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有效回应和反馈处理,体现师生之间良好的交往和互动,能够促进学生学会思维。讨论式回应,能让思维呈现出来;为此,设计的问题要有适度的空间。探究式回应,能让思维持续下去;为此,设计的问题要有合适的梯度。建构式回应,能让思维更加深入;为此,设计的问题要能够促进建构。由此,能帮助学生逐步探明知识源头,直抵知识内核,突破思维障碍,发展数学思维。
关键词:回应反馈学会思维讨论探究建构
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有效回应和反馈处理,体现师生之间良好的交往和互动,能够促进学生学会思维。在实际教学中,要避免只指向答案、过急、过粗的回应反馈,以免造成学生的思维无法深入;要不断提高回应反馈的思维导向力,帮助学生养成不断思考的习惯。讨论式回应、探究式回应、建构式回应,能帮助学生逐步探明知识外延、内涵,直抵知识内核,突破思维障碍,发展数学思维。
一、讨论式回应——让思维呈现出来
课堂教学总是会有各种不确定的因素,有时精心的设计不一定适用于所有学生,有时个别学生的回答会替代多数学生的思维,导致思维单一。一方面,教师需要在准确理解内容、深入分析学情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另一方面,教师还需要及时把握课堂,通过讨论式回应反馈,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呈现,在师生互动中释放学生潜力,让课堂洋溢勃勃的生机。
【案例1】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首位不能整除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片段
(教师出示教材情境图:52个羽毛球——5筒加2个。)
师这些羽毛球平均分给两个班,每班分得多少个?
生每班分得的个数=一共的个数÷班数。算式是52÷2=26。
师(顺势回应)52÷2为什么是26呢?你是怎样计算的?把你的想法记录下来。如果能解释清楚,就更棒了。同学们也可以用小棒表示羽毛球,动手分一分。
(大部分学生写出正确的横式,但写不出过程;极少数学生列出正确的竖式。)
师(讨论式回应)你是怎样分的?能用小棒代替羽毛球来操作一下吗?
生(同步操作)先分5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5根;再分2根,每份是1根;合起来就是26根。
师(追问)你怎样知道把5捆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5根的?
生把5捆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捆加半捆,就是25根。
师有道理。(继续提出讨论)如果要把42个羽毛球——4筒加2个,平均分给3个班,你又打算怎样操作呢?
(学生陷入沉思。过了一会儿,有学生开始举手。)
生把42个羽毛球拆分成3筒和1筒加2个。先分3筒(30个),每班得1筒(10个);再分剩下的1筒加2个,也就是12个,每份是4个;合起来是14个。
师(引导反思)再看,刚才把5筒加2个羽毛球平均分给2个班,还可以怎样操作?
生把52个羽毛球拆分成4筒和1筒加2个。先分4筒(40个),每班得2筒(20个);再分剩下的1筒加2个,也就是12个,每份是6个;合起来是26个。
師(帮助清晰)比较上面的两种分法,你觉得哪种分法更具有普适性?
……
上述案例中,教师对“52个羽毛球平均分成2份”的预设过于理想化,以为学生会写出多种计算过程,结果很多学生直接写出了计算结果;引导学生讨论分小棒的方法(目的是“逼”学生得出竖式计算过程),以为学生会先分5捆中的4捆,再把剩下的1捆加2根看作12根来分,结果学生想到的是“先分5捆,每份是2捆半”的分法。这一方面是因为,教师对学生的心理认识不到位;另一方面是因为,教师对内容的特殊性斟酌不够——三年级学生自我意识正在形成,喜欢表现个性化的思考,并且有一定的二等分整十数的经验。而利用一系列指向思维的讨论式回应,有效打开了学生的解题思路,“逼”出了思考过程,自然地将学生的思维引向合理的路径。
可见,要让学生的思维呈现出来,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适度的空间。为此,既要深度理解教学内容,还要把握学生前在、潜在的认知心理。否则,当学生思路单一时,即使教师把“标准答案”直接教给学生,由于学习的欲望激发不到位,学生的接受度肯定也有限。而教师在提出有适度发挥空间的问题后,必要时可以利用讨论式回应反馈,进一步打开学生的思路,以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学会思维。
二、探究式回应——让思维持续下去
真正地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建构自己的数学,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追求。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学生理解不完善、认识略浅显的状况,需要教师帮助学生进行抽象提炼,从而获得理性认识,开发和提升潜能。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缺乏严谨的思维习惯和能力,思维呈散点状,教师可以通过探究式回应,引导学生积极探究,深入思考,让思维持续下去。
【案例2】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角的认识”教学片段
(借助扇子的“张”与“合”,理解角有大有小后——)
师(指黑板上的两个角,如图1)小朋友们,这两个角哪个大,哪个小?
