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在新的历史时期下,要让这些古老的文明重放异彩,需要协调各种关系,既能有效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能推动经济开发工作的健康发展,给文化产业化与旅游业的发展带来应有的利益。
【关键词】襄樊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开发
襄樊非物质文化遗产赋存
襄樊是一座具有28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见证了襄樊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自2003年国家将民族民间文化定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来,襄樊市共挖掘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00多项,经过整理、制作上报,获市政府批准确定的市级名录49个,省政府批准确定的省级名录14个,国务院批准确定的国家级名录3个。获得国家批准确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名,获得省政府批准确定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8名。同时,南漳县、南漳县东筑镇、枣阳市被湖北省文化厅命名为“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其中传统音乐沮水巫音、巫音喇叭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传统音乐老河口丝弦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康县、神农架林区两地打包申报的《黑暗传》入选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均是襄樊区域内先辈们花费了数个世纪之久的时间,通过不懈的研究,大胆探索加以改进之后,才得以传承,其记载着襄樊跨入文明过程中的每一步印记,是不可多得亦无法估价的文化资源,是襄樊地区地域族群自我身份确认的重要来源。
襄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
悠久的历史,强烈的地域性。襄樊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鄂西文化生态环境的产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与生活环境息息相关,该地域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生产、生活水平,以及日常生活习惯、习俗都从各个方面决定了其特点和传承。
襄樊系襄阳、樊城两城合称,樊城因周宣王封仲山甫(樊穆仲)于此而得名,襄阳以地处襄水(今南渠)之阳而得名。樊城始于西周,襄阳筑城于汉初。襄樊悠久的历史,注定了它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也注定了它在原始狩猎文明和农耕文明条件下就产生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盛行在宜城的舞蹈“赶象” 形成的历史可上推至春秋晚期;流传在南漳县西南的“端公舞”也是从楚国流传下来的巫傩祭祀舞蹈,从古代楚国流传至今,保持着较原始的形态,是灿烂的楚文化精髓篇章之一,它的发现,曾轰动了国内的史学界和文艺界,被誉为“原汁原味”的楚文化“实物”;“沮水巫音”就是流传于沮水一带古楚宫廷音乐而得名的,它充满着浓厚的祭祀色彩,是楚人与神灵沟通的语言,适应于祭祀、丧葬、朝山进香等活动,这些音乐舞蹈、民风民俗无不与中华文化相关。
来自民间,浓郁的乡土性。襄樊市的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民间,来自生活劳动中。其中以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居多,其次是传统戏曲和曲艺,这些传统文化与民众的生活是分不开的。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薅草锣鼓,它是在南漳农民中流传的一种生产习俗。过去,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事有换工的习惯,分大工、小工,两个小工顶一个大工,各种农活都有技术、质量、定额要求。在长期枯燥乏味的劳动中,人们发明了薅草锣鼓既协调唱歌,又指挥生产,号召力很强。它是以二人一班,一人敲鼓,一人面挂锣鼓架,架上挂着大、小锣和钹,演唱以鼓手为主,薅草锣鼓演唱形式灵活,或互相接歌,你叫我接;或锄草的人一齐接,或锣鼓师傅自打自唱,不拘一格。出早工时唱《开工歌》,又叫《歌头》;接着唱《请神歌》;吃过早饭上工时唱《扬歌》,是薅草锣鼓歌的主要部分,有固定的唱词;傍晚收工时唱《送神歌》,把劳动变成一件有趣而快乐的事情,是劳动人民特有的智慧。类似还有汉江磨调。
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于人民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体现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道德观念、审美趣味和艺术风格,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在襄樊农村有一些重要的节日,如春节、元宵、中秋等喜庆团圆的日子,乡民们会用独特的手段表达他们的情感与对生活的理解。逢年过节,辛勤劳作一年的人们也会想办法犒劳一下自己,放起襄阳火炮,演奏热闹的锣鼓,踩起高跷,舞起板凳,唱起皮影,贴上木版年画,过上一个欢天喜地的节日。他们的生活是如此的丰富多彩,他们在生活劳动中创造了如此众多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襄樊人民精神风貌、文明程度的体现。这些宝贵文化遗产不仅具有重要的社会历史、科学、教育和艺术价值,更是发展地方经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朴实的传承,古老的口头性。所谓传承,指的是传授继承,即师传徒承,而师传形式有口头传承和书面传承。长期以来,非物质文化一直没有得到过与精英文化同等的地位,有关史籍志书也难得有记载,其传承形式主要靠口传心授,言传身教,具有很强的“口头性”,而很少以书面形式流传下来。
