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教学的重点在“读”与“说”(朗读、诵咏、品评)。“读”是“说”的前提,“说”是“读”的延续与深化;“读”是为了了解、理解、品味;读得多了,自然耐不住要说,“说”是“读”的体会与感悟。然而,不论是教材的教学要求还是教师的教学实践,都没有强调甚至于忽略了诗歌与“写”的关系。究其原因,无外乎认为诗歌是难写的“玩意”儿,个别同学写着玩玩尚可,把“写”作为一个教学的整体目标来提,总觉得不太好。其实,这是把“写”的含义定得太窄了。我们知道,任何分割式教学和固化式教学,最终都将导致一个结果,就是禁锢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此,我们不妨把写看得“大”一点,“写”可以是“读”与“说”的延续、记录、总结、借鉴(应用)和升华。基于此,诗歌的教学,不仅要通过“读”与“说”来体现其宣传文化,提高品味,陶冶性情的作用,更要发挥和挖掘其对写作的借鉴指导功能。“读”、“说”、“写”完全可以在诗歌的教学中有机地结合为一体,作为一个整体教学目标来贯彻实施。
先说“读”。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诗、品诗离不开“读”,诗歌教学“读”为先。以下重点说说“读”的内容与方式。
(一)、“读”的内容
学诗非“读”不可。但除了要“读”诗歌本身之外,更要“读”作者,“读”与诗歌相关的社会历史背景。我们很多老师都会强调诗歌的诵读与背诵,强调在“读”与“背”的基础上去理解诗歌,学生没法理解的,就填鸭式地灌输(我把它戏称为“二死”:死背诗文,死记诗意),其结果只能是诗的整体美被肢解,学生学诗的兴趣被泯灭,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读诗歌,只有深入了解了作者的生活经历、个性心理,作品所牵涉到的社会历史背景,才能真正地弄清诗句的意思与含义,才能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与诗歌的深远思想,才能领会作者所运用的创作手法及由此而形成的艺术风格。
(二)、“读”的方式
除了常规的诵读,了解、记忆性阅读和品味性阅读(有感情读赏,比如配乐朗诵、音画背景朗诵、表演朗诵等)之外,更提倡以专题阅读、比较阅读、讨论式阅读等为主要形式的研究性阅读。如专门就外国诗歌的某一流派,背景材料对诗歌鉴赏的作用,社会历史对诗人创作思想的影响,中国古诗词中的山水田园诗、边塞诗、宫廷诗、送别诗,或豪放派、婉约派的词进行专题阅读;就同题材的不同作者或同一作者不同时代的作品,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作品等展开比较阅读,等等。以求找出其中的规律与不同,力求读出新意,得出新解,甚至结合新时代的特点与要求,赋予旧诗词新的内含。
次谈“说”。
由“读诗”到“说诗”,无疑是一个进步。前面提到,读得多了,止不住就要说,因而“说”也是多“读”的必然结果。心有所积,不吐不快,但“说”什么,怎么“说”,得有讲究。
(一)、“说”的内容
首先,要“说”出你对诗歌内容与形式的了解、理解、看法和评鉴。对诗句的理解,应包括句意的解读,含义的领会,意象的揣摩,思想的把握和情感的体验等多个方面。对诗歌创作手法和艺术风格的认识与看法,则应包括句式结构,音韵节拍,修辞特点包括设喻、或用典、或夸张、或比拟等等,表现手法包括创造意象、借景抒情、就事说理、借古讽今、陪衬烘托、对照比较等等。其次,不仅要让学生说出诗歌好的一面,更要鼓励学生说出诗歌不足的一面,而我们有的教师往往拘泥于教参或前人固有的评价,不敢越“雷池”一步,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这不仅打击了学生“说”的热情。也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个性。不仅可评诗歌本身。也可由诗及人及社会历史,对诗歌的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对诗歌所牵涉到的社会历史环境等方面作出自己的评述。所以,学生“说”要比“不说”好,“能说”要比“没法说”好。因此,只要学生有说的欲望,教师就应当鼓励和引导。
