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科学的复习往往能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发展。本文针对目前小学语文复习阶段出现的误区,提出了以下几个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期末复习;误区;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传统语文期末复习存在的误区
(一)习惯性“抱佛脚”
在很多老师眼里复习是为了考试而服务的,为了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期末复习,很多老师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都在赶进度中进行,只希望课能早日上完,早日进入总复习阶段,只有早点进入期末复习阶段才能考出好成绩,“复习”似乎只有在期末才能出现。在教授完新课是没有做到及时的复习,学生的根基不扎实,期末花了更多的时间,可是效率也不高。
(二)地毯式“题海战术”
为了能做到所谓的“熟能生巧”,很多老师在期末阶段都会进行地毯式的轰炸——题海战术。期末考试进行考试、讲评的死循环,但是这些题目老师们没有进行精心筛选,很多题目反复出现。造成学生的能力和知识的关系失调,让学生在复习阶段处于被动的地位,被老师的试卷牵着鼻子走,而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思考并总结方法,思维僵化,不会灵活变通,复习效率低下。
(三)盲目性“有教无类”
每个学生的水平、能力都不同,期末复习很多老师会进行一刀切式的期末复习,全班同学做相同的题型,对于平常基础较扎实的同学也在让他们反复进行抄、默,让这些同学更加感到期末复习的无趣,但是统一做提高训练题时,会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倍感无奈,不会做、听不懂,基础又不能得到巩固,大大降低复习效率。
二、量身定制期末复习策略
(一)及时巩固,稳中求进
很多老师对期末考试复习存在这样的误区,认为学生期末集中复习的时间越多,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就越会好,于是教学不按照学校统一的教学进度,在平时的授课中故意缩短教授新课的时间,加快教学节奏。可是,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对新的内容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消化过程,过分求快,反而导致学生“消化不良”,对所学内容并不能“知其所以然”。可到了期末复习阶段,老师花大把大把的时间来进行复习,可是从人的遗忘规律来看,复习课相当于新授课,学生已经将前面所学知识遗忘殆尽,复习的速度相当缓慢,也给教师和学生期末复习阶段的学习生活,带来更多无形的压力。
(二)课堂精练,举一反三
1.精选习题
由于环境、家庭、学生先天遗传、年龄等种种因素,每个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情况也存在着差异。所以老师在选择习题时既要考虑到普遍的认知结构,又要考虑到个别差异的现象。所以在出题或选择习题时也应该层次分明,既要有适合后进生的基础巩固题,也要有适合基础较好的绩优生的具有启发性,较为灵活的题目,培养创新意识,让学生针对不同题型查缺补漏,设计习题可贴近学生的生活,例如阅读理解的选择和作文题目的设计,都可以以学生周边的热点话题取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期末习题要少而精,不能大搞题海战术。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题目,以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产生学习倦怠等情绪,通过典型题的讲解,真正让学生弄懂、弄通,学会举一反三。例如:按要求写句子,写比喻句和拟人句。比喻即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拟人即把物当作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学生弄懂即可,不必再大批量仿写比喻句、拟人句。
2.及时评讲
复习课应该区别于平时的新授课,教师应该选择性讲解。作业应该及时批改,做好情况分析,及时讲解。对于难度较低,大部分同学都已经掌握的题型应该简化讲解;对于灵活性较高的题目,要一步步耐心指导,使学生抓典型,举一反三逐渐掌握,减少错误率;对于多次出现的习题,讲评则不必再面面俱到。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课前精心准备,明确讲题策略。
期末复习课上还应该避免“一言堂”的现象,应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去。语文是一门较为灵活的学科,很多题目没有唯一的答案,就需要同学们相互交流,启发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三)因材施教,结对互助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孩子的种种差异和特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措施。
在期末复习阶段,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能力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例如一些认知水平较差基础较差的学生连最基础的生字词都无法掌握好,对于生字词的掌握都已经是忙得焦头烂額,对于这些学生来说,一些灵活些的题目甚至连题目要求都读不懂,硬是强迫他们做不仅会使期末复习低效,还会大大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学生会在心底不断地否定自己,“我怎么这么笨!我一点都不会,考试肯定不行,我不是读书的料,我和别的同学差太远了,再怎么努力都没用了……”差生的基础得不到巩固。反之,对于基础掌握得扎实的尖子生而言,反复的默写抄写作业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件极为痛苦的事情,明明已经掌握的东西却要反复做上好几遍,也易造成这类学生的心理疲劳,“期末复习好无趣好无聊,没有进步空间,直接参加考试就行了……”尖子生的综合语文能力也没有得到更好地提高。所以,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分类检测,让尖子生和后进生进行结对,这样既帮助了后进生,又让尖子生及时、轻松地复习了基础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期末复习;误区;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传统语文期末复习存在的误区
