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的理论,糟糕的实践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race_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戈尔巴乔夫于1985上台后不久就大胆提出所谓的"新思维"外交。这种外交政策一反过去苏联的传统外交思想,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抱以友好,合作的姿态,努力消除敌对状态,以换取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然而,苏联的垮台证明这种外交政策没有达到戈氏预期的目的。所以,二十年多来人们对"新思维"外交往往是过多的批评。时过境迁,如果我们现在能设身处地,把自己放在当年那个风云巨变的十字路口,其实,我们会发现"新思维"外交包含许多非常有创见的观点,而糟糕的实施方式才使得它以失败告终。而作为一个旧时代的终结者和一个新时代开启人的戈尔巴乔夫,他的外交政策的失败则是众多因素综合的结果。
  关键词:新思维 缓和 裁军
  提出“新思维”外交的时代背景。
  国际因素:
   里根“新遏制”政策的提出:1981年里根上台之始,美国正遭受勃烈日涅夫时期苏联的严峻挑战,国际地位下滑,国内经济面临滞胀,军事实力也落后于苏联。为扭转这种局面,以“实力求和平”为核心的“新遏制”政策诞生了。主要内容为:1)军事上提出战略防御计划即“星球大战计划(SDI)”,希望通过美国强大的科技和经济实力大大提高核威慑力,打破均势平衡,从而在经济、政治、军事及心里上给予苏联巨大的压力和打击。2)世界范围内堵截苏联的势力空间,联合以色列、沙特、埃及,推动中东和平进程,防止苏联继续在中东扩张;支持巴基斯坦,土耳其,把巴基斯坦作为反苏前沿阵地;援助阿富汗的抵抗力量,使苏联深陷阿富汗战场。3)经济上实行大棒政策,实行贸易歧视、严格控制向苏联出口高科技产品,实行贸易制裁等措施,从而延缓苏联经济发展
   中美缓和,中国改革成就巨大:1982年中美签订《8.17公报》,并进行了两国首脑的互访,台湾问题出现了缓和的态势。中国在1978年进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水平有了快速的增长,国际地位也有了极大的提高,释放出社会主义强大的生命力,也动摇了苏联在社会主义国家间的权威。
   欧洲联合步伐加快:1985通过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欧洲一体化文件》,1986年欧共体的国民生产年总值达2.6万亿美元,占世界的1/4,与美国大致等同,大大超过苏联和日本。对外贸易占世界总贸易的40%,为美国的3倍多,成为世界最大的贸易体,苏联和东欧对西欧经济的依赖性大大加强。
   日本从经济大国迈向政治大国:早在70年代初日本就成为仅次于美苏的第三经济大国,到了1986年,日本已成为世界最大债权国。科学技术的先进和经济实力的增强滋生了日本的“大国欲望”,力图增加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和国际地位。1979年提出“综合安全保障战略”。即以科技和文化为立国根本,运用先进的技术作为外交手段进行外交渗透,增强日本本民族的民族自豪感,取得与其经济地位相符的政治地位。
   国内因素:
   1.军备竞赛使其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据统计:80年代中期苏联经济占美国的50—60%,在世界上占第二位,国防开支占国家预算的45—50%(美国为25—27%),苏联军备开支每年估计为2500—3000亿美元,接近美国同一时期的军备开支。人民要求改革的呼声很高。①
   2.到处扩张的外交策略使苏联力不从心,勃烈日涅夫时期苏联在全世界与美国展开对抗,这种扩张是不计经济效益的,尤其是阿富汗战争,使苏联在国际上空前孤立,并消耗大量资金
   3.国际能源价格大副下跌,原油价格跌幅近两倍,能源出口大大减少。
   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局面下,戈尔巴乔夫抛出了他的“新思维”。什么是新思维?新思维的实质是什么?戈尔巴乔夫在他的《改革与新思维》一书给了我们答案。
