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偶然抬头看天,猜测宇宙是否把地球忘了。忘了就好,一旦记得,可不是好玩的。
——题记
只可惜,宇宙并不健忘……
2020年的开篇太魔幻,像极了末日灾难片。时间从未如此慢过,新冠肺炎袭击了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使整座城市在黑暗里挣扎着、迷茫着。确诊病例一天天增加,一切都是未知数。病毒还在,疫情还在,恐慌还在。当我们把注意力都集中在疫情的时候,在这个世界的其他地方,也同样发生着一件件令人震惊的事。
澳大利亚的山火依然在烧……首都堪培拉城区也被浓烟笼罩,整个天空都被蒙上了灰色,浓烟锁城,建筑隐没在一片昏黄之中,等来一场雨,却下了深黑色的雨水。如果,你觉得这场大火足以让澳洲满目疮痍。那你错了!据《每日邮报》报道:不完全统计,大约有65万只蝙蝠涌入澳大利亚城区,一架医疗直升飞机被数不尽的蝙蝠包围,无法降落。其中最危险的蝙蝠,翼展约有一米,攻击力强,能咬伤人的脖子。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报道,巨大的沙尘暴席卷了澳洲干旱地区,遮天蔽日,不少小镇被吞没,陷入无尽的黑暗中,宛如世界末日。
一边干旱地区风沙肆虐,另一边又下起冰雹。高尔夫球一般大的冰雹轰炸在这片早已满目疮痍的土地上。极端天气接踵而至,令人担忧。不要以为躲过了这些灾难,一切都会好。我们永远也不知道,人类的下一场灾难,将会在什么时候降临。
蝗虫席卷了东非……每个蝗虫种群包含数亿只成虫,每天可飞行90英里以上。他们疯狂啃食着的庄稼和植被,所过之处一片狼藉。光是一个普通的种群,每天可摧毁多达2500人的口粮。
菲律宾火山爆发……火山灰冲上14000米的高空,杂夹着闪电,犹如恶龙出没。几天后附近城市仍被一层“黑雪”覆盖。
当这么多灾难来临,我们总在问:世界怎么了?自然也在问:人类怎么了?
我见过昏黄的天空,狂风把尘土卷到空中;白茫茫的天空,工厂止不住地排放浓烟,近在咫尺却看不见彼此;我见过漆黑的海面,大量的原油浮在海上,把觅食的海鸟染得乌黑;血色的海面,人们大肆捕杀鲸鱼海豚,那原本在海里遨游的精灵,被砍去四肢,沉入海底;我见过光秃的山岭,不管大树小树,茅草青草,一律搜刮干净,山岭被扒下一层皮;毫无生气的山岭:不时传来的枪响,随处可见的捕兽夹,掠走了多少动物的生命……
这次新冠病毒肆虐的根源,或许是有人把野生动物端上了餐桌,是我们的无畏和无知引来了大祸。
当然,我们总有一天会战胜疫情。可是,下次呢?下下次呢?灾难片《后天》中说:“我们终于知道人类有多渺小,大自然反扑的力量有多大。多年来人类一直相信,我们可以糟蹋大自然的资源,不会有任何后果,我们都错了,我也错了。”保护自然的警钟,该敲响了!
人类不知不觉为自己埋下一颗种子,可是没人知道这颗种子会长成什么。也许,就不再是一场疫情,一场山火,一场蝗灾那么简单了……记得去年春节,我们还在被《流浪地球》所震撼,没想到2020年的春节,我们在急忙建医院,调物资。或许,很少有人注意到《流浪地球》中的这段话:“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大自然千百年来都遵循着一种法则,那就是生态平衡。万物因果终有轮回,当动物一个个灭绝,生态彻底失衡,最后遭殃的还是人类自己。生而为人,我们该有基本的人道与怜悯,我们也该明白,站在食物链顶端的责任不是杀戮而是保护。放过动物也是放过人类自己。高晓松曾说:“人类是世界上最特殊的物种,但当生存唾手可得时,我们便忘记了自己也是这万千物种中的一员,任何一条生命都值得被尊重。”
澳洲的大火还在烧,东非的蝗虫仍在肆虐,不只是白鲟,更多的生物灭绝……如今看到电影中那些似曾相识的场景,难道人类不应该给自己一些警示吗?
