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射击运动是个人间接对抗的静力及耐力性项目,是运动员在心理上较量的竞技项目,因此,要求射击运动员除了要具备超高的竞技水平外,还应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实现自我调控,并在赛前保持临危不乱的态度,这样才有助于射击运动员在比赛项目中取得好的名次。可以说,心理调控始终伴随着射击运动员的每个技术环节,会直接影响动作的质量与衔接程度,甚至会决定比赛最终成败。对此,射击教练在日常训练中,除了要做好技能培训工作外,也千万不要忽视对运动员心理调控能力的训练,这是实现“人枪一体”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射击比赛;运动员;心理调控能力;训练
从生理学角度来讲,人类生理反應是心理因素的直接体现,特别是在一些高级别的竞技比赛中,如射击运动,这不仅是对运动员进行技术上的考核,更是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考验,对其比赛成绩甚至比赛生涯都会带来影响,这也要求射击运动员平时多注重自我调节,为自己设置一个合理的目标,不断进行积极正向的自我暗示,调节好自己的情绪,这样才有利于运动员发挥出最佳水平。
一、心理调控能力的重要性
相对而言,射击运动员在赛前准备阶段,应结合自身能力水平以及赛事难度为自己设置一个合理的目标,并与教练员进行积极的沟通,从而获得更专业的思想指导,也便于教练员在沟通中发现运动员战术和心理上的问题,及时稳定运动员的情绪。而射击运动员要想保证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首先要运动员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正确的评估,着眼于实际,不要将目标定的太高,这样才可以减轻运动员的心理负担。中国曾蝉联26届、27届奥运会冠军的杨凌,在赛后采访时表示,心理因素对于个人比赛时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所以射击运动员要学会有针对性的做赛前赛事心理调节,并保证赛前心理调节的有效性,这样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比赛状态。
二、易形成的心理问题及其分析
(一)射击运动员容易形成赛前焦虑
根据调查显示,有近68.7%的运动员都会出现赛前焦虑感,甚至会出现恐赛的情况,如果没能及时的调节,将会对运动员的身心带来一定的影响,如果将这种情绪带入到比赛中,不仅使运动员无法集中精力进行比赛,还会对运动员的身体协调能力带来影响,无法稳定发挥。这种情绪的出现,除了与个人经验有关外,还与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一些失败比赛经历有关,在心理上失败的阴影会无形中加重赛前的焦虑,并产生持久的影响。
(二)射击运动员在赛中易形成苛求的心理
这种苛求心理在运动员身上普遍存在,如果往好了说是运动员对自己要求过于严格而使自己产生一定的心理负担,但更多的原因是运动员对自己认知水平不到位导致的。这种苛求心理不仅会影响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发挥,还会对运动员产生自我否定,认为自己可能没有能力去完成整场比赛,在心中默默打起退堂鼓,脑海里想的都是如果发挥不好怎么办,无形中为运动员带来心理上的压力,这势必会影响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正常发挥。
(三)赛后运动员存在压抑情绪
对于一些刚参赛不久的运动员来说,他们参赛时间比较短,经验稍显不足,容易过于看重比赛结果,这也在无形中给运动员的内心带来不小的负担,如果不加以调整,很容易加重赛前焦虑感和紧张感,给接下来的比赛带来影响。
(四)心理因素与射击成绩之间的联系
据历届优秀运动员赛后所总结的经验来看,射击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对射击成绩影响较大。射击项目对于运动员心理素质要求较大,在比赛中产生高度的心理压力。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射击成绩,在比赛场上更多的是心理较量。由此推断,在比赛中控制自己心态,是保证比赛正常发挥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优秀运动员具备的基本能力。
三、心理调控能力有效对策
(一)确定比赛目标,提高运动员比赛积极性
