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193-01
小组合作学习是当今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汪潮教授认为:"现代语文是一种集体智慧的交融,没有合作精神,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学习。"有感于此,于是我在语文教学中探索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经过实践,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相互间实现知识和资源的整合,不断地完善自我认知,而且学会倾听、学会参与、学会交流。下面笔者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组建学习小组,明确分工
我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将学生分为每四人一小组,每个小组坐序前后相连,便于开展合作学习、随时交流。这四人一般由一名优等生、两名中等生、一名学困生组成。同时,优生承担着小组的领导角色,是该组的小组长,随时调控小组情况。小组中分工明确,每个人都要参加教学活动,组长统一全组的意见,达成一致。推选各组代表发言时要给每个成员机会,轮流发言。
二、创设课堂教学氛围,实现"小组合作学习"可行性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小组合作学习热情
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中,教师是合作氛围的创设者,合作学习的指导者,这样才能激发小组合作学习的热情。为此,我常根据教材特点,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如在教学《打电话》一课时,为了营造小组学习氛围,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我为学生准备了两台电话机。先让他们在组内模拟角色打电话,然后每组派代表到讲台前用电话机来展示打电话,最后评出优胜组。由于课文是相声,语言幽默风趣,每个学生都跃跃欲试,都想效仿文中的主人公用生动的语言来打动听众。这样的设计不仅使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通过亲自操作,学习效果更深刻、更难忘,这完全是教师创设的学习氛围所起的作用。
2.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让小组合作学习绽放异彩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然而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用。教师千万别为了追求教学上的"热闹"场面而滥用。教师应熟悉教学内容,知道哪些内容适用于小组合作学习,知道哪个环节适合巧设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学起来饶有趣味,学习效果才能事半功倍。一般来说,动手操作时,进行小组合作,使组员养成一种与他人合作,共享成功的良好品质,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另外新教材有很多开放性的题目,其答案多样化,而学生考虑问题比较单一,往往想不到多种答案,这时采用小组合作交流,同学之间互相探讨、互相促進,在合作氛围下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往往能想出意料不到的答案,从而拓展了思维,同时也培养了向别人学习的好习惯。
三、改进课堂教学,体现"小组合作学习"成效
1.讲课前,小组汇报"预习知多少"
对于小学生来说,课前预习是十分必要的,它不仅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初步的理解和认识,还能激发学生更深层次的质疑,对学习起到重要作用。每学习一篇新课文前,我都会在前一晚布置有关预习工作,要求生字注音、组词、尝试回答老师布置的问题、提出自己有待解决的问题。在第二天讲课前我要求小组合作学习,各成员汇报预习知多少。具体操作如下:派发各小组长记录卡一张,每个组员轮流汇报自己的预习内容,包括读生字、生字组词、回答老师已布置的有关题目、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小组长根据各成员的汇报认真做好记录并在方框内打钩和画星星作为区分,对完全掌握者教师颁发星卡奖励。教师再把各小组记录卡收集整理,那么对同学预习的情况一目了然,还能清楚知道哪些内容是同学们最困惑的,哪个问题是同学们最感兴趣的。教师根据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内容,与重难点相结合,教学更有针对性,教学效果更有效。对同学们而言,由于是每一个同学都要检查和记录,加上他们也想获得星卡,所以每个同学都会当晚按老师的要求做好预习,争取预习记录卡全部得优。日复一日,同学们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学习语文更有冲劲和信心了,全班成绩也提高了不少。
2.在教学中开展小组讨论,迸发思想火花
在课堂教学中,凡是开放性的题目,我都不指定答案,而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讨论中寻找更多答案,在讨论中迸发思想的火花。
3.课后小组小结,彰显智慧
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课文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如果不及时加以指导和归纳,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他们对学习方法的认识就不能深化,也就不能达到掌握技能的目的。因此在下课前,我总会用两、三分钟的时间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学习,对这节课的学习过程进行简要回顾,各成员回答在这节课中学到了什么或懂得了什么道理。这样的课堂使每个学生做到"一课一得",不断积累知识和提高学生学习技巧,成绩也自然大有进步。
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有效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只要教师设计好合作讨论的内容和思考的问题,把握住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就一定能发挥它的效能,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愉悦的合作学习中,身心获得锻炼与发展,在课堂上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使语文课堂绽放异彩。