襄樊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是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因此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及新农村建设的加快,许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严重冲击,特别是不少传承人因年龄已高或后继乏人,其所掌握的技艺随时都有可能失传。如果不以现代科学技术来保存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这些民族民间文化受到社会转型的猛烈冲击之后就有可能面临消亡。
襄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双重价值:一是存在价值,包括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具有研究、观赏和教育意义;二是经济价值,包括直接和间接的。传承是我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中极为重要的问题。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下来虽然是工作的一部分,但是仅仅是记录下来并没有太大意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延续下来才是保护工作的重点所在。目前保护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方法就是实现保护项目的经济价值。我国的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具有这种经济开发的可能性。这种经济开发不会改变创作的本身,反而会促进项目的传承和流通,在传承和流通的过程中产生其经济价值。
就目前襄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开发来看,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重视不够,开发不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全球性的课题,也是一项世界性的难题。目前,襄樊政府对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非常重视,各县市相继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申遗”热潮,申遗成功之后,必须进一步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经济价值,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让这些来自于群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旧鲜活地存在于民众生活之中,为他们服务。例如距枣阳48公里的邱家前湾是个在明朝景泰年间到清朝康熙、乾隆年间建成的古村寨,现在还有着230间古建筑。这些民居的历史在200年至600年间,如今大多保存完好。每家都有一个四合院,门厅前的汉白玉石凳上刻有龙、竹等花形,墙壁全是青砖砌成。正厅是两层小阁楼组成,房顶的瓦片上都印有精美的“寿”字,横贯全村的排水沟由石头砌成,古色古香。该村是襄樊市作为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2009年6月8日)的试点地区时发现的。规模如此大的村落遗存非常少见,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审美价值。襄樊类似的还有南漳古寨,地处鄂西北秦巴山系余脉,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这些古寨隐在深山人未识,直至今日尚未开发。
缺少规划,整体意识不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开发和利用是一个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系统工程。就襄樊市目前的情况来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开发过程中,主要存在着缺乏整体规划与统筹的问题,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经济价值没有得到有效和合理的利用,经济价值没有实现最大化。
襄樊市可供游览观赏的历史古迹、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甚多,具有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境内有许多三国文化遗迹,是“古三国旅游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景点除古隆中、水镜庄外,引人神往的还有徐庶故居、庞统故居、诸葛亮读书的学业塔、“建安七子”之一王粲故居、刘备马跃檀溪遗址、关羽水淹七军的冒口川等。在各类著名历史古迹中,宝刹禅林有承恩寺、白水寺、广德寺、鹿门寺,古城遗址有邓城、楚皇城、襄阳城、夫人城等;杜甫墓、孟浩然墓、伍子肴墓等;名人故居有水镜庄(司马徽)、古隆中(诸葛亮)、米公祠(米芾)、刘秀故里、蔡仑故里。除此之外,境内近现代胜迹众多。但从目前来看,许多旅游景点因地域组合不够理想而导致外地人到襄樊来只能看个别景点,无法展示襄樊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
在这些古文化遗址、墓葬、古建筑、石刻、及近现代重要史迹中,历史上有许多著名人物或曾在其间活动过或与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宋玉、孟浩然、皮日休、张继、李白、杜甫、米芾等一大批文人名士使襄樊大地更具人文底蕴。这些历史名人游山玩水时留下了数以百计的诗文,是旅游区的一大笔文化遗产。如果认真挖掘和开发利用这些文化资源,进一步加大对襄樊非物质文化的研究开发,使旅游者在观赏美好景观同时,又欣赏到历代名家的绝妙诗文,必将赋予鄂西生态旅游浓烈襄樊地域特色的文化韵味。(作者为湖北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关键词】襄樊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开发