   1)世界已经是一个多样性的统一体,许多问题已超出一国范围,全球化日益加深。“我们时代的另一个十分明显的现实是:产生了所谓的全球性问题,这些问题日益尖锐,它们对于人类文明的命运同样具有迫切的意义。这里说的是保护自然、环境、大气层、和海洋的情况危急,地球上的传统资源原来并不使取之不尽的。这里说的是可怕的新老疾病,是人类共同关心如何在世界广大地区消除饥饿和贫困”。“但苏联一家是无力解决所有这些问题的”。“我们从这里发现了我们的相互依赖性,发现了世界的整体性,发现了人类迫切需要把自己的力量联合起来,以便保护人类自身,以便造福与今天、明天和未来。”②
   2)人类的利益高于一切,戈尔巴乔夫说:“新思维的核心是全人类的价值高于一切,更确切地说是承认人类的生存高于一切”。③认为我们应该摒弃阶级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对立,只有为了大家共同的利益精诚合作才能获得双赢,反之则两伤。
  3)核战争时刻威胁人类的生存,军备竞赛只会使美苏两败俱伤,裁军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人类进入把核能用于军事目的的核时代之后,便不再是永生的了,一旦爆发核战争,一切生灵都将丛地球上消失”。“在军备竞赛中取胜,就像在核战争中取胜一样是不可能的”。④
  4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两种制度,完全能够和平共处,两者应该消除意识形态的对立,两者没有孰优孰劣,因为这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哪一种制度好应当由历史作出判断。历史能判断一切。让各国人民自己去判断,哪一种制度更好,哪一种意识形态更好吧,让各种制度来证明自己有能力能满足人各种需要吧 ”。⑤
  5军事手段决不是解决国际问题的途径,战争不在是政治的继续。“过去曾作为一种经典公式的克劳塞维茨公式——战争是政治以另一种方式的继续——已经过时了。它应该藏在图书馆。在历史上第一次迫切需要把社会的道德伦理标准作为国际政治的基础,使国际关系人性化,人道主义化”。⑥并提出解决国际问题的方法——对话,诚实、正派、真挚的对话。“我承认,我不赞成那种让人弄不明白的外交:会晤或者交换信件的结果使人不明白交谈和究竟想说写什么。我赞成开放政策和干实事的政策”。⑦
   综上所述,戈尔巴乔夫的外交政策有许多可取甚至超前之处。
  首先,他看到了全球化问题,北约和华约的长期对立实际上把世界市场一分为二,使得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长期游离于世界经济市场之外,严重阻碍商品流通和交换。如果这种形式继续存在,苏联的经济将继续恶化,因为事实证明社会主义的世界经济市场无法和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市场抗衡,除了开放和融入,别无他法。
  其次,他也发现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两种制度将长期共存,谁也灭不了谁。8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走处出“滞胀”就可以证明:资本主义远远没到腐朽没落的地步,几百年的风雨沧桑使其具有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和人为干预的经验。反观苏联自己,社会主义虽然是一种新生的制度,人们对它抱有强烈的热情,并且创造过非常伟大的成就,但在发展中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也接踵而来,如果继续和资本主义采取对抗的态势,将不利于社会主义长期的发展。
  再其次,戈尔巴乔夫也想尽快甩掉军备竞赛这一包袱。1985年人均GNP在全世界排名位居第38位,不仅低于所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国家机器制造业的全部产品中,有60%以上是具有军事意义的商品。耐用消费品的比重仅占5—6%。国家75%用于科学技术的拨款用于军事科研的需要。在数十年间,苏联通过巨大的国防支出取得了比自己经济强大国家的军事均势。戈尔巴乔夫也逐渐认识到这一点,所以他要改革以前的外交传统,从军备竞赛这个泥潭中走出。
   从戈尔巴乔夫的这些理论中可以发现,他的确具有一定的洞察力和远见性。但是,他在真正处理国际事务的一些行为,让我不得不怀疑他真的是一个政治家吗?
