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 long as与only if的五个差别

来源 :第二课堂(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avehearterdoct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基本用法的差别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摘要:阐述凝冰可乐的原理并介绍家庭自制凝冰可乐的方法。  关键词:凝冰可乐;压强;凝固点  文章编号:1008-0546(2011)01-0071-01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1.01.031    你试过吗,有一种可乐,从自动贩卖机取出,打开瓶盖,喝一口,再盖上摇一摇,两秒内就会自动结冰,成为好吃又冰凉的可乐冰沙!
前段时间,单位人事竞争激烈,天天晚上加班。妈妈不知底细,端着牛奶过来劝我,不行就换个工作,一个女孩何必这么要强。我有些吃惊地看着她,实在想不通这话能从妈妈嘴里说出来。  我刚参加工作时,她曾说,干工作要认真主动,只有比别人优秀,才能受到尊敬和器重。可现在,我刚当上部门经理,她却说出这样的泄气话。我真想说:“老妈哎,你知道我这个职位不知有多少人虎视眈眈。如果我不努力拼搏,很快就会被取而代之。”现在我
摘要:针对人们在使用1H NMR对有机化合物进行结构解析时出现的化学位移理解错误和表述的不规范,从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出发,就化学位移的产生、化学位移值的定义、相邻质子的偶合与裂分、偶合常数以及如何解谱和规范表述等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1H NMR;化学位移;谱图解析;表述  文章编号:1008-0546(2011)03-0005-02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
摘要: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核心活动是思维。化学“思维课堂”教学的构建:创设认知冲突,思维自主建构,思维应用迁移。思维型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明确课堂教学目标,突出知识形成过程,联系已有知识经验。  关键词:思维课堂;认知冲突;自主建构;应用迁移;教学感悟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10-0032-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核心活动是思维,
【摘要】本文以哲学领域萨特的存在主义为依托,来挖掘文学领域荒诞派戏剧的思想根源,同时通过荒诞派戏剧的人物形象来深刻认识萨特存在主义的精髓,并论证哲学存在主义与文学荒诞派戏剧珠联璧合的契合关系。  【关键词】存在主义 荒诞派戏剧 契合关系  一、戏剧与时代精神的契合:戏剧艺术过去与现在  戏剧艺术作为一面镜子在文学艺术史上书写了震撼的悲剧、狂欢的喜剧、肃穆的神话剧,百态的风俗剧和逼真的历史剧。戏剧是
感受曼谷的方式有很多種,可以在拥挤的交通中体验躁动与平静,可以在摩天大楼的顶端欣赏曼谷的天际线,可以在那些如梦似幻的皇家宫殿和庙宇中暂时迷失……还可以挑一间紧挨着湄南河的好酒店,看这条自北向南穿城而过的河是怎样的风情万种,为永不言倦的城市增添着灵气和神韵。
摘要:文章记载了一次由课的展示到课的评议的化学研课活动过程,并对教师如何把握教学过程以及对学生参加课后评议和教师应该怎样参加评课活动作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研课活动;同课异构;学生参与;自主探究;兴趣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08-0066-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8.0
我是2005年参加社区“爱老会”公益社团的,主要是陪独居老人聊天及照料他们的日常生活。每每看到这些独居老人,出门一把锁,进门一个人,连个说话的人也找不到,我就特别难受。  18幢302室的秦奶奶老伴儿去世得早,儿子又在国外,老人不喜欢养老院,可一个人守着空荡荡的大房子,孤单而寂寞。有一次,我去她家,听见楼上的孩子在家摔玩具,动静很大。我皱起眉头,正想着怎样上楼委婉地说一声,却听秦奶奶无比享受地感叹
【摘要】化学学科的实践性、客观性较强,且德育资源非常丰富,具有渗透德育思想的独特优势,可以培育初中生群体务实、严谨的学习态度,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由于化学学科具有较高的德育价值,已经引起了教育界的高度关注。本文主要分析在初中阶段化学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融入德育思想的多重路徑,希望能为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初中化学;德育;实践研究  初中化学是初中生接触化学知识的开端。化学
冈仓天心(1863—1913)  本名冈仓觉三,日本艺术评论家,以用英语向英美公众介绍东方文化闻名于世。  由石材砖瓦结构的传统所孕育而出的欧洲建筑师,在面对木头青竹搭设而成的日本屋舍时,也许不愿意承认里头会有什么能称得上是建筑学的东西。一直要到非常晚近,研究西方建筑的人士中,才终于有人懂得欣赏日本雄伟的寺院,赞扬它们掠获人心的完美姿态。既然连最经典的建筑也只受到此种对待,我们自然难以期待外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