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能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着手,创设一个学生熟悉的,适宜于儿童探索知识的意境,这样,学生对数学自然感到亲切、真实。这样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情趣,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
一、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对熟悉的生活性境,感到亲切,有兴趣。数学课能以学生事例作为背景,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从中发现数学问题,学生将会提高学习兴趣,使思维与活动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
春游是一件足以使孩子们快乐的事情。面对着低年级的小同学,老师提出的问题是,“要去春游了,你们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孩子们异口同声:“到商店去买吃的!”于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购物方案设计开始了。孩子们兴趣盎然,纷纷设计着方案,计算着钱数。在有趣的活动中体验着数学的价值和学习的乐趣。当春游购物方案设计在孩子们兴奋之中落下帷幕时,老师作了简单的小结:“同学们,你们为春游购物作出了不同方案的选择,其实,大家说的、做的、算的都离不开两个字,那就是‘数学’!”孩子们恍然大悟,原来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生活是数学的源头活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鲜活的生活情景,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在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具有活力的知识。
二、创设生活情境,在活动体验中学数学
在教“元角分的认识”一课中,我首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母亲节快到了。小明想给妈妈买一件礼物,就把自己攒的1角硬币都拿出来,一数有30个,拿着这么多硬币不方便,于是小明就找隔壁的老爷爷来帮忙想办法,老爷爷说这好办,收了小明的30个1角硬币,又给了小明3张1元钱,小明有点不高兴,觉得有点吃亏。你们说小明拿30个1角硬币换3张1元钱的纸币亏不亏?为什么?首先组织学生讨论:有的学生将这30个硬币一角一角地数,每10个1角放在一起,然后再告诉大家这10个1角就是1元,3个10个1角就是3元,所以30个l角和3元是相等的;第二,根据学生的分析,再组织学生观察已分好的硬币,从中找规律:“看看元和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很快得出结论:“1元与10角相等”,“10个1角就是1元”,“1元就是10个1角”,“1元=10角”。
这样教学,让学生感到数学中的知识有的是我们在生活实际中已经会的。但没有找到规律,我们可以运用经验,通过创设活动,把经验提炼为数学,充实和改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三、在儿童生活事例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知识
如在教“统计——最喜爱吃的水果”一课时,我在组织学生对生活实际情况的调查与统计的过程中,用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不同颜色积木代替不同的水果。而一塊积木代表一位同学最喜欢的水果。在搭积木的实践活动中渗透统计的思想。正是在这样的活动中,把统计中深层次的数学思想生活化了。总之,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例子,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形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中发现。让我们放开手脚,大胆创新,变禁锢、封闭的数学小课堂为开放的与社会天地相接壤的数学大课堂。
一、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对熟悉的生活性境,感到亲切,有兴趣。数学课能以学生事例作为背景,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从中发现数学问题,学生将会提高学习兴趣,使思维与活动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
春游是一件足以使孩子们快乐的事情。面对着低年级的小同学,老师提出的问题是,“要去春游了,你们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孩子们异口同声:“到商店去买吃的!”于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购物方案设计开始了。孩子们兴趣盎然,纷纷设计着方案,计算着钱数。在有趣的活动中体验着数学的价值和学习的乐趣。当春游购物方案设计在孩子们兴奋之中落下帷幕时,老师作了简单的小结:“同学们,你们为春游购物作出了不同方案的选择,其实,大家说的、做的、算的都离不开两个字,那就是‘数学’!”孩子们恍然大悟,原来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生活是数学的源头活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鲜活的生活情景,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在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具有活力的知识。
二、创设生活情境,在活动体验中学数学
在教“元角分的认识”一课中,我首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母亲节快到了。小明想给妈妈买一件礼物,就把自己攒的1角硬币都拿出来,一数有30个,拿着这么多硬币不方便,于是小明就找隔壁的老爷爷来帮忙想办法,老爷爷说这好办,收了小明的30个1角硬币,又给了小明3张1元钱,小明有点不高兴,觉得有点吃亏。你们说小明拿30个1角硬币换3张1元钱的纸币亏不亏?为什么?首先组织学生讨论:有的学生将这30个硬币一角一角地数,每10个1角放在一起,然后再告诉大家这10个1角就是1元,3个10个1角就是3元,所以30个l角和3元是相等的;第二,根据学生的分析,再组织学生观察已分好的硬币,从中找规律:“看看元和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很快得出结论:“1元与10角相等”,“10个1角就是1元”,“1元就是10个1角”,“1元=10角”。
这样教学,让学生感到数学中的知识有的是我们在生活实际中已经会的。但没有找到规律,我们可以运用经验,通过创设活动,把经验提炼为数学,充实和改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三、在儿童生活事例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知识
如在教“统计——最喜爱吃的水果”一课时,我在组织学生对生活实际情况的调查与统计的过程中,用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不同颜色积木代替不同的水果。而一塊积木代表一位同学最喜欢的水果。在搭积木的实践活动中渗透统计的思想。正是在这样的活动中,把统计中深层次的数学思想生活化了。总之,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例子,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形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中发现。让我们放开手脚,大胆创新,变禁锢、封闭的数学小课堂为开放的与社会天地相接壤的数学大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