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对未来整体经营规划的总体安排,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法。它能帮助管理者进行计划、协调、控制和业绩评价。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一点已逐步被企业认同和采纳。但目前大多数企业此项工作开展的并不到位,缺乏一定的执行力度。如何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真正贯彻实施,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
一、正确理解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系统的方法,用来分配企业的财务、实物及人力等资源,以实现企业的目标利润为目的;以销售预测为起点,进而对生产、成本及现金收支等进行预测。企业可以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来监控战略目标的实施进度,控制开支,并预测企业的现金流量与利润。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具有以下5个方面的特性:
1、系统性。全面预算管理涉及企业内外的各种经济现象,属于一个多因素的、动态的、复杂的系统。全面预算管理在分权的同时,必须解决好协调的问题,这种协调既包括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市场的协调,也包括企业内部各种资源之间的相互协调。
2、全面性。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控制手段,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国际惯例,全面预算涵盖企业的投资、经营和财务等企业所能涉及的所有方面。在大型企业中,有强大的现金流、物资流和复杂的法人治理结构,全面预算可以起到全面统合所有这些庞杂支节和科学的导向作用,促进企业管理的各方面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3、全程性。预算管理涉及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每一个过程,具有全程性的特点。预算管理并不是仅仅停留在预算指标的下达、预算的编制和汇总上,更重要的是通过预算的执行和监控、预算的分析和调整、预算的考核和评价,发挥预算管理对生产经营每一个过程的控制作用。并通过预算管理的预警作用,及时解决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真正起到过程管理的目的。
4、全员性。全面预算管理涉及企业中的每名成员,一方面预算目标要层层分解,人人肩上要有责任,让每一名职工积极参与预算管理,学会算账、建立成本效益意识。另一方面预算管理需要全员的参与和认同,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涉及企业组织各个层次的责权利关系的制度安排,其顺利通行需要企业上下统一思想认识和密切配合,需要全体员工认同预算,他们才会为预算目标而努力。如果员工能将预算视为一种帮助他们提高工作业绩的计划和手段,而不仅仅是控制他们的工具,那么这个预算成功的可能性就很大。
5、效益性。实行全面预算管理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首先,以市场为导向,以销售为龙头的全面预算管理,是连接市场与企业的纽带和桥梁。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合理地配置企业内部资源,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的需求。其次,在销售价格和销售量一定的条件下,努力降低成本费用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企业始终坚持以成本费用控制为重点,从而为提高经济效益奠定了基础。其三,全面预算管理的重心从经营结果延伸到经营过程,为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时间。
二、有效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企业预算管理体系是起主导作用的集合体,预算管理体系的建立可以使企业更好地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真正发挥好预算管理的作用。
1、设立预算管理委员会。企业董事会或者经理办公会应根据情况设立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面预算管理事宜,并对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成员包括董事、监事和财务、供、产、销、技术、人事等部门及所属基层单位的负责人。预算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责是拟订预算的目标、政策,制定预算管理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审议、平衡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和财务预算方案,组织下达各项预算,协调解决预算编制和执行中的问题,组织审计、考核预算的执行情况,督促企业完成预算管理目标。预算管理委员会是预算的综合审定机构,是企业内部全面预算管理的最高权力机构。
2、明确预算编制机构。预算资料或预算初稿是由各相关部门分别提供的,但正式预算的编制还需有专门机构来承担,因为预算的编制并非将各部门预算进行简单汇总,而是需要将各项预算与企业目标进行磨合,最终编制形成全面预算,并且将其分解落实为责任预算,其中还涉及各项预算之间的汇总、协调、综合平衡等问题,工作量大而且需要专业技能,因此需要专门的预算编制机构。预算编制机构应由财务部门或计划部门负责,通常以财务部门为主。并指定专人负责,以保证预算编制的速度和质量。
3、组建预算监控机构。预算监控机构是实施预算监督与控制职能的机构,也是必不可少的预算管理组织机构。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组建预算监控管理机构,成员可由企业内部的财务、生产、投资、物资、人力资源、市场营销、技术等职能部门相关人员构成。预算监控机构的主要职责是对预算管理委员会下达的各项预算进行日常的分析、控制和督促;利用预算完成情况报表对各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及时向预算执行单位、企业预算管理委员会以至董事会或经理办公会提供各项预算的执行进度、执行差异及其对企业预算目标的影响等监控信息,同时提出改进管理的措施和建议,促进企业完成预算管理目标。
4、完善预算反馈组织。预算反馈组织是预算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预算的规划和控制职能都离不开反馈,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编制机构、预算监控机构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要有完善的反馈组织作后盾。预算反馈组织主要指预算信息流组织,即预算执行过程的报告体系,它是预算下达过程的逆向信息流动,是预算执行情况的自下而上的层层汇集和向上报告的过程。企业须建立和完善预算执行报告体系,要求各预算执行单位定期报告相关预算的执行情况,对于预算执行中发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出现偏差较大的重大项目,及时逐级由下向上汇总上报。以便预算管理委员会和预算监控机构根据预算执行过程报告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经营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5、建立预算信息化网络。为完善预算管理体系须逐步建立预算管理信息化网络,一是预算软件与生产用软件互联,实现预算系统与销售、供应、生产等系统的信息集成和数据共享,使企业生产经营能沿着预算管理轨道科学合理地进行。二是预算软件与财务部软件系统互联,使预算可随时汇集财务会计信息,查询子公司资金流向、避免传统手工填制预算表的弊端,保障预算管理信息传递的效率和质量,有效地支持企业的决策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全面提升企业预算管理的水平。
