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各地古代诗歌是重要的文化载体。开发利用这些古代诗歌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掌握地域文化,进一步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大有裨益。以巴渝古代诗歌为例,巴渝古诗产生于秀美的巴山渝水,虽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中并不引人瞩目,但却是中国古代诗歌有机组成部分。
从高中语文教学角度,对古代巴渝诗等地方古代诗歌的语文资源开发利用极具积极意义。
历史中的诗人、文学史中的诗歌,学生如同雾里看花,总隔一层。囿于时间限制和地域阻隔,古代诗词等文学似乎离学生很远。而地方本土古代诗歌所记叙地名为学生熟悉地名,所描写之景为学生日常所见之景,所抒发情感为学生领悟之情感。以巴渝古代诗歌为例,“病树前头万木春”是刘禹锡面对巴渝三峡之景的人生体悟,“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更是李商隐客居渝州的心境。学生对这类离他们很近的地方古代诗歌诗人的了解、学习,形成共鸣,文学鉴赏能力大有提升。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引导学生自觉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地方本土古代诗歌是中华传统文化一部分。以古巴渝诗为例,透过古巴渝诗及其背后的文人故事,学生可知晓别样的文化巴渝。“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过渝州,渡长江,便于重庆涪陵留下“李渡”镇名。了解学习地方古代诗歌,利于学生探索并继承诗歌背后的传统文化。
古代诗人或游览各地、或贬谪他乡,行踪贯穿中国东西南北,在各地留下或多或少的诗歌。以巴渝古代诗歌为例,产生于丰富历史文化的古巴渝,无疑是历史文化中一大瑰宝。可从以下三方面开发利用地方古代诗歌。
一、立足学生实际,开发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成是新课改一大重点。校本课程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确定,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
古代巴渝诗是创作于重庆的诗歌或有重庆地方因子的诗歌。它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部分,又独具地方特色。在国家大力提倡“校本课程”背景下,把“古代巴渝诗”纳入校本课程研究范畴,是极具创设性的课程开发方式。
古代巴渝诗的缘起、发展、兴盛与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大体一致。巴渝诗上溯至周武王时代。唐代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等众多诗人入渝、过渝,使巴渝诗达到鼎盛。宋代依旧有大量巴渝诗出现。元明清逐渐回落。
结合古代巴渝诗发展脉络,笔者开发“巴渝诗学”校本课程。课程分为“概述”“唐前巴渝诗”“唐代巴渝诗”“宋代巴渝诗”“元明清巴渝诗”五部分,侧重“唐代巴渝诗”。“唐代巴渝诗”又侧重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李远(唐代巴渝本土诗人)等著名诗人在巴地创作的诗歌。具体教学中,结合诗人行踪,或分析诗歌意境、或探讨文学原型、或考证创作地点、或探析古巴地风俗,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开发校本课程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不一而足,关键在于以地方古诗为内容,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文化积淀为目标。
二、结合教材教学,补充关联内容
语文教学应贴近生活。还原文学的生活之美,在现实生活中体悟语文之美。在日常教学中,可补充与本地域相关的语文素材。
巴渝诗歌极为丰富,诗文不乏精品。教学诗歌艺术手法,可举产生于巴渝之地的诗句。如象征手法,可举白居易贬谪忠州二年的《木莲花》之例,“已愁花落荒岩底,复教根生乱石间。几度欲移移不得,天叫抛掷在深山”。以木莲花之处境,刻画作者不为重用的无奈。
清人王士祯《渝州夜泊》首联“涂山斜月落,巴国曙鸡鸣”、尾联“不寐闻猿啸,迢迢入峡声”。“涂山”即为重庆长江边南岸区南山,因上有夏禹涂后祠而得名。诗人夜泊重庆城外,远眺涂山月落,由景而生旅途愁思。同样讲解“借景抒情”“羁旅愁思”,引入古巴渝诗歌,生活、环境之诗意便荡漾在学生心灵深处。
《蜀道难》教学可补充明朝刘基《蜀国弦》。其《蜀国弦(其六)》“瞿塘喷浪翻九渊,倒泻柳泉喧木杪”,类似李白诗“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萬壑雷”,写出蜀地水之喧腾,也体现蜀地山之险峻。杜甫于三峡夔州(今奉节)有《秋兴八首》,再补充其名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此四句或写于忠州到云安(今云阳)的舟行途中。空阔原野、长江流逝,给学生以贴近生活体悟的美感。《琵琶行》教学不仅可补充李贺《李凭箜篌引》、韩愈《听颖师弹琴》,还可补充杜甫作于夔州(今重庆奉节)的《听杨氏歌》。其中“佳人绝代歌,独立发皓齿”“老夫悲暮年,壮士泪如水”等亦写出音乐之美的诗句。
被贬谪的白居易离开浔阳至巴地为官,写下《初到忠州登东楼,寄万州杨八使君》。诗歌对同在巴地为官的万州刺史杨归厚谈及忠州风土,“山束邑居窄,峡牵气候偏。林峦少平地,雾雨多阴天”反映巴渝气候和地形特点。同时代的刘禹锡,写下的《别夔州官吏》“惟有九歌词数首,里中留与赛蛮神”,更展现古代巴楚之地的“巫文化”特征。这些诗句有文学色彩,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便于学生了解古代民俗文化。
