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时期,高校教育活动中美育音乐是必不可少的,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和积极性,帮助学生建立音乐审美思想意识,还可以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本文主要对新时期音乐课程在高校教育中的美育意义进行探究。
关键词:新时期音乐选修课程 高校教育 美育意义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3-0150-03
《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教体艺〔2019〕2号文提到:学校美育是培根铸魂的工作,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是高等教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而高校中的音乐课程对美育教育更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可以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再融入“思政课程”的教学过程,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美好心灵,从而实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高校音乐选修课程美育的重要作用
新时期高校音乐选修课程教育中,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原则,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和全面发展,更好的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高校音乐美育的德育教育作用,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需要加强德育教育,同时要充分发挥音乐教育中的美育,满足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音乐教育中的德育和音乐课堂具有一定的联系,音乐可以采用自身优美的节奏旋律,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促进德育的发展,比如我们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就能够有效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通过传授国歌背后的故事感受到浓厚的民族自尊,对先烈们的怀念和尊敬,同时对美好生活的珍惜。高校教育充分发挥音乐课程中的德育功能,触动学生的心灵,陶冶情操。
音乐美育的审美作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帮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理解美,同时不断提升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音乐课程中采用歌曲作品充分表达人们内心的情感,有利于听者对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进行正确理解。另外,音乐作品欣赏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净化学生的心灵,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和氛围中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积极在生活中发现美,通过不同的歌曲表达自己心中的美好。
二、新时期音乐选修课程美育教学现状
目前,高校中喜爱音乐的学生较多,但是学生的音乐素养相对较低。大部分学生在大学之前具有较高的学习压力,要应对各种专业学科的考试,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音乐的培养。因此,大部分学生进行音乐选修课程参与的过程中,主要以选修学分为前提,对于音乐课堂上的文化音乐背景等相关音乐基础知识不重视,难以对学生的音乐素养进行有效提升。
高校中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意愿,但是对于音乐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学难度。新时期,音乐成为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但是学生对于音乐知识内容的掌握通常处在比较浅显的层面,对音乐应用能力不足,大多数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只是对其基础旋律进行记忆,但是缺乏对乐理知识和鉴赏技巧的掌握。音乐鉴赏和演奏的基本技能是听,大部分学生对歌曲中的高低音不能进行正确识别,对于指定音进行演唱存在较大困难,充分表明了学生对音乐知识应用能力较差,听觉能力偏弱,音乐审美认知存在偏差。高校大部分学生学习信息不足,没有得到系统性的训练,造成学生对音乐不具备记忆能力,在歌曲作品欣赏之后,不能根据音乐记忆构成典型的音乐旋律,对于歌曲作品中的主旋律片段具有比较模糊的记忆,普遍对音乐缺乏基础感知能力,缺乏专业的训练机会,同时充分表现在高校对选修音乐课程教材上。
高校音乐教材对发挥音乐选修课程在教育中的美育作用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对于音乐课程教学质量和效率产生一定的影响。音乐教材的设定需要对学生认知发展的实际特点和音乐教学规律进行全面考虑,对音乐理论进行简单明了的解构,循序渐进的促进学生对音乐技巧的了解、掌握和应用。另外,教材设定需要充分发挥其教育中的美育意义,融入创新思维,不断创新和完善教学理论。新时期,网络信息科技发达,社会生活中逐渐融入了多媒体环境,高校采用以往的教学手段,对音乐教学效果产生负面影响,降低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对于高校音乐选修课程降低其开设价值,无法全面发挥选修课在高校教育中的美育意义,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挖掘學生的内在潜力。
三、新时期音乐选修课程在高校教育中的美育意义
(一)课程、师资建设
高校音乐选修课程在教育中的美育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校管理者和音乐教师要对选修音乐课程的美育持续发展,足够重视,对于音乐课程在高校教育美育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对高校音乐选修课程教学现状进行有效改善,科学合理的建设课程,注重音乐师资的建设,不断完善音乐教学体系,充分发挥音乐选修课程在教育中的美育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更加符合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高校要对学生音乐素养较差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研究针对性的课程设定模式,建立科学完善的音乐体系,同时在教学设置的过程中,将音乐选修课程美育教育归纳到高校教学计划中,以校级和限定选修课为主要模块,同时设定课外活动辅助模块,三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构成科学完整的音乐美育体系。
另外,教材对音乐选修课程开展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我国教育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强调素质教育,但是文化素质教育没有完整系统的教学体系。因此,高校需要结合自身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组织教育工作者编制音乐选修课程教材,更加适合本校的实际要求。编制音乐教材的过程需要做到简单明了,便于学生的记忆和理解。高校要对音乐选修课程在教育中的美育意义进行重视,建立专门的音乐教师,配置先进的辅助教学设施设备,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和氛围,有利于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音乐美育得到良好的熏陶,实现音乐美育教学的意义,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时期音乐选修课程 高校教育 美育意义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3-0150-03