(二)、“说”的方式
“说”的最好的方式是不讲“方式”。既可采用常规的问答式教学来体现“说”,以“答”代“说”;也可让学生自由地“说”,让几个学生串说串讲;学生之间问问、答答、讲讲、评评都可为“说”;甚至鼓励学生结合教学内容动用形体语言和综合智能以演(表演)代说、以唱(唱咏)代说、以奏(弹奏)代说、以画(绘画)代说……只要有利于学生理解诗歌,可完全不拘于形式。既可说全面,也可说专题、说重点。只要学生能说,不论说多说少,说对说错,都应给予鼓励。一旦条件成熟,课堂教学甚至可采用“换位教学”的模式(即一堂课完全交由学生去组织和讲解,教师只做参谋,甚至可坐在学生位置上做一名“学生”),以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思想,给他们以“说”的最好机会和空间,真正全面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
再讲“写”。
一般的人都认为,诗歌重在鉴赏、品评,而不提倡“写”。这话自然不错。诗歌,特别是古诗词,由于时代的迥异,个性需求与表现方式的变迁,读后去写的在少数。但这不能说学生不想写,不想学写。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在学过一定数量的诗歌,在对诗歌的表现手法、结构形式和音韵规律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绝大部分学生都想学写或曾经写过。更何况作为“‘读’、‘说’、‘写’一体化教学”中的“写”,原本就非仿写诗歌这么单纯。
(一)、“写”的内容
诗歌的仿写不仅要大力提倡,还要积极鼓励。诗歌是以高度凝炼和富有音乐性的语言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学写诗歌不仅可加深学生对诗歌本身的理解,还可增强学生运用语言与表现手法的能力。因此,不管学生仿写的水平如何,写了就是有益的。此外。“写”的内容还应包括对诗歌的评述(写读后感、诗评等)、改写等方面。还要特别强调的一点:学生阅读诗歌,除了解中华古文化的璀璨浑厚,提高自身文化素养,陶冶性情,培养良好品质之外,更应注重从诗歌学写作。并且,这应成为新时期诗歌教学的一个新的任务与课题。
(二)、“写”的方式
基于上述认识和理解,“写”的形式应重点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仿写诗歌。尽可能地按诗歌的表现形式去写,力求在句式、字数、音韵、平仄等方面都满足诗歌的写作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教学目标,当然也可严标准宽要求,即写作之前让学生按诗歌的正规标准构思写作,评价时则适当放宽要求。如只求押韵与对仗,不求平仄等。既可让学生旧韵新题,也可旧题新韵,古为今用、今抒古意。学生仿作无法意近,形似亦无可厚非。
2、写读后感或诗评。或评内容思想,或评形式风格,或评作者的创作得失;可就一首诗或几首诗展开整体评述, 也可评其局部或重点;可写成文章,也可只成段落,甚至可用练习的形式让学生写出对一个词、一个句子的理解或表现手法的作用。需要指出的是,对诗歌的评赏自古就是见仁见智,因此切不可对学生的评述强求一律,只要言之成理,就应予以肯定;对差距较大的,也应进行正确引导,而不能生硬地全盘否定再填鸭式的塞给自己的见解。
3、诗歌的改写。依据诗歌内容和形式的特点,把诗歌改写成现代散文、记叙文、议论文等各种形式。可改写全篇,也可就诗歌的某部分内容进行扩散式写作,如续写、扩写、串写、补写等等。
4、从诗歌学写作。这是要重点谈的一个方面。诗歌以高度凝炼的语言来反映社会生活,或记人、或叙事、或写景、或抒怀,或记事(人)抒情、或写景抒情……其间无不闪烁着作者创作的光辉和驾驭语言文字的高超智慧。从诗歌学写作,首先要学诗歌的布局谋篇。学习借鉴诗歌如何首尾照应,如何情景交融,如何虚实相间,如何逐层深入,如何起伏跌宕等。其次学诗歌的创作手法。如何巧设比喻借物起兴,如何运用象征创设意象,以及句式的参差错落,内容的衔接连贯,语汇的贴切、精炼、机巧等等。所以,以上所述诸方面,是很多现代文所无法全面提供借鉴的。这就如同老艺术家们常主张唱流行曲的学点戏曲,不仅可增加和改善自己的表现形式,更增添了自身的文化底蕴,何乐而不为呢?
