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健康的发展,思想品德课的教育目标的制定也是以学生个体发展需要以及公民思想品德与健全人格的构成为依据,从这个角度看两者具有一致性。生命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全面关注生命的本身,应该是教育最初和最终的意义。
关键词 生命教育;思想品德课;渗透
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健康的发展。思想品德的教育目标同样是以学生个体发展需要以及公民思想品德与健全人格的构成。思想品德课在某种意义上对生命的关注要远远超过其他学科,这是由它特定的功能所决定的。根据我国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现状,如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已是当前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成为思想品德课教学迫切需要。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施生命教育重要性
1 这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的需要。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在思想品德课中大力开展生命教育,有利于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生存技能和挖掘青少年学生的生命潜能,激发他们远大的志向,培养他们勇敢、自信、坚韧的性格,增强他们在国际化开放性环境中的从容应对能力。
2 这是思想品德课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中学思想品德课是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思想品德课作为育人的主渠道,理应承担着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和体验生命价值的重任,这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本质所在。
3 这是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初中学生正处于青存期,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因此在思想品德课开展生命教育,有利于引导学生科学理解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正确认识生命现象和生命意义,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开展生命教育的操作途径
(一)挖掘课本教材,揭示生命教育丰厚的内涵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个重要的德育平台和阵地,教材中蕴涵着生命教育的丰富资源和素材。但这要求教师充分关注和挖掘,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把落实生命教育的内容放在课堂教学的重要位置。
七年级教材《珍爱生命》告诉我们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我们要关爱与呵护周围的生命。生命是独一无二的,在探寻生命的独特性的过程中,学生能体会到生命的独特与可贵,学会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呵护生命。《善用法律保护自己》告知学生,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伤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权,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告诉我们挫折和苦难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命只有在战胜苦难中才会有乐趣,才会有生机。这丰富的课程资源为中学实施生命教育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二)整合现代媒体,拨动生命的心弦
教育学家认为,教育只有当它触及到人的灵魂,并引起深处变革,才能成为教育。教学中按照学生情感发展的规律,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借助多媒体的功能,以图片、录像、录音的直观形式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听觉冲击,用一种情境、一种氛围唤起学生生活的记忆,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产生情感体验,从而达到共鸣并产生其内在的欲望,增强了生命教育的渗透力。
在七年级第七课《法不可违》的教学中,我利用生动形象的flash《自我保护问答歌》导人新课,使学生直观地明白,远离危害、学法守法是一种有效的自我保护,是善待自己的生命。在八年级第一课《爱在屋檐下》的教学中,我通过收集孩子成长的片段,收集他们童年的照片和生命小档案,制作成动画效果,配以音乐《生命之花》,增强了课堂的活力,给学生一种全新的生命认识,不但打开了学生的脑门,也有利于打开学生的心门。
(三)联系时事热点,激发生命的意识
思想品德课教学最有生命力的教学原则应该是理论联系实际,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利用社会时事热点中的生命教育素材进行教学。生命教育中的一桩桩轻视生命、漠视情感的真实案例创设各种问题情景,如以煤矿瓦斯爆炸、毒奶粉事件、校园伤害事件等时事热点为契机,构建课堂生命教学中问题情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辩析生命历程中的种种困惑。
在讲授七年级《让我们选择坚强》一框时,教师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回放在大地震、泥石流等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人们所表现出的生命的顽强,对生命的强烈渴望。生命只有一次,但生命并不脆弱,生命很坚韧,活着真好,这些时事热点学生耳熟能详,辅之以教师适时的点拨,学生能进一步懂得要珍惜生命、珍惜拥有,让生命能够更加光彩。
(四)走进学生生活,体验生命价值
新课程强调学习经历的获得,因此教师在开展生命教育过程中,要结合思想品德课教材具体内容,多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走进自然。如《我与父母交朋友》,引导学生完成相关的“德育作业”:如帮爸妈洗脚、今天我当家,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等,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人生的生活经历,体验生命价值。再如在准备讲述《平等尊重你我他》前,我主动与特教中心联系。组织了“同在蓝天下携手共成长”的班级联谊活动,在活动中同学们对残疾人群有了更多的认识:残疾不是缺陷,是人类多元化的一种体现。在同情和理解中,也默默地接纳了他们。同时也在深入了解之后,懂得了在生活中要给予这些特殊人群更多的帮助和关爱。