襄樊非物质文化遗产赋存
襄樊是一座具有28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见证了襄樊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自2003年国家将民族民间文化定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来,襄樊市共挖掘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00多项,经过整理、制作上报,获市政府批准确定的市级名录49个,省政府批准确定的省级名录14个,国务院批准确定的国家级名录3个。获得国家批准确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名,获得省政府批准确定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8名。同时,南漳县、南漳县东筑镇、枣阳市被湖北省文化厅命名为“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其中传统音乐沮水巫音、巫音喇叭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传统音乐老河口丝弦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康县、神农架林区两地打包申报的《黑暗传》入选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均是襄樊区域内先辈们花费了数个世纪之久的时间,通过不懈的研究,大胆探索加以改进之后,才得以传承,其记载着襄樊跨入文明过程中的每一步印记,是不可多得亦无法估价的文化资源,是襄樊地区地域族群自我身份确认的重要来源。
襄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
悠久的历史,强烈的地域性。襄樊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鄂西文化生态环境的产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与生活环境息息相关,该地域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生产、生活水平,以及日常生活习惯、习俗都从各个方面决定了其特点和传承。
襄樊系襄阳、樊城两城合称,樊城因周宣王封仲山甫(樊穆仲)于此而得名,襄阳以地处襄水(今南渠)之阳而得名。樊城始于西周,襄阳筑城于汉初。襄樊悠久的历史,注定了它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也注定了它在原始狩猎文明和农耕文明条件下就产生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盛行在宜城的舞蹈“赶象” 形成的历史可上推至春秋晚期;流传在南漳县西南的“端公舞”也是从楚国流传下来的巫傩祭祀舞蹈,从古代楚国流传至今,保持着较原始的形态,是灿烂的楚文化精髓篇章之一,它的发现,曾轰动了国内的史学界和文艺界,被誉为“原汁原味”的楚文化“实物”;“沮水巫音”就是流传于沮水一带古楚宫廷音乐而得名的,它充满着浓厚的祭祀色彩,是楚人与神灵沟通的语言,适应于祭祀、丧葬、朝山进香等活动,这些音乐舞蹈、民风民俗无不与中华文化相关。
来自民间,浓郁的乡土性。襄樊市的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民间,来自生活劳动中。其中以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居多,其次是传统戏曲和曲艺,这些传统文化与民众的生活是分不开的。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薅草锣鼓,它是在南漳农民中流传的一种生产习俗。过去,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事有换工的习惯,分大工、小工,两个小工顶一个大工,各种农活都有技术、质量、定额要求。在长期枯燥乏味的劳动中,人们发明了薅草锣鼓既协调唱歌,又指挥生产,号召力很强。它是以二人一班,一人敲鼓,一人面挂锣鼓架,架上挂着大、小锣和钹,演唱以鼓手为主,薅草锣鼓演唱形式灵活,或互相接歌,你叫我接;或锄草的人一齐接,或锣鼓师傅自打自唱,不拘一格。出早工时唱《开工歌》,又叫《歌头》;接着唱《请神歌》;吃过早饭上工时唱《扬歌》,是薅草锣鼓歌的主要部分,有固定的唱词;傍晚收工时唱《送神歌》,把劳动变成一件有趣而快乐的事情,是劳动人民特有的智慧。类似还有汉江磨调。
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于人民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体现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道德观念、审美趣味和艺术风格,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在襄樊农村有一些重要的节日,如春节、元宵、中秋等喜庆团圆的日子,乡民们会用独特的手段表达他们的情感与对生活的理解。逢年过节,辛勤劳作一年的人们也会想办法犒劳一下自己,放起襄阳火炮,演奏热闹的锣鼓,踩起高跷,舞起板凳,唱起皮影,贴上木版年画,过上一个欢天喜地的节日。他们的生活是如此的丰富多彩,他们在生活劳动中创造了如此众多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襄樊人民精神风貌、文明程度的体现。这些宝贵文化遗产不仅具有重要的社会历史、科学、教育和艺术价值,更是发展地方经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朴实的传承,古老的口头性。所谓传承,指的是传授继承,即师传徒承,而师传形式有口头传承和书面传承。长期以来,非物质文化一直没有得到过与精英文化同等的地位,有关史籍志书也难得有记载,其传承形式主要靠口传心授,言传身教,具有很强的“口头性”,而很少以书面形式流传下来。