首先,规划合理的射击比赛目标,要求运动员应该结合自己的训练状况,立足实际情况,对比赛目标进行合理的制定,在原有的基础上做一些提升,让目标具有挑战性但不要好高骛远,充分发挥运动员的心理效能作用,进而激发运动员的比赛实力。从而在比赛中发挥出真正实力,还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提升;其次,刺激运动员的比赛欲望,充分调动运动员的比赛欲望,珍惜比赛机会,只有意识到每一次比赛机会都来之不易的时候,才能激发运动员的斗志。教练在平时比赛前,可以放映一些历届优秀射击运动员的比赛视频,让运动员提前感受站到领奖台的光荣时刻,激发运动员为国争光的精神;最后,要不断进行自我鼓励,让自己的心情保持适度的兴奋,维持好的情绪状态,从而提升运动员比赛积极性,充满信心的参加比赛,这种方法是提高运动员比赛成绩的重要条件,只有当运动员充分相信自己的时候,才能更有勇气的去进行比赛,相信自己可以出色的完成项目,确保运动员在比赛中充分发挥射击实力[1]。
(二)模拟考核,营造真实比赛及场景
模拟考核方法常被广泛的应用到射击训练中,通过真实的模拟实践,充分调动运动员的神经系统,使运动员神经保持高度敏感状态,同时,还有助于对运动员的心理和身体承受能力进行有效锻炼。但在开展模拟考核的过程中,应把握训练强度,适当的给运动员施加压力,这样才能减轻运动员比赛中的负担,让运动员的思维和身体都保持在最佳状态,特别是要做好运动员心理训练工作,在日常训练中尽量以阶梯的形式向运动员传递比赛考核的规则,让射击运动员一点一点看到自己的进步,在训练计划拟定中,可以适度补充过关实弹、观摩实弹等训练,在这种真实感极强的训练氛围下,才能实现对运动员心理素质进行有效的培养[2]。
(三)身心调整法,平复运动员比赛情绪
在射击比赛期间,更要做好自我心理调控工作,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实现:第一,交谈法。当运动员感觉自己内心充满焦虑感且久久难以平复下来的时候,可以试着与自己的指导教练进行交流,诉说自己的情绪,由专业的教练进行疏导,毕竟教练人员经验丰富,能够设身处地为运动员着想,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平复运动员的情绪,解决他们内心的矛盾和焦虑,使运动员能够快速的恢复比赛状态;第二,充分使用呼吸调整法。运动员在比赛前或比赛期间,紧张是不可避免的,而呼吸作为最有效最简单的解压方式,可以帮助运动员在短时间内安定下来;可以做一些深长而又有规律的呼吸来帮助运动员平复自己的情绪;第三,静坐养神法。在射击比赛中,运动员心理波动与对手比赛成绩或是观众的反应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为了避免这种刺激,射击运动员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离开比赛现场,自己独处一会,静下心来想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应该抱着怎么样的心态投入到比赛中,使自己快速的融入到比赛状态中;第四,引导心理定向。运动员在比赛中,摒弃错误的心理定向,鼓励自己向着目标前进。不要将注意力都集中在比赛成绩,而是要多思考如何将动作做标准,形成正确的心理定向,才能帮助自己发挥出优异射击成绩[3]。 (四)赛后心理调控法,提高运动员比赛认知水平
在射击运动比赛之后,不论成绩如何都不可避免的会对运动员的心理带来影响,所以即便是完成了比赛也要及时进行心理调控。具体表现在:运动员在取得优异成绩的情况下,这会大大提升运动员比赛信心,随之而来的可能也会产生一些骄傲和自满的情绪,但这个时候面对外界的掌声和夸赞更要让自己静下心来,告诫自己这只是个开始,以后要更加努力的训练,从而在更高级的赛事中取得优异的成绩,避免出现自负心理;而对于那些在射击比赛中失利的射击运动员而言,不要过度否定自己,更不要对自己的实力产生怀疑,应该学着总结失败的经验,不断的提升,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要让自己树立正确的胜负观念,消除运动员的赛后紧张情绪,这也是射击运动员赛后心理调控的重点内容[4]。
(五)加强心理训练
心理训练泛指对射击运动员大脑进行针对性的专业化训练,其主要是通过人体第二系统促使大脑与中枢神经系统得到大幅度强化,同时促使运动员内脏器官与思维调节支配能力得到有效提高,这一方式对人体生理机能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促使运动员情绪与行为进入良性循环状态,从而使其在训练与实际比赛当中能够将自身水平发挥到理想状态。射击这一运动在考验运动员自身机能的同时,对其心态也有着严格要求,例如若运动员对竞赛结果期望过高,一旦结果尚未达到其要求,其便会出现负面情绪,而针对这一情况,需要教练将任何在竞赛过程当中可能发生情况作为依托,开展能够帮助运动员控制心态的模拟训练,促使运动员日后在赛场上面对任何情况都能够以稳定的情绪面对,同时使其临场应变能力大幅度提升。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应激控制法加强运动员心理训练,这一方式是一把双刃剑,在促使运动要保持体力精力充沛的同时,也有概率使其失去控制,因此在使用这一方法使应采取与实际相符且具有针对性的控制技术,从而为运动员提供有效心理诱导以及训练调节,运动员作为赛场主体,其只有自身拥有良好自控能力,才能够在比赛使将自身技术充分发挥,同时,将周围环境和身体反映控制恰当,提高运动员对于赛场心理调剂。运动员在赛场上,注意力高度集中。在紧张的情绪下,具有认知判断准确的竞赛状态。除此之外,也可通过凝神敛气这一方法对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在竞赛进行时,能够达到凝神敛气,收放自如便是运动员的最高境界,在射击竞赛当中,往往需要运动员将注意力高度集中于赛场当中,一旦运动员自身注意力有所分散,便会使动作成功率大幅度降低,因此,运动员只有将自身注意力充分集中,同时以“纪昌学射”的精神进行联系,才能够确保自身取得理想成绩。此外,还可使用心理暗示法,这一方式主要是语句、口诀、专业术语等多次重复,为运动员心理施加正面影响,从而使其将自身心境与情绪调整至最佳状态。