三、设置鉴赏题型,训练鉴赏能力
巴渝诗具有鲜明的巴渝地方色彩,其本质依旧是诗。考试中,可命制巴渝诗一类鉴赏题目,以训练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以下为《秋日巴中旅行》的鉴赏命题。
秋日巴中旅行/王廷相
巴中秋气早,行客已凄凄。
江险深三峡,云寒暗五溪。
中原无雁至,异国足猿啼。
况近乌蛮塞,连年尚鼓声。
注释:王廷相,明文坛“前七子”之一,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
(1)下列对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联首句与题目呼应,“巴中”写作者旅行地点,“秋气”暗含季节,“早”体现行旅时间之早。
B.首联动静结合,写秋天衰飒寒气之静与行人远行之动,景与人渲染出巴地秋天悲凉氛围。
C.颔联“中原”与“异国”相对,能寄书的雁不能到达此地,巴地猿声四起,写出作者旅行异地的思乡之情。
D.尾联写巴地地处边地,地理接近“乌蛮塞”,战争频繁,给国家和百姓带来巨大损失和威胁。
E.全诗借巴东秋景抒发作者羁旅之愁,尾联以对国家的忧虑结尾全诗,将个人之愁与家国之思联系于一体。
(2)颈联“深”与“暗”用词极为巧妙。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地方古代诗歌是地方文化的代表,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和语文课程价值。学生生于斯,长于此。合理开发利用各地方古代诗歌语文资源,对学生提升语文素养,掌握地域文化、进而培养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兴趣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章创生,范时勇,何洋.重庆掌故[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13:15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翟明刚.三峡诗学[M].济南:齐鲁出版社,2006.12:336.
[4]熊宪光,王广福,宁登国.巴渝诗词歌赋[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4.03(1):3.
[5]杜甫(著),仇兆鳌(注).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99.09(5):1228.
[6]熊宪光,王广福,宁登国.巴渝诗词歌赋[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03(1):172.
胡天宇,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学历。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研究。
从高中语文教学角度,对古代巴渝诗等地方古代诗歌的语文资源开发利用极具积极意义。
历史中的诗人、文学史中的诗歌,学生如同雾里看花,总隔一层。囿于时间限制和地域阻隔,古代诗词等文学似乎离学生很远。而地方本土古代诗歌所记叙地名为学生熟悉地名,所描写之景为学生日常所见之景,所抒发情感为学生领悟之情感。以巴渝古代诗歌为例,“病树前头万木春”是刘禹锡面对巴渝三峡之景的人生体悟,“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更是李商隐客居渝州的心境。学生对这类离他们很近的地方古代诗歌诗人的了解、学习,形成共鸣,文学鉴赏能力大有提升。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引导学生自觉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地方本土古代诗歌是中华传统文化一部分。以古巴渝诗为例,透过古巴渝诗及其背后的文人故事,学生可知晓别样的文化巴渝。“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过渝州,渡长江,便于重庆涪陵留下“李渡”镇名。了解学习地方古代诗歌,利于学生探索并继承诗歌背后的传统文化。
古代诗人或游览各地、或贬谪他乡,行踪贯穿中国东西南北,在各地留下或多或少的诗歌。以巴渝古代诗歌为例,产生于丰富历史文化的古巴渝,无疑是历史文化中一大瑰宝。可从以下三方面开发利用地方古代诗歌。
一、立足学生实际,开发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成是新课改一大重点。校本课程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确定,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
古代巴渝诗是创作于重庆的诗歌或有重庆地方因子的诗歌。它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部分,又独具地方特色。在国家大力提倡“校本课程”背景下,把“古代巴渝诗”纳入校本课程研究范畴,是极具创设性的课程开发方式。
古代巴渝诗的缘起、发展、兴盛与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大体一致。巴渝诗上溯至周武王时代。唐代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等众多诗人入渝、过渝,使巴渝诗达到鼎盛。宋代依旧有大量巴渝诗出现。元明清逐渐回落。