(一)习惯性“抱佛脚”
在很多老师眼里复习是为了考试而服务的,为了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期末复习,很多老师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都在赶进度中进行,只希望课能早日上完,早日进入总复习阶段,只有早点进入期末复习阶段才能考出好成绩,“复习”似乎只有在期末才能出现。在教授完新课是没有做到及时的复习,学生的根基不扎实,期末花了更多的时间,可是效率也不高。
(二)地毯式“题海战术”
为了能做到所谓的“熟能生巧”,很多老师在期末阶段都会进行地毯式的轰炸——题海战术。期末考试进行考试、讲评的死循环,但是这些题目老师们没有进行精心筛选,很多题目反复出现。造成学生的能力和知识的关系失调,让学生在复习阶段处于被动的地位,被老师的试卷牵着鼻子走,而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思考并总结方法,思维僵化,不会灵活变通,复习效率低下。
(三)盲目性“有教无类”
每个学生的水平、能力都不同,期末复习很多老师会进行一刀切式的期末复习,全班同学做相同的题型,对于平常基础较扎实的同学也在让他们反复进行抄、默,让这些同学更加感到期末复习的无趣,但是统一做提高训练题时,会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倍感无奈,不会做、听不懂,基础又不能得到巩固,大大降低复习效率。
二、量身定制期末复习策略
(一)及时巩固,稳中求进
很多老师对期末考试复习存在这样的误区,认为学生期末集中复习的时间越多,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就越会好,于是教学不按照学校统一的教学进度,在平时的授课中故意缩短教授新课的时间,加快教学节奏。可是,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对新的内容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消化过程,过分求快,反而导致学生“消化不良”,对所学内容并不能“知其所以然”。可到了期末复习阶段,老师花大把大把的时间来进行复习,可是从人的遗忘规律来看,复习课相当于新授课,学生已经将前面所学知识遗忘殆尽,复习的速度相当缓慢,也给教师和学生期末复习阶段的学习生活,带来更多无形的压力。
(二)课堂精练,举一反三
1.精选习题
由于环境、家庭、学生先天遗传、年龄等种种因素,每个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情况也存在着差异。所以老师在选择习题时既要考虑到普遍的认知结构,又要考虑到个别差异的现象。所以在出题或选择习题时也应该层次分明,既要有适合后进生的基础巩固题,也要有适合基础较好的绩优生的具有启发性,较为灵活的题目,培养创新意识,让学生针对不同题型查缺补漏,设计习题可贴近学生的生活,例如阅读理解的选择和作文题目的设计,都可以以学生周边的热点话题取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期末习题要少而精,不能大搞题海战术。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题目,以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产生学习倦怠等情绪,通过典型题的讲解,真正让学生弄懂、弄通,学会举一反三。例如:按要求写句子,写比喻句和拟人句。比喻即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拟人即把物当作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学生弄懂即可,不必再大批量仿写比喻句、拟人句。
2.及时评讲
复习课应该区别于平时的新授课,教师应该选择性讲解。作业应该及时批改,做好情况分析,及时讲解。对于难度较低,大部分同学都已经掌握的题型应该简化讲解;对于灵活性较高的题目,要一步步耐心指导,使学生抓典型,举一反三逐渐掌握,减少错误率;对于多次出现的习题,讲评则不必再面面俱到。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课前精心准备,明确讲题策略。
期末复习课上还应该避免“一言堂”的现象,应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去。语文是一门较为灵活的学科,很多题目没有唯一的答案,就需要同学们相互交流,启发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三)因材施教,结对互助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孩子的种种差异和特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措施。
在期末复习阶段,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能力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例如一些认知水平较差基础较差的学生连最基础的生字词都无法掌握好,对于生字词的掌握都已经是忙得焦头烂額,对于这些学生来说,一些灵活些的题目甚至连题目要求都读不懂,硬是强迫他们做不仅会使期末复习低效,还会大大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学生会在心底不断地否定自己,“我怎么这么笨!我一点都不会,考试肯定不行,我不是读书的料,我和别的同学差太远了,再怎么努力都没用了……”差生的基础得不到巩固。反之,对于基础掌握得扎实的尖子生而言,反复的默写抄写作业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件极为痛苦的事情,明明已经掌握的东西却要反复做上好几遍,也易造成这类学生的心理疲劳,“期末复习好无趣好无聊,没有进步空间,直接参加考试就行了……”尖子生的综合语文能力也没有得到更好地提高。所以,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分类检测,让尖子生和后进生进行结对,这样既帮助了后进生,又让尖子生及时、轻松地复习了基础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