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教材所选初中语文自读课文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富有很深的文化内涵和很强的时代气息。自读课文以现代作品为主,古代作品也有适当比例,同时兼顾外国作品。自读课文占课文总量的50%,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读课文读是目的。导是关键。为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摒弃过去单一的、陈旧的模式化教学,改变那种“大而全”和精读、略读平均用力的错误教法,力求简化头绪,突出重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致力于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的目的。
现就初中语文中的自读课文,谈谈如何进行导读教学。
一、拟定自读导言
1 自读导言是学习自读课文的一个必要环节,它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尽快明确目的,抓住重点。达到要求。
2 自读导言一般包括自读要求和学习侧重点两个方面。要根据“披文人情”和“整体一局部一整体”的法则。
3 自读导言的拟定要紧扣单元教学目标,结合自读提示和课后作业,要重视基础。要依据课文特点,要突出朗读。
如《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一文,学习诗歌的重点首先要放在朗读和背诵上,因此,设计自读导言时。要突出朗读与背诵,虽然教材没有要求背诵。但全诗较短背诵不难。
自读导言设计要注意两点:
第一,自读要求:(1)反复朗读并背诵全诗;(2)理解一些形象化语言所表达的抽象之意;(3)体会感悟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第二,自读重点:(1)朗读,背诵;(2)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合理安排自读程序
1 设计自读程序的指导思想是使学生充分活动起来,体现一定的学习方法指导。突出学习的主体是学生。
2 自读程序应体现情境熏陶,读品迁移的思路。
3 自读程序着眼于语言学习,尤其是散文的阅读重在“感悟”,教师范读或借助教学媒体能营造情境。使学生尽快融入课文所设置的特定情感氛围中。整体感知全文。
4 自读课文要突出精段研读,反复玩味。
5 要遵循“初步感知一整体理解一综合评价”的认知步骤。
6 要引导学生多读课文,“默读一诵读一研读”,以读入境,以读带思,以读推动整个教学过程。
示例:《鹤群》一文自读程序设计: (1)学生自由读,查工具书,除“自读提示”中要求掌握的词语外,注意以下词语的音、形、义。
飓风 飞飏 崩溃 翱翔 引吭高歌
(2)教师范读(或放录音),引导学生读出感情,读出鹤群翔空的壮丽,鹤鹰之战的壮烈。救助伤鹤的感人。
(3)学生带着问题读。
①整体感知,理清思路,领会作者寄托的深意;②精段研读,体悟语言;课文哪一部分最打动你。为什么?
(4)分组讨论,交流感受。
(5)表情朗读,读出情味。
示例:《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自读程序设计。
第一步:诵读。可采取默读与朗读相结合的方法;也可由教师范读(或放录音)带读。
第二步:理解。采取研讨和点拨的方法。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①内容;②比喻;③语言;④层次关系;⑤主题及感情。
第三步:品味。①品评诗中语言,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力;②做课后题和自读思考练习。 第四步:积累。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
三、认真组织自读点拨
1 自读点拨力求全面理解形式和内容而又重点突出——侧重内容理解的原则。
2 点拨要有浓度,有量度,有坡度,有角度,要抓住点拨的时机和点拨的尺度。
3 点拨要做到扩展学生视野,要在学生自读思考的基础上解疑释难,要适时、适当、适量,不宜面面俱到。
4 点拨的目的在于对课文重要内容具体落实,训练,消化,通过朗读、讨论和训练的方式让学生把握课文重难点。同时,也让学生从自读中养成要有目的地进行朗读。防止盲目地进行朗读;要有思考地读,防止死读;要有兴趣地读,防止硬读;要勤于动手,防止懒读。
5 点拨的内容包括:①作家作品及背景;②主题说明;③思想剖析;④写法解说。
示例:《观潮》自读点拨:
本文写了南宋时期钱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观潮的盛况,笔墨十分精练。分四段写了海潮的壮观景象,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弄潮的健儿和观潮的人群,描写的重点又在水军和健儿的水上表演。江潮之盛和观潮者之众。都衬托了重点描写的场面,作者把纷繁的头绪,众多的场面写得井然有序,把写景和记事浑然交融,海潮是贯穿本文的结构线索,将正面描写和侧面映衬烘托结合起来,用物价飞涨,显示观众之多,用观众之多,烘托海潮之美。此外,比喻、夸张使描写十分生动。
四、精心设计自读思考
1 思考应课内与课外结合,知识与能力结合,巩固与提高结合。
2 用朗读训练语感,用字词巩固基础。用迁移强化能力。
3 思考题应着重体现语言的训练和积累。
4 自读思考的目的是以思带读,在读懂、读通的基础上,迁移模仿,帮助学生整理归纳所学所知。打开思维的大门。在语文课与生活之间架设一座桥梁,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示例:《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自读思考。
读完本诗后,你觉得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少男少女?试写出几个。并说说理由。
