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蒙培元先生是当代中国著名哲学史家、哲学家,建构了独树一帜的儒家情感哲学“情感儒学”。2018年3月18日,“儒学现代转型中的情感转向”学术研讨会暨蒙培元先生八十寿辰学术座谈会在京举行。各地学者六十余人参会,三十余人在会议上作了发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蒙培元先生是当代中国著名哲学史家、哲学家,建构了独树一帜的儒家情感哲学“情感儒学”。2018年3月18日,“儒学现代转型中的情感转向”学术研讨会暨蒙培元先生八十寿辰学术座谈会在京举行。各地学者六十余人参会,三十余人在会议上作了发言。
其他文献
康德对于道德法则与具体善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善如何从道德法则中衍生出来的问题,并未给予充分的说明。然而,这个问题恰恰直接关涉道德法则的现实性如何可能,也即道德法则的现实性意义如何体现的问题。本文即以这个问题为切入点,对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进行批判性考察,力图阐明道德法则、道德主体和善之间所存有的交互性的张力关系。只有把道德法则置于理性规范与实践自由这种张力性关系中,明确理性法则的现实性重构的维度,道德法则产生的善才是真实的,其现实性的意义也才会展示出来。
以谓词表达模态,在表达力上比算子具有更明显的优势,但蒙塔古悖论和语义的不完善曾使模态谓词遭遇技术困境。采用“模态”与“真”相结合的研究策略,不仅可以在语形上利用真谓词限制模态谓词的表达力实现模态谓词的相容性,亦能在语义上借助语义真理论定义模态谓词的可能世界语义学。因此,以谓词表达模态可以促进模态逻辑的研究,实现各种模态概念与真概念的结合,体现真概念在逻辑研究中的基础性地位。
"还原论的物理主义"认为,心灵的属性和物理的属性是同一的。但是如何解释我们身心分离的直觉,对"还原论的物理主义"而言似乎是一个难题。帕品纽作为"还原论的物理主义"的领军人物,试图诉诸"现象概念和物质概念"的不同特征来解答这一困惑。他认为正是因为"现象概念"的特殊性质导致了身心分离的直觉。本文介绍了帕品纽的这一解释,考察了对其种种可能的反驳,并通过对这些反驳的回应来辩护帕品纽的解释。
2018年9月15—16日,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主办的“潘梓年学术思想暨哲学学科建设研讨会”在武汉隆重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西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华日报》等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2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万清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崔唯航、《新华日报》报史研究所所长赵剑波、宜兴市史志办公室主任夏侯岭和潘梓年家属代表潘渝伯分别致辞。会议围绕着潘梓年对哲学和革命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其深刻的哲学思想、逻辑思想、新闻学和
问: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也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而言,无疑是进行认真回顾和总结的好时机。二十五年前,《哲学动态》曾对您做过一次访谈,题目是《探索哲学的繁荣之路》,发表在刊物1993年第1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您怎样看待目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现状?答:把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改革开放联系在一起,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具体而言,其凸显的问题意识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之间,究竟处于一种怎样的关系状态?两者是否同时共进,已经达到了
如果说康德的先验哲学从理性批判出发表明了存在-神-学的不可能性,因而完成了形而上学历史上的决定性转折,那么第一个实现这种转折的,事实上是邓·司各脱的作为先验科学的单义性存在论。如果从内容而非功能的视角出发去考察司各脱式存在论与康德式先验哲学的关系,我们会发现:揭示了时空的存在论特征的先验感性论由于同时摆脱了普遍存在者性和最高存在者的形而上学束缚,才真正完成了超越传统形而上学的任务。
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将蕺山学定位为阳明后学。此说对后世影响深远,因而蕺山学与朱子学的关系往往被学者所忽视。其实刘蕺山对朱子学理解极深,并深刻认识到朱子学的利弊两面。蕺山的慎独诚意论、格物说、敬论等,都继承和发展了朱子学说。同时,他对朱子学也有严厉的批评:朱子认为本体自身圆满,本体上无需着力也不可着力;蕺山则认为工夫须直接在本体上做,否则将流于细枝末节。因而,蕺山发展“意”作为本体,以实现本体上的工夫,进而解决他认为朱子学“惨刻而不情”和学说支离二分的问题。
精神,是一个人的生活信念、理论风骨和实践态度,呈现着一个人独特的气质、人格和境界。马克思的核心精神体现为人类解放的理想、彻底的理论批判、改变世界的革命实践,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转化、相得益彰,既贯穿于马克思的日常生活和革命活动,也贯穿于其理论研究和思想体系,并将其生活、实践和理论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被理解的整体。正是这些精神特质,使马克思成为了马克思。今天我们纪念马克思,就要研究和澄明马克思的精神,揭示其当代意义和永恒价值。
海德格尔在其1929年的弗莱堡大学教授就职演说《什么是形而上学》中,对西方哲学一形而上学传统进行了批判和清理,讨论了“无聊”“无”“忧惧”“整体”等概念,而我们在克尔凯郭尔著作中不难找到平行对应的内容——虽然海德格尔对其所受克尔凯郭尔影响的承认远逊于这种文本的对应。这一事实虽然遭到克尔凯郭尔研究界的诟病,但它在很大程度上印证了海德格尔的观点,即“伟大的思想家都思考着相同的东西”。这个“相同的东西”就是哲学家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哲学问题之下,以相同或近似的概念和不同的哲学话语所进行的思想重构。这样一来,写作方
穆尔(A.W.Moore)是牛津大学哲学教授,其研究领域广阔而深湛,涉及形而上学、康德哲学、维特根斯坦哲学、哲学史、数学哲学、逻辑学与语言哲学、宗教哲学、伦理学等多个领域,在国际学术界具有很高声望。其代表作有《论无限》(1990;2001)、《观点》(1997)、《康德道德与宗教哲学的主题与变奏》(2003)、《近现代形而上学的演变:理解事物》(2012,以下简称《理解事物》),等等。目前任哲学杂志《心》(胁以)主编。《理解事物》出版之后,引起学界高度关注。该著作将当代形而上学的总体研究与重要形而上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