三、切实加强全面预算编制工作
1、坚持编制原则。企业编制财务预算应当按照内部经济活动的责任权限进行,并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效益性原则。企业预算的编制首先要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目的,要尽力促进企业增加市场收入、控制成本支出,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二是坚持目标性原则。预算的编制应以企业经营目标为前提,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均应围绕其经营目标进行。预算编制也应以企业的总目标为出发点,使各项预算按其分目标编制。
三是坚持积极稳健原则。编制预算时既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又要充分考虑到企业未来经营期间将面临的市场经营风险,并确保以收定支,有效控制成本支出,降低财务风险。
四是坚持权责对等原则。编制下达各级预算主体的各项预算时,在明确其职责的同时,要赋予其相应的职权,确保权责对等,才能保证各项预算切实可行。
五是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全面预算的编制必须重视预算的人性面,一方面不能将预算作为一种“凌驾于人”的工具,应使之具有积极的激励作用的工具;另一方面预算的编制过程应该是一个群策群力的过程,重视各级人员的参与,将有助于预算的成功。
2、规范编制程序。预算编制宜采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编制方法。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要经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往复。
3、明确编制依据。在预算编制时应明确各项预算的具体编制依据。
4、健全报表体系。企业预算报表体系主要由基本业务预算报表、特殊业务预算报表和财务预算报表3部分组成。
企业应建立健全相关预算管理报表体系,使各级管理层的预算报表更加符合经营管理的需要。
四、强化预算执行控制
预算执行控制是对企业内部各级责任中心预算执行结果的考核和评价,在预算管理循环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建立考核机制。企业应当建立动态考核与综合考核机制。动态考核是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进行的、对预算执行情况和预算指标之间的差异所作的即时确认、即时处理,也就是经常性的定期检查,如每周、每月、每季的考核。动态考核属于事中控制。综合考核是预算期末对各预算执行主体的预算完成情况进行的整体分析评价,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正式的综合考核,其考核内容以成本、利润、投资报酬率等财务指标为主。动态考核注重于过程,综合考核则偏重于结果,但不能把将两者对立起来,尤其是不能只重综合考核,而轻动态考核。要做好动态考核与综合考核的结合运用。
2、坚持预算分析。企业应当建立健全预算分析制度,并坚持贯彻执行。一是建立预算分析制度。为全面掌握预算的执行情况,企业应坚持“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原则,建立健全预算分析制度。二是开展预算执行分析。预算管理委员会应定期召开预算执行分析会议,研究落实解决预算执行中存在问题的政策措施,纠正预算的执行偏差。通过预算执行分析工作,能够发现问题,调整控制措施,提供各级领导经营决策的依据,解决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企业各项经营管理工作。
3、执行预算审计。企业预算管理委员会应当定期组织预算审计工作,纠正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维护预算管理的严肃性。 预算审计通常包括全面审计和抽样审计。在特殊情况下,企业也可组织不定期的专项审计。预算年度终了,预算管理委员会应当向董事会或者经理办公会报告预算执行情况,并依据预算完成情况和预算审计情况对预算执行单位进行考核。
4、开展预算检查。为保证预算管理工作能够层层得到落实,真正发挥作用,企业应加强对各预算责任单位预算管理情况进行日常检查。主要检查逐级预算编制情况和预算考核兑现情况,并对各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改正。
五、做好预算管理与相关工作的结合
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必须结合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切实抓好“五个结合”。
1、与企业文化相结合。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建立执行文化非常重要。全面预算管理所提倡的全员观和效益观的理念,无形中培养了员工的全面平衡和精细化管理意识,提升了企业执行文化。
2、与目标成本管理相结合。全面预算管理直接涉及到企业的中心目标-利润,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目标成本管理,从实际情况出发,找准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问题,以确保企业利润目标的完成。
3、与落实管理制度相结合。预算管理的本质要求是一切经济活动都围绕企业目标的实现而开展,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落实经营策略,强化企业管理。因此,必须围绕实现企业预算,落实管理制度,提高预算的控制力和约束力。
4、与现金收支两条线管理相结合。预算控制以成本控制为基础,现金流量控制为核心。只有通过控制现金流量才能确保收入项目资金的及时回笼及各项费用的合理支出;只有严格实行现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充分发挥企业内部财务结算中心的功能,才能确保资金运用权力的高度集中,形成资金合力,降低财务风险,保证企业生产、建设、投资等资金的合理需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5、与经营者和职工的经济利益相结合。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和全程跟踪、控制的系统工程,为了确保预算各项主要指标的全面完成,必须制定严格的预算考核办法,把预算执行情况与经营者、职工的经济利益挂钩,奖惩分明,从而使经营者、职工与企业形成责权利相统一的责任共同体,最大限度地调动经营者、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综上所述,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集系统化、全程化、全员化、效益化为一体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各企业应结合本单位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切实地加强预算组织建立、预算项目编制、预算执行监控、预算考核奖惩等环节工作,不断实现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经营指标的有效贯彻、企业价值的稳步提升。
(作者单位:铁通吉林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