襄樊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是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因此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及新农村建设的加快,许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严重冲击,特别是不少传承人因年龄已高或后继乏人,其所掌握的技艺随时都有可能失传。如果不以现代科学技术来保存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这些民族民间文化受到社会转型的猛烈冲击之后就有可能面临消亡。
襄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双重价值:一是存在价值,包括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具有研究、观赏和教育意义;二是经济价值,包括直接和间接的。传承是我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中极为重要的问题。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下来虽然是工作的一部分,但是仅仅是记录下来并没有太大意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延续下来才是保护工作的重点所在。目前保护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方法就是实现保护项目的经济价值。我国的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具有这种经济开发的可能性。这种经济开发不会改变创作的本身,反而会促进项目的传承和流通,在传承和流通的过程中产生其经济价值。
就目前襄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开发来看,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重视不够,开发不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全球性的课题,也是一项世界性的难题。目前,襄樊政府对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非常重视,各县市相继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申遗”热潮,申遗成功之后,必须进一步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经济价值,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让这些来自于群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旧鲜活地存在于民众生活之中,为他们服务。例如距枣阳48公里的邱家前湾是个在明朝景泰年间到清朝康熙、乾隆年间建成的古村寨,现在还有着230间古建筑。这些民居的历史在200年至600年间,如今大多保存完好。每家都有一个四合院,门厅前的汉白玉石凳上刻有龙、竹等花形,墙壁全是青砖砌成。正厅是两层小阁楼组成,房顶的瓦片上都印有精美的“寿”字,横贯全村的排水沟由石头砌成,古色古香。该村是襄樊市作为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2009年6月8日)的试点地区时发现的。规模如此大的村落遗存非常少见,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审美价值。襄樊类似的还有南漳古寨,地处鄂西北秦巴山系余脉,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这些古寨隐在深山人未识,直至今日尚未开发。
缺少规划,整体意识不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开发和利用是一个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系统工程。就襄樊市目前的情况来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开发过程中,主要存在着缺乏整体规划与统筹的问题,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经济价值没有得到有效和合理的利用,经济价值没有实现最大化。
襄樊市可供游览观赏的历史古迹、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甚多,具有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境内有许多三国文化遗迹,是“古三国旅游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景点除古隆中、水镜庄外,引人神往的还有徐庶故居、庞统故居、诸葛亮读书的学业塔、“建安七子”之一王粲故居、刘备马跃檀溪遗址、关羽水淹七军的冒口川等。在各类著名历史古迹中,宝刹禅林有承恩寺、白水寺、广德寺、鹿门寺,古城遗址有邓城、楚皇城、襄阳城、夫人城等;杜甫墓、孟浩然墓、伍子肴墓等;名人故居有水镜庄(司马徽)、古隆中(诸葛亮)、米公祠(米芾)、刘秀故里、蔡仑故里。除此之外,境内近现代胜迹众多。但从目前来看,许多旅游景点因地域组合不够理想而导致外地人到襄樊来只能看个别景点,无法展示襄樊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
在这些古文化遗址、墓葬、古建筑、石刻、及近现代重要史迹中,历史上有许多著名人物或曾在其间活动过或与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宋玉、孟浩然、皮日休、张继、李白、杜甫、米芾等一大批文人名士使襄樊大地更具人文底蕴。这些历史名人游山玩水时留下了数以百计的诗文,是旅游区的一大笔文化遗产。如果认真挖掘和开发利用这些文化资源,进一步加大对襄樊非物质文化的研究开发,使旅游者在观赏美好景观同时,又欣赏到历代名家的绝妙诗文,必将赋予鄂西生态旅游浓烈襄樊地域特色的文化韵味。(作者为湖北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