当人类合理利用,珍惜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是慷慨的;当人类贪婪无厌,肆意破坏自然時,自然的惩罚是无情的。
今天种下的一棵树,为明天人们的生存提供了氧气;今天拒绝购买的真皮制品,是明天的鳄鱼羚羊生存的机会;今天不把野生动物关进笼子,明天我们就不会因病毒而被困在家里……
2020年,我们长了一岁,地球也老了一岁,我们真的该长大了,要学会敬畏自然,尊重生命了。
指导老师点评: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我们带来很多思考,而本文作者的思考始于病毒的肆虐,但又不仅仅限于此,而是由此联想到了澳洲的山火、东非的蝗灾等等近期在全世界范围内爆发的生态灾难,并郑重地告诫;“是我们的无畏和无知引来了大祸”。文章选材广泛,语言很有感染力,尤其是文中用一组“我见过”领起的排比句,把人类破坏生态平衡造成的严重后果描写得具体而生动,令人震撼,催人警醒。虽然作者只是一个青春少年,但是本文笔法老练、思想深沉,似有长者风范,文中随处可见的饱含激情与哲理的谆谆告诫,给读者上了一堂“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的人生大课,发人深省,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题记
只可惜,宇宙并不健忘……
2020年的开篇太魔幻,像极了末日灾难片。时间从未如此慢过,新冠肺炎袭击了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使整座城市在黑暗里挣扎着、迷茫着。确诊病例一天天增加,一切都是未知数。病毒还在,疫情还在,恐慌还在。当我们把注意力都集中在疫情的时候,在这个世界的其他地方,也同样发生着一件件令人震惊的事。
澳大利亚的山火依然在烧……首都堪培拉城区也被浓烟笼罩,整个天空都被蒙上了灰色,浓烟锁城,建筑隐没在一片昏黄之中,等来一场雨,却下了深黑色的雨水。如果,你觉得这场大火足以让澳洲满目疮痍。那你错了!据《每日邮报》报道:不完全统计,大约有65万只蝙蝠涌入澳大利亚城区,一架医疗直升飞机被数不尽的蝙蝠包围,无法降落。其中最危险的蝙蝠,翼展约有一米,攻击力强,能咬伤人的脖子。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报道,巨大的沙尘暴席卷了澳洲干旱地区,遮天蔽日,不少小镇被吞没,陷入无尽的黑暗中,宛如世界末日。
一边干旱地区风沙肆虐,另一边又下起冰雹。高尔夫球一般大的冰雹轰炸在这片早已满目疮痍的土地上。极端天气接踵而至,令人担忧。不要以为躲过了这些灾难,一切都会好。我们永远也不知道,人类的下一场灾难,将会在什么时候降临。
蝗虫席卷了东非……每个蝗虫种群包含数亿只成虫,每天可飞行90英里以上。他们疯狂啃食着的庄稼和植被,所过之处一片狼藉。光是一个普通的种群,每天可摧毁多达2500人的口粮。
菲律宾火山爆发……火山灰冲上14000米的高空,杂夹着闪电,犹如恶龙出没。几天后附近城市仍被一层“黑雪”覆盖。
当这么多灾难来临,我们总在问:世界怎么了?自然也在问:人类怎么了?
我见过昏黄的天空,狂风把尘土卷到空中;白茫茫的天空,工厂止不住地排放浓烟,近在咫尺却看不见彼此;我见过漆黑的海面,大量的原油浮在海上,把觅食的海鸟染得乌黑;血色的海面,人们大肆捕杀鲸鱼海豚,那原本在海里遨游的精灵,被砍去四肢,沉入海底;我见过光秃的山岭,不管大树小树,茅草青草,一律搜刮干净,山岭被扒下一层皮;毫无生气的山岭:不时传来的枪响,随处可见的捕兽夹,掠走了多少动物的生命……
这次新冠病毒肆虐的根源,或许是有人把野生动物端上了餐桌,是我们的无畏和无知引来了大祸。
当然,我们总有一天会战胜疫情。可是,下次呢?下下次呢?灾难片《后天》中说:“我们终于知道人类有多渺小,大自然反扑的力量有多大。多年来人类一直相信,我们可以糟蹋大自然的资源,不会有任何后果,我们都错了,我也错了。”保护自然的警钟,该敲响了!
人类不知不觉为自己埋下一颗种子,可是没人知道这颗种子会长成什么。也许,就不再是一场疫情,一场山火,一场蝗灾那么简单了……记得去年春节,我们还在被《流浪地球》所震撼,没想到2020年的春节,我们在急忙建医院,调物资。或许,很少有人注意到《流浪地球》中的这段话:“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大自然千百年来都遵循着一种法则,那就是生态平衡。万物因果终有轮回,当动物一个个灭绝,生态彻底失衡,最后遭殃的还是人类自己。生而为人,我们该有基本的人道与怜悯,我们也该明白,站在食物链顶端的责任不是杀戮而是保护。放过动物也是放过人类自己。高晓松曾说:“人类是世界上最特殊的物种,但当生存唾手可得时,我们便忘记了自己也是这万千物种中的一员,任何一条生命都值得被尊重。”
澳洲的大火还在烧,东非的蝗虫仍在肆虐,不只是白鲟,更多的生物灭绝……如今看到电影中那些似曾相识的场景,难道人类不应该给自己一些警示吗?
当人类合理利用,珍惜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是慷慨的;当人类贪婪无厌,肆意破坏自然時,自然的惩罚是无情的。
今天种下的一棵树,为明天人们的生存提供了氧气;今天拒绝购买的真皮制品,是明天的鳄鱼羚羊生存的机会;今天不把野生动物关进笼子,明天我们就不会因病毒而被困在家里……
2020年,我们长了一岁,地球也老了一岁,我们真的该长大了,要学会敬畏自然,尊重生命了。
指导老师点评: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我们带来很多思考,而本文作者的思考始于病毒的肆虐,但又不仅仅限于此,而是由此联想到了澳洲的山火、东非的蝗灾等等近期在全世界范围内爆发的生态灾难,并郑重地告诫;“是我们的无畏和无知引来了大祸”。文章选材广泛,语言很有感染力,尤其是文中用一组“我见过”领起的排比句,把人类破坏生态平衡造成的严重后果描写得具体而生动,令人震撼,催人警醒。虽然作者只是一个青春少年,但是本文笔法老练、思想深沉,似有长者风范,文中随处可见的饱含激情与哲理的谆谆告诫,给读者上了一堂“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的人生大课,发人深省,是一篇难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