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成长所需 扬专业所长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t3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鲜活载体, 课程规划体现了学校发展的价值追求。建校四年来,学校立足“让每一棵小树茁壮成长”的育人目标,以学生的发展为价值基点,在校本课程开发上坚持做到四点:一是基于学生需求开发课程,二是基于教师自身专业特长开发课程,三是基于家长及社会需要开发课程,四是基于学校的办学特色开发课程。丰富的校本课程既满足了学生的共性需求,奠定根基;又满足了个性需求,发展品质。
  1.课程设置,依需而定
  为了解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学校一直坚持借助大数据设置校本课程内容。每一届新生入学前,学校都会做一次大数据调查,内容有十几项之多,其中包括孩子有什么兴趣特长、入学前上过哪些课程、希望学校开设什么课程等。在大数据汇总分析之后,学校着手设计一年级学生的校本课程。学校每年都坚持大数据调查,为课程设置提供依据,让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家长的需求。目前,学校共设有传统文化、艺术、体育、科技、阅读、思维训练、劳动共七大类35门校本课程,体现了全方位、多领域的特点。丰富的课程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张专属课程表,学生可以在学校规定的时间、按照自己的喜好,走进对应的教室、学习自己喜欢的课程。依据需求的课程设置,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
  2.课程优化,依生而行
  学校设置的课程不是一成不变的,还会在不断改进的过程中逐步优化。学校的课程优化是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完成的。
  一是学习过程中的动态生成。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往往会不经意产生一个个疑问,这会对授课教师设计活动产生很大启发,教师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或设计新的课程内容。因此,学校鼓励教师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需求点和生长点有效链接,在学习过程中,倾听学生想研究的问题,基于学生头脑中的疑惑,设计并改进课程内容。这种师生共同参与的课程设计,更加贴近学生的兴趣,更能够驱动学生的好奇心与内生力。站在课程优化的角度,学习或体验内容的推进,一定是在与学生需求的互动过程中流动向前进行的。學生真正的需求是激发学生创造力的引擎,也是学校建设课程体系的钥匙。
  二是学期结束时的评价筛选。每学期末,学校都会以问卷的形式进行满意度测评,让学生对参与的课程发表意见;还会在学期末进行校本课程展示,形式自定,可以是授课过程展示,可以是作品展览,也可以是现场展演。通过以上两种形式的评价,最终确定哪些课程需要继续保留,哪些需要调整。
  在课程建设上,我们一直在不断思考与改进,让所有的学生都被课程的魔力吸引,让所有学生都能不断地发现自己的潜能和优势,在课程学习中都能体验探究的意趣和发现的惊喜。课程优化提高了校本课程的质量,可以更好地为学生发展服务。
  3.课程创新,依师而动
  学校致力于不断丰富课程门类,鼓励教师依据自身优势自主开发课程,积极探索“学生需要 教师扬长 跨界融合”的课程创新路径。参与绘本课题研究的教师开发出思维训练课程;古筝专业水平高的教师,开设了古筝课程;研究景泰蓝的教师,分年段设计课程内容,让学生一步步走进景泰蓝的世界;书法造诣颇深的教师,设立了跨年级的书法工作室……这样的课程充分彰显教师专业特长,挖掘教师专业潜能,赋予了教师专业展示的平台,激发了教师课程建设与创新的积极性。
  尽管建校时间短,但学校的校本课程依然结出了丰硕果实:参与京剧课程的学生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少儿戏曲节目的录制、登上了长安大戏院的舞台,举手投足展现京剧之美,抑扬顿挫唱出国粹之魂;网球社团的学生虽然年龄小,但已参与多项市区级竞赛,在比赛中崭露头角、勇创佳绩,并在比赛中学会坚持与拼搏;阅读课程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让每一个学生在阅读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增强底蕴、树立理想。我们希望学生不仅要学好国家课程,还要很好地完成学校为他们设计的校本课程,在课程文化的浸润下立根树品,逐渐成长为“会学习,健身心,善合作,乐探究,有特长”的潞苑品质少年。
其他文献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办好特殊教育的要求,让首都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残疾人。近日,北京市教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北京市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以下简称“二期计划”),努力使北京市每一个残疾儿童少年能够在公平、包容的环境中接受适宜的教育,优化特殊教育供给,提升特殊教育质量,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二期计划”出台的背景  2013年3月,北京市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发布《北京市
