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了提高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SOH)的预测精准度和稳定性,针对常规特征选取复杂且无法有效利用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联合一维卷积(1DCNN)与长短记忆网络(LSTM)的电池SOH预测方法.首先采用多通道串联电压、电流、温度构建多维特征,然后采用1DCNN从样本数据中提取高级数据特征输入LSTM中以有效利用历史信息,最后通过全连接层输出电池SOH的预测结果.采用NASA锂离子电池容量衰减数据,对所应用的联合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预测算法,基于1DCNN-LSTM的算法具有更准确的SOH预测结果,其平
【机 构】
:
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提高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SOH)的预测精准度和稳定性,针对常规特征选取复杂且无法有效利用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联合一维卷积(1DCNN)与长短记忆网络(LSTM)的电池SOH预测方法.首先采用多通道串联电压、电流、温度构建多维特征,然后采用1DCNN从样本数据中提取高级数据特征输入LSTM中以有效利用历史信息,最后通过全连接层输出电池SOH的预测结果.采用NASA锂离子电池容量衰减数据,对所应用的联合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预测算法,基于1DCNN-LSTM的算法具有更准确的SOH预测结果,其平均绝对误差(MAE)为0.01左右,且失效点误差周期(RUL)小于2个周期.
其他文献
为了进一步减小圆柱型锂电池在高热负荷下的温升、最大温差及轴向温差,提出一种基于石蜡/膨胀石墨(EG)的蜂窝状相变材料(PCM)水冷复合式电池散热结构.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环境温度40℃时,冷却液流速、微型流道数量、CPCM厚度及EG的质量分数对该系统散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液体流速超过0.05 m/s时,流速的继续增加对该系统散热性能的提升不明显.与纯PCM相比,添加EG制备的复合相变材料(CPCM)对系统散热性能有显著提升.EG质量分数为12%时,在不同液体流速下既可以满足电池最大温差的要求,也可以
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水力发电事业迅速发展,装机建设规模与水力发电量稳步增长.但是受系统调峰能力、市场机制等诸多原因的影响,新能源发展存在能量消纳困难、对电能贡献小以及发电调度灵活性差、价格波动性强等问题,弃风弃光已成为能源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提高新能源利用水平的关键是解决好消纳问题,而储能是电网能源消纳链条上的关键一环.该环节既影响发电又影响输、变、配,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不仅是技术问题,还是涉及多运营板块的综合性设计和管控.区块链是近年来新兴的一个专业术语,每一个区块都是一个单元,单元内部可进行信息的存储,它
针对双脉冲射流流动控制机理不明的问题,建立了双激励受迫Van der Pol理论模型,用于指导双脉冲射流流动控制参数选取及揭示其流动控制机理.该理论模型基于弱非线性稳定性理论,通过对不同参数下模型方程的求解,将理论模型与典型分离流场中双脉冲射流的数值模拟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该理论模型与数值模拟结果在频率、相位等特性上相吻合,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其中,理论模型和数值模拟结果均表明:双脉冲射流在折合频率都为1且同相位时控制效果最好.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脉冲射流依靠流动不稳定性增强主流与分离流间的动量传递以抑制流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传统能源转型的问题受到了世界广泛关注,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我国政府明确表态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此为背景,我国将新能源产业作为“十四五”期间的重点工作之一.太阳能光伏产业作为新能源产业结构体系中发展较为成熟的产业,在碳中和背景下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并成为“双碳”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是我国推动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保障,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我国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体系加快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在不断
退役的动力电池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的加速发展而逐渐增多,为了对退役的锂电池进行评估、维护、梯次利用,本工作提出一种老化锂电池模组关键电池性能参数的量化分析研究方法,采用免拆解的“零时间成本”的快速检测方法,仅需要一次充电数据即可在单体层面上对内阻、相对充电时间差值和充电截止电压等关键电池参数(key battery parameter,KBP)进行表征,通过这些KBP的箱型图检测异常单体.基于容量增量(capacity increment,IC)曲线估算各单体的可充电容量以及放电截止时刻可继续放出容量,
随着《储能技术专业学科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4年)》的发布,全国至今已有26所高校设置了“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储能科学与工程是一个多学科深度交叉的专业,涉及材料、电化学、工程热物理等众多领域.因此,本科专业知识体系与课程设计非常重要,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以几所代表性高校的储能科学与工程课程体系为例,并结合相关传统专业中的核心课程设置,针对国家需求和学科体系中专业知识的覆盖程度,建议选取储能材料、工程热力学、工程力学、传热传质学、电工电子技术和控制理论作为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
压电电机是解决传统电机在精密驱动方面局限性的一种关键驱动器,其中采用逆压电效应和惯性位移原理的压电惯性电机更是新颖热点.黏滑模式相比滑移模式更能满足精密控制运动的要求,是压电惯性电机研究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首先介绍了黏滑模式压电惯性电机的基本原理,详细综述了黏滑模式压电惯性电机的研究进展,包括信号控制式压电惯性电机、摩擦控制式压电惯性电机和结构控制式压电惯性电机,最后探讨了黏滑模式压电惯性电机未来可继续改进的部分要点.
提出一种新型连续梯度变截面薄壁圆锥管(FGTT管),其截面直径沿其轴向以一种函数梯度的方式连续非线性变化,较传统等截面薄壁圆管(圆柱管)、连续线性变截面薄壁圆管(圆锥管)具有更好的可设计性及更大的吸能潜力,工程应用价值较大.首先,建立了FGTT管轴向冲击有限元数值模型并进行了精度验证,以此为基础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分析比较了FGTT管与传统圆锥管轴向冲击吸能特性,并分析了上下直径差、梯度指数、冲击速度对FGTT管轴向冲击吸能特性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以FGTT管壁厚、上端半径和梯度指数作为设计变量,以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与依赖也随之增大.面对当前这种形式,人们除了采用传统的火力发电以外,逐渐开始利用水能、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发电.清洁能源往往通过自然界存在的能量进行发电,因而其发电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从而影响电压与电网的稳定连接.储能电池可作为介质来维持电网与清洁能源之间的稳定.
为了提高储能系统工作效率,提高设备状态监测及故障预防的风险评估能力,以分布式开展、利用数据集进行高速运算及存储成为储能系统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依托智能运维、分布式储能、运行优化、容量分配等,建立储能系统数据分析模型,以降低线损、优化选址、提高效率为基础,确保储能系统高效率运行,解决大规模分布式储能容量配置问题,提高高峰调峰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