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末闲来无趣,经朋友推荐观赏了《艺术家》这部电影。在观看之前,已经对这部电影有了些许了解,只是一直无缘“面对面”接触。其实直到影片开始将近一刻钟了,笔者还是没有进入状态。究其原因:1知道是一部黑白电影,2听说是一部默剧,3已经斩获多项奥斯卡大奖。因为有过卓别林的洗礼,对于默片并不排斥,但是鉴于近些年奥斯卡太过于商业和主流,笔者就是抱着这样一种可看可不看的心态坠入了一场感性与理性的纠结中。
电影《艺术家》讲述了上个世纪30年代,无声电影(又称默片)是当时唯一的电影呈现形式。好莱坞的当红默片巨星George Valentin,才华洋溢,无人不识。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有声电影开始崛起,默片逐渐被淘汰、遗忘,George纵然坚守信念,仍不敌无情的时代巨轮和喜欢追求新鲜感的观众。
George Valentin倾家荡产所拍摄的最后一部无声电影,以惨淡的票房而告终,这也使得他彻底向“新时代”妥协。笔者由此产生联想,为什么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就连IMAX3D都不能令观众完全满足的时代,一部黑白默剧却能够脱颖而出,捧得奥斯卡最高奖项。有人说《艺术家》的成功,预示着默片的复兴即将到来。其实未必如此,首先《艺术家》所获得的成就和观众的认可肯定是给那些个所谓大制作、高科技、大明星却反响平平的作品一记响亮的耳光;其次,观众想看什么?以卓别林为代表的默片并不都是高高在上的殿堂级艺术品,不要认为凡是艺术和文艺就必须要小众,大众未必就是“俗”,没有票房也未必就是“雅”,能够打造一件所有观赏者都能欣赏并理解的艺术品才称得上艺术家;最后,《艺术家》的成功绝对不会引领一个全新的默片时代的到来,当然不排除众商家打造3D、4D、5D的新时代默片。
3D重制版的《泰坦尼克号》即将与观众见面,作为电影史上的传奇影片,它不仅具有里程碑般的意义,同时也存在争议。詹姆斯·卡梅隆作为这部作品的缔造者,必然不会亲手毁掉自己最为得意的“孩子”,当然现在“小儿子”《阿凡达》已然盖过了“姐姐”当年的锋芒,让我们拭目以待吧,正所谓是福不是祸,是“雷”躲不过。
电影《艺术家》讲述了上个世纪30年代,无声电影(又称默片)是当时唯一的电影呈现形式。好莱坞的当红默片巨星George Valentin,才华洋溢,无人不识。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有声电影开始崛起,默片逐渐被淘汰、遗忘,George纵然坚守信念,仍不敌无情的时代巨轮和喜欢追求新鲜感的观众。
George Valentin倾家荡产所拍摄的最后一部无声电影,以惨淡的票房而告终,这也使得他彻底向“新时代”妥协。笔者由此产生联想,为什么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就连IMAX3D都不能令观众完全满足的时代,一部黑白默剧却能够脱颖而出,捧得奥斯卡最高奖项。有人说《艺术家》的成功,预示着默片的复兴即将到来。其实未必如此,首先《艺术家》所获得的成就和观众的认可肯定是给那些个所谓大制作、高科技、大明星却反响平平的作品一记响亮的耳光;其次,观众想看什么?以卓别林为代表的默片并不都是高高在上的殿堂级艺术品,不要认为凡是艺术和文艺就必须要小众,大众未必就是“俗”,没有票房也未必就是“雅”,能够打造一件所有观赏者都能欣赏并理解的艺术品才称得上艺术家;最后,《艺术家》的成功绝对不会引领一个全新的默片时代的到来,当然不排除众商家打造3D、4D、5D的新时代默片。
3D重制版的《泰坦尼克号》即将与观众见面,作为电影史上的传奇影片,它不仅具有里程碑般的意义,同时也存在争议。詹姆斯·卡梅隆作为这部作品的缔造者,必然不会亲手毁掉自己最为得意的“孩子”,当然现在“小儿子”《阿凡达》已然盖过了“姐姐”当年的锋芒,让我们拭目以待吧,正所谓是福不是祸,是“雷”躲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