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真人秀”直播平台依赖成因分析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sco_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前“互联网+”的大数据时代,越来越多的直播短视频平台出现,并开始成为青年大学生的社交媒介,如抖音、快手、映画等, 这类新型的社交媒体以其受众广、内容新、反馈及时、跨空间、时间等的优势,逐渐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新依赖媒介,本文旨在从媒介系统依赖角度分析这一依赖现象的成因,以便相关机构、社会、学校、家庭等辩证地看待这些新型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为之后的相关政策、办法提供依据。
  关键词:大学生;直播平台依赖;成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媒介系统依赖理论认为,个体在社会立足之后,一种新的媒介会与人产生一种依赖关系,这种关系具是相互的,但媒介是相互依赖中更强大的一方,它们控制人们的方式主要通过传播内容。媒介的依赖性会随着人们对获得有用信息的期望而增强[1]。本文着重对大学生“真人秀”直播平台依赖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理论解读,以期为今后改善大学生直播平台依赖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一、大学生直播短视频依赖的社会学理论分析
  大学生直播短视频依赖是市场取向的理性和功利性选择,是学生的正当目标无法用正当手段实现的一种合理的异化,大学课堂内容单一、枯燥,更多的大学生开始在网上寻求知识获取途径。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自主意识日益增强,个性及价值目标的多元化,使得学生乐于自我安排学习。随着高等教育民主化进程加快和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作为知识载体的垄断地位被打破,学生对老师传授知识的信任度也随之下降,从大学的功能定位来看,高校应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主,单一的传授知识已无法适应学生和社会的需求从学生获取知识的直接目的来看,需要吸收大量短平快的知识信息,而当前高校知识的陈旧和保守已经无法适应当代学生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生直播短视频依赖是在逃避陈旧落后的知识。从专业设置的角度来说,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结构体系严重滞后,使许多高校毕业生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使得大学生对某些课程不感兴趣,产生厌学情绪,显性逃课受到校纪校规的束缚继而选择直播短视频依赖。
  二、大学生直播短视频依赖的动机理论分析
  一切学习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这已成为20世纪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们的一个信条[2]。动机是人的认识需要的心理表现,它使人对某些事物优先给予注意,并带有积极的情绪色彩[3]。但是,对于日趋增长的大学生来说,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动机。在他们走进大学校园后,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没有完成角色的转变,故而显得非常迷茫。认为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现实背离,空洞,没有多大用处,对将来踏入社会没有指导性意义。有些学生在高考填报专业时,对所选的专业缺乏足够的了解,往往只是听父母亲友的意见就填报志愿。进校后又无法换专业,往往产生一定的厌学情绪,并通过上网、谈恋爱等方式转移自己的精力,而这些事情往往会占用学生较多的时间,进而促使了学生逃课行为的发生。
  有不少学生进入大学后丧失了奋斗的目标,失去了拼搏的精神,由于缺乏学习的动力,又没有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无法从学习中找到乐趣,使得学习非常被动,这样往往也会成为逃课的原因,对渭南师范学院486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有12.5%的学生逃课的原因就是不想上课。具体表现在:一是缺乏合理的生涯规划,消极适应环境改变从中学走入大学,面临奋斗目标的暂时缺失和自由度的空前增加,有的学生由于缺乏目标管理意识和时间管理能力,从自由支配课余时间到自由支配上课时间,这种自由慢慢地演变成散漫,成为一种习惯;二是缺乏专业兴趣有的学生在选报志愿时对专业并不了解,只是盲目选择热门专业,进入大学后,发现所学专业并不适合自己,要转专业难度又很大,反感和抵触情绪越来越强烈,于是选择逃课作为一种消极逃避;三是缺乏学习动机某些家庭背景比较好的学生,不打算考研,也不愁就业,只求顺利拿到学位[4]。