结合古代巴渝诗发展脉络,笔者开发“巴渝诗学”校本课程。课程分为“概述”“唐前巴渝诗”“唐代巴渝诗”“宋代巴渝诗”“元明清巴渝诗”五部分,侧重“唐代巴渝诗”。“唐代巴渝诗”又侧重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李远(唐代巴渝本土诗人)等著名诗人在巴地创作的诗歌。具体教学中,结合诗人行踪,或分析诗歌意境、或探讨文学原型、或考证创作地点、或探析古巴地风俗,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开发校本课程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不一而足,关键在于以地方古诗为内容,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文化积淀为目标。
二、结合教材教学,补充关联内容
语文教学应贴近生活。还原文学的生活之美,在现实生活中体悟语文之美。在日常教学中,可补充与本地域相关的语文素材。
巴渝诗歌极为丰富,诗文不乏精品。教学诗歌艺术手法,可举产生于巴渝之地的诗句。如象征手法,可举白居易贬谪忠州二年的《木莲花》之例,“已愁花落荒岩底,复教根生乱石间。几度欲移移不得,天叫抛掷在深山”。以木莲花之处境,刻画作者不为重用的无奈。
清人王士祯《渝州夜泊》首联“涂山斜月落,巴国曙鸡鸣”、尾联“不寐闻猿啸,迢迢入峡声”。“涂山”即为重庆长江边南岸区南山,因上有夏禹涂后祠而得名。诗人夜泊重庆城外,远眺涂山月落,由景而生旅途愁思。同样讲解“借景抒情”“羁旅愁思”,引入古巴渝诗歌,生活、环境之诗意便荡漾在学生心灵深处。
《蜀道难》教学可补充明朝刘基《蜀国弦》。其《蜀国弦(其六)》“瞿塘喷浪翻九渊,倒泻柳泉喧木杪”,类似李白诗“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萬壑雷”,写出蜀地水之喧腾,也体现蜀地山之险峻。杜甫于三峡夔州(今奉节)有《秋兴八首》,再补充其名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此四句或写于忠州到云安(今云阳)的舟行途中。空阔原野、长江流逝,给学生以贴近生活体悟的美感。《琵琶行》教学不仅可补充李贺《李凭箜篌引》、韩愈《听颖师弹琴》,还可补充杜甫作于夔州(今重庆奉节)的《听杨氏歌》。其中“佳人绝代歌,独立发皓齿”“老夫悲暮年,壮士泪如水”等亦写出音乐之美的诗句。
被贬谪的白居易离开浔阳至巴地为官,写下《初到忠州登东楼,寄万州杨八使君》。诗歌对同在巴地为官的万州刺史杨归厚谈及忠州风土,“山束邑居窄,峡牵气候偏。林峦少平地,雾雨多阴天”反映巴渝气候和地形特点。同时代的刘禹锡,写下的《别夔州官吏》“惟有九歌词数首,里中留与赛蛮神”,更展现古代巴楚之地的“巫文化”特征。这些诗句有文学色彩,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便于学生了解古代民俗文化。
三、设置鉴赏题型,训练鉴赏能力
巴渝诗具有鲜明的巴渝地方色彩,其本质依旧是诗。考试中,可命制巴渝诗一类鉴赏题目,以训练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以下为《秋日巴中旅行》的鉴赏命题。
秋日巴中旅行/王廷相
巴中秋气早,行客已凄凄。
江险深三峡,云寒暗五溪。
中原无雁至,异国足猿啼。
况近乌蛮塞,连年尚鼓声。
注释:王廷相,明文坛“前七子”之一,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
(1)下列对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联首句与题目呼应,“巴中”写作者旅行地点,“秋气”暗含季节,“早”体现行旅时间之早。
B.首联动静结合,写秋天衰飒寒气之静与行人远行之动,景与人渲染出巴地秋天悲凉氛围。
C.颔联“中原”与“异国”相对,能寄书的雁不能到达此地,巴地猿声四起,写出作者旅行异地的思乡之情。
D.尾联写巴地地处边地,地理接近“乌蛮塞”,战争频繁,给国家和百姓带来巨大损失和威胁。
E.全诗借巴东秋景抒发作者羁旅之愁,尾联以对国家的忧虑结尾全诗,将个人之愁与家国之思联系于一体。
(2)颈联“深”与“暗”用词极为巧妙。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地方古代诗歌是地方文化的代表,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和语文课程价值。学生生于斯,长于此。合理开发利用各地方古代诗歌语文资源,对学生提升语文素养,掌握地域文化、进而培养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兴趣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章创生,范时勇,何洋.重庆掌故[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13:15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翟明刚.三峡诗学[M].济南:齐鲁出版社,2006.12:336.
[4]熊宪光,王广福,宁登国.巴渝诗词歌赋[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4.03(1):3.
[5]杜甫(著),仇兆鳌(注).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99.09(5):1228.
[6]熊宪光,王广福,宁登国.巴渝诗词歌赋[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03(1):172.
胡天宇,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学历。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