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软土地基,实质上就是强度偏低但压缩量却处于较高水平的软土层,并且软土内含有大量黏土、粉土等微小颗粒。鉴于软土地基强度差、沉降量偏大以及长期难以达到稳定状态的现实状况,成为了市政路桥工程施工建设中的难点,若不能有效处理,则不仅会降低工程建设质量,还可能引起安全事故。故而,在路桥工程施工中为了能有效应用软土地基,施工方要参照工程现场与路桥工程特征,选择相应的技术方法去处理软土地基,改善软土地基的性能,确保路桥施工活动安全、有序推进。
关键词:市政路桥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我国不断加大力度开展路桥施工项目,路桥负责联系各个城市,关系到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我国不断扩大路桥施工数量,人们也更加关注路桥施工质量,因此施工单位需要合理处理软土地基。软土路基直接影响到路桥施工,还会威胁到路桥施工过往车辆的安全性。因此施工单位需要合理处理路桥施工软土地基,提高路桥施工的安全性,同时可以延长路桥使用年限。
1路桥工程中软土地基的特点
某桥梁位于临江地区,根据早期地质构造调查的结果,部分路基的土壤水分达到38.2%,天然孔隙率为1.2~1.6,压缩系数为0.017。路基土层的高孔隙率和高含水量,导致其具有高膨胀特性。土壤层中的微生物、腐殖质和可燃气体成分都很高,不易保持长期稳定性。此外,该地区的土层吸水率较差,已经不能达到路桥工程垂直向下透水的施工要求,无疑加大了该路段排水系统施工难度。荷载释放初期,由于过度的地面应力,很容易降低路基的抗压强度进而引发一系列的问题。由于该路桥工程的局部施工路段具备了软土地基的流变性、触变性和不均匀性等特征。在连续荷载的作用下,路基土层的变形持续增加,导致路基的长期抗压强度远小于瞬时抗压强度。此路段只有在不破坏土壤性质的情况下才能很好地保持软土地基结构的抗压强度。在工程施工的振动下,抗压强度会迅速降低,并产生稀释。由于软土层中角砾岩的晶状体很多,其在垂直方向上显露出的特点与水平方向上显露出的特点有较大区别,会造成路面基础施工过程中出现沉降不均匀的现象。基于软土地基的特征,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和制定能够有效解决这一情况的施工方案,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提升地基的功能性和穩固性,以达到路桥工程的施工需求。
2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2.1强夯法
强夯法具有工艺简单、操作便捷的特点,是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体系中较为传统的方式。以通常可达到8~30t的重锤为主要装置,可将重锤提升至10~25m高度并释放,使重锤自由下落,借助强大的冲击力达到压实地基的效果。实践表明,在人工填土、黏性黄土、淤泥质土中可以应用强夯法。为充分发挥出强夯法的应用优势,需加强强夯技术的优化。为此,应着重考虑2点:(1)用碎石或砂石材料换填,在此基础上组织强夯作业;(2)强夯施工期间加强强夯力度、提升强夯高度、频率的控制,既要保证软基具有稳定性,又要避免过度夯击的情况。在强夯法的基础上,经技术优化后衍生出了强夯置换法。该方法先用重锤夯击施工现场的软土,并在形成的夯坑中回填片块石或其他粗颗粒材料,由此形成片块石墩,能够与软土共同作用,以构成完整、稳定的复合地基。
2.2表层处理法
在路桥施工软土地基处理阶段利用表层处理法,一方面可以利用表层排水法,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勘察路桥施工情况,为了优化处理该结构,需要有效减少土壤含水量,综合利用砂砾和碎石等材料,保障软土地基含水量符合施工规范,为后续施工奠定基础。利用表层排水法,施工人员需要加固一些材料掺入到土壤结构中,做好表层排水工作,提高土壤硬度和承载性。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垫敷材料法,针对结构沉降问题,主要是因为结构内部发生变化,施工人员需要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主要是选用融合化纤无纺布和土工布等,利用专业设备处理软土地基。此外还可以利用排水垫砂层方法,在实际施工中,施工单位需要在土层上均匀的铺设砂垫层,控制砂垫层厚度在0.5~1m范围内,有效固化土壤,提高排水工作的便利性。
