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染艺术工作坊特普模式下的初中美术教学探究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rdan23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扎染艺术是我国一项极具特色性的染色工艺,它将技能展示和使用功能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扎染艺术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同时学习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为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在扎染艺术工作坊中,要想开展有效的美术教学,教师应该采用特普融合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共享学习成果,分享学习技巧,实现共同增效提质的目标。
  关键词:扎染技术;特普模式;初中美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扎染艺术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融合入了中华几千年的文化精神,是我国古代纺织文化的一块重要板块。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业化程度越来越深,机器逐渐代替了人力,传统的印染工艺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的发展需求。如何让这宝贵的文化遗产能够一直传承下去,值得我们进行思考探究。作为一名初中美术教师,有责任为之进行努力,将我国的传统扎染艺术传承下去,教会学生。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扎染,将这项文化发扬光大。
  一、初中美术课中开展扎染艺术的作用
  美术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与现实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扎染用自己独特的色彩闪耀在历史长河中,有着朴实大方、令人眼前一亮的民族特色。扎染艺术是我国少数民族特有的民间艺术,经历了数千年的传承,已经成为了我们国家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要,中学的美术课堂应该努力践行课程改革的要求,进一步挖掘学生的美术潜力,拓宽学生的美术视野。扎染技术加入美术教学刻不容缓,扎染工艺的精湛和奇美符合学生的审美特点,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学习到扎染技术,受到一定的艺术熏陶。加以教师的正确指导,有助于学生将美术工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开展创造性强的艺术创作。让学生在此过程获得成就满足感,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关注,养成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促进学生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提升。
  扎染艺术是一种手工形式为主的民族工艺,将之加入到初中美术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锻炼学生的绘画功底。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实践创新精神,在教学过程的中,引导学生互帮互助,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综上所述,扎染艺术走进美术课堂有很大艺术。
  二、初中美术教学策略
  1.立足于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形成了众多极具民族特色的美术资源。在初中美术的教学中,如何将这些宝贵的文化传承下去,让民族艺术永垂不朽,需要教师的探究思考。扎染艺术是几千年民族文化的结晶,早在我国东晋时期,扎染工艺就十分成熟了。随着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纺织业随之发展得越来越好,扎染工艺展示出了浓郁的艺术风格,我国云南大理的扎染技术已经被列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扎染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白族的扎染艺术展开教学实践,教师先根据学生的美术能力,运用特长生带动普通学生的方式,将学生分为能力均衡的小组,将能力强的特长生作为小组长,并明确小组内其他学生的职能。以此来开展教学。有利于形成互帮互助的教学课堂,使学生水平得到总体提升。学生们利于事先准备的皮筋、夹子等工具,进行手动染织,了解扎染的技巧和步骤,将普通的织物变得异彩纷呈,继而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学校还应该帮助学生建立解读民族传统文化的平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多样化的方式方法,让艺术实践滋养学生的心田,形成民族文化认同感,点燃学生继承和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思想。
  2.学习材料多样化
  在美术教学中,要用严谨的态度对待扎染艺术,充分探析这项民族文化的历史涵养。扎染分为扎结和染色两个步骤,我们可以用“丝巾”“短袖”等多样化的织物来作为扎染实践的载体,再用绳、线等,对织物进行缝、夹等方式的扎结,最后开始染色。目的是为了使未扎结的织物上色均匀,扎结部分保持原色,形成层次丰富的色彩。织物扎的越牢靠,效果就更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来进行扎染,构建出自己想要的图案,这个过程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结合扎染的色彩元素,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美术教学的完美结合。可以将课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步学习“扎”,第二步想学习“染”,第三步开始“扎和染”。工作坊可以根据目前教师和学生的人数,组织学生每周进行一到两次扎染活动,一个特长生和一个普通生为一组共同完成一幅作品。有助于提升普通學生的扎染技巧,实现共同发展。
  3.展开特普模式教学
  在进行扎染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活动体验。引导学生互相帮助,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同学之间共同探究,相互借鉴,使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学生在学习扎染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还可以让学生获得美的感受。扎染工作坊的主要任务是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继承学习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民族艺术的创作热情。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时,可以采用一对一帮扶的教学策略,特长生帮助普通生,在一定的时间之后,对学生进行阶段性的测验。例如教师可以举行小型创作活动,主题是“给家人的礼物”,进行自制扎染,将作品送给家人,赋予扎染以情感色彩,使学生获得成就感的同时,形成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三、结束语
  扎染工作坊的开展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实践活动中,应该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完成传统文化的传承,向学生全面展示出扎染文化的民族特色和图案之美,使学生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朱奋文.探讨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J].家长,2021(15):137-138.