   他的外交行动的失误主要有这几个方面:
   1.妄自菲薄,在与欧美的对话中过于夸大苏联所犯的历史错误,对苏联模式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没有足够的重视,把眼前的困难全部归结于苏联以往的政策路线上,并没有认真制定符合当前的外交路线。这种行为只会激起民众对这个国家的失望之情,而不会产生改革的信心。比如,1989年3月18日,苏联正式谴责斯大林1939年与希特勒达成的秘密协定和把波罗的海三国并入苏联。1989年12月24日,苏联第二届人代会通过关于对1939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及其附属的秘密协定进行政治和法律的评价的决议,称之违背苏联对外政策的原则⑧。
  2.这种妄自菲薄的策略直接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在二战以来的40年里,苏联在东欧进行了大量的投资,付出了极大的心血,使其成为苏联与西方世界之间一道牢固的屏障。诚然,在这40多年里,苏联时常扮演东欧改革的阻碍者,对东欧的政策的确应该调整,但苏联不该在短时间内把所有驻军都撤离。改革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苏联的快速撤军使东欧地区出现了权力的真空,当时的情景如下:With the East German government under increasing pressure to stem the outflow, East Germans who stayed behind demonstrated on the streets for reform. When the ouster of East German communist party leader Honecker failed to restore order, the authorities haphazardly opened the Berlin Wall in November 1989. The same night the Berlin Wall fell, the Bulgarian Communist Party deposed its longtime leader, Todor Zhivkov. Two weeks later, Czechoslovakia embarked on its "Velvet Revolution," quietly deposing the country's communist leaders. At an impromptu summit meeting in Malta in December 1989, Gorbachev and United States president George H.W. Bush declared an end to the Cold War.⑨东欧共产党执政权力的消失,给东欧人民的思想造成了极大的混乱,他们有一种被苏联赶着进入资本主义世界的想法。所以在短时间内导致了东欧局势的动荡,面对这种始料不及的结果,戈尔巴乔夫则辩解说这是东欧人民自己选择的结果,这是苏联赐予东欧自主选择的权利。这是一种极其不负责和推卸责任的说法,当你想利用他的时候对他横加干预,当你看到他没有利用价值时就把他一脚踢开,这其时也是大国沙文主义的表现。
   3.失去独立自主的原则,忽略实力外交。忆往昔,历史上的各种改革往往跳不出矫枉过正的怪圈,经常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戈尔巴乔夫也不例外,弱国无外交,实力是外交的后盾,这是永恒的真理。尤其当你面对美国为首的这些资本主义强国时,一味的退让和自我批评只会降低自己的威信和尊严,给对方趁机攻击你的机会。勃烈日涅夫时期苏联的国力已达到和美国平起平坐的地位,在世界范围内对美国展开强烈攻势。但戈尔巴乔夫没有有效利用这种优势给美国以适当的压力,从而在谈判桌上取得优势。比如与美国进行裁军谈判时作出单方面的重大让步,但国内许多人认为这种让步并没有让苏联获得相应的回报。另外,为了获得西方世界的经济援助,戈尔巴乔夫开展了所谓的“乞讨外交”,面对国内严峻的经济形式,他乞求美国来帮他制订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纲领。尼克松曾说过:“没有哪一个强国会允许外国来告诉他实行什么样的内部政策”。戈尔巴乔夫则认为西方世界会抛弃意识形态的对立,从而给予其真正的帮助。这完全是一厢情愿的想法,西方的领导人没有忘记意识形态,没有忘记苏联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他们认为苏联的示弱只不过想让欧美放松警惕,从而赢得喘息的机会,来恢复他的经济,最终目的是继续扩张苏联帝国的版图。
  结语
  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外交提倡不同制度的国家和平相处、抛弃意识形态的对立、进行大规模的裁军、反对干涉内政等等,这些思想在理论上的确难以找到破绽,但实行起来却不符合实际。比如:在军事上的过分退让对苏联长久以来保持的大国沙文主义的心理是不小的打击,短时间内出现大量的退伍军人和返国部队,如何安置也是个棘手的问题。所以,戈尔巴乔夫的有些政策势必会遭到军人的反对,对其权力的集中也构成了威胁。另外,当经济改革遇到问题时,把所有的希望都托付于欧美国家显然有悖常理,试想:一个长期以来想置你于死敌的对手,当你遇到困难时会真正帮助你吗?