2.3排水技术
鉴于软土地基内天然水含量较高这一实际状况,排出水分也是常用的处理方法之一。参照市政工程及市场现状的现实状况,选用适宜的方法尽可能地排出更多的水分,借此方式去提升软土地基的安稳性。通常情况下,排水技术有表层与深层排水技术之分,经常会配合使用以上两种技术处理软土地基,进而将排水技术的实用价值充分发挥出来。表层排水实质上就是将一层砂石铺设在软土的基础之上,进而降低地基的含水量。实践中若能配合使用压力排水与砂垫层,则能取得更好的排水处理效果,排出更多的水分,促进软质土层的固结沉降过程,使地基的安稳性得到更大保障,为后期施工作业顺利推进奠定良好基础。深层排水是处理软土工程的核心技术,其和表层排水技术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一般是配合挤密技术实现深层排水,并要配合使用排水井实现协同作业,进而优化软土地基的处理效果。在采用该项技术时,施工人员先将挤密设备打进地基内,而后利用设备自带的较强压力挤压出水分,排水井将其排送至外界,地基在丧失水分的过程中会慢慢固结。在采用深层排水技术前,要认真检测出现场软土地基的真实厚度与含水量,而后严格依照相关规范程序操作相应技术,优化软土地基的处理效果。
结语
在如今的大背景下,经济贸易的发展越来越快。路桥桥梁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对于路桥桥梁的寿命和使用强度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在市政路桥工作进行中,软土地基对建筑的本身起到实质性的铺垫作用。软土地基的建设对于路桥建设的稳定性提供了基本保障。软土地基建筑不利会直接影响建筑的稳定性,严重还可以导致建筑塌陷和失重的情况发生。我们要提高警惕,丝毫不能松懈。相关技术对于我国的经贸发展和进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路桥工程施工之中软土地基处理方面进行了重点探析,希望能对相关行业有所进益。
参考文献
[1]黄辉.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特征[J].城市建筑.2020,17(24):169-170.
[2]陈绍科.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8,(15):133-134.
关键词:市政路桥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我国不断加大力度开展路桥施工项目,路桥负责联系各个城市,关系到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我国不断扩大路桥施工数量,人们也更加关注路桥施工质量,因此施工单位需要合理处理软土地基。软土路基直接影响到路桥施工,还会威胁到路桥施工过往车辆的安全性。因此施工单位需要合理处理路桥施工软土地基,提高路桥施工的安全性,同时可以延长路桥使用年限。
1路桥工程中软土地基的特点
某桥梁位于临江地区,根据早期地质构造调查的结果,部分路基的土壤水分达到38.2%,天然孔隙率为1.2~1.6,压缩系数为0.017。路基土层的高孔隙率和高含水量,导致其具有高膨胀特性。土壤层中的微生物、腐殖质和可燃气体成分都很高,不易保持长期稳定性。此外,该地区的土层吸水率较差,已经不能达到路桥工程垂直向下透水的施工要求,无疑加大了该路段排水系统施工难度。荷载释放初期,由于过度的地面应力,很容易降低路基的抗压强度进而引发一系列的问题。由于该路桥工程的局部施工路段具备了软土地基的流变性、触变性和不均匀性等特征。在连续荷载的作用下,路基土层的变形持续增加,导致路基的长期抗压强度远小于瞬时抗压强度。此路段只有在不破坏土壤性质的情况下才能很好地保持软土地基结构的抗压强度。在工程施工的振动下,抗压强度会迅速降低,并产生稀释。由于软土层中角砾岩的晶状体很多,其在垂直方向上显露出的特点与水平方向上显露出的特点有较大区别,会造成路面基础施工过程中出现沉降不均匀的现象。基于软土地基的特征,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和制定能够有效解决这一情况的施工方案,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提升地基的功能性和穩固性,以达到路桥工程的施工需求。