心理是影响运动员在赛场上胜负重要因素之一,其不仅与运动员自身射击技术息息相关,对于训练结果与竞赛成绩有着关键性作用,心理训练不仅是所有训练的基础,同时也是各种训练的主题,射击竞赛是一个比拼技术的过程,同时也是运动员之间意志、品质、道德、修养的一个竞争过程,因此,教练员应具备以人为本这一意识,促使运动员自身心理素质、意志品质、道德修养等方面得到提高,同时增强其抗干扰、抗挫折、心理承压等能力,而这一点也是如今与日后运动员提升自身射击技术水平的有效途径,同时也能够为运动员情绪稳定、心理状态平衡、竞赛超水平发挥等方面提供有力保证。
四、结语
综上所述,心理調控能力对于提升射击运动员具有关键作用,影响射击水平和比赛成绩的走向,应将其纳入到射击运动员日常训练中。在进行比赛前、比赛中和比赛后的心理训练,可以全方位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展开调控。基于此,也不要忽视对运动员技术上的训练,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为运动员赛场发挥提供充足的保证,运动员比赛心理的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运动员在比赛中不断积累经验,从而掌握正确的心理调控方法,能够有效的进行自我疏导,减少外界的干扰,这也是一名优秀射击运动员所应具备的品质。
参考文献
[1]单振东.青少年射击射箭运动员比赛心理调整与力量训练[J].成才之路,2020(10):48–49.
[2]徐颖.关于青少年射击运动员心理训练的几点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03):22–23.
[3]郭小燕.新时期提高射击运动员综合训练能力的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5):43–44.
[4]余德青.新时期高水平射击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与培养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11):175–176.
关键词:射击比赛;运动员;心理调控能力;训练
从生理学角度来讲,人类生理反應是心理因素的直接体现,特别是在一些高级别的竞技比赛中,如射击运动,这不仅是对运动员进行技术上的考核,更是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考验,对其比赛成绩甚至比赛生涯都会带来影响,这也要求射击运动员平时多注重自我调节,为自己设置一个合理的目标,不断进行积极正向的自我暗示,调节好自己的情绪,这样才有利于运动员发挥出最佳水平。
一、心理调控能力的重要性
相对而言,射击运动员在赛前准备阶段,应结合自身能力水平以及赛事难度为自己设置一个合理的目标,并与教练员进行积极的沟通,从而获得更专业的思想指导,也便于教练员在沟通中发现运动员战术和心理上的问题,及时稳定运动员的情绪。而射击运动员要想保证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首先要运动员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正确的评估,着眼于实际,不要将目标定的太高,这样才可以减轻运动员的心理负担。中国曾蝉联26届、27届奥运会冠军的杨凌,在赛后采访时表示,心理因素对于个人比赛时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所以射击运动员要学会有针对性的做赛前赛事心理调节,并保证赛前心理调节的有效性,这样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比赛状态。
二、易形成的心理问题及其分析
(一)射击运动员容易形成赛前焦虑
根据调查显示,有近68.7%的运动员都会出现赛前焦虑感,甚至会出现恐赛的情况,如果没能及时的调节,将会对运动员的身心带来一定的影响,如果将这种情绪带入到比赛中,不仅使运动员无法集中精力进行比赛,还会对运动员的身体协调能力带来影响,无法稳定发挥。这种情绪的出现,除了与个人经验有关外,还与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一些失败比赛经历有关,在心理上失败的阴影会无形中加重赛前的焦虑,并产生持久的影响。
