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园合作促进幼儿社会认知发展的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T454208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家园合作促进幼儿社会认知发展的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理论与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分析家园合作与幼儿社会性发展之间的关联性,力求可以成功构建出适合我国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认知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家园合作教育现状,分析家园合作模式下儿童社会性认知发展的具体方向与主要问题。根据现状问题,进一步提出相关的可行性措施,以期可以为幼儿的人格健全、亲社会行为培养提供借鉴价值。
  关键词:家园合作;幼儿;社会认知;发展思考
  一、 前言
  党的十九大明确强调教育强国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程,唯有将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才能够夯实我国综合实力与主导地位。其中,幼儿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按照教育部规划要求合理贯彻与落实教育内容。教育过程中,应该从培养幼儿社会认知、科学素养、全面发展等方面入手,通过不断提高幼儿综合素质与能力,以期可以为幼儿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目前,幼儿教育为尽早实现预期教育目标,主张应用家园合作模式促进幼儿个体的全面发展。根据实际应用效果来看,家园合作模式通过主张家长、教师与幼儿之间进行互动与交流,在培养幼儿科学素养与社会认知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值得推广与应用。
  二、 关于幼儿社会认知能力发展问题的相关研究
  (一) 社会认知能力
  所谓的社会认知主要是指个体对社会性客体及其之间关系的认知。举例而言,如他人与自我、人际关系、社会群体等都可以视为社会认知能力范畴当中。社会认知能力一般多围绕人的社会行为之间的关联性问题进行理解与判断,一方面,主要以个体对自己与他人内在心理过程的真实认知,或者是对个体对自己与他人内在心理过程的特征认知。
  如人的意图、态度等都可以视为包括于社会认知能力体系当中。另一方面,主要以对人的外在社会行为、人际关系等进行理解与判断,如友谊、道德品质、法律制度等。不难看出,社会认知能力主要以道德价值观为衡量标准,辅助个体在社会发展中健全人格机制,确保个体得以全面发展。
  (二) 幼儿社会认知能力
  幼儿年龄尚浅,对于周遭事物存在较强的好奇心理。同时,因自身心智发展尚未成熟,因此对于事物的判断能力与认知能力存在一定局限性。关于幼儿社会认知能力的研究问题,可以从浅显层面进行研究与分析。一般来说,幼儿在社会认知能力表现方面,主要从对他人认知、社会环境及现象认知、社会规范认知方面入手。其中,社会环境与现象认知涵盖的内容体系较多,多以家庭、幼儿园、交通设施等认知内容为主。
  以家庭认知为主,幼儿在社会认知能力方面可以判断家庭成员、数量、关系等内容。此外,在社会规范认知方面,主要集中从文明礼貌、公共规则、集体规则、基本道德准则等方面入手。以文明礼貌认知为例,幼儿在社会认知能力方面,可以明确礼貌用语等基本规范内容。足以见得,幼儿社会认知能力涵盖的内容较多,需要幼儿教师人员从多个方面渗入社会认知教育,确保幼儿可以适应社会,实现个体全面发展。
  三、 家园合作教育模式的相关研究与分析
  (一) 内在驱动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总则针对幼儿园教育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要求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之间保持密切合作关系,在教育模式上尽量与小学教育实现衔接管理。通过综合利用教育资源,满足幼儿个体的全面发展。近些年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反复强调,家庭教育作为影响幼儿行为习惯、人格特征的重要因素,幼儿园理应与家庭教育之间构建良好的互动关系,秉持尊重、合作的原则要求,积极鼓励家长成员主动参与到幼儿园教育工作当中,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内在驱动力。
  (二) 积极意义
  培养幼儿社会认知能力是一个需要持续进行的教育过程,最好以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深化幼儿社会认知能力与判断能力。而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家园合作体系,往往可以促进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形成相关的协调机制,合力培养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以及核心素养。根据践行情况来看,家园合作主张幼儿园与家长成员之间保持良好的协调互助关系,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尽量让其形成社会认知能力,达到预期的教育成效。