总之,初中语文自读课文的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能力,要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创新精神。要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要避免烦琐分析和机械的练习,从而达到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现就初中语文中的自读课文,谈谈如何进行导读教学。
一、拟定自读导言
1 自读导言是学习自读课文的一个必要环节,它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尽快明确目的,抓住重点。达到要求。
2 自读导言一般包括自读要求和学习侧重点两个方面。要根据“披文人情”和“整体一局部一整体”的法则。
3 自读导言的拟定要紧扣单元教学目标,结合自读提示和课后作业,要重视基础。要依据课文特点,要突出朗读。
如《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一文,学习诗歌的重点首先要放在朗读和背诵上,因此,设计自读导言时。要突出朗读与背诵,虽然教材没有要求背诵。但全诗较短背诵不难。
自读导言设计要注意两点:
第一,自读要求:(1)反复朗读并背诵全诗;(2)理解一些形象化语言所表达的抽象之意;(3)体会感悟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第二,自读重点:(1)朗读,背诵;(2)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合理安排自读程序
1 设计自读程序的指导思想是使学生充分活动起来,体现一定的学习方法指导。突出学习的主体是学生。
2 自读程序应体现情境熏陶,读品迁移的思路。
3 自读程序着眼于语言学习,尤其是散文的阅读重在“感悟”,教师范读或借助教学媒体能营造情境。使学生尽快融入课文所设置的特定情感氛围中。整体感知全文。
4 自读课文要突出精段研读,反复玩味。
5 要遵循“初步感知一整体理解一综合评价”的认知步骤。
6 要引导学生多读课文,“默读一诵读一研读”,以读入境,以读带思,以读推动整个教学过程。
示例:《鹤群》一文自读程序设计: (1)学生自由读,查工具书,除“自读提示”中要求掌握的词语外,注意以下词语的音、形、义。
飓风 飞飏 崩溃 翱翔 引吭高歌
(2)教师范读(或放录音),引导学生读出感情,读出鹤群翔空的壮丽,鹤鹰之战的壮烈。救助伤鹤的感人。
(3)学生带着问题读。
①整体感知,理清思路,领会作者寄托的深意;②精段研读,体悟语言;课文哪一部分最打动你。为什么?
(4)分组讨论,交流感受。
(5)表情朗读,读出情味。
示例:《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自读程序设计。
第一步:诵读。可采取默读与朗读相结合的方法;也可由教师范读(或放录音)带读。
第二步:理解。采取研讨和点拨的方法。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①内容;②比喻;③语言;④层次关系;⑤主题及感情。
第三步:品味。①品评诗中语言,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力;②做课后题和自读思考练习。 第四步:积累。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
三、认真组织自读点拨
1 自读点拨力求全面理解形式和内容而又重点突出——侧重内容理解的原则。
2 点拨要有浓度,有量度,有坡度,有角度,要抓住点拨的时机和点拨的尺度。
3 点拨要做到扩展学生视野,要在学生自读思考的基础上解疑释难,要适时、适当、适量,不宜面面俱到。
4 点拨的目的在于对课文重要内容具体落实,训练,消化,通过朗读、讨论和训练的方式让学生把握课文重难点。同时,也让学生从自读中养成要有目的地进行朗读。防止盲目地进行朗读;要有思考地读,防止死读;要有兴趣地读,防止硬读;要勤于动手,防止懒读。
5 点拨的内容包括:①作家作品及背景;②主题说明;③思想剖析;④写法解说。
示例:《观潮》自读点拨:
本文写了南宋时期钱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观潮的盛况,笔墨十分精练。分四段写了海潮的壮观景象,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弄潮的健儿和观潮的人群,描写的重点又在水军和健儿的水上表演。江潮之盛和观潮者之众。都衬托了重点描写的场面,作者把纷繁的头绪,众多的场面写得井然有序,把写景和记事浑然交融,海潮是贯穿本文的结构线索,将正面描写和侧面映衬烘托结合起来,用物价飞涨,显示观众之多,用观众之多,烘托海潮之美。此外,比喻、夸张使描写十分生动。
四、精心设计自读思考
1 思考应课内与课外结合,知识与能力结合,巩固与提高结合。
2 用朗读训练语感,用字词巩固基础。用迁移强化能力。
3 思考题应着重体现语言的训练和积累。
4 自读思考的目的是以思带读,在读懂、读通的基础上,迁移模仿,帮助学生整理归纳所学所知。打开思维的大门。在语文课与生活之间架设一座桥梁,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示例:《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自读思考。
读完本诗后,你觉得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少男少女?试写出几个。并说说理由。
总之,初中语文自读课文的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能力,要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创新精神。要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要避免烦琐分析和机械的练习,从而达到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