(二)射击运动员在赛中易形成苛求的心理
这种苛求心理在运动员身上普遍存在,如果往好了说是运动员对自己要求过于严格而使自己产生一定的心理负担,但更多的原因是运动员对自己认知水平不到位导致的。这种苛求心理不仅会影响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发挥,还会对运动员产生自我否定,认为自己可能没有能力去完成整场比赛,在心中默默打起退堂鼓,脑海里想的都是如果发挥不好怎么办,无形中为运动员带来心理上的压力,这势必会影响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正常发挥。
(三)赛后运动员存在压抑情绪
对于一些刚参赛不久的运动员来说,他们参赛时间比较短,经验稍显不足,容易过于看重比赛结果,这也在无形中给运动员的内心带来不小的负担,如果不加以调整,很容易加重赛前焦虑感和紧张感,给接下来的比赛带来影响。
(四)心理因素与射击成绩之间的联系
据历届优秀运动员赛后所总结的经验来看,射击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对射击成绩影响较大。射击项目对于运动员心理素质要求较大,在比赛中产生高度的心理压力。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射击成绩,在比赛场上更多的是心理较量。由此推断,在比赛中控制自己心态,是保证比赛正常发挥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优秀运动员具备的基本能力。
三、心理调控能力有效对策
(一)确定比赛目标,提高运动员比赛积极性
首先,规划合理的射击比赛目标,要求运动员应该结合自己的训练状况,立足实际情况,对比赛目标进行合理的制定,在原有的基础上做一些提升,让目标具有挑战性但不要好高骛远,充分发挥运动员的心理效能作用,进而激发运动员的比赛实力。从而在比赛中发挥出真正实力,还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提升;其次,刺激运动员的比赛欲望,充分调动运动员的比赛欲望,珍惜比赛机会,只有意识到每一次比赛机会都来之不易的时候,才能激发运动员的斗志。教练在平时比赛前,可以放映一些历届优秀射击运动员的比赛视频,让运动员提前感受站到领奖台的光荣时刻,激发运动员为国争光的精神;最后,要不断进行自我鼓励,让自己的心情保持适度的兴奋,维持好的情绪状态,从而提升运动员比赛积极性,充满信心的参加比赛,这种方法是提高运动员比赛成绩的重要条件,只有当运动员充分相信自己的时候,才能更有勇气的去进行比赛,相信自己可以出色的完成项目,确保运动员在比赛中充分发挥射击实力[1]。
(二)模拟考核,营造真实比赛及场景
模拟考核方法常被广泛的应用到射击训练中,通过真实的模拟实践,充分调动运动员的神经系统,使运动员神经保持高度敏感状态,同时,还有助于对运动员的心理和身体承受能力进行有效锻炼。但在开展模拟考核的过程中,应把握训练强度,适当的给运动员施加压力,这样才能减轻运动员比赛中的负担,让运动员的思维和身体都保持在最佳状态,特别是要做好运动员心理训练工作,在日常训练中尽量以阶梯的形式向运动员传递比赛考核的规则,让射击运动员一点一点看到自己的进步,在训练计划拟定中,可以适度补充过关实弹、观摩实弹等训练,在这种真实感极强的训练氛围下,才能实现对运动员心理素质进行有效的培养[2]。
(三)身心调整法,平复运动员比赛情绪
在射击比赛期间,更要做好自我心理调控工作,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实现:第一,交谈法。当运动员感觉自己内心充满焦虑感且久久难以平复下来的时候,可以试着与自己的指导教练进行交流,诉说自己的情绪,由专业的教练进行疏导,毕竟教练人员经验丰富,能够设身处地为运动员着想,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平复运动员的情绪,解决他们内心的矛盾和焦虑,使运动员能够快速的恢复比赛状态;第二,充分使用呼吸调整法。运动员在比赛前或比赛期间,紧张是不可避免的,而呼吸作为最有效最简单的解压方式,可以帮助运动员在短时间内安定下来;可以做一些深长而又有规律的呼吸来帮助运动员平复自己的情绪;第三,静坐养神法。在射击比赛中,运动员心理波动与对手比赛成绩或是观众的反应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为了避免这种刺激,射击运动员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离开比赛现场,自己独处一会,静下心来想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应该抱着怎么样的心态投入到比赛中,使自己快速的融入到比赛状态中;第四,引导心理定向。运动员在比赛中,摒弃错误的心理定向,鼓励自己向着目标前进。不要将注意力都集中在比赛成绩,而是要多思考如何将动作做标准,形成正确的心理定向,才能帮助自己发挥出优异射击成绩[3]。 (四)赛后心理调控法,提高运动员比赛认知水平