生命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全面关注生命的本身,应该是教育最初和最终的意义。生命是完整的、幸福的,让思想品德课提升学生生命价值、增进相互悦纳,找回失落的精神世界,归还完整的生命性,应该是每个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 生命教育;思想品德课;渗透
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健康的发展。思想品德的教育目标同样是以学生个体发展需要以及公民思想品德与健全人格的构成。思想品德课在某种意义上对生命的关注要远远超过其他学科,这是由它特定的功能所决定的。根据我国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现状,如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已是当前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成为思想品德课教学迫切需要。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施生命教育重要性
1 这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的需要。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在思想品德课中大力开展生命教育,有利于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生存技能和挖掘青少年学生的生命潜能,激发他们远大的志向,培养他们勇敢、自信、坚韧的性格,增强他们在国际化开放性环境中的从容应对能力。
2 这是思想品德课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中学思想品德课是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思想品德课作为育人的主渠道,理应承担着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和体验生命价值的重任,这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本质所在。
3 这是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初中学生正处于青存期,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因此在思想品德课开展生命教育,有利于引导学生科学理解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正确认识生命现象和生命意义,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开展生命教育的操作途径
(一)挖掘课本教材,揭示生命教育丰厚的内涵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个重要的德育平台和阵地,教材中蕴涵着生命教育的丰富资源和素材。但这要求教师充分关注和挖掘,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把落实生命教育的内容放在课堂教学的重要位置。
七年级教材《珍爱生命》告诉我们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我们要关爱与呵护周围的生命。生命是独一无二的,在探寻生命的独特性的过程中,学生能体会到生命的独特与可贵,学会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呵护生命。《善用法律保护自己》告知学生,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伤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权,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告诉我们挫折和苦难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命只有在战胜苦难中才会有乐趣,才会有生机。这丰富的课程资源为中学实施生命教育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二)整合现代媒体,拨动生命的心弦
教育学家认为,教育只有当它触及到人的灵魂,并引起深处变革,才能成为教育。教学中按照学生情感发展的规律,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借助多媒体的功能,以图片、录像、录音的直观形式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听觉冲击,用一种情境、一种氛围唤起学生生活的记忆,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产生情感体验,从而达到共鸣并产生其内在的欲望,增强了生命教育的渗透力。
在七年级第七课《法不可违》的教学中,我利用生动形象的flash《自我保护问答歌》导人新课,使学生直观地明白,远离危害、学法守法是一种有效的自我保护,是善待自己的生命。在八年级第一课《爱在屋檐下》的教学中,我通过收集孩子成长的片段,收集他们童年的照片和生命小档案,制作成动画效果,配以音乐《生命之花》,增强了课堂的活力,给学生一种全新的生命认识,不但打开了学生的脑门,也有利于打开学生的心门。
(三)联系时事热点,激发生命的意识
思想品德课教学最有生命力的教学原则应该是理论联系实际,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利用社会时事热点中的生命教育素材进行教学。生命教育中的一桩桩轻视生命、漠视情感的真实案例创设各种问题情景,如以煤矿瓦斯爆炸、毒奶粉事件、校园伤害事件等时事热点为契机,构建课堂生命教学中问题情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辩析生命历程中的种种困惑。
在讲授七年级《让我们选择坚强》一框时,教师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回放在大地震、泥石流等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人们所表现出的生命的顽强,对生命的强烈渴望。生命只有一次,但生命并不脆弱,生命很坚韧,活着真好,这些时事热点学生耳熟能详,辅之以教师适时的点拨,学生能进一步懂得要珍惜生命、珍惜拥有,让生命能够更加光彩。
(四)走进学生生活,体验生命价值
新课程强调学习经历的获得,因此教师在开展生命教育过程中,要结合思想品德课教材具体内容,多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走进自然。如《我与父母交朋友》,引导学生完成相关的“德育作业”:如帮爸妈洗脚、今天我当家,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等,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人生的生活经历,体验生命价值。再如在准备讲述《平等尊重你我他》前,我主动与特教中心联系。组织了“同在蓝天下携手共成长”的班级联谊活动,在活动中同学们对残疾人群有了更多的认识:残疾不是缺陷,是人类多元化的一种体现。在同情和理解中,也默默地接纳了他们。同时也在深入了解之后,懂得了在生活中要给予这些特殊人群更多的帮助和关爱。
生命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全面关注生命的本身,应该是教育最初和最终的意义。生命是完整的、幸福的,让思想品德课提升学生生命价值、增进相互悦纳,找回失落的精神世界,归还完整的生命性,应该是每个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