  三、大学生直播短视频依赖的行为理论分析
  行為主义认为,人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能通过学习而改变、增加或者消退;促使个体学习的动机为强化。例如,若一个人的某些行为受到奖励,或者是该行为得到意想不到的好评时,这种行为则很容易被学习而且也较容易持续维持;相反,若一个人的行为受到惩罚,或者该行为得不到所希望的结果,这种行为将难以持续维持[5]。
  举例说明,在大学课堂上,那些按时上课,认真听讲受到老师奖励学分的行为,就会有学生不断从事这样的行为并且持续维持;然而,当一个学生没有按时上课,或是上课说话,或是迟到早退而被老师扣掉学分,那么他以后极少有可能在从事这样的行为。一名大二生物专业的学生说:“我感觉直播短视频依赖过程是潜移默化的,就拿我来说开始上大学的时候也认为上课就要认真听讲,勤记笔记。但后来我发现,那些平时经常逃课,上课不认真听讲,玩手机,看小说的同学,老师看到也不管,期末考试看看划的重点,也能顺利通过考试,周围的同学也经常不认真上课,慢慢我也产生松懈的想法,反之大家都这样,我也上课看别的吧。”
  六、大学生直播短视频依赖的归因理论分析
  所谓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解释和推测其原因的过程。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B.Weiner)认为,人们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可以归纳为六个方面因素:努力、能力、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其他。韦纳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得出一些归因的最基本的结论:个人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和努力等内部因素时,他会感到骄傲、满意、信心十足,而将成功归因于任务容易和运气好等外部原因时,产生的满意感则较少。
  当前大学生对直播短视频依赖行为的归因存在偏向。他们常常将直播短视频依赖原因直接归咎于教师和学校,而不考虑自身的参与心态和投入条件。事实上,学生直播短视频依赖的原因并不能单方面追究于教师,根据归因理论,人们在做归因判断时,必须依赖共变原则,综合考察多方面的线索来源。直播短视频依赖作为一种具体的行为,应考察其普遍性、区别性和一致性,其原因既可以归于行为者的对方——教师,比如教师教学态度不端正、教学内容太陈旧、教学效果太差等;也可以归因到客观事件——课程本身,比如该课程不重要、该课程容易自学、该课程设置不合理、开课的时间不合适等;还可以归因于行为者本身——大学生,比如学习缺乏自觉性、学习缺乏进取精神、懒散贪玩、对专业不感兴趣、荒废学业等。   四、大学生直播短视频依赖的人际吸引理论分析
  人际吸引理论由社会心理学家克劳尔和伯恩于1974年提出,该理论是从古典条件反射理论演变而来。人际吸引理论认为,任何一个人或物,在人心情好的时候出现时,能通过条件反射与此心情联系起来,从而倾向于受到喜爱。反过来,任何一个人或物,在人心情不好的时候出现时,会通过条件反射与此心情联系起来,从而倾向于不受人喜爱。这就是说,人们不仅倾向于喜欢那些奖赏自己的人,不喜欢惩罚自己的人,而且也倾向于喜欢那些与奖赏和愉快有联系的人,不喜欢那些与惩罚和不快有联系的人。在奖赏和惩罚时出现的任何人或物将成为奖赏和惩罚引起的心情的条件刺激物。
  事实上,直播短视频依赖本是人机的互动过程,其基本关系即S—R的联结关系。学生投入于短视频情景中,学生则据此作出反应,视频内容作为刺激变项(S)出现在学生面前,而学生则以此产生各种不同的反应(R),其中包括正向的接纳、喜欢以及负向的拒绝、讨厌、不喜欢等。与此同时,学生的反应又是短视频制作者据以反应的刺激,比如认真、反应热烈,必然会表现出准备充分、制作认真。所以,在观看短视频直播过程中会出现两种相对的情况:视频直播者提供的刺激如属不当或不理想,固然会引起学生没劲,但学生反应如属不当或不理想,比如心态不积极意愿低落、动机不强,也同样会让主播没劲或泄气。因此,视频互动关系可为正向的良性因果关系,也可为负向的恶性循环关系。凡是正向的良性因果关系者依赖性就好,点赞率就高。
  直播短视频依赖作为一种普遍的现象会给学校的管理、教师授课及学生的正常学习带来很大的影响,学生直播短视频依赖不仅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风校纪,还影响到了教学质量和学生专业知识的提升,造成教学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直播短视频依赖对于形成人生观价值观和人格的黄金期的大学生来说具有潜在而深刻的消极作用。为此探究大学生直播短视频依赖的内在成因不仅为在校大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和确立大学阶段性目标和人生目标提供借鉴,而且通过大学直播短视频依赖的综合原因分析,也为促进大学专业设置、改革提升大学教学质量助一臂之力。
  参考文献
  [1]张琬彬.当代青少年新型网络社交媒体依赖成因分析[J].卷宗,2019,009(001):218.