  以家长成员为例,家长成员可以按照家园合作教育要求,采取“亲子互动”方式加强自身与幼儿之间的合作交流,明确幼儿实际需求,以便让其更加合理地掌握相关知识内容,并将其付诸于实践过程当中。鉴于家园合作模式的重要性,幼儿园应该加强自身与家长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在发挥幼儿园基础教育功能的同时,确保幼儿个体的社会认知能力得以形成。同时,家长也应该积极配合幼儿园教育工作,為幼儿个体的全面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四、 家园合作模式促进幼儿社会认知能力发展中的阻碍因素
  关于家园合作模式促进幼儿社会认知能力发展中阻碍因素的研究问题,建议相关人员可以从下述两个方面进行借鉴与参考。
  一方面,《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反复强调“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应该秉持尊重、合作的原则态度,与家长之间构建良好的互动关系,确保幼儿园教育能力与家长教育能力得以有效提升。但是结合当前幼儿园教育工作来看,部分幼儿园在培养幼儿社会认知能力的过程中,仍旧存在主导性问题。也就是与家长之间的协调配合程度尚未达到预期标准。甚至个别幼儿园存在“以我为主”的教育态度,因此在培养幼儿社会认知能力的过程中存在一定局限影响。最重要的是,频繁采取“灌输式”教育方式难以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且家长的教育功能与作用也未得到有效发挥,因此整体培养状态存在滞后情况。
  另一方面,家园合作模式尚未实现标准化教育目标。纵观当前发展情况来看,尽管多数幼儿园在与家长沟通、互动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果,但是并未深入挖掘家园合作模式资源优势,与家长之间构建“四方互动”体系,即家长、幼儿、幼儿教师与幼儿园之间的互动体系。在家长责任、时间安排等方面存在不合理问题,同时在幼儿社会认知能力培养方面缺乏针对性。最重要的是,部分家长对于社会认知能力的概念与内涵缺乏全方位认知,导致教育与培养过程存在衔接不合理问题。长此以往,幼儿虽会对社会认知问题形成既定概念,但是在运用方面还是会存在限制性问题。   五、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措施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反复强调,家庭教育作为影响幼儿行为习惯、人格特征的重要因素,幼儿园理应与家庭教育之间构建良好的互动关系,秉持尊重、合作的原则要求,积极鼓励家长成员主动参与到幼儿园教育工作当中,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内在驱动力。以下是本人结合相关经验,针对家园合作培养幼儿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措施问题进行重点研究与分析,以期可以给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一) 保持紧密的“双向互动”关系,致力培养幼儿社会认知能力
  意识形态作为一切行动的向导力,侧面证明唯有家长与教师人员构建良好的互动关系,才能够准确无误地将幼儿园家园合作模式作用于教育活动当中。实践过程中,幼儿园应该及时纠正当前家园合作工作存在的偏差问题,尤其是与家长协调配合力度不够的问题。建议幼儿教师应该走出家长工作的误区,结合素质教育理念要求,形成全新的教育观念,改变传统以幼儿园教育为主的教育理念,不断能促进自身能够与家长之间形成良好的“双向互动”关系。日常教育活动中,尽量从培养幼儿他人认知、社会环境及现象认知、社会规范认知能力方面入手。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自己对社会认知能力的正确理解,确保个人得以健康成长。
  (二) 构建科学、合理的家园合作体系,深化幼儿社会认知的培养能力
  科学、合理的家园合作体系往往是促进幼儿社会认知能力不断发展的根本驱动力。针对于此,建议幼儿园与家长方面应该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尽量形成以家长、幼儿、幼儿教师与幼儿园为主体的“四方互动”体系。其中,家长人员必须明确自身的教育重责,在日常生活中渗入社会认知培养能力内容,规范幼儿个体行为与道德认知,确保幼儿得以实现全面发展。同时,幼儿教师也应该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渗入社会认知能力培养理念。如日常教学工作中,可以渗入社会规范认知教育,重点以文明礼貌、公共规则、集体规则、基本道德准则等内容为培养内容,及时规范幼儿个体的日常行为,深化幼儿道德理念,不断促进幼儿在社会认知过程中深化个人的综合素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六、 结论
  根据本文的研究与分析可知,幼儿教育通过实行家园合作教学模式,至少在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社会认知能力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果。目前,绝大多数幼儿园意识到了家园合作的重要性,致力于从多个方面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以期可以在培养幼儿社会认知能力方面达到预期教育效果。但是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家园合作模式尚未达到成熟应用阶段,在部分应用方面仍旧存在制约因素。针对于此,建议幼儿教育者应该针对上述问题进行重点研究与分析,努力通过改革与创新家园合作模式,确保幼儿社会认知能力得以顺利发展,并实现全面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柴震.浅谈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习惯[J].课程教育研究,2019(18):251.
