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预科汉语学习中,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汉语水平低、对预科汉语学习的认识以及高校在预科汉语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材、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一些不足,制约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预科汉语学习。本文通过认真探索和深入研究,提出新疆师范类学校预科教学的模式存在的问题和现象以及这些问题的对策方案。
关键词:预科教学;汉语;少数民族学生;教学研究
预科汉语教学作为高校汉语言学科教学中的第二语言教学时间、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空间等多个方面与传统意义得第一语言教学有着极大的差异。我们可以较为宏观总结出预科汉语教学是依托于有限的空间(学校教室)在限的条件(汉语教师)作用之下进行有限时间(一年)的学制。
预科即大学基础课程或桥梁课程,属大学前的预备教育,一般都要求高中毕业生读1年左右的预科,以适应预科教学的学习方式。大学一般都有预科课程或指定学院教授预科课程,少数民族学生完成1年预科后,根据成绩决定能否升入原先选择的院校。大学预科也可以称高等教育最基本的课程,属于大学前的预备教学,一般为一年或两年。预科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国内教育系统中属于高等教育的范围,是从高中教育向大学教育过渡的桥梁,它被称为基础教育跨越到高等教育的重要基石。大学预科课程是为学生将来进入大学后能顺利完成其大学学业提供必备的知识。
一、新疆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新疆高校推行预科教学制度至今已有着数十年的发展历程,在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的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与其所取得的成就是值得我们肯定的。隐藏在新疆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教学工作中的诸多问题得以曝露与凸显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是值得我们加大对其的探索力度的。
1.教学对象水平相差太大。新疆高校预科汉语教学对象主要是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是学习汉语的主要成员,要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及特点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总而言之,北疆的各少数民族的汉语水平比南疆的少数民族的汉语水平较高,尤其是在汉语口语表达方面表现出很强的优势。当然,北疆少数民族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同样存在很大的问题,尤其是在汉字书写方面表现出很多不足。南疆的少数民族学生较北疆少数民族学生来说,汉语水平比较低,无论是口语表达,还是书面表达方面都较弱,甚至有些南疆的少数民族学生的组织语言上有很多欠缺。各高校实行了分级教学,比如:快班,中班,慢班。但就一个班级的学生而言,还是有很大的差别要考虑到全班的教学效果,就要精心进行教学,因材施教。
2.班级人数过多,教学重视质量的程度不够。一般来说,预科教学班级的人数20左右比较合理。然而,目前在新疆各高校预科汉语教学中,每个班的学生人数都在40人左右,甚至更多。这么多的人数,自然会造成语言教学质量的下降。在课堂上,原本可以很多次训练的机会,因为人数太多,每人也只能获得2~3次的机会,甚至有些学生口头回答的机会不到1次。大家普遍认为口语课的教学过程很简单,教学内容不多,不需要什么协调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课上不必重视所有的学生开头回答,只要学生能读课文,并正确回答课后题,就是最好的教学过程,就完成了教学任务。于是总是安排了一些经验不足的教师担任口语课。在以前的预科教学中,忽视了口语教学,缺乏科学性地教学模式,教学比较随意,不太重视教学的质量。
二、新疆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教学对策
针对以上有关新疆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教学在践行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与缺陷,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充分利用具有科学性的教学方法。从目前的新疆高校预科汉语教学的状态来看,各高校应该改进现在的教学模式,认清预科汉语教学的终极目标。重新设置新的课程,充分利用新的教学理念,课堂上使用互动式,引发式,启发式等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课堂上实现给每个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
除此之外,新疆各高校加快推进教学的多媒体信息化,把科学信息技术应用在预科汉语教学中,并实现各高校之间教学经验的交流与信息共享。
2.努力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学语言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如果想要提高高校预科汉语教学的水平,应该从基础教育开始抓紧,加速推進基础教育改革,各地中小学搞好双语教育,办好双语班,安排老师参加各种双语培训,提高少数民族教师的双语授课水平,给高校输送双语能力较强的学生。
各高校加强少数民族师资培训,提高教学质量。仅仅靠课堂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是不可能的,所以各高校创建民汉宿舍,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之间的语言和文化上的交流。
三、结语
推进预科汉语教学对促进少数民族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新疆的发展,需要培养出很多批少数民族双语人才。新疆的少数民族想要走向全国,必先学好汉语,然而大学阶段的预科教学至关重要的。预科教育在高校少数民族教育中所起到的教育作用是其他教育形式所无法替代的,换句话来说,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教学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整个学校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水平的提升程度。本文通过认真探索和深入研究,提出新疆师范类学校预科教学的模式存在的问题和现象以及这些问题的对策方案。
参考文献:
[1]努尔古丽·阿不都苏力.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解析[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1(01).
[2]劉秀明.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预科汉语阅读调查研究[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9(04).