生第一个角大。
生第二个角大。
师(探究式回应)相信小朋友们都有了自己的判断标准,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角的大小到底与什么有关。请小朋友们拿出信封里的活动角,利用它帮助我们理解。
(学生取出活动角。)
师摆一个角,把你手里的角变大一些,再大一些,更大一些。
(学生纷纷将手中活动角的两边叉开。)
师现在,把你手中的角变小一些,再小一些,更小一些。
(学生纷纷将手中活动角的两边合拢。)
师(引导探究)咱们想一想:是怎样把一个角变大或变小的?
生把角的两边打开得越大,角就越大。 生把角的两边合拢一些,角就变小了。
师(小结)角的两边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叉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师(打开思路)刚才比的角只要用眼睛观察,就能看出大小了。(出示两个差不多大的角)现在这两个角呢?能一眼看出大小吗?怎么比?同桌商量一下。
(学生同桌讨论、展示比较过程。)
师(诱发认知冲突)小朋友们做得很好!老师也带来了一个角,想跟你们的比一比。(出示一个两边很长的角)看!有什么感觉?
生(齐)好大啊!
师(激发挑战)敢跟我来比角吗?请你摆出一个比它大的角。
(大部分学生摆出了比教师大的角。)
师(展示一个学生摆的角)老师很不服,为什么我摆的角两条边这么长,他摆的角两条边这么短,而你们认为他的角比我的大呢?
(学生思考片刻。)
生他的角两边叉开得大,角就大——刚才您说的。
生您的角虽然两边长,但是两边叉开得小。
师(顺势演示角的边拉长、缩短)这个角变大了吗?这个角变小了吗?
……
学生理解了角有大有小后,对于角的大小比较,在有边的长短干预的情况下,会产生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通过结合操作、指向体验的探究性回应反馈,引导学生在探究中,逐步提升经验,深入思考,获得角的大小比较的正确认识(把角的两边叉开一些,角就变大;把角的两边合拢一些,角就变小),进而理解重叠比较的方法。此外,还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操作体验角的大小与其边的长短无关。
可见,要让学生的思维持续,设计的问题要有合适的梯度。很多时候,教师设计的课堂问题梯度过大或过小,导致学生回答时,要么缺乏方向,无从下手,要么就事论事,直接给出答案或复述知识,使得师生互动游离在知识本质外,缺乏高质量的思维生成,缺乏对重要数学观念和基本数学思想等的感悟。而利用结合操作、指向体验的探究式回应反馈,帮助学生从恰当的角度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发现规律、解决问题,可以引发探究热情,启迪深度思维,凸显数学观念和思想。
三、建构式回应——让思维更加深入
数学学习过程是数学认知结构形成的过程,而数学认知结构是数学知识结构和学生心理结构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学生以原有的经验系统(生活实际、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为基础,对新信息进行编码,建构出的自己的理解。有时在明确活动目标的基础上,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操作、思考、交流、发现,而教师则认真倾听、捕捉、纠错或完善,适时进行建构式回应,更能促进学生思维更加的深入和知识结构、方法结构的充分形成。
【案例3】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片段
(明确了研究什么、怎么研究后,教师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猜想、操作、验证、交流。)
师刚才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边和角的特征,小朋友们进行了充分的探索。现在汇报一下你有什么发现,是怎样发现的。
(学生自由表达发现及理由,教师认真倾听、捕捉、纠错、完善。)
师(建构式回应)小朋友们说了这么多的发现,为了便于记住它们,我们最好把它们怎么样?
生理一理。
师(引导建构)好,我们先来看长方形。先看边,有多少?怎么样?
……
师再看角,有多少?怎么样?
……
师正方形呢?
……
在学生充分交流发现后,教师通过以形成认知结构为目的的建构性回应,诱发学生整理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需求。“边,有多少?怎么样?”“角,有多少?怎么样?”这是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精炼的概括,而且蕴藏着思考的角度,是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特征的方法结构,能实现学生对特征的理解从碎片到整体、从无序到有序、从无结构到有结构的过程建构。设计的问题有需求、有挑战、无替代,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思维也从零散、浅表走向系统、深入。
可见,要让学生的思维深入,设计的问题要能够促进知识的建构。学生学习的过程其实是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新知识结构不断重组、整合的过程,所以,学生学习的效果不取决于教师教给了学生什么,而取决于学生实际获得了什么。而通过建构性回应反馈,顺着学生思维,促使学生的认识既有感性的基础,又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從而推动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完成知识的深度建构。
参考文献:
[1] 郑毓信.为学生思维发展而教——“数学核心素养”大家谈(上)[J].小学教学(数学版),2017(4).
