视人才联合培养,目前已和中科大、清华、哈工大、复旦等国内外高校建立了联合实验室,在基础研究和技术成果转化链条中已经开始发挥重要作用。”
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在科大讯飞,在中国建材集团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企业负责人谈感受、讲经验、说困难。
走进位于蚌埠市的安徽丰原集团产品展厅内,由聚乙烯生产的服饰、餐盒、地板等产品让调研组成员赞叹不已。而生产原料聚乙烯,则是从秸秆等材料中提取出来的。不久前,这个企业还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官方指定供应商,为赛事提供无塑就餐用品。
近年来,该公司通过加强员工培训,设立考核激励机制,使得优秀员工脱颖而出,进入人才骨干储备库重点培养。在薪酬和激励上大胆改革,拿出30%的股权激励调动骨干员工积极性,使得在公司发展的同时,员工能够享受到经营成果和发展机会。同时,通过加大与科研院所及高校的产学研合作,联合培养了一定数量的硕士、博士研究生。
“希望能出台更多鼓励企业和高校联合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政策,同时,希望考虑设置人才引进专项政策,绘制基于全球主要领域和行业专业人才的实验室地图,鼓励高校和企业通过岗位双聘形式引进高层次人才。”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无论用何种方式方法,无论是怎样的体系结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一定要汇聚起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具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这是调研组成员的共识。
激发活力是关键
“加强科研队伍建设,我觉得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研究如何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如何激发他们的活力,如何让他们全身心投入科学研究,在这方面,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说。
座谈会上,相关部门及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负责人也主要围绕这一问题畅所欲言。
“我们通过推进科技项目申报材料精简,科研经费拨付流程优化,减少科技项目检查审计,实行审计、督察、检查结果互认,全力减轻科研人员负担。”合肥市有关单位负责人说,要推动政策更好落实落地,加快构建科技创新容错机制,营造勇于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
“我们希望解决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在医疗、教育、就业、家庭等方面予以帮助,使他们心无旁骛地开展科研生产和科研任务。”中国建材集团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负责人在座谈时说。
当前,“四不唯”在评审操作中难度较大,如人才评价、职称评定中,论文、承担国家和省级项目、获奖情况等,仍然是评审专家判断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在一些限额申报的项目中,年轻人往往不占优势。调研组认为,激发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关键是加快科技体制改革,破除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探索建立科研人才分类评价机制,对重点人才项目申报,不以职称、论文、学历、头衔等为必要评价指标,突出品德评价和能力、贡献、业绩评价,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價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同时,在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立项中,刚性规定年轻科技人员承担实施的比例。
让真正从事创新活动的人才有充分的机会,还需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待遇保障。 在这方面,有关企业负责人介绍说,“我们公司按照国际人才管理标准,在人才的选用留育等各个环节都制定了详细的管理制度和评价激励制度,并在组织和经费上给予重点保障,不管是在研究、培训、进修、子女家属还是知识产权专利的申请等方面都不惜重金,让科技人才的创新行为能够得到很好的保障”。
形成支持创新的单位文化,在科技研究领域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营造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浓厚氛围也很重要。安徽省在这方面已经开始积极实践——设立全国首座以创新为主题的场馆——安徽创新馆;合肥市拟将每年9月20日设立为“全市科技创新日”,在这一天集中发布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表彰一批科技人才、组织一批科技转化对接活动、开展一批科普活动;启动科普条例立法,出台科技创新条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依法保护创新创造。
只有为科技人才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才能更好地驱动科技创新发展。这也是调研组成员的共识。
夯实基础研究科研力量
4月16日下午,调研组一行来到复旦大学逸夫楼,认真倾听师生们的意见建议。大家不时埋头记录,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交流提问。“下大力气做好基础研究,重视基础研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根本性作用。”复旦大学校方负责人说,要看到应用和技术领域也有大量的基础研究问题,同育人紧密地结合起来,真正实现科教融合。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我们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归根结底是基础理论研究没有跟上。我国基础研究人才队伍也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制约着基础研究的发展。
调研组建议加快解决包括高校在内的基础研究骨干单位普遍存在的研究生结构和博士生优质生源不足的问题,同时高度重视辅助基础研究的中青年技术人员队伍建设。
合肥市在推动基础研究发展方面有着自己的经验。他们着力在打造原始创新平台,聚焦基础前沿,全面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上下功夫,加快构建创新体系,保障合肥国家实验室首批挂牌。
“我们还优化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项目遴选机制,揭榜挂帅,强化科研力量体系建设,优化学科布局和研发布局,支持新兴学科、冷门学科和薄弱学科发展,建设了一批基础学科研究中心,打造基础研究体系化战略和科研力量。”合肥市有关单位负责人表示。
在中科院上海分院召开的座谈会上,调研组详细询问了研究人员的平均薪资水平及如何解决基础研究经费来源不足的问题,大家都提到要提高项目经费的提取比例。
最根本的促发展办法还是要持续加大投入力度。调研组认为,首先是国家财政要动起来,加强对基础研究的长期稳定支持,强化“从0到1”的原创导向,鼓励高校深度参与国家实验室、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支持高校在国家重大创新领域、基础学科、新兴交叉学科等新建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时,要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以适当形式加大支持,鼓勵社会以捐赠和建立基金等方式多渠道投入,扩大资金来源,形成持续稳定投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