   戈尔巴乔夫的时代是一个转型的时代,是跳出旧模式寻找新模式的时代,这就如同中国1978年的改革开放时期,在一个转型的年代,人们的思想或多或少会出现一点混乱。我们的社会到底是姓“社”还是姓“资”?我们的改革到底什么性质的改革?这些都是必须及时解决的问题。在这方面邓小平做的很好。戈尔巴乔夫本有可能成为苏联的邓小平,并且也有一套不错的理论,但由于在实施时操之过急、一厢情愿使他未能力挽狂澜,也使他背负了本不会属于他的评价。
  
  注解:
  ①左凤荣:《致命的错误》 第273页
  ②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新思维》第172页
  ③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新思维》第184页
  ④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新思维》第173页
  ⑤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新思维》第187页
  ⑥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新思维》第177页
  ⑦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新思维》第202页
  ⑧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新思维》第292页
  ⑨摘自美国国家图书馆http://countrystudies.us/russia/17.htm,中文:当东德政府正在面对日益增长的国民外流的压力时,留下来的东德人在街道上展示了他们的改革。当东德共产党领导人昂纳克以非法的方式恢复秩序失败时,当局突然在1989.11打开了柏林墙。柏林墙落的同一夜,保加利亚共产党废除了它的长期领导,日夫科夫。 二个星期以后,捷克斯洛伐克开始它的“天鹅绒革命”,平静地废除共产党的领导人。1989.12在马耳他举行的一个即兴峰会上,戈尔巴乔夫和美国乔治H.W.布什总统宣布结束冷战。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分析了“坚定信念”与“履行使命”的辩证关系,认为:“坚定信念”是前提,“履行使命”是归宿;“坚定信念”坚持了立军之本,“履行使命”拓宽了强军之路;“坚定信念”与“履行使命”体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军政统一。  关键词:信念 使命 关系     2008年初以来,全军开展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的主题教育活动。这是贯彻落实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锦涛主席重要指
期刊
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25X(2011)12-0003-01  摘要:美国近年来依其自身实力不断推行单边政策,自1991年前苏联解体后,不断绕过联合国及其它国际公约实行强权政治,隐隐有成为“世界领导”的趋势。在此过程中,中国由于自身崛起需要,不断与美国发生摩擦。本文试分析在美国称霸后的中国应对。  关键词:霸权 遏制 近交远攻 远交近攻 地缘政治  1 美国霸权主
期刊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25X(2011)12-0007-02    摘要:青岛“中西璧”式的城市建筑结构,不仅仅是指整个城市中,老城区有八大关的“万国建筑博览会”、大学路附近的名人故居,新城区又极具浓郁的现代气息,而且还体现在一个个的建筑单体中。而青岛的这种建筑特色与青岛的历史密不可分。从1897年开始,直到青岛解放,每个历史时期,青岛的建筑都有变化。  关键词
期刊
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1)12-0006-01    今年是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收官之年,在历时4年的文物普查工作中,我县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莒南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自2008年3月1日,在临沂市范围内率先启动,2009年4月20日,又在全市率先完成了田野调查阶段的工作。短短1年多的时间里,共复查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262处,新发现文物点176处。在
期刊
摘要:好奇是儿童的天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知识和创新探索新知的心理倾向,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让学生在温故而知新的过程中掌握新知识,既可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又可提高小学生的自信心。足见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是多么的重要,值得我们探讨。   关键词:数学 课堂教学 兴趣培养    新课程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在课
期刊
摘要:现代教育,已经不是过去那种单一的教育模式。随着思想的改变,教育的宗旨更加趋近于人本;随着科技的发展,教育的方法也有了更多工具的辅助。如果我们不是再在电影院中看电影,而是将其带入课堂,那么这些生动的场面必将让学习的课堂更加的立体,让所学的知识更加的直观。  关键词:电影 生物 课堂教学     光影之中,人来人往,从古至今。自从人们能够将光影定格在一瞬间,那一张张小小的胶片就成为了能让人
期刊
摘要:网络流行语“给力”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这是主流媒体对大众文化的一次认同。根据约翰·费斯克的《理解大众文化》一书来探析此现象,大众文化是大众创造的而不是加在大众身上的,《人民日报》选择"给力"作为头版头条标题是大众化的,这说明“给力”这一流行语的出现是《人民日报》对于大众文化的肯定。  关键词:给力 大众文化 人民日报     2010年11月10日,网络流行词“给力”登上《人民日
期刊
吕淑湘先生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曾说:“我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是得直于课外阅读。”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搞好课外阅读是开发学生智力、减轻学生负担的重要手段。   我们在教学工作中,要让我们的学生多读多记,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丰富词汇量,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做好准备。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自己的几点做
期刊
摘要:今年是邓小平南巡讲话20周年纪念,也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形势总体良好,国内社会建设水平逐年提升,但我们依然处于发展中国家之列,矛盾依然比较突出。我们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用改革的方式解决现有矛盾,尽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南巡讲话 改革开放  一、南巡讲话二十年成就及原因  1992年,邓小平同志先后到达武昌、深圳
期刊
2002年2月18日,农历大年初七的上午,正当全县人民还沉浸在春节祥和欢乐的气氛中时,沛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值班室接到报案称:沛县坑口环保热电有限公司公寓楼物资部经理李成华所住的A座202室被盗,门上两把锁(一是球形锁,一是三保险锁)完好无损,而主人的6万元现金及其他物品不翼而飞,同时财务部经理仓勤基的A座201室的和常务副总经理朱国民的B座303室,也被人以同样的手段袭击,损失财物不详,被盗日期不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