[2] 陆艳军.基于学生学情开展智慧理答[J].小学教学参考,2018(26).
[3] 周浩.培养核心素养扎根“分享”课堂[J].江苏教育研究,2017(Z5).
关键词:回应反馈学会思维讨论探究建构
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有效回应和反馈处理,体现师生之间良好的交往和互动,能够促进学生学会思维。在实际教学中,要避免只指向答案、过急、过粗的回应反馈,以免造成学生的思维无法深入;要不断提高回应反馈的思维导向力,帮助学生养成不断思考的习惯。讨论式回应、探究式回应、建构式回应,能帮助学生逐步探明知识外延、内涵,直抵知识内核,突破思维障碍,发展数学思维。
一、讨论式回应——让思维呈现出来
课堂教学总是会有各种不确定的因素,有时精心的设计不一定适用于所有学生,有时个别学生的回答会替代多数学生的思维,导致思维单一。一方面,教师需要在准确理解内容、深入分析学情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另一方面,教师还需要及时把握课堂,通过讨论式回应反馈,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呈现,在师生互动中释放学生潜力,让课堂洋溢勃勃的生机。
【案例1】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首位不能整除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片段
(教师出示教材情境图:52个羽毛球——5筒加2个。)
师这些羽毛球平均分给两个班,每班分得多少个?
生每班分得的个数=一共的个数÷班数。算式是52÷2=26。
师(顺势回应)52÷2为什么是26呢?你是怎样计算的?把你的想法记录下来。如果能解释清楚,就更棒了。同学们也可以用小棒表示羽毛球,动手分一分。
(大部分学生写出正确的横式,但写不出过程;极少数学生列出正确的竖式。)
师(讨论式回应)你是怎样分的?能用小棒代替羽毛球来操作一下吗?
生(同步操作)先分5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5根;再分2根,每份是1根;合起来就是26根。
师(追问)你怎样知道把5捆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5根的?
生把5捆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捆加半捆,就是25根。
师有道理。(继续提出讨论)如果要把42个羽毛球——4筒加2个,平均分给3个班,你又打算怎样操作呢?
(学生陷入沉思。过了一会儿,有学生开始举手。)
生把42个羽毛球拆分成3筒和1筒加2个。先分3筒(30个),每班得1筒(10个);再分剩下的1筒加2个,也就是12个,每份是4个;合起来是14个。
师(引导反思)再看,刚才把5筒加2个羽毛球平均分给2个班,还可以怎样操作?
生把52个羽毛球拆分成4筒和1筒加2个。先分4筒(40个),每班得2筒(20个);再分剩下的1筒加2个,也就是12个,每份是6个;合起来是26个。
師(帮助清晰)比较上面的两种分法,你觉得哪种分法更具有普适性?
……
上述案例中,教师对“52个羽毛球平均分成2份”的预设过于理想化,以为学生会写出多种计算过程,结果很多学生直接写出了计算结果;引导学生讨论分小棒的方法(目的是“逼”学生得出竖式计算过程),以为学生会先分5捆中的4捆,再把剩下的1捆加2根看作12根来分,结果学生想到的是“先分5捆,每份是2捆半”的分法。这一方面是因为,教师对学生的心理认识不到位;另一方面是因为,教师对内容的特殊性斟酌不够——三年级学生自我意识正在形成,喜欢表现个性化的思考,并且有一定的二等分整十数的经验。而利用一系列指向思维的讨论式回应,有效打开了学生的解题思路,“逼”出了思考过程,自然地将学生的思维引向合理的路径。
可见,要让学生的思维呈现出来,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适度的空间。为此,既要深度理解教学内容,还要把握学生前在、潜在的认知心理。否则,当学生思路单一时,即使教师把“标准答案”直接教给学生,由于学习的欲望激发不到位,学生的接受度肯定也有限。而教师在提出有适度发挥空间的问题后,必要时可以利用讨论式回应反馈,进一步打开学生的思路,以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学会思维。
二、探究式回应——让思维持续下去
真正地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建构自己的数学,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追求。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学生理解不完善、认识略浅显的状况,需要教师帮助学生进行抽象提炼,从而获得理性认识,开发和提升潜能。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缺乏严谨的思维习惯和能力,思维呈散点状,教师可以通过探究式回应,引导学生积极探究,深入思考,让思维持续下去。
【案例2】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角的认识”教学片段
(借助扇子的“张”与“合”,理解角有大有小后——)
师(指黑板上的两个角,如图1)小朋友们,这两个角哪个大,哪个小?
