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先天性肺隔离症的诊治策略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er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肺隔离症(PS)为少见而又严重的先天性支气管-肺发育畸形,可合并有心血管和隔膜的发育畸形。在新生儿和婴幼儿期主要的临床症状是呼吸窘迫,而在年长儿童多为继发感染才表现出咳嗽、发热和胸痛等症状,亦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心力衰竭、胸腔积液、血胸和咯血等。因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被误诊和漏诊。误诊可导致因反复肺部感染产生的并发症以及不必要的治疗。影像学检查是诊断PS最主要的手段。确诊主要在于CT和/或磁共振血管造影显示其异常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本症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一经确诊,即使无症状,均应积极治疗避免反复感染和肺组织发育障碍。传统的治疗方式为手术切除隔离肺段或肺叶,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栓塞异常供血动脉亦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胃镜下凝血酶喷洒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HSP)合并急性或反复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26例HSP合并急性或反复上消化道出血患儿,将其分为治疗组(12例)和对照组(14例),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另加胃镜下凝血酶喷洒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腹痛、呕血及黑便等消化道症状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大便隐血转阴较对照组快,激素用量较对照组减少,住
目的探讨新型左心室扩大技术在左心室较小型婴儿法洛四联症(TOF)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2008年8月至2013年2月,一期根治左心室较小型婴儿TOF 41例。其中男23例,女18例;年龄2.5~12.0(8.71±2.52)个月;体质量5.2~10.8(8.73±2.06)kg;身高55.5~78.4(66.38±10.18)cm;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24~29(26.51±2.9
目的探讨网络自动骨龄评估软件BoneXpert对中国(上海)儿童及青少年的适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因左手外伤在上海市儿童医院拍摄左手腕部X线片患儿的影像学资料。选择其中可用于人工骨龄评估的434张X线片,男童264张,女童170张。由自动骨龄评估软件BoneXpert评估骨龄。1周后简单随机法随机抽取40张X线片重新评估。结果在434张X线片中,共有7张被BoneXp
2011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发表了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治疗建议,将其分为5种亚型进行讨论。2013年ACR对该建议进行更新,着重于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OJIA)治疗的阐述。根据全身型该亚型的临床表现特点将其分为3个表型,并首次提出具有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特征表现的概念。针对全身型亚型的临床表现评分应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并指出该治疗推荐适用于具有一般临床表型的病例,而非罕见表现病例或难
目的探讨宁夏地区苯丙酮尿症(PKU)患儿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外显子6突变类型及频率,为该地区PKU的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聚合酶联反应(PCR)产物直接测序方法,对宁夏73例经典型PKU患儿[PKU患儿均为宁夏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确诊,病例分布于宁夏22县(市、区);年龄15 d~13岁;男38例,女35例;回族39例,汉族34例]和100例(回族
目的探讨新一代基因测序平台(HiSeq2000)在甲基丙二酸血症(MM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采集已经临床确诊的9例MMA患儿外周血并提取DNA,将设计好的基因捕获探针与患儿DNA文库混合,然后利用基因捕获联合高通量测序分析技术对有机酸代谢相关的48个基因全部外显子区域进行测序。2.获得原始数据,去除接头和过滤低质量数据,对数据进行SNP、InDel等分析,并采用Sanger测序方法对异常位点进
目的比较口服补液盐(ORS)、健康教育和自主神经锻炼与单纯健康教育和自主神经锻炼治疗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的疗效。方法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因不明原因头晕或眩晕、胸闷、头痛、心悸及晕厥等症状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就诊或住院经直立试验或直立倾斜试验诊断为POTS的患儿52例,其中33例患儿予ORS、健康教育和自主神经锻炼(ORS治疗组)1~3个月,19例患儿予健康教育和自主神经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儿血清上皮来源中性粒细胞活化肽-78(ENA-78)的变化,及其与儿童危重症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3年9月至11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42例危重症患儿(危重症组),入院后24 h内(急性期)和第7天(恢复期)留取血标本;选取本院同期42例儿童体检残血样本作为对照。采用儿童危重病例评分标准(PCIS)和儿童死亡危险因素评分
目的通过分析病理确诊的15例脂质沉积性肌病患儿的临床、病理及分子遗传学资料,探讨儿童脂质沉积性肌病的病因及诊治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肌肉活检病理资料、尿代谢筛查、血氨基酸和肉碱谱分析、SLC22A5、PNPLA2基因检测。随访患儿5个月~5年4个月。结果15例患儿(男10例,女5例)中隐匿起病13例,亚急性起病2例;13例以四肢无力和运动耐力下降就诊,2例患儿因肌酸激酶升高就诊(尚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