  [2]刘晴燕.体验与艺术的碰撞——探究初中美术课堂体验式教学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21(09):158-159.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 农村普通高中艺体特长生的培养是学校教育与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部分高考目标的完成及国家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一重要途径。所以,处理好高中体育特长生的专业训练与文化课程学习协调发展的矛盾,既是学校部分高考目标的完成,也是培养现代体育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障。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与体育高考实训经验,分析了我校体育特长生的专业训练与文化课程学习间的关系与发展。试通过本文,期望学校在今后
期刊
摘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包含着不朽的真理和经过无数人总结的智慧,值得现在的我们传承并弘扬下去,而我们语文学科恰恰就是对语言涉及最多的科目。而开展一切语文教学的基础则就是识字教学了,所以说如何更好的开展语文识字教学是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随着我国对教育领域的发展愈加重视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内相关
期刊
摘要:建设智慧课堂是“互联网+”背景下的研究热点,与以往的课堂相比,智慧课堂更加注重课堂中的引导性和创造性,致力于让学生自主地完成学习行为,提升学习的实效。而信息技术学科是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基于“互联网+”的技术背景实现智慧课堂的建构,对于信息技术教师改革教育体系,提升教育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当前教育实施中,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将“智慧课堂”看作是新的宠儿,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逐
期刊
摘要:学校的教学和研究活动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课堂教学能力的保证。通过教师培训、教育和科学研究、研究教学以及邀请著名教师、专家和学者讲授专业知识,学校为教师提供了与著名教师、专家和学者密切接触的机会,并提供了培训然而,由于基础设施差和仅由上级分配学校经费,农村小学无法筹集大量教育经费。此外,教师、教学设备和设施严重短缺,导致大多数学校缺乏良好的教学和研究气氛,成绩不佳。采取形式主义是为了应付了事,
期刊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已经不再单一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作为最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素质教育进程中教师对于传统文化与学科结合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将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在小学数学学科与传统文化结合的进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本文以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重要意义为切入点,就其具体的开展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分析。  
期刊
摘要:初中语文教师将初中语文在教学中充分结合现实生活,突破教材中的限制,巧设生活情境,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更加理解掌握基础知识,收获更多语文信息,培养学生更全面的语文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生活情境;语文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初中语文知识相比于小学来说理解能力更加深了难度,所以需要将语文知识融入生活中方便学生的理解,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语文知识。让初中语文语文教学
期刊
摘要:田径运动是当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程改革思想的重要影响下,利用游戏教学的形式来进行小学体育田径教学,可以有效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素质教育应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并从这一角度出发,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潜力,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促使学生养成具备终身运动的意识。因此本文从游戏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教学意义出发,对小学体育田径教学中如何有效应用体育游戏进行策略性探究
期刊
摘要;目前,我国信息技术在不断的走向成熟,各种电教设备,多媒体课件也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阶段的教学领域中,打破了有史以来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出了新的教学格局。并且在2000年教育就颁布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能够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并且教师有责任要正确引导他们认识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从而培养
期刊
摘要:初中化学是义务教育的基础学科,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其关注度与重视度也逐渐提升。初中九年级中化学中的酸碱盐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较为密切,具有实际应用繁杂的特点,再加上该节内容较为丰富,所以也成为教师教学与学生必须要掌握的重点知识点。针对初中化学酸碱盐教学需要学生具备清晰的思路,以便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与消化,有助于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提升,进而为今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学习与理解奠定基础。文章主要对
期刊
摘要:小学是学生学习生涯的初级阶段,也是学生积累基础知识、培养能力、塑造品格的关键时期,对学生后续的学习和发展都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于重视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从而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导致学习效率不高。新课改对核心素养培养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重点突出了数学学科的核心价值,对提高学生数学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因此,小学数学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