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导入在一节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新课导入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开门见山,直接点题;可以温故知新,循序渐进;可以巧妙设问,激发思维;也可以故事导入,轻松活泼;还可以创设情境,触动情感。
关键词:导课;开门见山;温故知新;设问;情境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导语会对一节课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导入新课是教学环节的关键一步。巧妙的导入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与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在语文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做了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开门见山,直接点题
开门见山,指上课伊始,教师开宗明义,直接点题,讲明这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和要求,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这种导入新课的方法是一种最简单的导入方法,也是最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另外有些新任教师也常用此法,因为他们不太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及兴趣爱好,所以往往开门见山,直接点题。如《劝学》一文,论证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勉励人们努力学习。而学习就是学生日常的主要任务,因此可以开门见山,直接点题。
二、温故知新,循序渐进
温故知新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为新知识的产生做好铺垫,通过新与旧的联系,使旧的知识自然地过渡到新知识中去,这样学生就会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要学的新知识。温故知新既巩固了已学知识,又将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便于教师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集,初中阶段学生已学过这部小说集中的一些篇目,因此可以用初中内容为《〈呐喊〉自序》的学习作铺垫:“中国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的作品,在初中阶段我们已学过不少篇目,同学们回忆一下,小说作品有哪些?(学生回答:《故乡》《孔乙己》《社戏》)这些小说选自哪一部小说集?(学生回答:《呐喊》)回答非常正确。《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第一部小说集,共收集短篇小说14篇。1922年12月,鲁迅先生为自己的这个集写了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呐喊〉自序》一文。”这样就使学生把这节课的新内容和初中的一些篇目联系起来,用以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及思想发展,为这篇课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巧妙设问,激发思维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利用问题产生疑惑、激发思维也是教师常用的导课方法。教学《说“木叶”》一课时,可以这样设问:“杜甫的《登高》一诗中有两个千古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试问:其中的“落木”是何意?学生思考后明确:“落木即落叶。”再次设问:那杜甫为什么不说“无边落叶萧萧下”呢?“木”和“叶”有何区别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阅读林庚的《说“木叶”》吧!“通过这些问题,使学生暂时处于困惑状态,激发起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
运用此方法应注意:一是巧妙设题。要针对教材的关键、重点和难点,巧妙设问,使学生暂时处于困惑状态,即孔子所说的:“愤”和“悱”。二是以疑激思,善问善导。设疑质疑还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以此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尽快得到启动并活跃起来,从而进入自觉学习的状态。因此,教师必须要掌握一些提问的方法和技巧,善于引导,使学生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
四、精彩故事,轻松活泼
先讲一个短小精悍且与课文有关的故事,使课堂产生一种轻松活泼的学习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晏子使楚》一课,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我先讲一个故事。有一次,周总理会见一位美国记者,这位记者看见周总理随手将一支美国派克钢笔放在桌上,就不怀好意地问:‘怎么?总理先生还要用美国产的钢笔?’总理说:‘提起这支钢笔啊,那可就话长了。这不是一支普通的笔,而是一个朝鲜朋友在朝鲜战场上得到的战利品,是作为礼物送给我的。我觉得有意义,就收下了美国的这支笔。’周总理以其机智犀利的语言,有力地回击了对方的挑衅,维护了祖国的尊严。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主题相同的课文——《晏子使楚》,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领略一下这位古代外交家的风采吧。”
运用这一方法导课,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选择故事,并且要控制好时间,避免学生单纯听故事而喧宾夺主。
五、创设情境,触动情感
赞可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要想触及学生的情感,就需要创设各种教学情境,用深情的语言,把自己的情感与文章的情境溶化在一起,使学生由情入境,产生情感共鸣,形成一种情境交融的教学氛围。
好的情境导入,应选择与导入有关的情境,挖掘情境的利用价值,把情境和课文内容紧密联系起来,从而保证以最佳的方式引入新课。
总之,新课导入是一种教学艺术,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于一体,没有固定的模式。巧妙利用好开课前几分钟,通过教师精心设计和运用各种教学技巧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新的课文中来,一定会提高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