《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教体艺〔2019〕2号文提到:学校美育是培根铸魂的工作,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是高等教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而高校中的音乐课程对美育教育更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可以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再融入“思政课程”的教学过程,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美好心灵,从而实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高校音乐选修课程美育的重要作用
新时期高校音乐选修课程教育中,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原则,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和全面发展,更好的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高校音乐美育的德育教育作用,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需要加强德育教育,同时要充分发挥音乐教育中的美育,满足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音乐教育中的德育和音乐课堂具有一定的联系,音乐可以采用自身优美的节奏旋律,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促进德育的发展,比如我们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就能够有效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通过传授国歌背后的故事感受到浓厚的民族自尊,对先烈们的怀念和尊敬,同时对美好生活的珍惜。高校教育充分发挥音乐课程中的德育功能,触动学生的心灵,陶冶情操。
音乐美育的审美作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帮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理解美,同时不断提升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音乐课程中采用歌曲作品充分表达人们内心的情感,有利于听者对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进行正确理解。另外,音乐作品欣赏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净化学生的心灵,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和氛围中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积极在生活中发现美,通过不同的歌曲表达自己心中的美好。
二、新时期音乐选修课程美育教学现状
目前,高校中喜爱音乐的学生较多,但是学生的音乐素养相对较低。大部分学生在大学之前具有较高的学习压力,要应对各种专业学科的考试,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音乐的培养。因此,大部分学生进行音乐选修课程参与的过程中,主要以选修学分为前提,对于音乐课堂上的文化音乐背景等相关音乐基础知识不重视,难以对学生的音乐素养进行有效提升。
高校中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意愿,但是对于音乐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学难度。新时期,音乐成为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但是学生对于音乐知识内容的掌握通常处在比较浅显的层面,对音乐应用能力不足,大多数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只是对其基础旋律进行记忆,但是缺乏对乐理知识和鉴赏技巧的掌握。音乐鉴赏和演奏的基本技能是听,大部分学生对歌曲中的高低音不能进行正确识别,对于指定音进行演唱存在较大困难,充分表明了学生对音乐知识应用能力较差,听觉能力偏弱,音乐审美认知存在偏差。高校大部分学生学习信息不足,没有得到系统性的训练,造成学生对音乐不具备记忆能力,在歌曲作品欣赏之后,不能根据音乐记忆构成典型的音乐旋律,对于歌曲作品中的主旋律片段具有比较模糊的记忆,普遍对音乐缺乏基础感知能力,缺乏专业的训练机会,同时充分表现在高校对选修音乐课程教材上。
高校音乐教材对发挥音乐选修课程在教育中的美育作用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对于音乐课程教学质量和效率产生一定的影响。音乐教材的设定需要对学生认知发展的实际特点和音乐教学规律进行全面考虑,对音乐理论进行简单明了的解构,循序渐进的促进学生对音乐技巧的了解、掌握和应用。另外,教材设定需要充分发挥其教育中的美育意义,融入创新思维,不断创新和完善教学理论。新时期,网络信息科技发达,社会生活中逐渐融入了多媒体环境,高校采用以往的教学手段,对音乐教学效果产生负面影响,降低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对于高校音乐选修课程降低其开设价值,无法全面发挥选修课在高校教育中的美育意义,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挖掘學生的内在潜力。
三、新时期音乐选修课程在高校教育中的美育意义
(一)课程、师资建设
高校音乐选修课程在教育中的美育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校管理者和音乐教师要对选修音乐课程的美育持续发展,足够重视,对于音乐课程在高校教育美育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对高校音乐选修课程教学现状进行有效改善,科学合理的建设课程,注重音乐师资的建设,不断完善音乐教学体系,充分发挥音乐选修课程在教育中的美育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更加符合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高校要对学生音乐素养较差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研究针对性的课程设定模式,建立科学完善的音乐体系,同时在教学设置的过程中,将音乐选修课程美育教育归纳到高校教学计划中,以校级和限定选修课为主要模块,同时设定课外活动辅助模块,三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构成科学完整的音乐美育体系。
另外,教材对音乐选修课程开展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我国教育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强调素质教育,但是文化素质教育没有完整系统的教学体系。因此,高校需要结合自身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组织教育工作者编制音乐选修课程教材,更加适合本校的实际要求。编制音乐教材的过程需要做到简单明了,便于学生的记忆和理解。高校要对音乐选修课程在教育中的美育意义进行重视,建立专门的音乐教师,配置先进的辅助教学设施设备,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和氛围,有利于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音乐美育得到良好的熏陶,实现音乐美育教学的意义,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