  [2]刘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64.
  [3]喻剛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逃课问题及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
  [4]马雅菊.基于学生视角的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分析[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27(8):116-118.
  [5]龚珊珊.班杜拉社会认知理论对教学的启示[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4(5):28.
  经费来源:大学生“真人秀”网络直播依赖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2018SJSZ423)
其他文献
摘要:时代的蓬勃发展给高校党建工作带来了挑战和机遇,在当前形势下,加强高校党建建设尤为重要,要在基层组织建设中突出政治功能、焕发生命力,就需要工作内容、机制、方法等各方面的创新。对高校学生党建“四二二”模式的探究,促进了学生党建工作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融合,让党建工作有了有力抓手,学生党性得到了锤炼,政治素养有所提升。  关键词:“四二二”模式;高校党建工作;创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
摘要:在科技进步的支持下,网络时代已全面来临,而在网络环境下,汉语言文学教学也不知不觉面临了新的冲击与挑战。在此情况下,相关教育工作者应当与时代发展步伐保持一致,积极探索汉语言文学教学在网络环境下的优化策略,以此为汉语言文学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本文以汉语言文学教学实际情况为依据,分析了网络环境为其带来的影响,并就其优化策略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同行业人员提供教学新思路。  关键词:网络环境;汉语言文
期刊
摘要:一堂优秀的数学课,除了需要实际性的问题探究、生动性的活动框架以及科学性的活动设计之外,同样需要老师在课堂进程中进行科学的追问引导。为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课程探究,拓展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老师需要在课堂当中添加有效的追问,在追问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多方面思考理解问题。有效的课堂追问是教师智慧的特殊体现,同样也是一堂课程成功进行的重要表现,以帮助学生深度进行小学数学的学习。  关键词:
摘要:立德树人强调和倡导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应知应会的知识内容,而且要注重让学生对学习的过程进行充分体验,实现学生学习兴趣度、参与度、思维探究能力和问题分析解决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强化对学生的德育引导,帮助他们助力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养水平,提升学生意志力,助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理论和行为实践基础。本文主要对立德树人视域下的小学数学情景教学法应用策略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深入人们的生活当中,人们开始逐渐依赖于互联网,但是网络安全成为人们生活 中的一大隐患,网络安全防护也成为当下的重中之重。网络信息安全是指防止信息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数据受到威胁,及时保障信息的可用性、机密性、完整性、可控性。  关键词:信息安全;计算机网络;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当今世界人们越来越重视社会信息的安全性,对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教材分析  《力在哪里》选自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力在哪里》是本单元的起始课,着重指导学生在对日常生活中的力的经验与体验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和发现有关力的科学规律,为后面的各种力的研究打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  力无处不在,看不见摸不着,力这个概念对于小学中年级的孩子来讲比较抽象。  虽然小学中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弱,
期刊
摘要:通过《乘加乘减》教学为案例,呈现了小乐掰玉米的情境图进入新授,小乐家来客人时摆放水果图片,计算水果数量巩固孩子们课堂所学,又通过小乐班级观看电影,计算区域人数拓展孩子们的思维。通过三个实际生活案例,直观地展示乘加、乘减算式的计算过程和算理,充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巧妙地利用生活经验来理解数学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灵活性;生活实践;贴近生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在初中议论文写作起步阶段,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构建形成系统合理的协作思路,以此提高议论文写作教学有效性,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现如今,教学改革工作不断落实,语文教学工作进入全新的阶段,对议论文写作教学活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并不理想,尤其是初中议论文写作教学。基于此,本文从初中议论文写作教学活动发展现状入手,全面分析如何在起步阶段展开高效率、高质量的议论文写作教学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