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注重对语言规范、正确的运用,要求我们不仅要注意句子的表情达意,还要进一步辨明语言表达是否合乎规范、合乎理性。语义类语病辨析与规范是高考测试的重点之一,重在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规范能力。其中,表意不明最为常考,表意不明这一类型的病句主要指歧义句。因此,很有必要对歧义现象产生的常见原因进行了解,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下面就介绍几种辨识歧义原因的有效方法。
1.组合层次切分或停顿不同造成歧义
一个语段在进行层次分析时,如果出现不同的切分方法就会产生不同的意思,就出现了歧义。有时句子因停顿的地方不同,会引起意义上的差别,这在口语中不会造成歧义,但在书面表达时会引起歧义。例如:
①我们三个人一组。
②赞成李老师的建议。
③a.这份报告,我写/不好。b.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④a.你说不过他/也得说。b.你说/不过他也得说。
①可以理解为“我们∕三个人一组”或“我们三个人∕一组”。②可以理解为“赞成∕李老师的建议”。也可以理解为“赞成李老师的∕建议”。例③因停顿不同,就表达出了两种意思。a句表示不赞成自己写这份报告;b句表示自己没把握把这份报告写成功。例④同样因停顿不同,句子含有两种意思。a句表示“你”必须得说,是指“你”一个人说;b句是指“你”和“他”两个人都得说。
2.结构关系不同造成歧义
一类词语与另外一类词语组合,产生的关系可能不止一种,但由于词义的相互制约常不可能产生多种关系。如果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短语仍保留了多种结构关系,那就会产生歧义。例如:
①研究方法十分重要。
②开会吧,学生家长都到齐了。
例①中的“研究方法”是指研究的方法(偏正关系),还是指研究某种方法(动宾关系),因结构关系的不固定产生歧义。
例②中的“学生家长”是指学生和家长(并列关系),还是指学生的家长(偏正关系),结构不固定也产生了歧义。
3.语义关系不明造成歧义
语义关系不明确,主要指施受关系不清和修饰关系不清。
A.施受关系不清。例如:
①这个人连老师也不认识。
②开刀的是他父亲。
例①如果把“老师”当作是受事者,那意思是“这个人不认识老师”;如果把“老师”当作是施事者,则是“老师不认识这个人”。②可理解为“她父亲是开刀的外科医生”,也可理解为“她父亲有病,医生给他做了手术”。
B.修饰两可。例如:
①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②数百位战斗英雄的亲属出席了隆重的表彰会。
例①因“几个学校的领导”中的“几个”修饰不明确,造成指“几个不同学校的领导”还是指“同一个学校的几个领导”意思不明确。
例②“数百位”是修饰“战斗英雄”还是修饰“亲属”,不确定,造成歧义。
4.省略不当造成歧义
在有一定语境的上下文里,某些句子成分是可以省略的,但是如果省略不当,就会引起歧义。例如:
①我看见张原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来,手上提着一个黑色皮包。
②张翔剪了一个纸人,在蜡烛前左右移动。
例①中的第二个分句里,因主语省略不当造成歧义,“手上提着一个黑色皮包”的究竟是“张原”还是那位“老人”呢?不明确。
例②中同样因主语省略不当,造成“在蜡烛前左右移动”的是“张翔”还是“纸人”?意思不明确。
5.指代不明造成歧义
①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力量就用在这方面。
②欣赏一首好诗不容易,创作一首好诗更不简单,小李对诗歌情有独钟,因此,他平时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努力。
③李明一进门就看见爸爸和他的表弟在看电视。
例①中的“这方面”指代不明,是指代“搜集史料”呢,还是指代“鉴定和运用史料”呢?
例②中的“这方面”也指代不明,是指代“欣赏一首好诗”呢,还是指代“创作一首好诗”呢?例③中的“他的表弟”是指“李明的表弟”还是“爸爸的表弟”有歧义。
6.读音不同造成歧义
汉字绝大多数是单音的,但也有一些字词是多音的,这种多音的字词在口语表达时不会造成歧义,但在书面表达时有时会造成歧义。例如:
这个人的头发长得奇怪。
例中的“长”字是一个多音字,既可读zhǎng,作动词用;又可读cháng,作形容词用。在句中“长”字读音不同时,意思显然不一样。
7.重音不同造成歧义
朗读时因对句中词语的重音停顿不同,整句话的意思就会不一样。这种情况在口语表达时不一定会出现歧义,但在书面表达时会出现歧义。例如:
①你为什么打他?
