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观在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的有效运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1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最新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核心思维——时空观念,是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是认识历史所必备的重要观念。笔者认为强化对时空观的教学运用,在当下历史教学特别是高三一轮复习中,显得尤为重要。而当下高中生所使用的专题史教材,直接导致大部分学生对整个历史事件所对应的时间和空间观念极度匮乏,严重情况令人咂舌。如何在接下来高三总复习中,有效率地提取和运用知识,准确地进行解题并在升学考试中脱颖而出,笔者认为时空观念模型的建立,是当下师生进行有效复习的关键步骤。
  关键词:时空观;一轮复习;有效运用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存在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时间和空间。一切人类历史活动均是以时间为依托并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中展开的,历史的发展离不开时间和空间。在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中,特别是在高三一轮复习,其作用显得尤为突出。面对升学考试的巨大压力,学生如何高效快捷地抓住历史的主线,就需要教师首先给学生架起一座时空观的桥梁,才能更有效地提升效率。接下来,本文以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为例,浅谈如何具体把时空观进行有效地结合在课堂中。
  一、 构建时间轴,搭起知识框架
  在进入高二文科历史学习之后,很多学生反应高中历史怎么这么难,怎么记也记不住,总是没搞懂怎么回事,新知识又来了。随着时间的累积,不理解的知识积压的越来越多。特别时间记忆问题最难以理解。因此,笔者在开始高三第一轮复习时,就跟学生强调一轮复习将是第二次重新开始认识历史,先给学生吃一颗定心丸,接下来的工作才能更好地开展。笔者学校高三集备组集体备课一轮复习首先从必修一政治史部分开始,因为时间相隔比较久,学生的熟悉度基本退却。要唤醒学生的记忆,就需要教师竖立起一条时间轴的观念。虽然现今高考淡化对时间的要求,不会具体出现考时间,但时间身影无处不在。诚然,现在学生也对时间概念非常的不重视,难以记忆是最重要的因素。
  在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部分,首先,必须要让学生掌握中国古代王朝的更替及其时间,俗称“中国通史”,要一目了然,才能在作答中脱颖而出。笔者在准备这课时,需事先做好精心设计,融合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多媒体设备。先让学生回忆起朝代口诀,“一尧二舜夏商周,春秋战国战不休,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接着再配套以相对应的时间,夏朝前2070年~前1600年,一直到清朝1644年~1911年,用更直观清晰的方式呈现出时间框架图,使学生在脑海中构架出一座时间桥梁。课后通过不间断地重复记忆,加深对时间所对应的朝代的印象。在实际做题中便可游刃有余地应用进去,例如“15世纪中叶中央中枢权力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之类,对时间的提取要求度很高。
  二、 熟记知识点,巧搭空中桥梁
  学生在脑海中构建完时间框架之后,就需要把具体的知识点充分地接入所对应的时间点下面,形成一个完整的时空模型。每一个时间节点,都需要学生很熟知所发生的事件。具体操作如下:
  在处理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这个专题时,笔者把知识点分为两个部分,结合图示分为早期政治制度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两个部分,既简单又明朗的对本专题进行概括,不仅有分两部分,同时再配上具体的朝代,后面在辅助以具体的起止时间,自然而然地在学生的心目中建立起一个很直接的视觉时空观。在后期的具体解释过程中,早期的政治制度内容再添加分封制和宗法制两个重点知识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部分再添加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地方制度、选官制度和监察和谏议制度等四个重要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利用课后时间再加以补充进去,特别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非常多,也是高考的重要考点之一,每一个朝代在制度演变时所采取的措施都不一。在整理这一过程都需要学生根据朝代去记忆慢慢地去填充,也就能达到培养学生养成自己动手建立时空观的模型能力。最后,通过这一过程,其所识记的知识点也就能越来越牢固。
  三、 牢记时空观,知识再现应用
  通过前两个步骤,学生已经初步构建起了时空模型,再经过教师有意识地在每堂课课前去引导学生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回顾,这不仅能够打牢学生的基础,也能够让时间主线和所对应的事件清晰再呈现在学生的脑海中,对学生在具体的解题中发挥巨大的作用,不仅节省了时间,还能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在学完专题一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笔者对本专题进行配套练习跟踪。比如2016年海南单科第3题,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首先必须理解“民之父母”“为民父母”和“愛民如子”这几个词的内涵是什么,关键词父母和子,这是一种家庭称呼,就要联系到家庭和政治联系在一起,追根溯源必须要在脑海中很清晰的提取关键信息,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所对应的宗法分封制,家国一体的观念,而并非是理解成为官员考核的主要依据是民本思想。所以解题的过程中需要对时空观念非常熟悉,随时对有效信息进行提取。类似的题目非常多,都需要学生牢牢地在脑海里架起这座时空的桥梁。
  四、 结语
  在高三历史复习过程中,特别是一轮复习,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打基础,这个基础搭的越牢固,后面的二轮三轮复习就越能游刃有余。而这个基础的决定性关键因素便在于时空观的建立,这是学好高中历史甚至是高考致胜关键的一道重要关卡。
  参考文献:
  [1]严科.浅析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的培养[J].文史教育,2017.