小组合作学习是当今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汪潮教授认为:"现代语文是一种集体智慧的交融,没有合作精神,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学习。"有感于此,于是我在语文教学中探索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经过实践,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相互间实现知识和资源的整合,不断地完善自我认知,而且学会倾听、学会参与、学会交流。下面笔者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组建学习小组,明确分工
我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将学生分为每四人一小组,每个小组坐序前后相连,便于开展合作学习、随时交流。这四人一般由一名优等生、两名中等生、一名学困生组成。同时,优生承担着小组的领导角色,是该组的小组长,随时调控小组情况。小组中分工明确,每个人都要参加教学活动,组长统一全组的意见,达成一致。推选各组代表发言时要给每个成员机会,轮流发言。
二、创设课堂教学氛围,实现"小组合作学习"可行性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小组合作学习热情
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中,教师是合作氛围的创设者,合作学习的指导者,这样才能激发小组合作学习的热情。为此,我常根据教材特点,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如在教学《打电话》一课时,为了营造小组学习氛围,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我为学生准备了两台电话机。先让他们在组内模拟角色打电话,然后每组派代表到讲台前用电话机来展示打电话,最后评出优胜组。由于课文是相声,语言幽默风趣,每个学生都跃跃欲试,都想效仿文中的主人公用生动的语言来打动听众。这样的设计不仅使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通过亲自操作,学习效果更深刻、更难忘,这完全是教师创设的学习氛围所起的作用。
2.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让小组合作学习绽放异彩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然而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用。教师千万别为了追求教学上的"热闹"场面而滥用。教师应熟悉教学内容,知道哪些内容适用于小组合作学习,知道哪个环节适合巧设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学起来饶有趣味,学习效果才能事半功倍。一般来说,动手操作时,进行小组合作,使组员养成一种与他人合作,共享成功的良好品质,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另外新教材有很多开放性的题目,其答案多样化,而学生考虑问题比较单一,往往想不到多种答案,这时采用小组合作交流,同学之间互相探讨、互相促進,在合作氛围下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往往能想出意料不到的答案,从而拓展了思维,同时也培养了向别人学习的好习惯。
三、改进课堂教学,体现"小组合作学习"成效
1.讲课前,小组汇报"预习知多少"
对于小学生来说,课前预习是十分必要的,它不仅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初步的理解和认识,还能激发学生更深层次的质疑,对学习起到重要作用。每学习一篇新课文前,我都会在前一晚布置有关预习工作,要求生字注音、组词、尝试回答老师布置的问题、提出自己有待解决的问题。在第二天讲课前我要求小组合作学习,各成员汇报预习知多少。具体操作如下:派发各小组长记录卡一张,每个组员轮流汇报自己的预习内容,包括读生字、生字组词、回答老师已布置的有关题目、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小组长根据各成员的汇报认真做好记录并在方框内打钩和画星星作为区分,对完全掌握者教师颁发星卡奖励。教师再把各小组记录卡收集整理,那么对同学预习的情况一目了然,还能清楚知道哪些内容是同学们最困惑的,哪个问题是同学们最感兴趣的。教师根据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内容,与重难点相结合,教学更有针对性,教学效果更有效。对同学们而言,由于是每一个同学都要检查和记录,加上他们也想获得星卡,所以每个同学都会当晚按老师的要求做好预习,争取预习记录卡全部得优。日复一日,同学们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学习语文更有冲劲和信心了,全班成绩也提高了不少。
2.在教学中开展小组讨论,迸发思想火花
在课堂教学中,凡是开放性的题目,我都不指定答案,而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讨论中寻找更多答案,在讨论中迸发思想的火花。
3.课后小组小结,彰显智慧
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课文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如果不及时加以指导和归纳,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他们对学习方法的认识就不能深化,也就不能达到掌握技能的目的。因此在下课前,我总会用两、三分钟的时间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学习,对这节课的学习过程进行简要回顾,各成员回答在这节课中学到了什么或懂得了什么道理。这样的课堂使每个学生做到"一课一得",不断积累知识和提高学生学习技巧,成绩也自然大有进步。
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有效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只要教师设计好合作讨论的内容和思考的问题,把握住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就一定能发挥它的效能,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愉悦的合作学习中,身心获得锻炼与发展,在课堂上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使语文课堂绽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