②天亮时,我想起来了。
例①中朗读的重音分别停在“打”和停在“他”时,整句话的意思就不一样了。如果停在“打”,那说明不应该动手打,而应该采取其它的方法好好教育;如果停在“他”,那说明该打的对象不是“他”,而应该是其他人。
同样,例②中朗读的重音分别停在“想”和停在“起来”时,整句话的意思也不一样了。如果停在“想”,那意思是回忆起什么来了;如果停在“起来”,那是想起身、起床的意思了。
8.词的多义性造成歧义
汉语中的词绝大多数是多义的,但它们进入具体的语境后,词义就变得单一了。然而有些词语在进入句子后,它的多义现象并未消除,因而引起歧义。例如:
①王大夫看病去了。
②贸易部已向华北东北调拨物资。
例①中的“看病”既可指给病人医治疾病,又可指找医生给自己看病。例②中的“向”可理解为“从”,也可理解为“给”表意大不相同。
9.词类不同造成歧义
①饭不热了。
②这辆自行车没有锁。
例①中“热”意即不用热饭了,凉的也可以吃;“热”是形容词,意即饭凉了。例②中的“锁”既可作名词,“锁链”的意思;又可作动词,指给自行车上锁。
10.“和”“对”“在”等词引起歧义
A.“和”字引起歧义。“和”用来连接两个并列的结构,容易造成界限不清,引起歧义。例如:
①王小刚和赵小花的爸爸到学校里来了。
②我动员弟弟和爷爷下月五号一道去城里。
例①可理解为“赵小花的爸爸和王小刚”两个人来学校了,也可理解为“王小刚的爸爸”和“赵小花的爸爸”两个人来学校了。“和”一个作介词,一个做连词。
例②可理解为一道去城里的是“弟弟和爷爷”两个人,也可理解为一道去城里的是“我、弟弟和爷爷”三个人。
B.“对”字引起歧义。例如:
①对学生会提的建议,我们举双手赞成。
②塞族武装对北约联合部队的进攻是早有准备。
例①中的“建议”是学生会提出的,还是针对学生会而提出的,意思不明确。
例②中是指塞族武装进攻北约联合部队呢,还是指北约联合部队进攻塞族武装呢?意思不明确。
C.“在”字引起歧义。介词“在”与方位名词组成“在……上”“在……中”等来表示方位时,会引起歧义。例如:
①小王在火车上写字。
例①可以表示“把字写在火车上面”,也可以表示“在火车里把字写在别的什么东西上”。
以上是歧义产生的一些常见的原因,当然,产生歧义现象的原因是相当复杂的,甚至说话语调的长短、说话语气的强弱等都会引起歧义。只要我们掌握了辨析歧义的方法,利用我们的“火眼金睛”,一定能辨析并避免歧义。
李莹,教师,现居山东滕州。
1.组合层次切分或停顿不同造成歧义
一个语段在进行层次分析时,如果出现不同的切分方法就会产生不同的意思,就出现了歧义。有时句子因停顿的地方不同,会引起意义上的差别,这在口语中不会造成歧义,但在书面表达时会引起歧义。例如:
①我们三个人一组。
②赞成李老师的建议。
③a.这份报告,我写/不好。b.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④a.你说不过他/也得说。b.你说/不过他也得说。
①可以理解为“我们∕三个人一组”或“我们三个人∕一组”。②可以理解为“赞成∕李老师的建议”。也可以理解为“赞成李老师的∕建议”。例③因停顿不同,就表达出了两种意思。a句表示不赞成自己写这份报告;b句表示自己没把握把这份报告写成功。例④同样因停顿不同,句子含有两种意思。a句表示“你”必须得说,是指“你”一个人说;b句是指“你”和“他”两个人都得说。
2.结构关系不同造成歧义
一类词语与另外一类词语组合,产生的关系可能不止一种,但由于词义的相互制约常不可能产生多种关系。如果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短语仍保留了多种结构关系,那就会产生歧义。例如:
①研究方法十分重要。
②开会吧,学生家长都到齐了。
例①中的“研究方法”是指研究的方法(偏正关系),还是指研究某种方法(动宾关系),因结构关系的不固定产生歧义。
例②中的“学生家长”是指学生和家长(并列关系),还是指学生的家长(偏正关系),结构不固定也产生了歧义。
3.语义关系不明造成歧义
语义关系不明确,主要指施受关系不清和修饰关系不清。
A.施受关系不清。例如:
①这个人连老师也不认识。
②开刀的是他父亲。
例①如果把“老师”当作是受事者,那意思是“这个人不认识老师”;如果把“老师”当作是施事者,则是“老师不认识这个人”。②可理解为“她父亲是开刀的外科医生”,也可理解为“她父亲有病,医生给他做了手术”。
B.修饰两可。例如:
①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②数百位战斗英雄的亲属出席了隆重的表彰会。
例①因“几个学校的领导”中的“几个”修饰不明确,造成指“几个不同学校的领导”还是指“同一个学校的几个领导”意思不明确。
例②“数百位”是修饰“战斗英雄”还是修饰“亲属”,不确定,造成歧义。
4.省略不当造成歧义
在有一定语境的上下文里,某些句子成分是可以省略的,但是如果省略不当,就会引起歧义。例如:
①我看见张原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来,手上提着一个黑色皮包。
②张翔剪了一个纸人,在蜡烛前左右移动。
例①中的第二个分句里,因主语省略不当造成歧义,“手上提着一个黑色皮包”的究竟是“张原”还是那位“老人”呢?不明确。
例②中同样因主语省略不当,造成“在蜡烛前左右移动”的是“张翔”还是“纸人”?意思不明确。
5.指代不明造成歧义
①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力量就用在这方面。
②欣赏一首好诗不容易,创作一首好诗更不简单,小李对诗歌情有独钟,因此,他平时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努力。
③李明一进门就看见爸爸和他的表弟在看电视。
例①中的“这方面”指代不明,是指代“搜集史料”呢,还是指代“鉴定和运用史料”呢?