随着国家与社会的发展,立足新时代,通过新思想、新举措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成为教育的重要命题,也成为教育人的时代担当。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教育指导纲要与意见、地方出台的系列改革举措等为中小学基层实践者提供了基本依循。北京市东城区结合区情、校情,通过一系列举措,探索形成了提升学校德育实效性的“三部曲”——诊断、设计、评价,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真正落到了学校的德育活动与评价中。提升学校德育
2019年是北京最后一次文理分科高考,今年各学科的考题也受到广泛关注和热议。本期,我们特邀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专家、各区教研部门教研员和特级教师,共同解析今年的高考试题都有哪些新变化,对于今后的教学,教师又该如何转变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模式。语文:注重学科情境设计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点评专家夏宇(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语文卷坚持对语文素养的综合考查,注重学科情境设计和考生思维
“当线上教学从应急走向常态,教师的改变和提升将成为关键。未来线上自主学习将成为常态化,在线教研将成为常态化,在线与在校融合式教学与教研将成为常态化。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提前预判,预见未来,重新构建学校课程、重构师生学习方式、重新界定教师角色、重新定位区域教研。”  这是4月29日,在中国教育学会主办,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承办的“在线与在校——面向未来的混合式教学与
学校日常的管理工作错综复杂、千头万绪,如果管理者没有头绪,不爱做研究,只能发现事情越来越多,工作越来越枯燥,疲于奔命。  评析:面对纷繁复杂的管理工作,我们应静心梳理,系统考虑教育和学校的发展,综合分析研究。这就是学术思维,即为了认识事物的内在本質和规律而进行的思维方式。  学术思维有助于系统解决共性化的问题。遇到学校管理过程中的难题,不要急于赶快解决完事,而是要运用学术思维,先做研究,分析问题产
专家简介  杨志成,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博士,研究员。曾任北京市第一零九中学教师、副校长,北京市原崇文区教委主任、东城区教委主任,北京奥组委奥林匹克教育处处长,北京市教委基础教育一处处长,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教育政策、教育行政、学校管理、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学校德育、奥林匹克教育。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是对新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对劳动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在宋庆龄关于教育的论述中,“劳动”两个字可以说是随处可见。她把劳动列入人类最优秀的品质之一,还多次将“爱劳动”列为国民最重要的品德。宋庆龄说:“必须从小参加劳动,锻炼成
提起唐双宁,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光大集团董事长、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原副主席、若干大学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众多重量级头衔。以及他在金融领域的工作及诸多著述,此外还有他那久负盛名的狂草书法。而很少有人知道他对中共党史的浓厚兴趣,也鲜有人理解他在一天紧张工作之余,仍对党史问题进行探索和思考的热情。从重走长征路到发表党史问题考证文章,从对党史史实的如数家珍,到初步写就关于周
《普通高中语文課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语文学习任务群”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而学习任务群多采用专题学习的形式,需要突出“任务”的意识。因此,专题学习要特别重视学习任务的设计和实施。  近期,笔者作为培训者之一与来自全国各地的高中语文教师学员共同参与了“新课标”的解读专项培训会。培训小组设计了“
鉴湖越台名士乡,忧忡为国痛断肠;  剑南歌接秋风吟,一例氤氲入诗囊。    这是毛泽东主席在纪念鲁迅先生80寿辰写的一首诗。从此酒乡绍兴,又有了“名士乡”的美称。  毛泽东主席是湖南人,爱吃红烧肉和红辣椒。周恩来总理祖籍绍兴,爱吃梅菜肉和绍兴酒。两位伟人,一豪放一儒雅,性格迥异,却成为中国几千年来“最佳搭档”,被人们戏称为“湖南红辣椒与绍兴黄酒的组合”。  从许多影视和传记作品中可以看到,毛主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