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合理有效的初中地理课堂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stor025castor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充分了解初中地理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把握好教学的每一步才能把握好地理课堂,进行有效的教学。
  关键词:初中地理;地球;古诗
  要把握好每一堂课,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并且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我认为必须要把握好以下每一个步骤:
  一、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熟悉教学任务,做好课前准备
  以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为例。
  学生在小学阶段,通过科学这门课程,知道了地球,有了总体的印象。但是其中也还有不准确甚至可能错误的地方,比如说:他们认为地球是个圆,或者是个椭圆。这个认知是错误的。而我们这一节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认知地球的形状。通过课前沟通,能够在备课和授课的过程中突出指出。
  “地球和地球仪”这节课中,地球的形状比较抽象,可以准备相关视频进行形象的展示,让学生准确地感知。而地轴、南北极、经线、纬线更是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的新知识,它们不仅抽象而且又是地理学科中的基础,因此不仅仅要准备好PPT,还要有地球仪进行直观的展示。
  充足的课前准备可以帮助教师做到心中有数,重、难点分明,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明确一节课的具体内容及要求。
  二、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利用歌曲导入新课。学生对歌曲都是偏爱的,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课本内容和歌曲的联系,并利用这种微妙的联系导入新课,实现从歌曲到新课的过渡和引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去。例如,在“季风”学习时,可以引入歌曲《黄土高坡》,让学生在“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的歌声中开始新课的学习。教师在歌曲结束之后,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黄土高原是否真的有歌曲中提到的西北风和东南风呢?这些风在什么季节盛行?通过这种歌曲导入可以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2.利用古诗文导入新课。我国很多古诗名作里都有对国内山川河流的描绘。初中地理教师要利用古诗完成新课导入,将古诗中的描写与地理知识教学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如,在“我国地势地形”讲解时,可以引入郭茂倩的《长歌行》中的诗句,还可以引入李白《将进酒》中的诗句。讲梅雨季节时,可以引入赵师秀《约客/有约》中的诗句,讲内蒙古高原时,可以引入《敕勒歌》中的诗句。利用这些古诗中的描写来完成新课的导入和新知识的渗透。
  3.利用趣味故事导入新课。趣味性的故事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地理课本中某些知识“背后的故事”。例如,在“中东”一课讲解时,教师可以引入关于阿拉伯风俗习惯的小故事。让他们了解为什么阿拉伯人喜欢头缠白巾,喜欢穿白色长袍。继而再结合课本内容关于中东气候等的介绍来说明原因,让学生了解每个地方的风俗习惯都是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
  良好的导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创设一定的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当然,要把握好时间,导入的时间不宜过长,两分钟以内为好,不要喧宾夺主。
  三、把握难简,松弛有度
  有效的课堂,是松弛有度的课堂。像一首歌曲一样,有高潮,有平淡。要做到这些,不仅仅需要教师,新课程标准就讲到,学生才是主体。因此,在一节课中成功地演绎一首“乐曲”,学生必不可少。
  在较难或是需要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分析讨论问题的能力时这些就要繁,可以采用很多的方法,但是要注意现在时代进步了,仅仅依靠地理课本让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是不够的,因此,地理教师必须要重新定位自身角色,要改变过去灌输者的身份,要注重在课堂上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坚持学生活动在前,而教师点评在后。同时,在讲授新课时,引入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和情境教学等,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一味地让学生来,教师要起好引导作用,鼓励学生,纠正不好的行为习惯,维持课堂秩序,让学生围绕问题,切忌七嘴八舌议论纷纷,甚至私下讲废话。让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融入课堂,自主学习。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思想教育。比如,在讲到“黄河的危害”时,可以创设一个情景:“黄河它病了,如果你是一位医生,该怎样进行治疗?”让学生分组讨论,进行角色扮演,派代表进行回答。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通过讨论找到黄河的危害,并且找到整治的方法,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要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情操。而那些文字性的概念性的知识,则可以简,了解即可。
  四、引导总结,把握重点
  经过了一节课的学习,知识点繁多,为了更好地明确和掌握知识,在课堂最后应组织学生进行总结,使学生知道到底学了什么。
  五、课后作业,检验成果
  一节课是否成功,还需要检验。但是对于我们地理课程来说,课时少,没有晚自习的时间,适当的作业是我们了解学生的比较实用的途径。可以直接布置书上的活动,进行简单的检测。或是布置一个实际的问题让学生自己下去查找资料思考。以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例如,讲到“黄河的危害”时,可以布置一个作业:我们家乡的河流——大宁河,她又面临哪些危害?我们该怎么救救她?
  综上所述,在初中地理课的教学中,教师必须要认真备课,精心准备,构建一个合理有效的课堂,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
  参考文献:
  王洪生.地理识图技巧[J].地理教育,2009(01).
  作者简介:李浩,女,1986年6月出生,就职学校:重庆巫溪县中学校,研究方向:地理教育。
其他文献
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全面预算作为企业管理的一种方法,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有着重要意义。但从近几年施工企业执行全面预算的情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全面预算没有发挥应有的
一、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不同: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不同的教育形态,职业教育属于技能培养体系,普通教育属于知识传授体系,两者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虽然现在还有些职业学校的教
阐述了我国污水处理事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污水处理技术落后;资金短缺,投资力度不够;管理水平低。研究和开发对传统工艺的改造和替代的新工艺,发展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处理效
数学情境“生活味”这一理念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但一些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却弄巧成拙,过多地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导致在数学课中失去了其数学的本质,丢失了“数学味
摘 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成功地创设数学课堂导入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的诱因,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前提,对整堂课的教学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数学课堂;课堂情境;导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即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以教材为主要内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拉近
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的Story time板块通过简单而又生动的小故事,巧妙地创设出有趣的故事背景和情境,用学生喜爱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又培养了学
为了预防雷电引起的严重灾害,建立区域雷电监测预警业务,使用了雷达观测信息制作雷电短时预警。通过雷电监测网,实时获取雷电观测数据,结合雷达、卫星等其他观测资料和数值模式产
本文主要围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就审计信息化对提升电力系统审计质量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指出现阶段审计信息化应用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利用审计信息化加强审计质量控制
新课标、新大纲对于学生的学法更为重视,更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体作用、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在现行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有通过课堂操作,让学生感知学法,透过各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