诗歌的“‘读’、‘说’、‘写’一体化”教学,要求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一体”。在前面已经清楚地阐明了“读”、“说”、“写”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把三者有机地融为一体,形成教学模式也就相对容易了。在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读”、“说”、“写”的一体化并不等同于三者简单合一,而是要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的需要,合理分配三者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的比重。比如:有时可采用“以一带二”的形式(如以“读”为主,辅之以“说”和“写”,以“说”为主,辅之以“读”与“写”或以“写”为主辅之以“读”和“说”),有时则可采用“以二带一”的形式(如以“读”、“说”为主,辅之以“写”等)。
“读”、“说”、“写”一体化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须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要紧跟时代脉搏和社会发展的主流思想,不断提高自身认识,更新自己的知识架构,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培养自己对新兴物事的兴趣和领悟能力;要学会用新的思维、新的教育理念来组织教学,用新的标准来衡量和评价学生;要尽最大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和整体素养的提高。总之,新时代要求教师不仅要做新旧体制的传承者,更要做新体制的实验者和创建者。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教改之路才会越走越宽,越走越好。
罗碧娜,广东惠州工业科技学校教师。
先说“读”。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诗、品诗离不开“读”,诗歌教学“读”为先。以下重点说说“读”的内容与方式。
(一)、“读”的内容
学诗非“读”不可。但除了要“读”诗歌本身之外,更要“读”作者,“读”与诗歌相关的社会历史背景。我们很多老师都会强调诗歌的诵读与背诵,强调在“读”与“背”的基础上去理解诗歌,学生没法理解的,就填鸭式地灌输(我把它戏称为“二死”:死背诗文,死记诗意),其结果只能是诗的整体美被肢解,学生学诗的兴趣被泯灭,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读诗歌,只有深入了解了作者的生活经历、个性心理,作品所牵涉到的社会历史背景,才能真正地弄清诗句的意思与含义,才能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与诗歌的深远思想,才能领会作者所运用的创作手法及由此而形成的艺术风格。
(二)、“读”的方式
除了常规的诵读,了解、记忆性阅读和品味性阅读(有感情读赏,比如配乐朗诵、音画背景朗诵、表演朗诵等)之外,更提倡以专题阅读、比较阅读、讨论式阅读等为主要形式的研究性阅读。如专门就外国诗歌的某一流派,背景材料对诗歌鉴赏的作用,社会历史对诗人创作思想的影响,中国古诗词中的山水田园诗、边塞诗、宫廷诗、送别诗,或豪放派、婉约派的词进行专题阅读;就同题材的不同作者或同一作者不同时代的作品,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作品等展开比较阅读,等等。以求找出其中的规律与不同,力求读出新意,得出新解,甚至结合新时代的特点与要求,赋予旧诗词新的内含。
次谈“说”。
由“读诗”到“说诗”,无疑是一个进步。前面提到,读得多了,止不住就要说,因而“说”也是多“读”的必然结果。心有所积,不吐不快,但“说”什么,怎么“说”,得有讲究。
(一)、“说”的内容
首先,要“说”出你对诗歌内容与形式的了解、理解、看法和评鉴。对诗句的理解,应包括句意的解读,含义的领会,意象的揣摩,思想的把握和情感的体验等多个方面。对诗歌创作手法和艺术风格的认识与看法,则应包括句式结构,音韵节拍,修辞特点包括设喻、或用典、或夸张、或比拟等等,表现手法包括创造意象、借景抒情、就事说理、借古讽今、陪衬烘托、对照比较等等。其次,不仅要让学生说出诗歌好的一面,更要鼓励学生说出诗歌不足的一面,而我们有的教师往往拘泥于教参或前人固有的评价,不敢越“雷池”一步,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这不仅打击了学生“说”的热情。也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个性。不仅可评诗歌本身。也可由诗及人及社会历史,对诗歌的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对诗歌所牵涉到的社会历史环境等方面作出自己的评述。所以,学生“说”要比“不说”好,“能说”要比“没法说”好。因此,只要学生有说的欲望,教师就应当鼓励和引导。
(二)、“说”的方式
“说”的最好的方式是不讲“方式”。既可采用常规的问答式教学来体现“说”,以“答”代“说”;也可让学生自由地“说”,让几个学生串说串讲;学生之间问问、答答、讲讲、评评都可为“说”;甚至鼓励学生结合教学内容动用形体语言和综合智能以演(表演)代说、以唱(唱咏)代说、以奏(弹奏)代说、以画(绘画)代说……只要有利于学生理解诗歌,可完全不拘于形式。既可说全面,也可说专题、说重点。只要学生能说,不论说多说少,说对说错,都应给予鼓励。一旦条件成熟,课堂教学甚至可采用“换位教学”的模式(即一堂课完全交由学生去组织和讲解,教师只做参谋,甚至可坐在学生位置上做一名“学生”),以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思想,给他们以“说”的最好机会和空间,真正全面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