生第一个角大。
生第二个角大。
师(探究式回应)相信小朋友们都有了自己的判断标准,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角的大小到底与什么有关。请小朋友们拿出信封里的活动角,利用它帮助我们理解。
(学生取出活动角。)
师摆一个角,把你手里的角变大一些,再大一些,更大一些。
(学生纷纷将手中活动角的两边叉开。)
师现在,把你手中的角变小一些,再小一些,更小一些。
(学生纷纷将手中活动角的两边合拢。)
师(引导探究)咱们想一想:是怎样把一个角变大或变小的?
生把角的两边打开得越大,角就越大。 生把角的两边合拢一些,角就变小了。
师(小结)角的两边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叉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师(打开思路)刚才比的角只要用眼睛观察,就能看出大小了。(出示两个差不多大的角)现在这两个角呢?能一眼看出大小吗?怎么比?同桌商量一下。
(学生同桌讨论、展示比较过程。)
师(诱发认知冲突)小朋友们做得很好!老师也带来了一个角,想跟你们的比一比。(出示一个两边很长的角)看!有什么感觉?
生(齐)好大啊!
师(激发挑战)敢跟我来比角吗?请你摆出一个比它大的角。
(大部分学生摆出了比教师大的角。)
师(展示一个学生摆的角)老师很不服,为什么我摆的角两条边这么长,他摆的角两条边这么短,而你们认为他的角比我的大呢?
(学生思考片刻。)
生他的角两边叉开得大,角就大——刚才您说的。
生您的角虽然两边长,但是两边叉开得小。
师(顺势演示角的边拉长、缩短)这个角变大了吗?这个角变小了吗?
……
学生理解了角有大有小后,对于角的大小比较,在有边的长短干预的情况下,会产生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通过结合操作、指向体验的探究性回应反馈,引导学生在探究中,逐步提升经验,深入思考,获得角的大小比较的正确认识(把角的两边叉开一些,角就变大;把角的两边合拢一些,角就变小),进而理解重叠比较的方法。此外,还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操作体验角的大小与其边的长短无关。
可见,要让学生的思维持续,设计的问题要有合适的梯度。很多时候,教师设计的课堂问题梯度过大或过小,导致学生回答时,要么缺乏方向,无从下手,要么就事论事,直接给出答案或复述知识,使得师生互动游离在知识本质外,缺乏高质量的思维生成,缺乏对重要数学观念和基本数学思想等的感悟。而利用结合操作、指向体验的探究式回应反馈,帮助学生从恰当的角度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发现规律、解决问题,可以引发探究热情,启迪深度思维,凸显数学观念和思想。
三、建构式回应——让思维更加深入
数学学习过程是数学认知结构形成的过程,而数学认知结构是数学知识结构和学生心理结构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学生以原有的经验系统(生活实际、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为基础,对新信息进行编码,建构出的自己的理解。有时在明确活动目标的基础上,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操作、思考、交流、发现,而教师则认真倾听、捕捉、纠错或完善,适时进行建构式回应,更能促进学生思维更加的深入和知识结构、方法结构的充分形成。
【案例3】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片段
(明确了研究什么、怎么研究后,教师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猜想、操作、验证、交流。)
师刚才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边和角的特征,小朋友们进行了充分的探索。现在汇报一下你有什么发现,是怎样发现的。
(学生自由表达发现及理由,教师认真倾听、捕捉、纠错、完善。)
师(建构式回应)小朋友们说了这么多的发现,为了便于记住它们,我们最好把它们怎么样?
生理一理。
师(引导建构)好,我们先来看长方形。先看边,有多少?怎么样?
……
师再看角,有多少?怎么样?
……
师正方形呢?
……
在学生充分交流发现后,教师通过以形成认知结构为目的的建构性回应,诱发学生整理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需求。“边,有多少?怎么样?”“角,有多少?怎么样?”这是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精炼的概括,而且蕴藏着思考的角度,是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特征的方法结构,能实现学生对特征的理解从碎片到整体、从无序到有序、从无结构到有结构的过程建构。设计的问题有需求、有挑战、无替代,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思维也从零散、浅表走向系统、深入。
可见,要让学生的思维深入,设计的问题要能够促进知识的建构。学生学习的过程其实是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新知识结构不断重组、整合的过程,所以,学生学习的效果不取决于教师教给了学生什么,而取决于学生实际获得了什么。而通过建构性回应反馈,顺着学生思维,促使学生的认识既有感性的基础,又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從而推动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完成知识的深度建构。
参考文献:
[1] 郑毓信.为学生思维发展而教——“数学核心素养”大家谈(上)[J].小学教学(数学版),2017(4).
[2] 陆艳军.基于学生学情开展智慧理答[J].小学教学参考,2018(26).
[3] 周浩.培养核心素养扎根“分享”课堂[J].江苏教育研究,2017(Z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