在射击运动比赛之后,不论成绩如何都不可避免的会对运动员的心理带来影响,所以即便是完成了比赛也要及时进行心理调控。具体表现在:运动员在取得优异成绩的情况下,这会大大提升运动员比赛信心,随之而来的可能也会产生一些骄傲和自满的情绪,但这个时候面对外界的掌声和夸赞更要让自己静下心来,告诫自己这只是个开始,以后要更加努力的训练,从而在更高级的赛事中取得优异的成绩,避免出现自负心理;而对于那些在射击比赛中失利的射击运动员而言,不要过度否定自己,更不要对自己的实力产生怀疑,应该学着总结失败的经验,不断的提升,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要让自己树立正确的胜负观念,消除运动员的赛后紧张情绪,这也是射击运动员赛后心理调控的重点内容[4]。
(五)加强心理训练
心理训练泛指对射击运动员大脑进行针对性的专业化训练,其主要是通过人体第二系统促使大脑与中枢神经系统得到大幅度强化,同时促使运动员内脏器官与思维调节支配能力得到有效提高,这一方式对人体生理机能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促使运动员情绪与行为进入良性循环状态,从而使其在训练与实际比赛当中能够将自身水平发挥到理想状态。射击这一运动在考验运动员自身机能的同时,对其心态也有着严格要求,例如若运动员对竞赛结果期望过高,一旦结果尚未达到其要求,其便会出现负面情绪,而针对这一情况,需要教练将任何在竞赛过程当中可能发生情况作为依托,开展能够帮助运动员控制心态的模拟训练,促使运动员日后在赛场上面对任何情况都能够以稳定的情绪面对,同时使其临场应变能力大幅度提升。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应激控制法加强运动员心理训练,这一方式是一把双刃剑,在促使运动要保持体力精力充沛的同时,也有概率使其失去控制,因此在使用这一方法使应采取与实际相符且具有针对性的控制技术,从而为运动员提供有效心理诱导以及训练调节,运动员作为赛场主体,其只有自身拥有良好自控能力,才能够在比赛使将自身技术充分发挥,同时,将周围环境和身体反映控制恰当,提高运动员对于赛场心理调剂。运动员在赛场上,注意力高度集中。在紧张的情绪下,具有认知判断准确的竞赛状态。除此之外,也可通过凝神敛气这一方法对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在竞赛进行时,能够达到凝神敛气,收放自如便是运动员的最高境界,在射击竞赛当中,往往需要运动员将注意力高度集中于赛场当中,一旦运动员自身注意力有所分散,便会使动作成功率大幅度降低,因此,运动员只有将自身注意力充分集中,同时以“纪昌学射”的精神进行联系,才能够确保自身取得理想成绩。此外,还可使用心理暗示法,这一方式主要是语句、口诀、专业术语等多次重复,为运动员心理施加正面影响,从而使其将自身心境与情绪调整至最佳状态。
心理是影响运动员在赛场上胜负重要因素之一,其不仅与运动员自身射击技术息息相关,对于训练结果与竞赛成绩有着关键性作用,心理训练不仅是所有训练的基础,同时也是各种训练的主题,射击竞赛是一个比拼技术的过程,同时也是运动员之间意志、品质、道德、修养的一个竞争过程,因此,教练员应具备以人为本这一意识,促使运动员自身心理素质、意志品质、道德修养等方面得到提高,同时增强其抗干扰、抗挫折、心理承压等能力,而这一点也是如今与日后运动员提升自身射击技术水平的有效途径,同时也能够为运动员情绪稳定、心理状态平衡、竞赛超水平发挥等方面提供有力保证。
四、结语
综上所述,心理調控能力对于提升射击运动员具有关键作用,影响射击水平和比赛成绩的走向,应将其纳入到射击运动员日常训练中。在进行比赛前、比赛中和比赛后的心理训练,可以全方位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展开调控。基于此,也不要忽视对运动员技术上的训练,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为运动员赛场发挥提供充足的保证,运动员比赛心理的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运动员在比赛中不断积累经验,从而掌握正确的心理调控方法,能够有效的进行自我疏导,减少外界的干扰,这也是一名优秀射击运动员所应具备的品质。
参考文献
[1]单振东.青少年射击射箭运动员比赛心理调整与力量训练[J].成才之路,2020(10):48–49.
[2]徐颖.关于青少年射击运动员心理训练的几点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03):22–23.
[3]郭小燕.新时期提高射击运动员综合训练能力的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5):43–44.
[4]余德青.新时期高水平射击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与培养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11):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