再讲“写”。
一般的人都认为,诗歌重在鉴赏、品评,而不提倡“写”。这话自然不错。诗歌,特别是古诗词,由于时代的迥异,个性需求与表现方式的变迁,读后去写的在少数。但这不能说学生不想写,不想学写。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在学过一定数量的诗歌,在对诗歌的表现手法、结构形式和音韵规律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绝大部分学生都想学写或曾经写过。更何况作为“‘读’、‘说’、‘写’一体化教学”中的“写”,原本就非仿写诗歌这么单纯。
(一)、“写”的内容
诗歌的仿写不仅要大力提倡,还要积极鼓励。诗歌是以高度凝炼和富有音乐性的语言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学写诗歌不仅可加深学生对诗歌本身的理解,还可增强学生运用语言与表现手法的能力。因此,不管学生仿写的水平如何,写了就是有益的。此外。“写”的内容还应包括对诗歌的评述(写读后感、诗评等)、改写等方面。还要特别强调的一点:学生阅读诗歌,除了解中华古文化的璀璨浑厚,提高自身文化素养,陶冶性情,培养良好品质之外,更应注重从诗歌学写作。并且,这应成为新时期诗歌教学的一个新的任务与课题。
(二)、“写”的方式
基于上述认识和理解,“写”的形式应重点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仿写诗歌。尽可能地按诗歌的表现形式去写,力求在句式、字数、音韵、平仄等方面都满足诗歌的写作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教学目标,当然也可严标准宽要求,即写作之前让学生按诗歌的正规标准构思写作,评价时则适当放宽要求。如只求押韵与对仗,不求平仄等。既可让学生旧韵新题,也可旧题新韵,古为今用、今抒古意。学生仿作无法意近,形似亦无可厚非。
2、写读后感或诗评。或评内容思想,或评形式风格,或评作者的创作得失;可就一首诗或几首诗展开整体评述, 也可评其局部或重点;可写成文章,也可只成段落,甚至可用练习的形式让学生写出对一个词、一个句子的理解或表现手法的作用。需要指出的是,对诗歌的评赏自古就是见仁见智,因此切不可对学生的评述强求一律,只要言之成理,就应予以肯定;对差距较大的,也应进行正确引导,而不能生硬地全盘否定再填鸭式的塞给自己的见解。
3、诗歌的改写。依据诗歌内容和形式的特点,把诗歌改写成现代散文、记叙文、议论文等各种形式。可改写全篇,也可就诗歌的某部分内容进行扩散式写作,如续写、扩写、串写、补写等等。
4、从诗歌学写作。这是要重点谈的一个方面。诗歌以高度凝炼的语言来反映社会生活,或记人、或叙事、或写景、或抒怀,或记事(人)抒情、或写景抒情……其间无不闪烁着作者创作的光辉和驾驭语言文字的高超智慧。从诗歌学写作,首先要学诗歌的布局谋篇。学习借鉴诗歌如何首尾照应,如何情景交融,如何虚实相间,如何逐层深入,如何起伏跌宕等。其次学诗歌的创作手法。如何巧设比喻借物起兴,如何运用象征创设意象,以及句式的参差错落,内容的衔接连贯,语汇的贴切、精炼、机巧等等。所以,以上所述诸方面,是很多现代文所无法全面提供借鉴的。这就如同老艺术家们常主张唱流行曲的学点戏曲,不仅可增加和改善自己的表现形式,更增添了自身的文化底蕴,何乐而不为呢?
诗歌的“‘读’、‘说’、‘写’一体化”教学,要求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一体”。在前面已经清楚地阐明了“读”、“说”、“写”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把三者有机地融为一体,形成教学模式也就相对容易了。在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读”、“说”、“写”的一体化并不等同于三者简单合一,而是要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的需要,合理分配三者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的比重。比如:有时可采用“以一带二”的形式(如以“读”为主,辅之以“说”和“写”,以“说”为主,辅之以“读”与“写”或以“写”为主辅之以“读”和“说”),有时则可采用“以二带一”的形式(如以“读”、“说”为主,辅之以“写”等)。
“读”、“说”、“写”一体化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须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要紧跟时代脉搏和社会发展的主流思想,不断提高自身认识,更新自己的知识架构,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培养自己对新兴物事的兴趣和领悟能力;要学会用新的思维、新的教育理念来组织教学,用新的标准来衡量和评价学生;要尽最大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和整体素养的提高。总之,新时代要求教师不仅要做新旧体制的传承者,更要做新体制的实验者和创建者。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教改之路才会越走越宽,越走越好。
罗碧娜,广东惠州工业科技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