(作者单位 陕西省兴平教师进修学校)
关键词:导课;开门见山;温故知新;设问;情境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导语会对一节课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导入新课是教学环节的关键一步。巧妙的导入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与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在语文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做了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开门见山,直接点题
开门见山,指上课伊始,教师开宗明义,直接点题,讲明这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和要求,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这种导入新课的方法是一种最简单的导入方法,也是最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另外有些新任教师也常用此法,因为他们不太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及兴趣爱好,所以往往开门见山,直接点题。如《劝学》一文,论证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勉励人们努力学习。而学习就是学生日常的主要任务,因此可以开门见山,直接点题。
二、温故知新,循序渐进
温故知新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为新知识的产生做好铺垫,通过新与旧的联系,使旧的知识自然地过渡到新知识中去,这样学生就会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要学的新知识。温故知新既巩固了已学知识,又将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便于教师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集,初中阶段学生已学过这部小说集中的一些篇目,因此可以用初中内容为《〈呐喊〉自序》的学习作铺垫:“中国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的作品,在初中阶段我们已学过不少篇目,同学们回忆一下,小说作品有哪些?(学生回答:《故乡》《孔乙己》《社戏》)这些小说选自哪一部小说集?(学生回答:《呐喊》)回答非常正确。《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第一部小说集,共收集短篇小说14篇。1922年12月,鲁迅先生为自己的这个集写了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呐喊〉自序》一文。”这样就使学生把这节课的新内容和初中的一些篇目联系起来,用以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及思想发展,为这篇课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巧妙设问,激发思维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利用问题产生疑惑、激发思维也是教师常用的导课方法。教学《说“木叶”》一课时,可以这样设问:“杜甫的《登高》一诗中有两个千古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试问:其中的“落木”是何意?学生思考后明确:“落木即落叶。”再次设问:那杜甫为什么不说“无边落叶萧萧下”呢?“木”和“叶”有何区别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阅读林庚的《说“木叶”》吧!“通过这些问题,使学生暂时处于困惑状态,激发起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
运用此方法应注意:一是巧妙设题。要针对教材的关键、重点和难点,巧妙设问,使学生暂时处于困惑状态,即孔子所说的:“愤”和“悱”。二是以疑激思,善问善导。设疑质疑还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以此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尽快得到启动并活跃起来,从而进入自觉学习的状态。因此,教师必须要掌握一些提问的方法和技巧,善于引导,使学生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
四、精彩故事,轻松活泼
先讲一个短小精悍且与课文有关的故事,使课堂产生一种轻松活泼的学习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晏子使楚》一课,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我先讲一个故事。有一次,周总理会见一位美国记者,这位记者看见周总理随手将一支美国派克钢笔放在桌上,就不怀好意地问:‘怎么?总理先生还要用美国产的钢笔?’总理说:‘提起这支钢笔啊,那可就话长了。这不是一支普通的笔,而是一个朝鲜朋友在朝鲜战场上得到的战利品,是作为礼物送给我的。我觉得有意义,就收下了美国的这支笔。’周总理以其机智犀利的语言,有力地回击了对方的挑衅,维护了祖国的尊严。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主题相同的课文——《晏子使楚》,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领略一下这位古代外交家的风采吧。”
运用这一方法导课,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选择故事,并且要控制好时间,避免学生单纯听故事而喧宾夺主。
五、创设情境,触动情感
赞可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要想触及学生的情感,就需要创设各种教学情境,用深情的语言,把自己的情感与文章的情境溶化在一起,使学生由情入境,产生情感共鸣,形成一种情境交融的教学氛围。
好的情境导入,应选择与导入有关的情境,挖掘情境的利用价值,把情境和课文内容紧密联系起来,从而保证以最佳的方式引入新课。
总之,新课导入是一种教学艺术,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于一体,没有固定的模式。巧妙利用好开课前几分钟,通过教师精心设计和运用各种教学技巧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新的课文中来,一定会提高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
(作者单位 陕西省兴平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