2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2.1强夯法
强夯法具有工艺简单、操作便捷的特点,是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体系中较为传统的方式。以通常可达到8~30t的重锤为主要装置,可将重锤提升至10~25m高度并释放,使重锤自由下落,借助强大的冲击力达到压实地基的效果。实践表明,在人工填土、黏性黄土、淤泥质土中可以应用强夯法。为充分发挥出强夯法的应用优势,需加强强夯技术的优化。为此,应着重考虑2点:(1)用碎石或砂石材料换填,在此基础上组织强夯作业;(2)强夯施工期间加强强夯力度、提升强夯高度、频率的控制,既要保证软基具有稳定性,又要避免过度夯击的情况。在强夯法的基础上,经技术优化后衍生出了强夯置换法。该方法先用重锤夯击施工现场的软土,并在形成的夯坑中回填片块石或其他粗颗粒材料,由此形成片块石墩,能够与软土共同作用,以构成完整、稳定的复合地基。
2.2表层处理法
在路桥施工软土地基处理阶段利用表层处理法,一方面可以利用表层排水法,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勘察路桥施工情况,为了优化处理该结构,需要有效减少土壤含水量,综合利用砂砾和碎石等材料,保障软土地基含水量符合施工规范,为后续施工奠定基础。利用表层排水法,施工人员需要加固一些材料掺入到土壤结构中,做好表层排水工作,提高土壤硬度和承载性。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垫敷材料法,针对结构沉降问题,主要是因为结构内部发生变化,施工人员需要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主要是选用融合化纤无纺布和土工布等,利用专业设备处理软土地基。此外还可以利用排水垫砂层方法,在实际施工中,施工单位需要在土层上均匀的铺设砂垫层,控制砂垫层厚度在0.5~1m范围内,有效固化土壤,提高排水工作的便利性。
2.3排水技术
鉴于软土地基内天然水含量较高这一实际状况,排出水分也是常用的处理方法之一。参照市政工程及市场现状的现实状况,选用适宜的方法尽可能地排出更多的水分,借此方式去提升软土地基的安稳性。通常情况下,排水技术有表层与深层排水技术之分,经常会配合使用以上两种技术处理软土地基,进而将排水技术的实用价值充分发挥出来。表层排水实质上就是将一层砂石铺设在软土的基础之上,进而降低地基的含水量。实践中若能配合使用压力排水与砂垫层,则能取得更好的排水处理效果,排出更多的水分,促进软质土层的固结沉降过程,使地基的安稳性得到更大保障,为后期施工作业顺利推进奠定良好基础。深层排水是处理软土工程的核心技术,其和表层排水技术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一般是配合挤密技术实现深层排水,并要配合使用排水井实现协同作业,进而优化软土地基的处理效果。在采用该项技术时,施工人员先将挤密设备打进地基内,而后利用设备自带的较强压力挤压出水分,排水井将其排送至外界,地基在丧失水分的过程中会慢慢固结。在采用深层排水技术前,要认真检测出现场软土地基的真实厚度与含水量,而后严格依照相关规范程序操作相应技术,优化软土地基的处理效果。
结语
在如今的大背景下,经济贸易的发展越来越快。路桥桥梁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对于路桥桥梁的寿命和使用强度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在市政路桥工作进行中,软土地基对建筑的本身起到实质性的铺垫作用。软土地基的建设对于路桥建设的稳定性提供了基本保障。软土地基建筑不利会直接影响建筑的稳定性,严重还可以导致建筑塌陷和失重的情况发生。我们要提高警惕,丝毫不能松懈。相关技术对于我国的经贸发展和进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路桥工程施工之中软土地基处理方面进行了重点探析,希望能对相关行业有所进益。
参考文献
[1]黄辉.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特征[J].城市建筑.2020,17(24):169-170.
[2]陈绍科.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8,(15):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