  [2]沈晓枭.家园合作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J].名师在线,2019(17):85-86.
  [3]张琼.家园合作中园长领导力现状及其提升策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8.
  [4]喻莉莉.家园共育培养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策略分析[J].華夏教师,2018(2):48-49.
  [5]曹筱一.家园合作开展幼儿发展评价的现状调查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9.
  作者简介:
  韩丽凤,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机关幼儿园。
其他文献
摘 要:教育的意义在于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良好的品德素质是评价教育成果的重要标准之一。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不能只停留在专门的德育课上,而是应当在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抓住教育契机,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德育渗透,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德育渗透  一、 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  目前,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视物理基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德育教学渗透这一问题,并在
本课题分为4个部分,简述如下: 第一部分 软骨素酶和透明质酸酶致离体猪眼基底部玻璃体脱离的研究 目的: 体外观察比较两种酶对猪眼基底部玻璃体的效果,为下一步体内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实施,高中化学的教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逐渐更新教学理念,营造一种融洽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注重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体,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高中化学;思维品质;化学教学  高中化学的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科学操作实验的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而这些能
摘 要:高中化学是高中教学学科中的重要内容,化学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自然科学常识,提高学生的化学思维与化学能力,促进学生科学意识和素养的形成。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高中化学的教学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如何通过高中化学教学工作的开展,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与丰富性,提高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和效果,是高中化学教学工作的重点,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探索,是丰富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本文通
摘 要:高中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不同,属于学生教育生涯的转折点,在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换句话说,不少学生决定自己以后大学要学什么专业,很大程度上受到高中教育的影响。从化学学科的教育、教学来说,高中化学中的很多知识定理都和大学中要学的很像,因而为了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应当将实验能力纳入学科考核指标中。本文将从高中化学的现有培养形式入手,探究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培养能力的提升是否有影响
半夏,又称三叶草、三步跳、麻玉果等。为常用中药,以块茎供药用。多为野生,人工栽培面积极小,市场上供不应求,十分畅销,因此,开发人工栽培,大有发展前景。 1.栽培环境的选择
摘 要:学习美术,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创设情境,能够有效提高学生鉴赏作品的能力。因此,本文基于目前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结合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有效情境创设的重大意义,浅谈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有效情境创设的策略,以提高高中生学习美术的能力。主要立足于情感情境的创设、直观情境的创设、参与情境的创设、多维互动情境的创设这四个方面开展高中美术教学活动。  关键词:高中美术
摘 要:幼儿语言能力是幼儿社会行为能力发展的基础,幼儿社会行为能力的发展离不开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幼儿语言能力与幼儿社会行为能力二者之间的发展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关系,本文对二者的相互关系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关策略。  关键词:语言能力;社会行为能力;幼儿语言能力  一、 幼儿语言能力与幼儿社会行为能力的含义  幼儿语言能力是指交际双方根据交际目的和交际情境有效地使用语言工具的一系列技能
摘 要:素质教育实行以来,正针对各个教育阶段提倡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高中阶段正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高中阶段的课业压力、升学压力本身就极大,让学生进行适当的放松能使学习效率事半功倍,因此高中学校正在加强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并对音乐与舞蹈等课程提出更高的教学要求。当前高校已经设置了音乐与舞蹈模块,将舞蹈带入音乐教学之中,通过舞蹈知识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并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  
摘 要:对于幼儿教学来说,幼儿年龄偏小,如果教师只采用语言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则幼儿的敏感程度不高。所以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地引用游戏教学,幼儿对于游戏的兴趣程度往往较高,将游戏与教学相结合将能够有效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在游戏教学法中区域性游戏成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全面身心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幼儿年龄偏小,幼儿时期也正是形成鲜明个性的时间段,而区域型游戏刚好满足了幼儿个性发展的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