例②中的“这方面”也指代不明,是指代“欣赏一首好诗”呢,还是指代“创作一首好诗”呢?例③中的“他的表弟”是指“李明的表弟”还是“爸爸的表弟”有歧义。
6.读音不同造成歧义
汉字绝大多数是单音的,但也有一些字词是多音的,这种多音的字词在口语表达时不会造成歧义,但在书面表达时有时会造成歧义。例如:
这个人的头发长得奇怪。
例中的“长”字是一个多音字,既可读zhǎng,作动词用;又可读cháng,作形容词用。在句中“长”字读音不同时,意思显然不一样。
7.重音不同造成歧义
朗读时因对句中词语的重音停顿不同,整句话的意思就会不一样。这种情况在口语表达时不一定会出现歧义,但在书面表达时会出现歧义。例如:
①你为什么打他?
②天亮时,我想起来了。
例①中朗读的重音分别停在“打”和停在“他”时,整句话的意思就不一样了。如果停在“打”,那说明不应该动手打,而应该采取其它的方法好好教育;如果停在“他”,那说明该打的对象不是“他”,而应该是其他人。
同样,例②中朗读的重音分别停在“想”和停在“起来”时,整句话的意思也不一样了。如果停在“想”,那意思是回忆起什么来了;如果停在“起来”,那是想起身、起床的意思了。
8.词的多义性造成歧义
汉语中的词绝大多数是多义的,但它们进入具体的语境后,词义就变得单一了。然而有些词语在进入句子后,它的多义现象并未消除,因而引起歧义。例如:
①王大夫看病去了。
②贸易部已向华北东北调拨物资。
例①中的“看病”既可指给病人医治疾病,又可指找医生给自己看病。例②中的“向”可理解为“从”,也可理解为“给”表意大不相同。
9.词类不同造成歧义
①饭不热了。
②这辆自行车没有锁。
例①中“热”意即不用热饭了,凉的也可以吃;“热”是形容词,意即饭凉了。例②中的“锁”既可作名词,“锁链”的意思;又可作动词,指给自行车上锁。
10.“和”“对”“在”等词引起歧义
A.“和”字引起歧义。“和”用来连接两个并列的结构,容易造成界限不清,引起歧义。例如:
①王小刚和赵小花的爸爸到学校里来了。
②我动员弟弟和爷爷下月五号一道去城里。
例①可理解为“赵小花的爸爸和王小刚”两个人来学校了,也可理解为“王小刚的爸爸”和“赵小花的爸爸”两个人来学校了。“和”一个作介词,一个做连词。
例②可理解为一道去城里的是“弟弟和爷爷”两个人,也可理解为一道去城里的是“我、弟弟和爷爷”三个人。
B.“对”字引起歧义。例如:
①对学生会提的建议,我们举双手赞成。
②塞族武装对北约联合部队的进攻是早有准备。
例①中的“建议”是学生会提出的,还是针对学生会而提出的,意思不明确。
例②中是指塞族武装进攻北约联合部队呢,还是指北约联合部队进攻塞族武装呢?意思不明确。
C.“在”字引起歧义。介词“在”与方位名词组成“在……上”“在……中”等来表示方位时,会引起歧义。例如:
①小王在火车上写字。
例①可以表示“把字写在火车上面”,也可以表示“在火车里把字写在别的什么东西上”。
以上是歧义产生的一些常见的原因,当然,产生歧义现象的原因是相当复杂的,甚至说话语调的长短、说话语气的强弱等都会引起歧义。只要我们掌握了辨析歧义的方法,利用我们的“火眼金睛”,一定能辨析并避免歧义。
李莹,教师,现居山东滕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