  [2]高云.高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4.
  [3]程燕.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时空观的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6.
  作者简介:
  陈娟,福建省莆田市,莆田华侨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尝试用思维导图的设计方式,以思维的逻辑和流程作为线索组织教师备课时候的思路。以“世界分区·拉丁美洲”为例展现该种教学设计过程和板书设计,并总结在实践过程中的优点,让教学设计表达方式多样、形成过程简洁、课堂效果生动创新,并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提出对该教学设计的一些思考和展望。  关键词:思维导图;地理教学设计;区域地理  一、 背景  思维导图(Mind mapping)是由东尼·伯
摘 要:“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是2018年考纲所规定的重要内容。全国卷涉及该考点的试题有:2017年全国Ⅰ卷的24题,2016年全国Ⅱ卷24题,2014年全国Ⅱ卷24题,2013年全国Ⅰ卷24题,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24题。可见,这一考点属于全国卷比较热的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内容不多,就是两个制度——宗法制和分封制,看似较容易。但王国维却说:“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王国维
摘要:小学美术的教育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而基础教育强调的重点就是对小学生实施全面素质教育,这与小学美术的教学目标不谋而合。那么如何在小学生的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各种综合能力呢?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方面,我们应该重视美术教学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侧重点,将教育精力投放到美术教育的能力培养上面来。  关键词:小学美术;美术教学;创新能力  创新是我国长
摘要:高中英语对整个高中教育事业的发展均产生了直接影响,所以长期以来高中英语都得到了高中生及英语老师们的重视,这使得不断提高高中英语教学质量及效率成了各高中英语老师的重要工作目标。对此,本文站在高中英语老师的角度上,探讨了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英语教学,希望能够对实际的高中英语教学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英语教学;问题及策略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在高中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越來越
摘 要: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性语言,对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希望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初步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为学生掌握英语应用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这是我们每个英语教师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我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提出几点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对策,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文化意识;初中英语教学;应用  一、
摘 要:朱熹是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其著书立说,创立理学,弘扬儒学,延续正统。在其家庭教育思想体系中,提出五伦关系,建立父子、兄弟、夫妻之间和谐的家庭道德体系。本文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柔为突破口,旨在深入理解其家庭教育思想的内涵,为构建新型家庭关系提供借鉴。  关键词:家庭思想;五伦关系;现代诠释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其融合佛道精华,创立理学,延续儒学,影响深远。理学思想
摘 要:《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中学阶段,开启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阶段。语文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当作当下教学的重要任务和职责,为大国发展培养创新人才打好基础。  关键词:初中语文;创新能力;挖掘潜力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江泽民说过:
摘 要: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和老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我认为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活泼、有个性地学习,他们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因此自主探究学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关注真问题,进行真实有效的探究呢?下面就本人教学《确定位置(一)
摘要:简约高效的数学课堂,是每位教育者的追求与期望。实践证明,课堂情境的巧妙设计是实现简约高效课堂的一条捷径。本文结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对如何通过设计简约情境打造高效课堂进行了全面探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情境设计;简约;高效  伴随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学方式与教育观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情境教学因其在打破课堂教学时间空间限制、拓展课堂活动资源、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以及情感认知等方面,有着十分突出
摘要:不单单以学生为主体的“五味课堂”的提出给了我们新的教学理念,一方面要顺应学生的心理,顺其自然,让学生在课堂中发挥自己,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中的重要性也要体现,不单单体现在有效引导,还在于学会智慧地引导学生的身体活动,让课堂有序有效地进行下去。  关键词:课堂;学生心理;身体情感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课堂中的规范和要求一定程度上对于学生的身体束缚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体情感,继而延伸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