[3]王振本,阿布拉·艾买提.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与研究[M].民族出版社,2001(09).
作者简介:
赛买提·塔什,维吾尔族,籍贯:新疆伊犁;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
关键词:预科教学;汉语;少数民族学生;教学研究
预科汉语教学作为高校汉语言学科教学中的第二语言教学时间、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空间等多个方面与传统意义得第一语言教学有着极大的差异。我们可以较为宏观总结出预科汉语教学是依托于有限的空间(学校教室)在限的条件(汉语教师)作用之下进行有限时间(一年)的学制。
预科即大学基础课程或桥梁课程,属大学前的预备教育,一般都要求高中毕业生读1年左右的预科,以适应预科教学的学习方式。大学一般都有预科课程或指定学院教授预科课程,少数民族学生完成1年预科后,根据成绩决定能否升入原先选择的院校。大学预科也可以称高等教育最基本的课程,属于大学前的预备教学,一般为一年或两年。预科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国内教育系统中属于高等教育的范围,是从高中教育向大学教育过渡的桥梁,它被称为基础教育跨越到高等教育的重要基石。大学预科课程是为学生将来进入大学后能顺利完成其大学学业提供必备的知识。
一、新疆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新疆高校推行预科教学制度至今已有着数十年的发展历程,在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的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与其所取得的成就是值得我们肯定的。隐藏在新疆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教学工作中的诸多问题得以曝露与凸显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是值得我们加大对其的探索力度的。
1.教学对象水平相差太大。新疆高校预科汉语教学对象主要是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是学习汉语的主要成员,要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及特点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总而言之,北疆的各少数民族的汉语水平比南疆的少数民族的汉语水平较高,尤其是在汉语口语表达方面表现出很强的优势。当然,北疆少数民族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同样存在很大的问题,尤其是在汉字书写方面表现出很多不足。南疆的少数民族学生较北疆少数民族学生来说,汉语水平比较低,无论是口语表达,还是书面表达方面都较弱,甚至有些南疆的少数民族学生的组织语言上有很多欠缺。各高校实行了分级教学,比如:快班,中班,慢班。但就一个班级的学生而言,还是有很大的差别要考虑到全班的教学效果,就要精心进行教学,因材施教。
2.班级人数过多,教学重视质量的程度不够。一般来说,预科教学班级的人数20左右比较合理。然而,目前在新疆各高校预科汉语教学中,每个班的学生人数都在40人左右,甚至更多。这么多的人数,自然会造成语言教学质量的下降。在课堂上,原本可以很多次训练的机会,因为人数太多,每人也只能获得2~3次的机会,甚至有些学生口头回答的机会不到1次。大家普遍认为口语课的教学过程很简单,教学内容不多,不需要什么协调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课上不必重视所有的学生开头回答,只要学生能读课文,并正确回答课后题,就是最好的教学过程,就完成了教学任务。于是总是安排了一些经验不足的教师担任口语课。在以前的预科教学中,忽视了口语教学,缺乏科学性地教学模式,教学比较随意,不太重视教学的质量。
二、新疆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教学对策
针对以上有关新疆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教学在践行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与缺陷,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充分利用具有科学性的教学方法。从目前的新疆高校预科汉语教学的状态来看,各高校应该改进现在的教学模式,认清预科汉语教学的终极目标。重新设置新的课程,充分利用新的教学理念,课堂上使用互动式,引发式,启发式等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课堂上实现给每个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
除此之外,新疆各高校加快推进教学的多媒体信息化,把科学信息技术应用在预科汉语教学中,并实现各高校之间教学经验的交流与信息共享。
2.努力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学语言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如果想要提高高校预科汉语教学的水平,应该从基础教育开始抓紧,加速推進基础教育改革,各地中小学搞好双语教育,办好双语班,安排老师参加各种双语培训,提高少数民族教师的双语授课水平,给高校输送双语能力较强的学生。
各高校加强少数民族师资培训,提高教学质量。仅仅靠课堂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是不可能的,所以各高校创建民汉宿舍,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之间的语言和文化上的交流。
三、结语
推进预科汉语教学对促进少数民族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新疆的发展,需要培养出很多批少数民族双语人才。新疆的少数民族想要走向全国,必先学好汉语,然而大学阶段的预科教学至关重要的。预科教育在高校少数民族教育中所起到的教育作用是其他教育形式所无法替代的,换句话来说,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教学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整个学校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水平的提升程度。本文通过认真探索和深入研究,提出新疆师范类学校预科教学的模式存在的问题和现象以及这些问题的对策方案。
参考文献:
[1]努尔古丽·阿不都苏力.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解析[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1(01).
[2]劉秀明.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预科汉语阅读调查研究[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9(04).
[3]王振本,阿布拉·艾买提.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与研究[M].民族出版社,2001(09).
作者简介:
赛买提·塔什,维吾尔族,籍贯:新疆伊犁;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